PersonalCorpu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st (洛之秋·憋屈的时候倒立,贼好使~), 信区: Wisdom
标  题: tst:解读中国新闻的幽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3月14日19:54:45 星期四), 站内信件

 
                         解读中国新闻的幽默


   2002年3月14日的中国新闻网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有意思的新闻, 标题叫《图文:全国
政协委员董文华一路小跑躲避记者采访》。这样一个署名为郑萍萍的报道很简单,不妨
抄录如下:

“著名歌唱家董文华十三日出席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闭幕会后,一路小跑躲避记者的
围追。(作者:郑萍萍)”http://news.chinaren.com/25/59/news148155925.shtml


压题照片上,一袭黑衣的董文华带着醒目的代表证微笑着低头从镜头前急步走过。这样
一个短短的新闻,显然需要还原到它真实的政治语境中才能很好解读, 否则一切都失去
了意义。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一个被默许的政治传言开始指向了这样一个以高唱主旋律出名的
董文华,当然还有那个从远华远没有曝光前就被传得沸沸扬扬的南国甜妹。这是一个被网
络媒体详细报道的性,政治,还有金钱群交的丑闻。在央视的的统一口径下被最后报道的
厦门远华案件远远只是真相的冰山一角,躲在冰山下面的当然也包括了董和杨。

但是中国新闻奇特之处在于,一方面部分精英新闻人秉承了社会批判的良心与道德传统
,另一方面新闻的管理者必须要对非“新华体”的民间新闻保持高度的管制。这是一种
中国新闻的游戏规则,而被整肃过的网络媒体由于占有某种天时地利人和(譬如网络媒
体被允许采用中国新闻网的稿件,譬如网络新闻的互动性)所以更加谨慎的呈现出了一
种多元倾向,并采用令人忍俊不禁的语用规则对社会黑暗面进行暗示和挖苦。

从红楼的腐败展览开始,杨和董就成为了媒体用加密语言隐性炒作的悲情人物。红楼的
那个著名的高级轿车上的解说词上标注着“此为赖昌星送给某甜妹歌星的礼物”,从此
在传统媒体,口头的民间传说和网络论坛里,“某甜妹歌星”就不再具有传统语言交际
中的虚指,而成为一个具备明确所指的个体。同样,经海外媒体绘声绘色报道的与赖老
板有染的“某主旋律歌星”也成为了董文华的新闻别名,虽然这个带着国徽和军功章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偶像信誓旦旦但又不乏深情的对记者说“我相信历史会证明一切”,
但是多次重要政治场合的神秘缺席无疑发布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国式政治暗号:董文华犯
事了。这是一个远比新闻联播还有人民日报社论还要来得真实的信号,就像当年成克杰
在天安门的国庆大典上缺席证明了此人政治生命已经完结一样。

但是,和那些官场上的政治明星的腐败丑闻不一样的是,由于歌星本身具备的世俗性和
公共性,再加上社会对性别的传统偏见,董和杨成为了第四媒体中的“政治娼妓”。在
中国老百姓的眼睛里,出卖肉体换取金钱远比出卖权力要具有猎奇性得多,也下贱得多
。一个戏子游走于官场和舞台之间,香车和枕头之间,靠色相和声带牟取金钱和名气,
这一切本来已经具有某种可耻的特征和香艳的想象空间,如果再被饥渴的传媒抓住把柄
,那么她们一定会被钉上道德的耻辱柱并被刻上深深的红色A字。

这是一种民间广泛酝酿的社会不满情绪和中国传统的伦理纲伦勾兑的产物。戏子内在的
低贱性和女性肉体的商品性成了人们追访董和杨的潜台词。没有任何一个记者预期从这
两人口中得到某种忏悔或者隐秘,因为只要国家机器决定从司法上保护这两个人,他们
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尤其是人大代表董文华,保持自己的社会身份。但是由于她们并没
有直接的政治背景充当保护伞,她们无法逃避新闻人在新闻纪律底线附近对她们进行的
文学性谩骂和揭露。读者和记者完全可以从她们两个人张皇的眼里和故作镇定的矜持下
找到新闻阅读和写作的快感,这是一次通过对政治禁忌的编码和解码完成的媒体与老百
姓的无声交流。不管是新闻人还是读者,都在这个经典的政治幽默中完成了价值判断,
并神秘的莞尔一笑。

3/14/2002于哈尔滨
--

        网络文学电子期刊《丁香雨》第二期已经在圣诞节前推出!
        欢迎到 lilacpark版精华区 来看我们自己的电子期刊!
        web版网址为 http://gaea.hit.edu.cn:99/ 
        电信网用户请访问 http://lilacrain.wenxin.net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mtlab4.hit.edu.cn]
※ 修改:·tst 於 03月14日19:55:37 修改本文·[FROM: mtlab4.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