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zx (化石), 信区: Reading
标 题: [转载] 起来——挑战微软“霸权”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Jul 16 14:34:08 1999),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est 讨论区 】
【 原文由 fzx 所发表 】
方兴东
垄断是垄断者的通行证
创新是创新者的墓志铭
思考信息主权
科索沃战火起来,中国人都在谴责,但开始我们还有旁观者的超脱,直到导
弹落到中国大使馆,我们才发现自己也在战争之中。同样,人们一直以为,反垄
断是美国人的事。我们隔岸观火看个热闹就行。但今年以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使
我们惊醒,反垄断也是我们自己刻不容缓的急迫任务。垄断的危害真真切切发生
在我们身边。我们必须予以正确及时的应对。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一次在微软知识霸权面前,我们处在十分被动的局面。
现在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积极行动,争取主动。我们必须握有必要的牌,挑战知
识霸权。
首先,正版化刻不容缓,必须加速向前推进。我们对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
是坚定的。否则,我们无论是面对国际社会,还是面对国内软件产业,都是尴尬
的,不可回避的。
其次,必须将反知识霸权的任务提高到与保护知识产权同样的高度。推广正
版,决不是为少数厂商谋利,更不是为知识霸权谋利。面对垄断力量和知识霸权,
国家干预必不可少,国家力量完全应该发挥应有的威慑力和制约力。这对产业、
企业和消费者都是必要的。
再者,必须引入竞争,发展自己的产业。没有自己的技术控制权和产业的主
导权,就没有信息时代真正的国家安全,甚至会严重危及国家主权。反知识霸权
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夺取主动权。
最后,必须建立严谨的法律制度和产业规则。摆脱强权话语的制约,在整体
上规划出一套适合中国的政策体系。
总之,发展知识经济的同时,必须考虑一个根本问题:信息主权!也就是说,
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一个国家如何确立主权?如何确保国家主权的安全?如何保
障生存的权利?这个问题不提前研究,将是最大的隐患。微软的所作所为,就是
一种最好的警示。
盗版问题是背景复杂的社会综合问题
打击盗版,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任务。中国盗版率较高是现实,这需要全社
会的共同努力来逐步改善。而且这几年我们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正版市场增长
迅速。但是,这决不能单靠法律大棒来解决。
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美国最完备;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美国最高。但是,
全球最大的盗版国是谁,不是中国,也不是别的,而恰恰是美国!其盗版数额占
全球的1/4,雄踞全球之首,美国的盗版率也高达30%。这说明,盗版问题有更深
厚的原因。
盗版永远是错的,但是盗版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问题,而是有复杂背景
的综合社会问题。亚都与微软的官司决不是一个简单的侵权与被侵权的问题。亚
都盗版的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要追究法律责任,必须追究到根源,透视到
背景深处。任何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都应该根据具体的国情来制定和实施。但其
最根本的原则就是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和产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我们更尊重知识产权为人类创造的价值。知识经济时代,
原先相对封闭的产权概念正被更为开放的产权概念所代替。无视潮流必然走入死
胡同。“消费者主权”时代的来临,意味着消费者通过消费可以获得资本人格。
消费者在保护知识产权和产品定价方面必将拥有更大的市场主导权。这个趋势也
不可阻挡。
我们尊重法律,我们更尊重法律背后的精神,更关注法律之所以产生的本土
文化特制和物质生活水平。这样的法律才是真正的“善法”。
微软霸权关系到每一家中国企业和每一个中国人
“维纳斯计划”使我们认识到,微软的霸权对IT产业可能造成的危害,对IT企
业的未来发展可能构成的威胁。但如果说,“维纳斯”的影响还主要局限于IT业
内。那么,“亚都”事件则表明,微软霸权将要影响到中国任何一个行业,任何
一家企业,任何一个人。微软认为,北京亚都非法复制、使用微软公司软件而对
其构成软件著作权侵权,并要求亚都赔偿150万元及调查取证费和律师费70万元。
50台机器,总共220万元,也就是说每台机器平均得赔偿4.4万。如此天价般的索
赔远远超出了提倡正版软件的范畴。如果微软如愿以尝,那么这个案例作用到全
国1500万台装机量中间,将是一个触目惊心的天文数字!
事到如今,人们都得想想,究竟谁是下一个亚都?每一个人都得想想,自己
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亚都?何时会轮到你的头上?自己的企业又需要为微软准备好
多少钱?这是最现实不过的问题。
因此,微软和亚都的官司决不是简单的两个公司之争,而是关系到所有的企
业和个人,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如
果在这件事上,人们都只是抱着一种与己无关的“看客”的超脱态度,那实在是
一种莫大的悲哀。
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垄断的危害,必须深入透视微软的本性。我想《起
来-挑战微软霸权》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亚都与《起来》不期而遇,有偶然,更
是必然。就象“维纳斯”和亚都事件接踵而至,是偶然,更是必然一样。
“有人认为你的文章和书中有民族主义的情绪”
我想大家应该仔细想想,目前究竟是谁在起诉微软?不是中国政府,而是美
国政府!是美国司法部和19个州!究竟是谁在法院轮番控告微软?不是中国的企
业,而是IBM、Intel、Sun、Intuit、AOL等美国公司!是什么媒体多年来在不断
地攻击微软?不是中国的媒体,而是《华尔街日报》,是《纽约时报》!是谁调
查后认为微软掠夺了全球用户100亿美元?不是中国有关的部门,而是美国消费者
协会!
3月10日,“维纳斯”发布当天, 是谁直截了当地指出:“这项在中国推广
Windows CE 的协议(指微软与联想等公司签署的“维纳斯”),可以帮助微软在
其他地方遭到拒绝的产品获得中国机顶盒软件市场的统治地位”。不是中国的媒
体,而是美国著名的Bloomberg新闻!
现在,真正在打击微软的是美国。难道有人会认为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的做
法,是出于高尚的国际主义吗?!那么,为什么国内出现几篇反对“维纳斯”,
指责微软的文章,就要被提升到民族主义的层次上?我想任何一个有血肉的人,
都不可能没有一点民族。尤其是因为关系到具体产业的发展,关系到每一个企业、
每一位消费者的利益的大事面前。但这种民族与空泛的“民族主义”截然不同。
我们倒应该好好想一想,我们的神经就这么脆弱吗?我们是不是有点“民族”过
敏症了?
微软在美国与中国的巨大反差
美国对微软的反垄断官司不是出于国际主义。中国的反知识霸权也不是狭隘
的民族主义。这是整个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
我们不妨将国内外的情况作一对比。在美国,司法部与微软的官司正热闹,
但在中国,谁告了微软?没有任何人敢告!而是微软在告亚都,想告更多的中国
企业!4月19日,《时代》周刊上说:“与美国的情况不同,在那里,这位微软的
主席正面临反垄断法诉讼和大批围攻的敌人,而在中国,人们对盖茨的话往往奉
若神明。”的确在美国,盖茨能同时受到几个行业最高“首脑”们如此隆重的欢
迎吗?能得到如此众多媒体的一致喝彩吗?这种巨大的反差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
思考吗?
美国为什么要告微软,因为微软是一个正在造成重大损害的垄断者。垄断窒
息竞争,是市场的第一天敌。垄断除了对垄断者本身有益外,对产业、企业、消
费者都只有极大的危害,没有任何好处。美国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威力无比的反垄
断法,微软有IBM、Sun、Oracle等诸多强大的竞争对手,即便如此人们对微软的
垄断也无能为力,最终也不得不借助国家机器。而我国现在还没有实力企业,更
没有反垄断法,象微软这样的垄断力量进入后危险远比它在美国的危险大的多,
我们能不有所防范吗?
在美国,微软四面楚歌。而在中国,反而几乎所有的厂商都受制于微软,这
种触目惊心的颠倒是多大的悲哀!微软在中国享受的“最优惠待遇”不值得我们
好好反思吗?
为什么微软是“知识霸权”。
微软的形态与工业时代以规模和产品建立的垄断已有明显区别。实际上,微
软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垄断,而是一种名副其实的“霸权”。
“垄断”,英文monopoly,是指独占、独有、专卖之意,强调的是积累和集
中,还主要是数量上的概念。微软虽独占操作系统,但相对于产品繁多的整个软
件业来说,的确可以很好地掩人耳目。而霸权,英文“ hegemony ”,指“支配
(权)、统治(权)、领导(权)、霸权”之意,强调的是一种控制力,揭示的
是市场权力的本质。因此只有“霸权”才能更贴切地描述微软的真实。因为操作
系统是整个计算机业的基础,微软以核心产品的垄断获取了对整个软件业的霸权,
使得垄断稀释和掩饰在更大范围的霸权中。与单纯的数量、份额、比例关系不大。
尤其是软件产品的两大特性:“零边际成本”使得霸权的程度大大加深,使竞争
对手越来越无从下手。“锁定作用”又使霸权的范围大大拓展,使得微软可以越
来越有力地控制整个产业,而且也越来越容易地将势力扩张到其他产品领域上。
因此,霸权就是垄断的高级阶段,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违背公平竞争原
则,破坏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阻碍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损害消费者利益,破坏
社会收入的合理分配。况且,知识霸权还披着“知识产权”的神圣外衣,使用的
是一套完全由强者制定和解释的强权话语,令传统观念和法律难以有效地制约。
同时,知识霸权超越了狭隘的国家观念,是以跨国公司形态向全球渗透,增加了
认识的难度。
可以说,工业时代,市场经济的第一天敌是市场垄断,市场垄断是市场竞争
难以自行解开的死结。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首要敌人是知识霸权,知识霸权是
知识经济无法自我缓和的症结。
微软对中国信息化的贡献
我还是要问一下,98年IBM推出“电子商务”的声势比“维纳斯”更大,
为什么没有人为之惊恐和担忧,而将它视为为中国带来新的思想?Intel在推
Pentium III时,投入的资金远比“维纳斯”多得多,为什么我们没有怀疑它
背后的藏有“阴谋”?如此巨大的反差,微软为什么不能好好反省?说到对中
国信息化的贡献,我想任何公司都必须在作出贡献后才能获得市场收益,业内
的每一个公司、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微软也不例外。微软的许多产
品是不错的,微软对中国信息化是做出贡献的。我们希望微软能与中国信息产
业共同进步,为中国未来发展做得更多、更好,并获得自己应有的收益。但是
必须看到,IBM推出“电子商务”概念,声势比“维纳斯”更大。Intel推
“Pentium III”,投入比微软更多。可是人们并没有大惊小怪,并没有感觉
有什么可怕的企图,并没有联想到恶性的威胁。这种强烈的反差,难道不能让
微软自己好好反省吗?
近年来,为国内PC厂商承担大部分广告费,将国产PC扶持成市场主流的,
不是微软,而主要是Intel;为中国信息化提供重要产品和系统的,不是微软,
而主要是IBM;为中国IT业输送管理经验,使联想等企业得以成长的,不是微
软,而主要是HP。近几年,我接触的绝大多数硬、软件厂商,人人都心存怨恨
的,不是其他公司,而是微软!微软产品很重要,但产品只是商品。电脑需要
微软的产品,微软需要中国的市场,就这么简单。针对“维纳斯”,就象《时
代》周刊所言:“Windows CE需要帮助”、“如中国人能更谨慎地思考盖茨的
动机,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当他(盖茨)再来中国时,可能他要问的不是他
能为这个国家做什么,而是这个国家能为他做什么。”而且,我们不能因为微
软有贡献,就得将整个产业的命运都慷慨地交给它主导。
知识霸权是以企业形态出现,超越了国家范畴,也超越了个人(书中有关
鲍尔默,梅尔沃德的内容中,我们对个人的智慧和能力都持肯定态度)。值得
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现在不用微软产品,中国信息系统会崩溃吗?
如果现在我们就得停止使用微软的产品,那么中国的绝大多数信息系统绝
对要崩溃。因为以前我们没有引入竞争,任其垄断,毫无防范地将所有鸡蛋都
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目前微软产品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比美国还高,网上调查
表明,UINX和Linux的使用率不到2%。使得一个产品就可以决定所有系统的命运,
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而且我知道,即使永远使用微软的产品,也有可能在某一天会突然崩溃。
因为这只篮子实在是太不可靠了。你知道,一个100多K的黑客小程序,就能让
任何人随意控制你的电脑,获取你机器里的任何信息。这种黑客程序逞威的关
键就是Windows的设计弱点。而CIH病毒的作者称:他编一个小小的软件就可以
让所有使用简体中文操作系统的机器全部崩溃,这种病毒发作的基础,就是
Windows的根本缺陷;几年前,澳大利亚发现海军的资料自个儿跑出去了,因为
Windows 95 有“后门”。现在Windows 98的注册序列号方式,可以在你不觉察
的情况下,将你机器的一些信息传送到微软。
如果说以前操作系统的“后门”可以归结为微软无意识的产品失误和缺陷。
那么Windows 98的注册序列号,就是微软故意设置了“后门”。这种“后门”,
既然可以传送序列号,当然还可以传送其他更多的东西。对于微软操作系统带
来的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影响,我们还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因此垄断不仅
仅危害到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没有竞争,只有垄断,连整个国家和社会都不
可能有真正的可靠和安全。
本书的意义
我觉得在发表观点、认清形势、寻找对策之前,最重要的事是要首先认识
自己,了解对方,了解产业的现状。在对微软的关注和研究方面,在掌握材料
的数量和质量方面,我还不知道有谁比我投入得更多,钻得更深。因此我对自
己的文章和书有着充分的自信和底气。它不是绝对的正确,但它是建立在自己
对微软、对产业的严肃、认真、深入的认识之上。是经得起事实的验证和时间
的检验。《起来》这本书虽然不完善,但足以让人们比较全面地认识到更真实
的微软。这里汇集了对微软国内作为、维纳斯的本质、公司发家历史、市场策
略、企业文化的长期关注,汇集了美国消费者协会的详细调查报告、美国司法
部的揭密档案,以及微软多份重要内部机密备忘录等许多在国内首次披露的第
一手资料,也汇集了国内正、反两面的各种观点以及目前媒体界主要记者的文
字。
在此期间,我承受着常人不可想象的巨大压力。微软背后汇聚着一股强大
的力量。但最让我痛心的还是来自许多国内企业和人士的误读和曲解。还有许
多人不去多了解、多分析微软,多反省自己的行为和作法,反而本末倒置,一
个劲寻找我个人文章上的把柄和疏漏,令人感慨。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大家深入了解微软,加深理解我的初衷。我可以自
信地说,本书很内容很充实,任何人都会有大有启迪。我希望任何针对微软问
题发表见解的人,都先读读这本书。
我也希望微软也能保持平常心,在美国有如此众多的人对微软或状告或批
评,在中国面对一些批评完全应该坦然。
让我们更真切地认识微软,认识自己!这是我们写作本书的最大愿望。因
为,这个问题已经与每一个中国人休戚相关。我们无法回避。
但是,笔的作用和影响是有限的。我们要努力!需要和更多的人一起努力。
--
※ 修改:.quincey 于 Jul 6 21:44:47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43.41]
※ 转载:.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3.47]
--
※ 转载:.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eart.hit.edu.cn]
--
※ 转载:.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eart.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26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