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vpn (石头^^终极昵称), 信区: Health
标  题: 经常活动与科学锻炼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9月19日09:54:45 星期五), 站内信件


  临床资料表明,从事脑力劳动、静坐较多。缺乏体力活 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
高于体力劳动者。在非洲的某 些地区,虽以肉类为主食,但由于他们的体力活动较强,冠
 心病的发病率并不高。 

  体力活动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增强身体的新陈代 谢,还能增强脂质的氧化消耗,
使血脂下降,减少和避免脂 质沉积在血管内壁上,有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体力
活动能防止肥胖,降低血压,消除神经精神的疲劳,改善 心脏血液灌注,增多冠状动脉的
侧支循环,起到保护和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体力活动并不是没有限制的。怎样掌握体力活动的质和 量,这要取决于许多不同的因
素,如心脏状况,年龄与身体 状况,运动的类型,运动的形式,运动的速度等。 

  运动可使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血 液中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血液
中生长激素含量增多。这些作 用可使心率加快和心排血量增多。血液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虽在运动中减少,但在运动后可迅速回升,而且多数可以超过运动前水平。 

  心脏病患者对活动与运动的反应与正常人是不同的,活 动与运动对心脏的影响也因年
龄不同而异。有人报道,儿童 期若每天坚持游泳,可使冠状动脉毛细血管数量增加,冠状
 动脉的内径加大;而在成年人只能使冠状动脉的管径加大; 到老年时两者均无明显改变
。因此,活动与运动的量及种类 必须考虑年龄这个特点,尤其对已有冠心病的患者更为重
 要。 

  流行病学调查及研究证明,有规律的运动能改善心血管 功能和减少活动时心肌的耗氧
量。经过一定训练的人完成某 种任务时心脏所作的功比未经过训练的人所作的功要少。另
 外,运动也有助于控制其他发病因素的危险性。 

  有益的活动只限于需氧活动,如散步、行走、慢跑、 慢骑自行车以及游泳等。要尽量
避免有闭气动作的活动如举 重、握持等。活动与运动需要有规律性、持久性,而且只限 
于中等强度的活动。活动的量可用心率来测定。每周只要有 3天坚持半小时的活动,就可
达预期效果。每个人都应有一 般性活动的生活方式,如早晨打太极拳、练气功、做健身 
操,晚饭后自由散步,星期日去公园等。对那些耍做剧烈活 动的人,凡35岁以上或有冠心
病易患因素者,均应先做运动 心电图。对有明显冠心病发病因素者,不提倡剧烈活动,如
 需做剧烈活动,则应在严密监护下进行。 

  剧烈的体力活动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如早搏、房性心 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
及房室传导阻滞。即使心电图 正常的人,剧烈的活动也能诱发心房颤动。在运动中发生早
 搏的情况有如下几种:休息时就有早搏,不受运动的影响(不常见);休息时有早搏,运动
中早搏减少或消失(最常 见);早搏由运动引起,或因运动而加重。静息时的早搏如 无心
脏病症状,常无重要意义,尤其在年轻人,偶发早搏一 般不增加猝死率,也不表示有明显
的心脏病。已有冠心病表 现或早搏较复杂时(多源性早搏、频发或连续发生的早搏), 可
增加猝死率。这样的早搏不仅不能活动,还应给予有效的 药物治疗。另外,运动前有早搏
,在运动中消失的现象,不 仅见于正常人,也可见于各种心功能不正常的息者。 

  正常人运动后出现早搏经常可见,年龄大或因运动心率 增加快者,其早搏发生率高,
心率<120次/分为10%,心率 >150次/分为50%。有一组报道,在884例次极量运动员
中, 运动后61例出现早搏,年龄越大早搏的发生率越高。早搏多 起源于右室,所以说无
重要临床意义。因而不能说运动后出 现早搏就有明显的心脏病。 

  但也有人总结,17~25岁的正常人,在进行中等程度运 动后,常发生窦性心动过速,
心率可达160~180次/分,其 他心律失常极少见;但在老年人运动后引起早搏和其他心律
 失常者并不少见,可能与冠状动脉及心脏的功能状态有关。 所以,除非有特殊情况,如
剧烈活动引起体力耗竭,中毒症 状,药物影响或过量饮用咖啡等,否则运动后出现频发早
搏 或阵发性心动过速,应视为异常现象。因为此种心律失常不 会在正常的年轻人中出现
,但在心肌异常中屡见不鲜。有时 在心肌劳累加重时出现,有时伴有ST-T改变。所以多数
学 者认为多源性早搏或二联律形式早搏是异常表现,如连续发 生,尤其数目很多时,可
使心搏量和冠状动脉血流量明显减少。 

  活动与运动并不是对每一个冠心病患者都适合,它最适 合于稳定而有症状的劳力型心
绞痛患者;还可为拒做手术或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后的病人提供一种治疗方法;也较适合于
 长期不活动现在恢复活动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此外,对于 原发性高血压和心律失常者
,可作为辅助治疗。但对心力衰 竭和有症状的室壁瘤患者则有害无益;对进行性心绞痛和
未 控制的心律失常患者也有一定危险;对于正在进行心得安治 疗的病人,活动或运动时
应持慎重态度。 

  活动与运动的原则:运动前先做一次心电图;运动的强 度以使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70
~85%即可(测量最大心率, 必须采用心电图监测,一旦发现缺血样改变,医生会告诫病 
人不要再增加运动心率);运动应为有节律的重复活动, 例如散步、缓行、跳绳、骑自行
车、游泳等。运动的时间,以达到上述心率时并保持20~30分钟为好,运动前应有5~ 10
分钟的准备活动,可做一些有规律性的重复的轻度活动, 以使脉率逐渐增加至运动时的脉
率,运动后也应有5~10分 钟的恢复活动,以使四肢血液逐渐返回至中央循环。如有条 件
,运动前也可先做动态心电图检查,千万不可盲目地进行 活动与运动,否则,可能使心肌
缺血加重而导致危及生命的 心律失常。由此可见,活动与运动既可防病,也可治病,还 
可查病。但如掌握不好则有害无益,如登车试验引起心肌缺 血加重和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例
并不罕见;盲目地进行活动与 运动引起突然死亡者,近年来也明显增加。 

--
     ╭────────┄┄┄┄┄┄┄┄   ◤            ◣           ◢  
     │  感怀秋叶凌坠,回望曾经绿翠               ◣  ◥◥             │
     │ \◢        转身欲离去,回头何由落泪             ◤\        ◣  │
     │  ◥◤   ◢    ◣      好累,好累  惹的人心憔悴           ◥◥◤│
     │  ◥         ◥◥◤                 《如梦令.秋思》 vpn 石头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6.20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7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