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sy (圣罗兰), 信区: Travel
标 题: 拙政园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5月31日10:10:33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位于苏州市城内东北街,为苏州最大的名园。它不仅是苏州四大古典名园(沧浪亭、
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之一,而且还是全国四大古典名园(颐和
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之一,实为苏州园林之冠。
园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弃官还乡,在元代
大弘寺旧址拓建成园。园名“拙政”系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此亦拙者之
为政也”之意,400 多年来,沧桑变迁,屡易园主,但此园总体仍不失明代遗风。
拙政园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各式亭轩楼阁临水而筑,形成朴素开朗、平淡天真的
自然风格。园分东、中、西三部分。
入园门即是东园,原为明代“归田园居”旧址,现以草地为主,凿池垒山,遍植树木,
缀以天泉亭,秫香馆、兰雪堂诸建筑,给人以开朗舒畅之感。
中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远香堂为园中的主建筑,是一座结构精巧的四面厅,四周是落
地玻璃窗,可观览周围景色,堂内陈设精雅。堂南小池假山,竹木扶疏,重峦迭翠。堂北
,宽阔的平台连接荷花池,夏日荷花盛开,微风吹拂,清香满堂。匾额“远香堂”为明代
文征明所写。堂北为主景所在,池中累土石作二山,西山上建“雪香云蔚”亭,文征明手
书“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对联和元代倪云林所书的”山花野鸟之间”的题额悬于
亭中。东山上有“待霜亭”。两山之间,连以溪桥,山间遍植花木,岸边散种藤萝灌木,
野趣横生。
远香堂东行,小山上有绿绮亭,此处还有批杷园、玲珑馆、嘉实亭、听雨轩、梧竹幽
居等众多景点,于梧竹幽居向西远望景深意远,北寺塔耸立云霄之中,是极妙的借景。亭
中有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形象地
概括了这里景色的特点。水池中央还建有荷风四面亭,亭西有曲桥通“柳荫路
曲”。转北至见山楼,太平天国时,此楼为忠王李秀成办公处。亭南有小桥接
“倚玉轩”,折西即至”小飞虹“,这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桥南有小沧
浪水阁,桥北的“香洲”是一座画舫。香洲西南的玉兰堂相传是文征明作画之所。
“柳荫路曲”南端有半亭“别有洞天”,进入月洞便是西园,园也以池水为中心,主
厅是一座鸳鸯厅,北厅为二十六鸳鸯馆,临池养有鸳鸯,南厅因前面小院内植有山茶花称
十八曼陀罗花馆。池东沿墙筑有一条呈波浪形的临水游廊,俗称水廊,是苏州园林建筑中
的又一典型形式。北半部池水环抱中有留听阁、浮翠阁、笠亭、扇亭等建筑。西园明静幽
雅,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具意境。
拙政园西南部现辟为苏州市博物馆。原为太平天国忠王府。建筑宏伟,陈列丰富。东
首偏门内庭园中有明代文征明手植藤。
--
大地是沉郁的,
生命藏在里面,
泥土散着香,
禾根在土地里暗暗滋长。。。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8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