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etrel (紫燕*自在飞花轻似梦*燕燕于飞), 信区: ITnews
标  题: 最大、最快和最赚钱的:IT全球百强核心能力分析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un 20 08:24:36 2002) , 转信

作者 : arshioul  搜狐IT  2002-06-19 10:21:42 

  莫道经济形势低迷,科技业界满军皆墨。就拿IT全球前100名企业来说,就是各有各的
高招,有的是凭借企业规模大取胜,稳扎稳打,有的切入市场及时,成长迅速,有的业务
多元,“旱涝保收”。看看《商业周刊》联合标准普尔公司对IT百强的排名,想想这些IT
企业是如何盈利的,我们就会对科技企业的核心能力有所了解。
  
  三星集团:迅速高效的业务重组
  
  2002年三星集团名列全球IT百强企业第一。对于众多亚洲的IT企业来说,韩国三星集
团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腾飞是极有借鉴意义的。一个长期处在政府保护下的科技企业集
团,它是如何在危机面前挺过来,并一步步走出谷底的?
  
  标普的资料显示,三星集团快速的管理反馈与简洁高效的业务重组能力世间无双,挽
救了企业的命运,并使其重新焕发生机。
  
  三星集团原来只是韩国一个默默无闻的米面磨坊,三十年代后期,在创始人李秉哲的
领导下,企业走上了多元化的商社道路,发展到了由二十四家子公司或者控股公司,业务
涉及日用消费品、电子产品、人寿保险、报纸出版等领域,在经济危机爆发前,年收入超
过1000亿美元。
  
  三星公司很早就习惯于高科技领域商业经营的居安思危。李秉哲的儿子,即三星公司
的现任总裁李健熙提出,要彻底改变集团只追求商社数量而不追求质量的坏习惯。
  
  面对臃肿复杂的公司业务体系,三星敢于大刀阔斧地进行整编与改革。三星公司的内
部整合完全类似于GE公司杰克·韦尔奇的风格——只保留最重要最有盈利前景的核心项目
,例如消费类电子产品、金融、贸易和服务,边缘的、亏损的领域或者非核心的领域一律
放弃。
  
  三星公司子公司的数量从1997年的59家减少到了45家,贷款总数在两年内下降了46%,
负债率从1997年的366%下降到1999年的166%。2000年,三星公司上市股票的总值达到598亿
美元,几乎相当于现代公司、LG集团公司和SK公司所有上市股票市值的总和。
  
  三星品牌在亚洲居第三,全球名列第42,品牌价值64亿美元。集团下属有3家企业被美
国《财富》杂志评选为2001年世界500强,分别是第92位的三星电子,第105位的三星物产
和第222位的三星生命。
  
  中国移动:规模致胜
  
  中国移动,一个十分熟悉的名字。全球除了少数几个IT巨头外,大概很少有企业能像
中国移动这样同时服务于如此之多的用户。巨大的市场规模,既给通讯企业带来了管理上
的困难,也为企业的巨额盈利创造了条件。
  
  截至2002年4月,中国移动今年已新增用户675.4万,平均每月180.7万,总用户规模达
到7639.7万,如果加上使用预付卡的4203.1万用户,用户破亿的中国移动事实上已经囊括
了中国绝大多数的通讯消费人群。
  
  《商业周刊》把中国电信排名全球第六,企业2001年收入1212万美元,利润381万美元
,年增长54.4%,固定资产投资回报25.1%。
  
  中国移动自成立之日起参加评选就没有跌出过十强,因为它既是一个规模致胜的典型
例证,又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领先者,还属于IT行业内非常罕见的自然垄断。它在竞争中的
优势地位带有一定的特例色彩和历史背景,一般企业难以模仿。
  
  宏基:把握需求曲线
  
  宏基的领导人施振荣被称为台湾的“IT教父”,他的企业经营理念比较注重实战。施
振荣认为,在知识经济概念下,企业就是要以创新价值的智慧财产或经营知识为核心竞争
力,并能有效运用资讯科技营运产业。台湾要发展知识经济,宏基要永续发展,势必得结
合两岸资源,满足大陆的市场需求。
  
  大陆市场不仅将成为宏基品牌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而且也是良好的低成本的电脑制
造基地。基于灵活的经营思路,宏基充分利用大陆对台资企业的优惠政策,辅之以低成本
、低门槛的市场开发,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宏基在亚洲其它地区市场开发费用只占到销售收入的2%~3%,而对大陆市场开发则超
过销售收入的4%;2000年宏基产品在大陆的销售产值达到1.87亿美元,预计今年还将以70
%的增长速度递增。
  
  2001年底,宏基痛下决心,集团一分为三,明基电通、纬创资通各自单飞,宏基电脑
和宏基科技合并,继承了“ACER”的衣钵。轻装前进的宏基集团已领军突入大陆市场,在
家用PC、笔记本电脑、PDA、服务器和IT服务市场与各路高手全面开打。
  
  标普把宏基定位在全球IT企业第13名,预计它在2002年营收要突破30亿美元,利润约
在3亿元左右。它从制造业切入IT的道路堪称亚洲IT企业的典范。
  
  利盟国际:小而专注
  
  莫道IT百强尽是大公司的天下,一些业务小而专注的企业同样受到《商业周刊》和标
普的高度评价。例如利盟国际,名字有点陌生,但是其英文品牌“Lexmark”很多人都知道
,是打印机制造销售的后起之秀。
  
  利盟的前身是原来IBM公司旗下的打印机业务组,IBM将其分拆出来,成立了一个独立
的公司。公司虽小,但是它专注于打印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能够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打印机
解决方案和产品方案,因此也受到市场欢迎。
  
  果然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利盟近年来在打印机市场的表现与IBM一样抢眼。2001年收入
41.93亿美元,盈利2.65亿美元,年增长7.4%,净资产回报24.4%,总股本回报1.7%。
  
  利盟在各种评比、排名中均受人推崇。标普IT百强把利盟排在从去年55名提升到16名
;在最新的财富五百强排名中,利盟公司由去年的448名上升至今年的437名,如果按照业
绩衡量,它排名第229;福布斯评出的超级500强中,利盟综合指数排在第386位,包括利润
收入排名第326名,市值第330名和销售收入418名。
  
  SAP:把握ERP增长
  
  90年代末,西方大公司为了适应客户的多样化的产品订单,迅速响应客户的需求、缩
短产品交货时间、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并增加利润率,将原来企业内原材料安
排和计划的MRP流程通过IT系统工程升级为ERP(企业资源管理)。
  
  于是又一个新经济的增长点出现了。在1997年,ERP市场价值为60亿美元,到了2000年
超过了70亿,2001年又突破了80亿美元。与大起大落的.com浪潮相比,ERP是一声不吭地赚
起了大钱。
  
  话是这么说不错,可是真正能够把握这个新增长点的企业其实并不多,德国的软件公
司SAP就十分幸运地抓住了时机。2001年公司营收66.4亿美元,纯利4.71亿美元,年增长8
.7%,净资产回报16.7%。
  《商业周刊》眼中的SAP变化不大,去年31名,今年30名。而在英国《金融时报》最新
的全球500强排名中,SAP公司从第310位飙升到第73位,被评为“2002年度全球500强企业
中进步最大的公司”。
  
  苹果电脑:唯美时尚的产品风格
  
  得以进入《商业周刊》评选的科技公司都是结构严谨、管理严格,各方面无可挑剔的
强手。可是偏偏也有些公司“非常有个性”,形式作风与其他人不同。苹果公司就是这种
类型的公司。
  
  苹果公司盛衰起伏的故事我们不是第一次听到了。1997年,业界奇人乔布斯以救世主
的姿态被请回苹果公司,他大刀阔斧整顿公司,裁减管理人员,集中精力研制新产品iMac
计算机。
  
  该计算机设计独特,拥有喜人的透明水果颜色,为苹果系列产品的时尚唯美风格奠定
基础。IMac在1998年问世后很为畅销。到了1999年底,只是不到两年时间,苹果公司的股
票价格就从1997年的每股10美元火箭般上升到60多美元。
  
  乔布斯又一次创造了奇迹,苹果公司也在财富500强的评价中得到了很高的地位,名列
117名。人们都认为苹果公司长大了,但是公司随之推出的Cube电脑却是个失败,市场销量
节节下挫,真是“成也乔布斯,败也乔布斯”。
  
  现在的苹果年营业额58亿美元,盈利2.05亿美元,资产回报5.1%,年增长速度与股本
回报均比较难看,分别为-5.5%和-4.5%,标普排名为52名。
  
  InfoSys:印度软件外包服务
  
  近年来印度IT企业是全球IT产业的一道亮色,尤其是印度本土低成本、高密度地承接
海外的软件外包项目,给人很深的印象。
  
  根据印度“电子及计算机软件出口促进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2001财年的计算机
软件和相关服务的出口额从十年前的1.39亿美元骤增至59.78亿美元,增长幅度高达4200%
。最近5年内印度市场的IT软件出口增长了655%,已成为印度国民经济和经贸合作的亮点。

  
  印度外包软件公司代表InfoSys在本次排名中名列71,年收入5.33亿美元,纯利1.65亿
美元,年增长31.4%,固定资产回报38.8%。
  
  eBay:C2C电子商务
  
  通常企业评比的时候都是很多.com企业的一道难关,但是对于eBay这样的电子商务明
星来说,意义似乎又有所不同——它的次次破纪录的财季报表为它在网上网下,新经济旧
经济领域都赢得不少掌声。
  
  eBay在第一财季的成绩依旧骄人,C2C商务模式的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看起来都
相当惊人。用户又创新高,浏览用户在2002年3月突破了2900万,比上一财季增长11%,较
去年同期增长足足75.9%。网站上活跃的交易用户达到490万人,比上一季度增长7%,比去
年同期增长26.5%。他们平均每人在网站上花费10.54美元,比上一财季增长8.7%,较去年
同期增长10.9%。
  
  eBay花在每个活跃用户身上的市场开销也在不断降低,平均每人的开发费用降低了7%
,只有1.83美元,比上一财季降低10.7%,较去年同期降低6.6%。电子商务网站报表中最具
决定作用的要素是网站交易金额,网站的交易金额在一季度内达到22.49亿美元,比2001年
第四季度增长13.5%,较去年同期增长42.1%。
  
  EBay长久以来的“根据地”收藏品持续在网络上走红,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从网上过渡
到网下;旅游用品销售是2002年的新亮点,eBay将在网下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珠宝商品
由于其天生高利润率,最近也纳入了eBay重点发展对象。其它商品类目,如汽车、房地产
、衣饰,在下一财季也将有长足发展。
  
  EBay的排名为83名,年收入8.4亿美元,纯利1.17亿美元,年增长率68.1%,固定资本
回报7.7%。
  
  所谓“一招鲜,吃遍天”,纵览各路IT英豪,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高手不多,倒是
各路人马凭借一两个核心能力培养脱颖而出的倒不少。看来企业如何了解自身,培养核心
能力应该是各种领先IT企业所共有的一种核心能力。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9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2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