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etrel (紫燕*自在飞花轻似梦*燕燕于飞), 信区: ITnews
标  题: 便携式电脑之父亚当·奥斯本沉浮录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Apr 16 19:53:23 2003) , 转信



便携式电脑之父亚当·奥斯本沉浮录 
(2003.04.16)   来自:计算机世界网   段炜  
 
 
 
  
 
  3月18日,被誉为“便携式电脑之父”的亚当·奥斯本(Adam Osborne),因脑中风在印
度逝世,享年64岁。亚当·奥斯本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曾是IT业界的先驱人物,目
前正日益流行的笔记本电脑、PDA、平板电脑等手持装置,均来源于他那天才般的构想。他
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并推出了世界上首台便携式电脑。然而,亚当·奥斯本成功的太快也
失败得太快了,仅仅两年的时间,这个一度是PC业内最具影响力、最富争议的人物,就不
得不从业界淡出。而亚当·奥斯本的窜起与失败,也成为了硅谷著名的警世寓言之一。

  成为IT评论家

  硅谷是一个不断创造神话,并被神话所笼罩的地方。亚当·奥斯本也是一个硅谷神话
的缔造者,他在硅谷的历史上也绝对算得上是一个人物。他有着传奇般的经历,有着天才
般的头脑,遗憾的是他是一个创业家却不是一个管理者。

  亚当·奥斯本1939年在其父母移居到泰国的时候出生,不过他的孩提时期大部分是在
印度南部度过的。他的父母都是英国人。在11岁的时候,也就是1950年,亚当·奥斯本来
到了英国。1961年,亚当·奥斯本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获得了化学工程学位。随后,亚当·
奥斯本成婚并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在美国东部的特拉华大学获得化学工程博士学位,并成
为了美国公民。毕业后,亚当·奥斯本来进入了壳牌石油公司。

  然而,在壳牌石油公司工作后不久,亚当·奥斯本就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公司职员的
生活方式,同时他那创业者的性格也与公司里的官僚机构发生了冲突。于是,在1970年的
时候,亚当·奥斯本辞去了在壳牌石油公司的工作。

  当时,计算机产业正在开始逐步成型,亚当·奥斯本很快地迷上了科技写作并对计算
机产生了浓厚兴趣。就在70年代初期的时候,亚当·奥斯本得到了一份为英特尔新发明的
微处理器编写说明书的工作,开始投身到了IT写作中,并逐步成为了一名计算机行业的作
家和评论家。

  1972年,亚当·奥斯本创建了专门为计算机撰写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说明手册的服
务性公司——奥斯本伙伴公司,同时还撰写了一本名为《微型计算机入门》的著作。这本
书后来卖了30多万册,但在刚开始时的出版并不是那么的顺利。书稿写成后,被多家出版
社拒之于门外,天性高傲的亚当·奥斯本于是决定自己出版这本书。此后,为了推销自己
的著作,在每次参加计算机爱好者俱乐部的活动时,他都要带上一批自己的大作现场兜售
。有一次,亚当·奥斯本遇到了IMSAI计算机公司的Bruce Van Natta,Van Natta看完《微
型计算机入门》这本书后大为赞赏,决定在该公司销售的每一台计算机上都“捆绑”一本
书。有了这个吉星高照的开端,亚当·奥斯本更加坚信大众急需深入浅出的计算机优秀读
物,于是他干脆创办了“奥斯本出版公司”。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奥斯本出版公司一共
出版了40多本与计算机相关的书籍,其中有12本是他自己写的。

  1979年,亚当·奥斯本把自己的出版公司卖给了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McGraw-Hill)
,同时成为了计算机杂志《界面时代》的专栏作家,随后又在Infoworld上开辟了专栏。在
刚开始的时候,亚当·奥斯本的专栏主要是对芯片技术和硬件产品进行简单的分析。后来
,亚当·奥斯本锋芒渐露地开始对操纵用户的计算机公司展开批评,并以勇敢和不留情面
的风格而出名。尤其是抨击那些将还没有开发完成却提前发布,利用用户提前预付的钱继
续开发工作的技术公司。

  奥斯本选择的时机再恰当不过了。当他选择到个人计算机业兴风作浪时,个人计算机
行业刚起步。而且他不只是动作及时,奥斯本还有他独特的风格。有一段时间,计算机行
业沐浴在一片使人困窘的商业报刊无节制的赞扬之中。而奥斯本毫不畏惧地指出了他所看
到的问题。在他著名的专栏“源泉之水”,奥斯本向个人用计算机行业的所有偶像发起了
攻击。

  缔造便携式电脑

  然而,亚当·奥斯本是个停不下来的人,他的脑子里面充满了一些新奇的构想。他不
满足于做一个让人讨厌的个人计算机行业的批评者,他有比这更大的计划。他想要成为这
个行业的一分子,成为硅谷的大亨,向对他的逻辑天才发生过怀疑的人证明他们的错误。
亚当·奥斯本曾毫不谦虚,甚至有些自大地说:“我跟每一个人说,他们应该制造什么,
可是没有人听我的话,所以我自己去制造了。”

  亚当·奥斯本是这样说了,也是这样做了。对计算机行业的了解使他看到有一块市场
可以开发,他说:“我看到计算机行业上有一块卡车大小的空白,我自己就把它填上了。


  这时的亚当·奥斯本心中出现了两个很妙的主意,一是利用当时电路体积变得越来越
小的优势,制造出一种既小又轻而且结实的便携式个人计算机;二是把当时需单独购买并
且价格昂贵的最流行软件,算在个人计算机的价格内卖给顾客,而在当时,硬件和软件公
司从来不会同时提供这两项服务。1980年3月,在美国西海岸计算机展览会上,亚当·奥斯
本见到了为一家硬件公司设计电路板的弗森斯坦(Lee Felsenstein)。亚当·奥斯本向弗森
斯坦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并对弗森斯坦提出设计要求——这台计算机一方面要廉价结实,
既小又轻,另一方面要捆绑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软件。

  1980年12月,亚当·奥斯本再次创业,组建了奥斯本计算机公司,目标是生产一种价
格低廉的计算机,使每一个人都能用它进行计算,同时弗森斯坦也成为了他的合伙人之一
。创建资本中,有25万美元来自原先出版公司的利润,还有杰克·梅尔科和风险资本公司
罗思柴尔德-昂特伯格-托宾公司(Rothschild-Unterberg-Towbin)提供的风险资本。当时,
一些怀疑者说亚当·奥斯本应继续干他的写作,因为生产廉价的计算机是一件根本不可能
的事。

  不过,亚当·奥斯本更快就以他的行动,证明了怀疑者的错误和自己的正确。按照亚
当·奥斯本的构想,弗森斯坦很快就设计出了一台便携式计算机,只有24磅重,可以搁在
飞机座位上,屏幕只有5英寸厚,带两个磁驱。亚当·奥斯本还亲自出马,谈成捆绑BASIC
、CBASIC语言、WordStar字处理和SuperCalc电子表格软件,而这些软件原先本身的价格就
在2000美元。

  1981年4月在西海岸计算机展览会上,奥斯本1型计算机全新亮相,含软件在内的整机
价格仅1795美元。这一下子就轰动四方,生意火红,财源滚滚而来。在第一批奥斯本Ⅰ型
计算机开始供货后两个月,该公司即宣告赢利。到1981年9月,公司月销售额就攀升至100
万美元。尽管其他公司马上追风模仿,但奥斯本1型还是成为了最畅销的个人计算机,每月
销量达1万台以上,第二年公司收入就达7000万美元。

  当然,当时的可携式电脑体积相当的大,还不叫笔记本电脑。亚当·奥斯本的战略是
要使微型计算机成为像德国的大众汽车那样的大众产品。奥斯本Ⅰ型机采用标准部件组装
,并完全依靠独立的软件公司制作的程序。如果人们要购买所有奥斯本Ⅰ型机所采用的软
件程序,其价格将超过计算机本身。公司以削减管理费用,将库存转移给推销商,并利用
半导体器件减价等条件降低了生产成本。

  功败垂成

  应该说,刚开始时奥斯本计算机公司所取得的成功是巨大的,然而也就此开始,亚当
·奥斯本的公司开始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亚当·奥斯本以他典型的风格预言说,他的公司第一个财年的年销售额将达到2.5亿美
元。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数目,要知道惠普达到这个数字花了20年时间,英特尔花了10
年,苹果电脑花了4年。但在当时,亚当·奥斯本的这些大吹大擂的宣传掩盖了奥斯本计算
机公司的许多缺点。举一个例子来说,公司的计算机在装配方面常常以次充好,而且因为
显示屏太小而销路大受影响。但是毛病还不止这些,公司本身步履蹒跚、举步维艰。亚当
·奥斯本很少呆在公司,把公司的事务交给一帮没有经验的年轻经理去掌管,这些经理大
多数只有20来岁。奥斯本公司给全国最大的计算机零售商运去的第一台奥斯本1型计算机,
货运到时就坏了。

  就这样,奥斯本却像拉小提琴那样,使报界跟着他的乐曲团团转。“60分钟”节目的
记者赶来采访他,几家全国性的新闻杂志把他当作高技术的新精神领袖加以拥抱,这个“
半宗教人物”的每一句话都在计算机业传颂。公司如同火箭般升空,奥斯本被胜利冲昏了
头脑。他根本没有运作大公司的经验和能力,但是他雄心勃勃地要向苹果和IBM挑战,成为
这个行业的领头羊。

  1982年年中的时候,奥斯本公司就开始在判断方面犯下了严重的错误。首先,公司在
计算机内继续大量使用将要被淘汰的元件,仍然在计算机内捆绑销售最流行的软件包,以
此来促进产品畅销。但管理上的混乱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交货延误和财政空虚,而市场策
略的错误更使它功亏一篑。

  亚当·奥斯本知道,一个新成立的公司成功的关键在于有后续产品推出,在公司的股
票首次上市后能推出强有力的产品。对此,他有两个秘密备用的新型号,一个是取代奥斯
本1型的成本很低的计算机,另一个是叫做“管理者”的新型商用计算机。

  亚当·奥斯本也知道公司的财务十分虚弱,因此调进了一个支持他的人——芝加哥团
结食品公司的罗伯特·乔内奇。但乔内奇在奥斯本公司的发现却使他很寒心:组织松散,
决策天真幼稚,以及规章制度缺乏连续性。很快他就开始解雇公司的高层经理,这样一来
,士气也被破坏了。更糟糕的是,当他查阅公司账目时,又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绝
对不应该接受这个工作。或许是由于疏忽,奥斯本公司在某个地方少了1000万美元。

  乔内奇意识到,这些无法收回的资金加上其他没有价值的库存,会使公司一年内损失
多达400万美元。他被迫取消了奥斯本计算机公司股票第一次公开上市的计划,这一举动对
他个人造成的损失可能达到1000万美元。

  与此同时,奥斯本计算机公司开始同一些新公司面临着毁灭性的竞争,如康柏等。对
奥斯本公司来说,唯一的希望就是“管理者”。在这样糟糕的环境下,奥斯本却很潇洒地
走过来了,“管理者”的推出大获全胜。但亚当·奥斯本的傲慢自大的性格却彻底地毁了
他的公司。当时在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是IBM,而奥斯本公司的“管理者”却不能与之兼容
,这本来并不算太糟糕,但亚当·奥斯本不能忍受这样的情况:多年来被他横加指责的计
算机行业,正在指出他的错误。于是,奥斯本在“管理者”投放市场一星期后,宣布他已
开始准备与IBM兼容,这等于无形之中宣布“管理者”已经过时,使销售量顿时一落千丈。
到了1983年年中的时候,奥斯本公司的销售额几乎降到了零。1983年9月13日,奥斯本公司
宣告破产,欠下了600名债权人的4500万美元的债务。

  再度失败

  奥斯本计算机公司这个美丽的神话,仅仅维持了两年多的时间就灰飞湮灭了。对次,
正如亚当·奥斯本所承认的:“在管理公司的日常工作方面感到不胜任。我喜欢作一名创
业者,而不喜欢当一名经理。”奥斯本计算机公司的另一名创办人弗森斯坦也指出,奥斯
本有能力创业,却没有守业的经验,他不是一个专业的经理人才。

  随后,亚当·奥斯本又回到他最拿手的职业中,写了一本关于自己的小册子。他在书
中“暗示”罗伯特·乔内奇为了得到公司余下部分的控制权,有意破坏奥斯本计算机公司
。亚当·奥斯本在书中把自己描绘成了无辜的牺牲品,说自己错误地信任了别人,把缺乏
管理经验的自己放错了位置。不过,这本书的销售量十分的有限。

  亚当·奥斯本依旧我行我素,不肯改变自己的不足之处。正如他对《华尔街日报》所
说的:“我个人一点都不觉得尴尬。要成为一名企业家,就不能对失败老是耿耿于怀。”


  1986年春,遭受重创的亚当·奥斯本再度创业,创办了Paperback软件国际公司,准备
制作和出版低价软件套件,以对抗市场上价格高昂的应用软件,将软件普及化以造福人群
。在刚开始的时候,亚当·奥斯本的这个新创意与奥斯本计算机公司一样,又是大获成功
,很快地就引发了市场震动,并在英国开设公司,其最成功的产品就是VP Planner电子表
格软件。

  但是,Paperback软件国际公司的命运与奥斯本计算机公司的命运一样,美丽也是十分
的短暂的。很快地,噩运就再度降临到了亚当·奥斯本的头上。1987年,软件大王Lotus控
告奥斯本侵犯Lotus1-2-3的版权,官司还未到法庭上,市场销售就受到重创,从1986年底
每季度150万美元的收入,跌到了1989年年中每季度的30万美元。更糟糕的是,奥斯本完全
依靠风险投资来扩展业务,这下子投资者再也不敢往他的公司里投钱了。

  1990年2月,官司付诸法庭。1990年3月,亚当·奥斯本宣布辞去Paperback软件公司总
裁一职。经过反复审理,法庭判决Paperback公司的界面菜单侵犯了Lotus1-2-3的版权。时
运不济,一代奇才奥斯本再次铩羽。

  90年代初,不屈不挠的亚当·奥斯本转战资讯科技人才济济的印度,打算再战江湖。
无奈天妒英才,在1992年的时候,亚当·奥斯本因为大脑器官性病变而导致的常发性小中
风,经诊断证实是脑失常。亚当·奥斯本也因此搬到印度和他的姊姊Katya一起度过余生。
2003年3月18日,亚当·奥斯本病发,一代奇才就此撒手人寰。

  这个以自己的创新理念,促使计算机业发展方向发生革命的人物,这个一度是PC业内
最具影响力、最富争议的人物,就这样将一切抛在了自己的身后。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172.16.8.3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7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