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etrel (紫燕*自在飞花轻似梦*燕燕于飞), 信区: ITnews
标  题: 书山有路何为径——电脑教育类图书现状扫描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Sep  9 19:08:53 2002) , 转信

书山有路何为径——电脑教育类图书现状扫描 
(2002.09.08)   来自:Donews    
 
 
 
  
 
    事情发生的原因源于7月初的一个周日,记者到中关村调查。费尽周折取得一些有价值
的资料之后,疲惫的记者决定到附近的海淀图书城休息片刻。正当记者沉迷于书中时,一
阵嘈杂声吸引了在场的所有人的注意,几个学生模样的读者在和店主交涉。记者出于职业
的好奇,上前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是几个大学生前日备考MCSDA,在这里买了相关的辅
导书,没想到在报暑期的辅导班时,被强迫购买了另外的教材,因此希望能把这些图书退
掉。可惜图书目前还不是“无条件退换”的商品,他们的要求被拒绝。记者心里一动,拿
过来他们已买的两种书,想看看有什么区别。不想他们直接告诉记者:区别在于结构和习
题的一些差异,此外就是出处不同了,所以才想退书。“学生省点钱买书学习不容易,想
看看能不能退一下。唉……还是折价转让给别人吧。”看着他们悻悻离去的身影,又回头
看看书店里密密麻麻的电脑教育类图书,问号慢慢地从记者的心底浮现了出来,这么多计
算机图书,都能找到自己的使用者吗?它们对得起读者付出的那些金钱、精力以及其他吗


  几天后,一封读者的来信引起了记者更深的思考。
  
  我是大软的忠实读者,尤其喜欢专栏评述栏目,因为它往往关注一些和我们现实学习
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事件,比如IT认证、网络交友等。所以我想请大软的记者们为我们关注
一下下面的事实。一年一度的暑期已到,很多学生,尤其是在校的大学生,都会在假期中
寻找机会,努力学习在学校中所学不到的知识,以期能在将来残酷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IT行业是公认的朝阳产业,也是很多学生的希望所在,不过尽管有众多的培训机构,但
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充足的资金和大量的时间。而且培训其中逐渐暴露出的方方面面,也
越来越让人失望。于是购买电脑图书自学,就成了最适宜的选择。可是在我身边,越来越
多的人买着越来越多的书,却越来越不知道学到了什么。琳琅满目的电脑图书中,到底隐
藏着什么玄机呢?越来越繁荣的市场,下面到底涌动着怎样的变化?不知道《大众软件》
能不能给我们一个答案。
  
   看完这封信,记者心头一阵惘然,为了求学,为了自己的前途和梦想,所有的人都在
拼搏,提高自己的素质。可是作为知识的载体——书,却让不少求学者在付出了诸多努力
之后,梦想成空。看着照片上小山一样的电脑教育辅导书,不禁想起了小时侯贴在案头自
勉的那句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可是现在面对着这座书山时,能
避开那些荆棘,找到正确的道路征服它的,又有多少人呢?读者需要我们给一个答案,那
么,我们能找到什么样的答案呢?
  
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庄子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要寻找答案,需要先
对浩瀚繁杂的电脑教育类图书市场有个大概的了解。为此,记者找到了在《中国图书商报
》工作的朋友,借助他的介绍,记者和一名电脑图书出版社中的专业人士约定,在甘家口
附近的一家咖啡厅里见面谈谈。

  当记者和朋友匆匆感到约定地点时,已经快天黑了,对方已坐在桌前品味现磨的咖啡
。独特的香味消解了初次见面的尴尬,很快我们就熟悉起来。来者让我们称他丁丁,他就
职于国内一家著名的电脑教育类图书出版社,从事市场研究工作。这家出版社是同行业中
最著名的“四强”之一。无论从行业背景还是专业经验,丁丁都可说是电脑图书出版的专
业人士。虽然曾经在书店里看到过“四强”的说法,也买了不少电脑辅导图书,但具体的
出版社的强弱长短还真不清楚。相信这也是读者们需要了解的答案之一。因此,记者首先
对这个概念提出了疑问。

  丁丁自豪地一笑,“按照现在的情况,清华大学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工业
出版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是为四强,占据了整个电脑教育图书市场70%以上的份额,品种上
覆盖了所有种类的电脑图书。而希望电子出版社、科学出版社虽然每年出版的品种数量不
少,但在份额上尚无法与前四名相比。此外,中国青年出版社在图形图像类图书、中国铁
道出版社在网页设计类图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在单片机图书方面,都具有相当强
的实力。还有一些大学社,例如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等,在计算机等级
考试图书方面具有一定的实力,也是读者购书时比较集中的选择。”

  在经过一番详谈之后,记者对电脑教育类图书市场有了初步认识。一直以来,该类图
书是整个图书市场中的最热门之一。如果除去被用作教材、通过教育系统等发行的图书,
电脑教育类图书在整个零售图书市场上要占据10%左右的码洋(注:出版业名词,意思为销
售金额)份额,2000年至2001年曾经达到15%,如果从图书品种方面计算,计算机图书在整
个图书市场的品种比例还要高一些,约10%到18%。即使经过了网络冬季的2001年,市场上
的动销品种(注:出版业名词,意思为在市场上有一本以上销售记录的图书,一本都没有
卖出去的不算在内)也至少有70 000种以上。2001年全国560多家出版社,有520多家在计
算机图书方面有出版销售的记录。这些数据告诉记者,我们所关注的电脑教育类图书,是
一个竞争激烈、潜力无穷的希望领域。

  在整个电脑教育类图书中,销售码洋比例最高的是程序设计,约20%左右;其次是图形
图像制作和网页设计制作约17%~18%。而大众类的办公系统操作、电脑基础入门类的图书
虽然种类繁多,但销售额在整个电脑教育类图书中仅有7%~10%的份额,已从2000年前的市
场消费主力成为表现普通的一类。

  “月有阴晴圆缺啊!”丁丁长叹了一声,端起了杯子,“这个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
而且2001年网络泡沫的崩溃,给计算机图书的出版带来了不小的打击。2000年,“四强”
之一的机械工业出版社在全国560余家出版社中的零售市场总销售量是排在第一的,到了2
002年,虽然同为“四强”的清华大学出版社仍占据第一,但其它电脑图书重要出版社的地
位就出现了显著下降。尽管目前仍有很多出版社涉足电脑类图书出版,但有希望改变目前
市场格局的屈指可数。‘量多质次价高’仍是出版社与消费者面临的主要问题。”

  原来如此,这520多家参与竞争的出版社中,真正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并不多
。那么,读者在购书时,可将目标范围缩小很多。这样,当冤大头的机会就少了很多,对
不对?如果读者清楚哪些出版社的书好,那么就可加快市场淘汰,早日改变“量多质次价
高”的局面,是么?记者向丁丁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丁丁没有多说话,呵呵一笑,推说天
色太晚,约下次再谈。记者只好作罢。

  走出咖啡厅,已接近9点,走在昏黄的街灯下,记者问朋友丁丁最后的一笑是什么意思
。朋友答曰:“笨蛋啊,我介绍几个人,你明天去谈谈,就知道他笑什么了。”
  
二、枪手的自白
  
  第二天,尽管下起了雨,记者仍按照事先的约定,赶到了位于人民大学附近的一家酒
吧。与朋友在一起的还有三个人,经过介绍记者才知道,他们是:
  
  老赵,男,31岁,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现就职于Intel公司,参与制作的电脑辅导图书
作品超过50本。

  范东东,男,26岁,清华大学博士在读,作品27本。

  梨花,女,24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在读,作品8本。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枪手”。记者从前曾帮导师翻译过经济方面的图书,在此过程
中也曾听说过有些人专门替人写书,不需署名,只要稿费,可在一周之内做出一本内容完
备的图书。可惜从来无缘得见,没想到今天居然意外见到……在抑制了要签名的冲动之后
,记者平静下来,请他们谈谈自己从事枪手的经历,以及对于电脑辅导类图书制作的感受


  作为资深的枪手,老赵涉及电脑辅导图书的制作从95年开始。他告诉记者,枪手哪里
都有,在中国出现的原因,和国家的出版政策制度有一定关系。尽管我们国家有世界上最
庞大的读者群,但中国大陆地区仅有568家出版社,相对于中国台湾地区7000多家出版社(
公司)来说,数量非常少。所以在92年以前,大陆出版社之间的竞争不激烈,利润一直是
非常丰厚的。有利润的地方就会吸引更多的资本,但我们国家对于出版的限制非常严,想
要成立出版社简直比登天还难。因此想要进入出版市场的资本只好以各种文化公司的面目
出现。由于在中国大陆,国际上通用的ISBN标识号码被国家严格控制,每年像资源分配那
样划拨给在编出版社,因此各种文化出版公司没有可能独立进行出版。他们所采取的对策
,要么是与大出版社合作,成立合作公司,例如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华章公司、水利水电出
版社的万水公司、以及前些日子因为与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合作出版“富爸爸”系列丛书而
名声大振的“富爸爸项目小组”等,都有多种外来资金的介入;或者,要么从某些边远的
或者小的出版社买书号(注:此乃国家明令禁止,但屡禁不止的非法行为),例如市场上
常见的新疆、内蒙古XX出版社的图书,除了盗版之外,有一部分的确是合法的、有书号的
出版物。而这类买书号的出版公司往往由于资金的缘故,在找来了书号之后,才开始找作
者,于是“枪手”的现象随即产生。由于电脑类图书市场需求特别旺盛,而内容以技术性
应用性为主,不会在政治内容上惹麻烦,非常适合快速合作制作,因而是枪手出现的集中
地带。

  “哦,那么说枪手是制度下的产物?”记者这样问。

  “也不能这么说,枪手代表的是一种制作的态度,要求合作意识好、市场感觉敏锐,
在任何供需不平衡的市场中,都会出现枪手类似的行业。这类人无法说好坏,只能说水平
的高低。”这个回答没有触及到刚才问题的实质,甚至是答非所问。但记者明白问题的分
量和他的苦衷,没有再追问。

  “在我所接触到的言论中,内容对枪手都是很不利的。”

  “‘枪手之作,必为垃圾;危害市场,流毒无穷’是么?呵呵。”老赵苦笑着摇摇头
,点燃了一根烟。“这就是所谓的世易时移啊。”看来,关于这个问题,他有很多话要说


  “我开始做枪手时,虽然作品不署名,但对于图书的制作还是非常负责的。一般来说
,图书的市场内容方向由出版商定好,比如图书是关于网页设计还是关于硬件维修。而具
体内容架构则由主要策划人提出,所有参与制作者讨论审定,然后根据内容结构各个枪手
分工制作,最后由主要策划人整合成文。经过两遍校审,由技术上最熟悉的人负责检查技
术上的内容有无谬误。一般来说一本书要经过选题——审题——写作——编辑——校对—
—美术设计——制版等阶段才能完成。丝毫不亚于正规出版社出版图书,可以说那时我们
制作的图书的质量还是不差的。电脑教育类图书的功能性很强,是否实用是其功能性的核
心,只要抓住这一点,图书对于读者还是有很高的价值的。所以早期我们的作品没有引起
太多非议。”

  “那么后来呢?”记者追问。

  “后来,你问范东东吧。他后来涉及的实际制作很多,特别是那些‘速成本’。”老
赵看着缭绕在眼前变幻无常的烟雾,淡淡地说。

  范东东说话很快,大概是因为学计算机的缘故,思维和说话的方式都很直接。“想知
道后来我们是怎样制作电脑图书的?简单,首先确定需要制作的图书内容,然后到市面去
寻找类似的图书,拿回来研究一下,根据我们的需要,挑选写得比较好的、实用的内容扫
描下来,用OCR识别一下,然后整合、校对,排版出书。”

  “就这么简单?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虽然事先已有所耳闻,但当这些话从范东东
嘴里说出来时,还是让记者吃了一惊。果真如此?

  “IT产业发展越来越快,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图书的市场寿命也越来越短。对那
些资金实力并不强的小公司和书商来说,制作图书的现实准备条件实在不足,只好简化制
作过程,缩短时间。如果书号的问题解决了的话,一般不会超过3周,这点时间里要完成一
本书,按步就班做是不够的。我们也想做本好一些的书来满足读者,可是老板的命令在那
里,只要速度。市场不等人啊。”

  这个解释也可理解,只追求利润,当然会出现这样的情景。“那么,这样制作的图书
内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呢?”记者追问。

  “主要集中在技术性比较强的图书方面,如硬件配置维护、网络应用类图书等,如果
内容重点集中在产品功能的教授和说明上的话,是没有太多独创性的,即使别人看出来是
抄的也没有太多关系。而且硬件的图书升级非常快,现在流行DVD,下个季度说不定又时兴
刻录机了,网络管理的设置需要详细,内容大体上正确就可以,毕竟配置网络时会遇到千
奇百怪的现象,一本书不可能都容纳。只要我们能跟上速度,就满足了市场的需要。”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它常用的制作方法吗?”记者希望能了解更多的图书制作方法


  “还有常用的就是模糊概念、制造热点。比如你知道Windows 95之后,不断有修正版
本推出,于是书商就可以Windows 97/98的名义制作新图书,蒙那些初学者。最近不是出了
Office XP吗?可你在市场上看到还有讲述Office 2002的图书,呵呵……对于飞速升级的
软件应用类图书来说,这样也是很有效的,可保证内容没什么问题,但没有太多的有用的
新知识,虽然看上去变了很多。此外就是‘灌水稀释’的方法了,就一个简单的问题,可
找出很多东西来写。比如一个五笔输入法,一般来说,10页的A4纸,五号字,基本就可把
所有应用的要点说得清楚,但我们做书时,可把它扩充成180页的内容,你想想是怎么做的
吧。大量的图、表、说明、练习,其实都没有什么必要。打着详尽、直观的旗号,其实更
多的是为了把书做厚一些。这就是常说的‘字不够,图来凑’。”

  范东东说得很坦然,看得出来他对于这些制作手法很熟,而且没有什么不好的感觉。
尽管觉得不合适,我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你这样做出来的书,对读者有多少帮助呢?
你不觉得内疚吗?”但没有想到三个人都笑了起来。“这些方法不是我们创造出来的,我
们只是照着去做而已。有什么要内疚的呢?我们不做有人做!再说不管怎样,我们做出来
的书对读者还是有些帮助的。对读者的损害充其量是多花了一些钱。可如果每本图书都那
么有价值的话,无论是我们还是出版社,都不会有什么好处了。如果读者一下把所有的都
学会了,对整个业界都不是好消息啊。持续旺盛的需求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原动力啊。”他
们所说的让记者哑口无言,觉得不对,却又无从谈起。老赵收住了笑,告诉记者:这是由
于双方制作图书考虑的出发点不同,他们当初开始制作图书时也遇到过这种矛盾。从读者
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考虑了图书的功能性。而书商则要求图书的内容质量能达到普通
的水平就可以,时间、价格是优先考虑的因素。“这就是技术思维和商业思维的不同。对
于一个完备的市场来说,仅仅从一个方面考虑问题是不科学的。”最后,他总结道。

  记者听到这里已充分明白了他们的准则,以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地获取最大的利润,的
确是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下正常的思维方式之一。想到这里记者也就不再追问,而是转向了
女枪手梨花。

  “梨花是专门做计算机考试类图书的。”老赵向记者介绍,“你如果想考个什么证可
找她帮忙,只要你稍微用功一阵,保证能过,不就是拿个证书么?”听到这里记者想起了
司马平安曾做过的《IT认证考试培训专题》,连忙问道:“这么有把握,你是不是知道题
啊?”

  “可以说知道个大致的范围,但无法获得精确的题目。书和那些培训班的试卷不一样
,要公开发售,如果那么准,就抢了所有人的饭碗,我们也堵死了自己的路。”梨花的回
答很周到,不过记者还是明白了,这依旧是按照前面说的商业制作准则在行事。那么这个
大致的范围是从那里得到的?要知道考试的题目可不是能够轻易得到的啊。

  “参考题的来源有人专门负责,我们的职责是将考试题分解,根据考试大纲里面的考
试点,逐一针对分析,然后制作类似的测试题。一般来说还是很有效的。因为对于这类技
术性和应用性比较强的考试来说,只要明确了考试的方向,通过强化训练之后都不会有太
高的难度。当然我这只是针对我所负责的一些考试类型来说。实际上,这类图书良莠不齐
的现象很严重,特别是一些培训班上,培训的人自己找人编教材,然后自己包销给参与培
训的人。由于基本上不经过零售流通渠道,市场很难监测,因此也就在质量上不作很高的
要求,对读者的误导作用就比较明显。电脑辅导类图书的不良印象,大概主要从这方面体
现出来。”联想到图书城的事件,记者的确感觉到在培训中图书直销带来的副作用。

  谈到这里,记者不禁对他们的坦诚非常好奇,为什么呢?他们的回答很明白:枪手和
速成本图书不是从他们开始,也不是到他们结束,真正的原因还是客观的市场需求以及资
源分配不平衡。他们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分子,没有太多的能力改变什么,充其量也就是
尽力做好图书,提高实用价值。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只有在目前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状况得到
改善之后,才能真正有所改善。所以,没有必要隐瞒自己的所作所为?说出来,反而有助
于现象的早日改变。

  “最后一个问题,你们合作过的公司,有隶属于知名出版社旗下的么?”记者看外面
的天色越来越暗,决定早点结束这次谈话。

  “有,而且不少。”得到的回答很肯定。

  记者知道丁丁的笑是为什么了。

  告别了这三个诚实的枪手,记者边走边想。目前的电脑图书市场中,的确存在着种种
欺瞒伪劣的行为,作为图书制作中的意志执行者,枪手没有办法改变太多。决定这一切的
,是下游的读者需要,以及上游的制作策划者的观念。望着阴郁的天空飘扬着的雨丝,记
者决定想办法采访一下电脑图书的出版商。只有了解了制作商的想法,才能真正明白电脑
教育图书的现状和解决之道。

  这雨为什么一直下个不停呢?
  
  
三、资本与知本
  
  费尽周折,终于通过老赵联系到了一个知名的书商。在北三环的一栋高档写字楼内,
我们见到了这位“李先生”。他对采访非常紧张,尽管我们再三保证,仍然不肯留下任何
影像和录音资料,并坚决要求我们保证不泄露他的身份。于是采访就在一种紧张的气氛中
开始了。

  首先为了缓和紧张的情绪,记者和他闲聊了一阵。原来这位李先生以前是大学的教师
,由于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对市场的敏锐感觉,比较早地介入到电脑教育类图书的出版中,
与不同的出版社合作出版了超过100种电脑教育类图书,获得了可观的利润,这一点,从他
的豪华办公室和楼下的宝马轿车可见一斑。

  对于他制作的电脑教育图书,李先生坦然地承认,有纯粹为钱的应景之作,“肯定有
读者觉得我们的书有用,读者的需求那么广泛,我想至少能满足部分读者的需求吧。再说
,读者买走我的图书时,是觉得值得的。也许后来发现没有多大用处,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但学习是一种投资,投资就有风险,浪费是必然存在的现象。就好像每年巨大的商业广
告费一样,所有人都知道有一半是浪费的,问题是,你不知道是哪一半。而且我的投资也
存在着风险,如果我们的书不受欢迎怎么办?不能要求把所有的风险都由制作方来承担吧
?你可能说制作的风险和读者的风险不构成逻辑关系,但通过投资,他们是有关系的。就
是要以利润为前提,在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尽量降低成本。如果为了能更充分地满
足读者的需求,而给制作带来太大的成本提升时,这种行为是被禁止的。我是商人,不是
教育家和慈善家。所以,我也希望我的书能满足读者50%的需求就足够了。”

  这种解释与老赵等人的回答如出一辙,记者依旧无言以对。从商业的角度出发,这种
行为真的还无可辩驳。事物正确与否的确不能仅仅从一个方面去判断。“存在即合理”是
绝对没有错的,即使是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因为这种现象是根据不合理的原因产生的,
就好像吃了巴豆一定要闹肚子,因为吃巴豆才腹泻,如果不腹泻,反而不合理。要解决看
上去不合理的现象,必须找到它的根本原因。

  对于目前的局面,李先生的解释也很清楚:市场供需的不平衡、以及教育产业化带来
的知识资本化。当一切都以金钱来衡量,以利益为最根本的行为目的时,由于人性重功利
的因素,一定会出现良莠不齐的局面。这不仅仅取决于制作者,也取决于读者。“他们苦
学电脑,不也是为了有个好的职位、前途么?带着这种想法,当他们走到我这个位置时,
就会自然地发生和我现在一样的行为。说到底,这是现在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

  离开了清凉的写字楼,外面的热风立刻让记者全身冒汗,但记者的心却依旧一片冰凉
。仅仅从读者的角度出发,速成的图书的确是不合理的。但如果从出版方的角度出发,这
种现象又有产生的必然性。社会,最后都归咎到社会的发展上,这是读者和记者想寻找的
答案么?

  开始动笔之前,又给丁丁打了个电话,没有再重复那个“少当冤大头”的笨问题。记
者只是问他:“你们出版社的公司有没有出版过这种速成的电脑图书?”

  “当然有,可以告诉你,所有涉及电脑教育图书出版的出版社,都会有这种行为。跟
着市场走,流行一阵风。这在哪个行业都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你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原因而产生的么?”记者仍忍不住想对这
个说法寻求一个明确的答案。

  “也可以这么说,不过这也等于没有说。个人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商品经济思
想逐渐被大众认同,当知识和财富发生直接联系,‘知本’和‘资本’划上等号时,所有
的知识产品都会因为飞速增长的客观需求出现这种质量上的问题。此外,社会信息交流的
不对称也加剧了这种趋势,例如读者不知道IT业的发展方向,不知道如何判断一本图书的
内在价值,而制作该书的出版社掌握的信息多时,这种不平等的现象是必然的。你不能要
求这种现象就一下消失。”不愧是出版业的行家里手,几句话就把问题的核心解释了个大
概。但当记者就“那么读者的正当需求如何最大限度的满足”追问时,丁丁却不肯说了。
记者明白,这是到了他的限度了。
  
尾声:不成答案的答案
  
  大乱必有大治,面对混乱,治理者的声音如何呢?记者最后联系了图书出版的直接管
理者——国家新闻出版署。他们告诉记者,对于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有明确的处罚条文规
定,有坚决的行政治理措施,有具体的监管治理机构。一切都是完备的。但“我们的市场
在发展,不可能一下做到那么完善,需要耐心。”这个解释非常合理,遗憾的是,也没有
什么太深的意义。

  本来想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发现从前的想法是多么单纯。读者的要求是合理
的,但是仅仅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行业的生存发展也会成问题。现阶段想彻底解决问题是
很困难的,除非我们回到没有电脑的社会,杜绝了根本的市场需求。而造成目前这种“合
理的不合理局面”的原因,是目前IT产业以及相关衍生产业的不正常发展。泡沫碎裂之后
,给人们带来观念上的迷茫。尽管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从图书市场的混乱我们可得出这
么一个结论,我们的IT产业,仍处于高烧之后胡言乱语阶段。丁丁告诉我们,市场信息交
流的不对称,是造成读者需求混乱的重要原因。而形成这种不平等的原因,与现在的企业
频炒概念、模糊科技内涵不无关系。从最近的“特丽珑二代”之争就可见一斑。如何披砂
拣金,改善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局面,让更多的读者知道自己的需求,这应该是记者要履行
的义务。今后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告诉从业者和读者们IT产业和游戏产业的真实发展
变化,这本来就是《大众软件》的责任。

  文章结束之际,想起了读者的那封来信。市场中扑朔迷离的变化,的确让所有人迷惑
,不过采访了多方面人士之后,记者明白了一个道理。这种产生于经济需求的市场现象,
是需要从意识上开始解决的,尽管综合来看其存在有合理之处,但绝对不意味着它将持续
下去。要改善,读者还是关键,作为决定产业走向的原动力,只有读者一步步走向成熟,
整个产业才能成熟起来。希望我们的文章,也能成为其中的促进因素。
  
  “一颗炮弹要飞行多久,才能回到大地的怀抱?一个男人要走多少路,才能成长为一
个男子汉?谁能告诉我,答案在哪里?”

  ——答案在风中飘荡。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9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1.8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