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etrel (紫燕*自在飞花轻似梦*燕燕于飞), 信区: ITnews
标 题: 魅力与课题并存的P2P技术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ul 29 17:19:43 2002) , 转信
魅力与课题并存的P2P技术
(2002.07.28) 来自:日经BP 记者:安东一真
最近,被冠以“PtoP(peer to peer)”名称的产品与服务在日本逐渐增多。协作工具、
即时消息、内容发送服务及开发工具组等,各种产品及服务陆续亮相。但是,在撰写介绍
这些产品与服务的报道过程中,有些问题不免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在这些产品/服务中并看
不到PtoP应有的“魅力”。
在PtoP模式中,每台设备(Peer)通过对等关系连接成网眼状网络,并在这一网络中
各自分担处理任务。因此,与原有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相比具有两大魅力,即(1)不再
需要在构筑及运用方面耗费巨大的服务器,(2)可有效利用各个设备的闲置资源(CPU、
磁盘,网络)。
但问题是,服务器的负荷果真下降了吗?
首先,来看一下不再需要服务器的这一“魅力”。笔者认为这一魅力未免有些夸大其
词。
就象美国Napster的音乐文件交换服务一样,PtoP的最大威力是连接于因特网的无数设
备能够相互连接。但是,在这种状态下真的不再需要服务器吗?
至少,在初次加入PtoP网络时所连接的设备必须是能够稳定运行的“服务器”。当连
接的所有设备都下网时,也需要能够寻找其它连接对象的“服务器”。
当然,如果各个Peer分担进行除寻找连接对象之外的大部分处理,服务器负荷就能大
幅降低。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各个Peer到底能够分散运行何种处理呢?例如,寻找信息
的处理。虽然作为实际分散处理信息的软件有Gnutella,但是在Gnutella中,由于要将检
索要求发送到所有Peer上,因此存在检索处理花费时间、通信成本上升的缺点。正因为如
此,Napster才选择了由服务器集中处理文件检索的方法。
如果是发送内容的处理,可以由每个Peer的存储器存储内容,并由每个Peer取代内容
发送服务器。的确,这样可以使服务器的负荷下降,但是这种处理真的会顺利进行吗?在
这种结构下,有时会使下载时间过于漫长。如果拥有缓存的Peer突然下网的话,将不得不
和其他的Peer进行重新连接。
这种不稳定的服务真的会普及吗?依笔者之见,如果不花费成本设置稳定的内容发送
服务器的话,估计每人愿意使用。
关于有效使用各设备的闲置资产的魅力,其实也很难充分发挥。因为不可能使所有的
设备用户都能“自愿”提供自己的资源。Napster通过可免费获得音乐文件的诱饵,才培养
出了众多自愿提供文件的用户。但是,目前还看不到Napster的后任。
如此看来,能够真正发挥PtoP魅力的应用正在不断减少。其实,即使在诞生了Napste
r的PtoP发达国家——美国,也没有出现急剧普及的PtoP应用。
希望是否将落在无线LAN手机肩上?
即使如此,笔者仍然期待着全新的PtoP杀手级应用(Killer Application)能够于亮
相日本。这一希望来自带无线LAN及蓝牙等短距离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机。
例如,近距离的手机之间构成PtoP网络,并免费交换语音及邮件的数据包的应用。尽
管如果通信对方不在相同无线LAN服务的服务提供地点,或位于近距离的手机不通过PtoP功
能陆续将信息包转至通信对方的话,就无法进行通信,但是想到能够免费打电话,应该会
有不少用户愿意使用。这种应用对约会于繁华地点的人和对方进行联络,互相确认位置是
再合适不过的了,而且也可以使“志愿者”拥有足够的使用动机。顺便提一下,如果想通
过服务器集中型来实现的话,就需要对所有手机用户的所处地点进行管理,而这需要花费
不菲的成本。
真正发挥PtoP魅力的应用也许会从这样的用途中诞生。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9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6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