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co (缥缈公主),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雪白血红56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May 28 13:12:42 2001), 转信

发信人: ytsing (喜欢吃肉的熊猫), 信区: History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at Feb 17 08:44:15 2001)

网天书城雪白血红
(作者:张正隆)
设置书签   我的书签
第五十六章
            十  塔山!塔山
  锦州南18公里处有座松山。明末清兵攻锦州,屯重兵於松山。明朝总兵洪承畴
、洪承德率军13万,与清兵战於松山,败走杏山。这就是决定明亡清兴关键战役的
着名的松山大战。清高宗诗云:“承德承畴皆背主,山松山杏尽连营。”
  锦州西南30公里处有座塔山。清太宗崇德4年,睿亲王多尔衮曾率兵战於塔山。
可在锦州这块旌旗变幻,鼓角不绝,遍地白骨埋刀枪的古战场上,这一笔实在太微
不足道了。
  黑土地上的最後决战,把塔山打成中国战争史上的名山。
            第28章  "拚命仗"
  红领巾时代,就听说“林彪有3只虎”。这是不大确实的,起码在黑土地是不确
实的。
  在黑土地上,林彪有5只虎:1纵、2纵、3纵、4纵、6纵。
  原来在塔山一线据守的是11纵、热河独4师、独6师和炮兵旅。10月4日,林彪把
4纵这只虎,又放到了塔山。
  《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中,这样评价4纵:
    战斗作风勇敢,不太讲究战术,过去战役中叁加进攻及攻坚战斗较少,担
  任阻击、打援、防御之艰苦的战斗任务较多,叁战次数最多,干部战士伤亡很
  大,部队作战决心很顽强,不怕伤亡不叫苦,执行命令坚决,善於打阵地战,
  也能打运动战,在防御战斗中有顽强的战斗力。⑴
  辽沈战役中。打得最激烈,也最惨烈的,是塔山。打得最顽强,最硬朗,功劳
也最大的,是4纵这只“塔山虎”。
  “街亭虽小,关系重大”锦州是关东的门户。
  塔山是锦州的门户。
  一星期内外能否攻克锦州,关键在於一星期内外能否守住塔山。
  林彪说:丢了塔山,要你脑袋!
  塔山防线,东起渤海,西止虹螺山,约60馀里。从海浜到白台山20馀里,为4纵
防栈。塔山村左右15馀里,为防御重点。
  东面临海,为海军侧翼支援、掩护,提供了天然便利。南面大小东山和影壁山
,为国民党占据,居高临下。守军阵地完全在陆海炮火射程之内,且阵地只是中等
起伏,无险可守。但西边有虹螺山,攻方无法迂回,只能从塔山正面一孔之道通过
,不能展开很大兵力。守军兵力火力则可以集中,并能组织强大预备队实施反冲锋

  3年前准备在这一带打大仗时,林彪站在虹螺山上,是不可能想到这场恶战的。
但这里的地形,想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磨磨叽叽不想南下,车到山前又
要敲退堂鼓,他最担心的就是怕塔山堵不住。
  塔山被突破,侯镜加的东进兵团,半天就能拥到锦州。侯镜如东进成功,廖耀
湘西进可能就不再犹豫。两面夹攻,内外夹攻,整个局势就不一样了。
  诸葛亮出祁山,失了街亭,罗贯中给摆个“空城计”,使他的逃跑成为千古绝
唱。林彪要是去了没有塔的塔山。可没有空城计摆唱,弄不好只有拚命突围了。
  毛泽东关注辽沈。
  10月10日9时,毛泽东在给“林罗刘”电报中说:
    从你们攻击锦州之日起,一个时期内是你们战局紧张期间,望你们每两日
  或三日以敌情(锦州守敌之抵抗能力,葫芦岛,锦西援敌和沈阳援敌之进度、长
  春敌军之动态)、我情(攻城进度、攻城和阻援之伤亡程度)电告我们一次。⑵
  林彪关注塔山。
  10月5日,“林罗刘”在给4纵的电报中说:
    你们必须利用东自海边西至虹螺山下一线约二十馀里的地区,作英勇顽强
  的攻势防御,利用工事大量杀伤敌人,使敌人在我阵地前横尸遍野……而使我
  军创造震动全国的光荣的防御战。⑶
  开头,12师在百户左右的塔山村放一个连,村後一个小山头上放两个连。纵队
领导又看遍林彪电报,上面明确指出要防守白台山、塔山村、打鱼山岛和西海口一
线。第二天又去看地形,发现塔山村虽然处在敌人火力之下,但与敌隔条30米宽的
小河,便於发扬火力。而且控制着从村中通过的公路,并可直接威胁铁路,就像整
个防线上的门闩一样。如果主要经营村後那个孤立的小山头,塔山村失守,敌人就
会从小山头旁边绕过去,真可能当了那个失街亭的马谡。
  “锦州之战有很大可能发展为敌我两军主力的大决战”,在塔山则要“使我军
创造震动全国的光荣的防御战”。宏观上,林彪高屋建瓴,一语中的。微观上,做
为战役指挥员,千头万绪中竟能看准塔山村这个“门闩”,对塔山重视可见一斑一
一浓眉下那双不大的眼睛,也真够“毒”的了。
  从10月10日凌晨开始,塔山恶战六昼夜。林彪主动询问和4纵主动报告的不算,
仅一个12师,每天就要向林彪报告四次。
  ——守住塔山,胜利就抓住一半。告诉你:塔山必须守住!拿不下锦州,军委
要找的脑袋;守不住塔山,我要你的脑袋!
  据说,这样的话,林彪讲过不止一次。
  一字一句,不紧不慢,不高不低,与平常没甚麽两样,好像完全用不看“!”

  沉默寡言的婆婆嘴,这一刻倒真有点“一句顶一万句”的味道。
  其实,果真要用脑袋担保的话,林衫的脑袋首先是用塔出来保的。
  蒋介石说:攻不下塔山,军法从事!
  塔山一步走通,黑土地即便不活动起来,也能松动一下。
  蒋介石挺有信心:兵力优势,装备优势,海空优势,弹丸之地的塔山,炮弹也
砸平了。但也不敢掉以轻心。一是这些优势从来都是他的,战局却每况愈下。二是
“街亭虽小,干系重大”塔山实在非同小可。
  於是,“重庆号”乘风破浪,蒋介石两到葫芦岛。
  10月13日。又下了死命令,限於明日黄昏前攻下塔山,否则以军法从事。
  黄埔校长蒋介石可不像它的学生林彪,“军法从事”是经常挂在嘴上的。也真
杀。抗战期间,从集团军总司令到军长、师长。被他“军法从事”不下10个。这次
内战,也屡开杀戒。2月27日,49军79师师长文礼丢了沈渖阳南郊的白塔堡,蒋介石
一封电报就没了命。
  这回,蒋介石更狠上了。
  只是他能杀谁呢?
  东进兵团是真打的。
  17兵团司令候镜如末到之前,由s4军军长阙汉赛指挥。这位曾率军强渡怒江,
为中华民族抗战史,也为自己军旅生涯写下光辉一页的黄埔系将军,冒看炮火,亲
自上塔山村对面的鸡笼山指挥战斗。总统府华北战地督察组长罗奇,也几次上阵督
战。它是独立95师老师长,召集全席排以上军官讲传统,鼓励士气。几次攻击失利
。他又决定以500万金元券一人的赏价⑷,组织“奋勇队”。
  豁出钱了,也豁出命了。
  陆地,空中,海上,炮弹、炸弹把塔山炸成一片火海。在整个辽沈战役中,塔
山的炮火是最密集的。
  炮击刚停,就成连成营成团往上冲,连长营长团长带头冲。
  团长带头冲锋陷阵,在共产党中也不多见。号称“赵子龙师”的独立95师,更
是不同寻常。一个冲锋队上来。全端着冲锋枪。再一个冲锋队上来,全是机关枪。
一些头戴大盖帽的军官,像练就了刀枪不入的“金钟罩”和“铁布衫”,远远地冲
在最前面,手中自动火器刮风般扫射。前面倒下後边上,一梯队垮了二梯队上,二
梯队垮了三梯队上。
  剩下几个人冲不动了,就把尸体垒成活动工事,钉在那儿,硬是不退。
  4纵一些老人说,在东北还末见过国民党有这种劲头。
  10月15日,即锦州城破这一天。侯镜如同时展开五个师兵力,拂晓时分摸到阵
地前,漫山遍野发起集团冲击。在鸡笼山上督战的罗奇,见独立95师冲进村头,乐
得挥舞马鞭子大叫:突破了!突破了!
  所有攻击部队都被打残了。能攻善守,据说在华北从未吃过败仗,连一挺机枪
都末丢过的“赵子龙师”,临走时,三个团只能凑成三个营了——也算闯了次关东

  54军、62军和独立95师,都先後突破过前沿阵地。後续部队跟不上,一个反击
,不是被赶出来,就是被吃掉。除去指挥不当外,兵力末占绝对优势也是个原因。
而塔山正需增兵之际,从烟台火急运到的39军,却因风浪太大进不了港。天老爷好
歹开恩了,塔山之战高潮已经过去了。
  不是将不用命,士兵不拚命,实在是国民党“气数”已尽。
                虎啸塔山
             ——东野名将录之十
  总叁谋长迟浩田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时,在山东临驹听一位老翁唱了首抗战歌谣

    胡奇才,真勇敢,
    带领八路打冶源,
    打死鬼子三十三,
    活捉一个翻译官。
  原军委工程兵副司令员胡奇才,正在家中撰写塔山阻击战的回忆录。老人说,
若不是迟总长把这首歌谣抄录给他,他都记不得了。
  别人可都记得。很多老人谈到胡奇才的死打硬拚的狠劲儿。有人说抗战时在山
东打小张庄,连攻几次末下,胡奇才火了,组织起党员和干部,集中全团号兵(有人
说是找了帮吹鼓手)猛吹冲锋号,亲自率队往上冲。
  有的老人说:谁要是叫胡奇才狠上了,不死也得扒层皮。
  林彪把有准备的死打称之为“拚命仗”。塔山阻击战,就是一场举足轻重的典
型的“拚命仗”,最需要的就是这种死打硬拚的狠劲儿。
  塔山恶战六昼夜,4纵副司令员胡奇才,一直在前线坐镇。
  一些老人说:胡奇才往那儿一坐,不用吭气儿,那威势就来了。
  甚麽不用想,许进不许退,你就往死里打吧。
  老人中上个头,宽肩硕背,方面阔额,粗旷豪放。一顶蓝呢帽戴在鬓发斑白的
头上,步履带看明显的老态。自然法则却掩盖不住久经沙场磨砺的英武和威凛,使
人想见当年的雄姿英彩。话语简洁果断,语声浑厚有力。
  虎老雄风在。
  胡奇才先在10师,後到12师,都是主要防御方向的师。
  10日拂晓,打鱼山岛失守,西海口和塔山村侧後受到威胁。如果敌人从西海口
登陆,不经过塔山,绕过高桥,就可直抵锦州。情况十分紧急。林彪打来电话。命
令立即收回。正在10师的胡奇才,协同指挥,坚决反击,夺回了打鱼山岛。
  11日,“林罗刘谭”电令胡奇才,到扼守塔山村的12师去。
  师指挥所设在村後一个山坡上。在12倍望远镜里,葫芦岛码头上的兵舰,从兵
舰上下来的部队上火车,火车冒着白烟正往这边开。渤海湾里的“重庆号”巡洋舰
上,“重庆”两个字都能看见。舰上152毫米口径大炮炮口火光一闪,顷刻间,塔山
地动山摇。
  旁边沟里是炮阵地。炮阵地自然是炮击目标。出膛的炮弹,落地的炮弹,日夜
轰响。不时有炮弹在附近爆炸,气浪阵阵扑拥进来。
  面前,脚下,是一片火海。火海之中,双方进退腾跃,扑打厮杀。除了火光,
就是炮声。後来,炮声好像也被火光吞没了。
  不管甚麽时候,老人一想起塔山,眼前就会现出那片火海。
  後来几次去塔山,他总觉得像置身火海之中,红光耀眼,热浪灼人。
  胡奇才和师长江变元、政委潘寿才,站在火海之上观察敌情,分析敌我攻防重
点和薄弱部位,组织部队顽强防御,适时反击。前沿几次被突破,援兵上不去,反
击不及时,防线就可能被冲开。一点儿也疏忽不得。
  炮火硝烟中甚麽不觉得,打完仗就不行了。送去医院,医生说再晚点就危险了
——急性阑尾炎,差点儿穿孔了。
  瘦削精悍的江变元,也是员虎将。
  部队战前动员。他指着指挥所说:我看着你们。你们看着我。是死是活咱们在
一起,是死是活就在这里,是死是活也要守住阵地!
  他是个“烧锅”。军中多豪饮,4纵豪饮多。敌人上来了,他向警卫员一伸手,
警卫员赶紧把酒壶递过去。敌人下去了,咕咚咕咚再灌几口。走到那里。警卫员忘
了背枪,不能忘了酒壶。好汉武松喝十分酒就有十分气力,师长江变元喝十分酒就
有十分猛勇。
  今天也喝,是兑了水的茅台。他不干。医生说:兑水是保护身体,今天少喝是
为了明天多喝。
  攻锦州和塔山打援,无疑是共产党人威武雄壮的史剧。但是,要在这两个舞台
上展示某位将军的雄才大略,却是困难的。因为一切都基本由毛泽东和林彪导演好
了,各个方面军只要按照导演的意图。管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就衍了。
  大练兵中,4纵练的是攻坚,让这只虎镇守塔山,只是因为它当时距塔山较近,
调动方便。而纵队副司令员到担负主要任务的师去,像副连长打仗带尖刀排一样,
是惯例。没有命令,胡奇才也会这样做的。但“林罗刘谭”一道命令,无疑是加重
了此举的份量。
  古人云:“地之险易因人而险。”
  调来一只虎,再调一员虎将。无险可守的塔山之险,立刻就出来了。
“与阵地共存亡”
  B-29简直是随心所欲,有时壕叫若俯冲轰炸,有时像表演杂技似的悬在空中,
一动不动地倾泻炸弹。隐蔽在鸡笼山背後的炮群,密如蝗虫的炮弹带着骇人的啸音
,呼拥而来,把半边天空都遮得昏暗了。从“重庆号”上发射的大口径炮弹,一发
就打掉一个排。
  整整六昼夜,不下10万发炮弹和难以计数的子弹。在弹丸之地的塔山穿织、飞
迸、碰撞。
  血火之中的血肉防线。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Hitcoco.bbs@smth.org]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8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