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etrel (紫燕*自在飞花轻似梦*燕燕于飞), 信区: ITnews
标 题: 雅虎不想生活在Google阴影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1月01日16:57:35 星期三), 站内信件
请大家作一个简单的测试:问问离您座位最近的5名同事,他(她)现在使用哪个互联
网搜索引擎?我的测试结果是,100%回答:Google。
也许你未曾留意,互联网品牌置换竟如此之快。3年前,作同样的测试,我想答案也
许100%是Yahoo吧。作为两个商业公司的名字,Google与Yahoo其实并不具有可比性。Go
ogle主要从事Search Engine,营收模式主要是技术授权和网络广告;Yahoo的业务一页
纸也列不下,每个月几乎都会新增或者关闭某项业务。
然而,颇具意味的是,在多数网民心中,Yahoo和Google从来就是两个搜索引擎的名
字。正因为如此,2002年的Yahoo开始感到隐约的威胁,威胁并不来自营收,不来自业务
模式,而是品牌。
赛迪网上周刊登了美国《Wired》杂志的一篇封面文章,“Google与邪恶的较量”。
Google的成长速度惊人,“全球网民每个月花在Google上的时间在1500万小时左右,每
个月Google的访问人数超过2800万,和Yahoo!及MSN的登录人数几乎相当。有80%的互联
网搜索是通过Google完成。仅2001年,Google就有约7000万美元入帐。而现在的Google
并不是一个上市公司。”
几乎同时,赛迪网上刊登了两篇yahoo的消息,“雅虎企业解决方案部门主管Jim F
anella辞职”和“雅虎企业服务部门裁员”。尽管Yahoo在9月30日公布的第3季度财务报
告,成绩不错,“第3季度销售收入2.48亿美元,净利润2890万美元,每股收益5美分,
纯收入增长50%,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净盈利”。
然而,2002年yahoo同样的负面消息太多:
l12月,WebSideStory调查公司公布“网上购物常用四大搜索引擎”排名:2002年1
2月,Google使用频率跃升到27.16%位居第一,Yahoo屈居第二;而2001年12月,Yahoo曾
以41.41%的高分高居榜首。
l9月,Yahoo收费文档搜索服务在投入使用仅仅8个月之后,被紧急喊停,项目宣布
失败。
l7月,因广告收入大跌,雅虎因特网杂志停止出版。
l6月,Yahoo宣布裁员,并关闭两项互联网广播服务。
l4月,Yahoo高层换人,COO从CNET空降。
l3月,Yahoo总裁兼首席运营官Jeff Mallett自动辞职,黯然离开。
Yahoo业务战线的调整、高层人事的变动也许并不能构成其遭遇挑战的最核心原因,
事实上,Google在品牌上对其的动撼是十分致命的。Yahoo作为具有互联网号召力的金字
招牌,如果有一天,网民对它的搜索引擎不再认可,网民再也记不起上Yahoo还能作什么
,不知道Yahoo还能如何保卫自己,如何运营自己的“新经济王国”?
今天,赛迪网刊出消息,“Yahoo斥2.35亿巨资收购往日对手Inktomi”。Inktomi曾
经是互联网最优秀的搜索引擎和内容管理供应商之一,Yahoo的这一举动似乎意味深长。
记得2002年6月份前,业界还在纷纷猜测Yahoo是否会继续使用Google提供的引擎,今天
,Yahoo是否会用收购来证明自己:我要夺回被Google抢走的东西,包括技术、人气还有
自信。
5年之后,也许Google将被替代,但Yahoo不会。
--
·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9.32.1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