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co (缥缈公主),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雪白血红44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May 28 12:54:55 2001), 转信

发信人: ytsing (喜欢吃肉的熊猫), 信区: History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Feb 16 20:07:44 2001)

网天书城雪白血红
(作者:张正隆)
设置书签   我的书签
第四十四章



              八 骚动的大地

  关东,又一次从冰雪中走出来了。

  大雁驾著湿润的南风,用清亮的歌喉一路欢唱春天。鸭绿江开江了,松花江开

江了,黑龙江开江了,冰排浮沉著,冲撞著,轰轰隆隆地涌泻著。背阴处还残存著

积雪的千山,长白山,大小兴安岭,映山红霞缎般地流光溢彩,红红火火地爆发出

生命的歌唱。草芽锥尖似的,叶苞花蕾似的。山岭和大地酥软了,充满了弹性的活

力。蛰伏了一冬的小虫和动物们,在洞穴口探头探脑一番後,世界就显得忙碌、喧

闹、拥挤了。

  从冬季攻势结束到辽沈战役发起,整整六个月,关东一反常态地沉寂著。

  黑土地在沉寂中骚动不安。

              第22章  解放

  “我为谁扛起抢”贫穷和愚昧是旧中国的一对孪生畸形儿,周而复始地生产愚

昧和贫穷。

  没有土地的农民不可能拥有文化。没有文化的人,可以是勤劳的,却很难谈甚

麽智慧。而极端的贫困,又把他们固有的热情消耗殆尽,他们把虚汗洒在土里,把

生命埋在土里,也把那点对幸福的追求和幻想,在泥土中化为灰。从皇帝到军阀都

唱著一支《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歌,愚昧从来都是统治人民的法宝。没有人告

诉他们为甚麽要来到这个世界受苦受难,告诉这一点比给他们一支枪更可怕。

  历史的强者和智者的共产党人,不但给了农民土地,还解答了这个“为甚麽”




谁养活谁

  最艰难的时刻,常常能提出并解决最关键的问题。

  做为主力纵队中的主力师,3纵7师1946年逃亡1570人,其中党员181人。就是

,每四个人左右就有一个开小差的。

  一个从未有过的可怕数字,一个生死悠关的严峻问题,斗争环境、性质、任务

和对象都变了,政治工作新的突破口在哪里?

  共产党人在苦苦思索。

  一次,7师政委李伯秋、宣传科长吕村夫和20团政委胡寅,谈起在山东控诉日

暴行,激发部队报仇雪恨,很多青年当场报名参军的情景。四平撤退後到柳河整顿

,李伯秋明确提出要搞阶级教育,解决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问题。

  诉苦运动首先在7师兴起不是偶然的。因为南满斗争艰苦,受“最後一战”影

最重。20团9连做为诉苦教育的典型应运而生,也不是妙手偶得。因为9连是个非同

一般的连队。

  140多人的9连,清一色新军装、牛皮鞋、皮帽子,清一色九九式步枪,腰间挂

个日式子弹盒,还有个轻机枪班。瞅着令人振奋不已,再看那人可就泄气了,立即

会想起那句“驴粪蛋子面上光”。

  9连是“八·一五”後,由本溪和抚顺暴动的“特殊工人”组成的,大都是中

山战役中被俘的国民党官兵。老百姓都“想中央,盼中央”,这些人能不想,不盼

?沙岭战斗,9连两个排埋伏在一片坟地里,距敌100多米,都是老兵,军事技术蛮

好,却只听枪响,不见人倒。那枪大都是朝天上放的。国民党打国民党!是有点下

不了手。

  赵绪珍从炮兵连调到9连第一天,就有老乡上门告状,说有人偷了他的老母鸡

赵绪珍让副连长晚点名时讲讲。副连长正讲著,黑影中一个大个子喊:你瞎嚷嚷个

啥呀,谁说老子偷鸡了?副连长说:你骂谁?那个大个子挥拳就打,副连长掏出匣

子枪,被大个子一脚踢飞了。

  偷鸡摸狗,买东西不给钱,借东西不还,损坏了不赔。还赌钱,磕头拜把子,

拜“三番子”(一种封建迷信组织)。认房东乾爹乾妈,和女人打浑骂躁。还逛窖

子,嫖女人,批评他,他不服:她要钱,老子有钱,两厢情愿,公平交易,犯哪条

子纪律?

  第一次上课,讲形势,讲以斗争求和平。赵绪珍在上边讲,有人在下边骂:这

小子一定是个老共产党,得盯往他!讨论会闷了半天,站起来个打副、长的王福民

。嘴上叼支烟,耳朵上夹支烟,大金牙一呲,张口就是一个“操”:和平?毛、蒋

不死,(尸吊)辈子也和不了。他俩死一个嘛,能和平。

  四平撤退後,有人说:不行了吧?还是人家“正牌”。沙岭战斗中,蹲在工事

里抱枪不动的房天静,编著快板发“牢骚”:当兵别当八路军,受苦受累又受穷,

死了落个臭哄哄,招来一群绿豆蝇。王福民打仗像条汉子,这时又熊了:为人不当

差,当差不自在。干这穷八路,打不死也累死了。老子不怕枪,不怕炮,就怕一天

一夜不睡觉。

  沙岭战斗後,指导员开小差了,调来赵绪珍。现在连长又带头不辞而别,一天

晚上跑了22个,给养员把全、菜金席卷一空。

  9连要黄铺了。

  柳河整顿,师里布置拥政爱民教育,出了17道题。有道题是:有人说穷人养活

富人,有人说富人养活穷人,你认为哪个对?

  赵绪珍老人说,那时人没文化,肠子不拐弯儿,讲课搞教育得直来直去讲实的

。讲甚麽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现在的指导员会马克思怎麽说,列宁怎麽说,大

三条,小三条,左三条,右三条,念上十几页稿纸。那时候指导员没有这“水平”

,就讲共产主义是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地种。其实这还是个阶级教育

。只是这样搞缺乏形象,对不上号,不著边际。“谁养活谁”这个问题就不一样了

,再没文化,再笨,也能说几句。

  有的说富人甚麽活不干,却吃香的喝辣的,是穷人养活富人。有的说富人不租

给你地种,你喝西北风?有人说他闯关东要冻死了,一个财主把他架到家里热炕上

,给饭吃,又给活干,这不是富人救了穷人又养活穷人吗?有的说穷人和富人是互

相养活,谁也离不开谁。有的说穷富都是命,前生就住定,有钱人是有能耐,坟埋

得好,谁也不服谁,争论得热火朝天。

  一天,晚点名唱了支《谁养活谁》:

    谁养活谁呀?大家来看一看,
    没有咱劳动,粮食不会往外钻。
    耕种锄割全是咱们下力干,
    五更起,半夜眠,一粒粮食一滴汗,
    地主不劳动,粮食堆成山。
    谁养活谁呀,大家来瞧一瞧,
    没有咱劳动,棉花不会结成桃。
    纺线织布没有咱们呀干不了,
    新衣服,大棉袄,全是咱们血汗造,
    地主不劳动,新衣穿成套。
    谁养活谁呀,大家来说一说,
    没有咱劳动,哪里会有瓦和砖。
    打墙盖房全是咱们出力干,
    自己房,二三间,还有一半露着天,
    地主不劳动,房子高又宽。

  不知是就把它当支歌了,还是唱多了不新鲜了,反正唱的没觉出甚麽,一些“

卖呆”的老乡听出滋味儿了:八路这歌唱到咱心里去了。

  第二天上课,大家挺奇怪:指导员抱件破棉袄,一领破席头,一个讨饭瓢,旁

边还站著个老大爷,这是干甚麽?

  老人的苦,把100多条汉子的苦水引发了,一个个哭成了泪人。

  房天静成了忆苦典型:俺16岁叫小鬼子骗到本溪下煤窖。俺娘从山东来看俺,

断了盘缠,把三弟卖了25元钱。到本溪俺娘病了,就那麽眼睁睁看著俺娘死了。俺

哭啊,哭有甚麽用?穷人没有钱,富人谁管咱?俺这个穷小子却坏了良心忘了本,

打仗不开枪,真是个混蛋呀!

  王福民跺著脚哭:俺也是个穷小子呀,却盼蒋介石来,要干“正牌”,蒋介石

来了还有穷人的好呀!过去瞎了眼,现在心里亮堂了。

  俺王福民生是共产党的人,死是共产党的鬼!

  後来,王福民五次负伤(两次重伤〕不下火线。三保临江大北岔战斗牺牲时,

抓著赵绪珍的手要求入党。这位当初被列为“危险分子”的兵痞,被追认为共产党

员。

  有钱人家的也哭:过去花香的喝辣的,以为那是凭本事挣的,原来喝的都是穷

人血汗呀!

  下面文字,摘自《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关於辽东三纵开展诉苦运动的经验向

军委总政的报告),和《辽东三纵队的诉苦教育情况专题综合报告》:

    “八师杨副师长的警卫员是特务,数次要害杨未成,非有这次查思想查成

  份,他自己不会说出求。”⑴。

    “八师的各级干部参加听炮兵营长诉苦时,给下面印象很大,启发了一个

  战士对旧社会不满而诉苦,他气愤填膺感动的气死了,死而复活,现成傻子。

  ”⑵。

    “战役行动开始时,战士们纷纷表示要在战场和敌人拚个你死我活,‘向

  蒋介石报仇’,‘向共产党报恩’,‘向家庭报喜’,”“战斗激烈时,许多

  同志振臂高呼‘不要忘了白己的诺言!’‘这是我们完成立功计划的时候了!

  ’勇猛他向敌人冲去。”⑶。

    “全纵在四次保卫临江和夏季攻势战役中,共歼减敌人三万七十多人,涌

  现战斗功臣一千五百多名,其中最突出的就有纵队第一名特等功臣房天静,‘

  独胆英雄’王永太、陈树棠、高英富,‘无敌英雄’周桓农等三百馀名。”⑷

  。

  1947年9月28日,毛泽东修改、批转了3纵诉苦教育经验的报告。

  “女国高,杨柳腰,穿皮鞋,戴手表,交个朋友挎洋刀。”

  “八·一五”後,一些人“革命了”的标志,就是一夜之间挎上了洋刀,可以

随便抓人。看谁不顺眼就一顿嘴巴子,骂几声“妈个巴子”,或是顺嘴溜出句“八

嘎牙鲁”。进戏园子不买票,横晃,“革命”是现买现卖褂在嘴上的,伪满警察那

一套不学就会。

  1946年9月23日,《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关于部队坦白运动与诉苦运动的经

》中,有这样一段:

    从一个连的材料观察,大部分参加过伪满时的警察,国兵,公安队,棒子

  队,土匪,及受过敌伪各种训练,并且说明了任职与训练的年月。做的坏事有

  :杀人,勒大脖子(即敲诈勒索——笔者),抢劫,嫖赌,强奸,抽大烟,扎

  吗啡,加入三番子,溜大号(不经请假允许,就跑回家去,叫溜大号)。多报

  家庭人口达到多领优待粮,以及重复过去的一些行为,在参军动机上,为挣钱

  吃饭,不愿做庄稼活,认为扛活大累或当兵不累,以及光复后没有生路,即纯

  粹为着生计问题,从好吃懒做思想出发的,占百分之五十四。⑸。

  要让这样一些人舍生忘死投身革命,即便不是不可能的,也不是1一朝一夕能

到的。可共产党人用几把魔水般的泪水,就立竿见影地使他们咬牙切齿地向敌人冲

去了。

  八十年代的今天,无论怎样解答“谁养活谁”这个问题,共产党人的目的已经

达到了。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Hitcoco.bbs@smth.org]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7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