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co (缥缈公主),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雪白血红4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May 29 19:33:02 2001), 转信

发信人: ytsing (喜欢吃肉的熊猫), 信区: History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Feb 13 18:50:30 2001)

雪白血红
(作者:张正隆)
设置书签   我的书签
第四章
            “原东北军……”
  就在延安电台广播朱德第二号命令(8月12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全文刊载
朱德的七号命令,并发表消息:《接获总部命令后,我百万雄师纷纷出动,贺龙将
军所部分路进击太原,吕正操等军星夜向东北进发》的同时,精明的共产党人又发
了个内部指示。
  晋绥分局晋察冀分局山东分局:
    本日延安广播总部命令第二号系为对外宣传,抢先取得国内外公开地位而
  发,除李运昌部队外,并非要吕、张、万等部马上开住东北四省,而应依中央
  灰夜指示,动员全军执行当前任务勿懈。唯山东万毅部,应准备侍命出发。
                                中央
                                8.11
  以万毅为司令员的“东北挺进纵队”,是9月24日由山东黄县乐家口码头分批登
船,月底陆续到达东北的。
  42年后笔者采访时,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的万毅老人,刚渡过80寿辰。约定
8点到,挤车换车晚几分钟。听到门响和脚步声,已在客厅等候的老人,从椅子上立
起,头微微仰着,向前伸出双手。临走也是如此。
  3年前患青光眼双目失明的老人,1。70米以上身材,穿一件黄色将军呢大衣,
白发秃顶,清雇瞿铄,硬硬朗朗。老人乡音不改,讲话极有条理,张口脸上就露出
笑意。笑得慈祥,笑得温暖,笑得真诚。
  他是大连金县人。用他自己的话讲,“生下来就当了亡国奴”。那时大连叫“
关东州”,是日本的附属地,学校上算术课都用日语。15岁到奉天(沈阳),见到
“张大帅”的奉军。“中国也有兵?”后来就不觉奇了,他也当了“中国兵”。
  1938年春,东北军57军627团团长万毅,率军在连云港抗击日军登陆,血染征衣
,歼敌百余。同年秋,627团团长万毅,率部在合肥佯攻守敌,烧了日军机场,毁敌
机9架。1939年初,667团团长万毅,率部破袭津浦路,生俘日军少将原山方雄,同
年秋,333旅旅长万毅,率部袭击鲁东南大店,亲临山头指挥,歼灭日军两个中队。
一些日伪军据点中流传一句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毅)。”
  可在生养他的黑土地上,骁勇善战的热血男儿,却无用武之地。
  “九·一八”事变时,他是105师卫队营长。事变前一天,上级命令部队从市内
开到郊区,说是演习,“打野外”。当晚在新民上火车快进关了,才听说日军炮轰
北大营。官兵扼腕顿足,痛哭流涕,要求打回沈阳去。长官不同意。大家说,那就
在长城上决一死战。长官说立即进关,这是蒋委员长的命令。
  老人说:那14年,我最听不得的一支歌,就是《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国土沦丧,百姓背并离乡,军人拿着枪是干甚麽的?那时候,我们这些扛着枪
的流浪汉,真想把乡音改了。丢人哪!却硬是不改!不是不是男子汉硬充男子汉,
是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耻辱,不要忘了根和家,要打回老家去,最听不得的歌
,唱得最多最响——用心唱,用血唱,用生命去唱!
  接到中央要我部“准备待命出发”命令后,那种心情是很难用语言形容的。从
那时起到东北解放,我们这些人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同样做为共产党员和军人,
无论能力大小,我们应该出更多的力,流更多的血。因为我们是黑土地养大的。
  9月2日,“东北挺进纵队”分别从胶县、诸城。博山等地出发,20多天后到达
乐家口。
  “东北挺进纵队有两个支队。1支队即万毅任支队长的滨海支队。2支队是临出
发前,由鲁中、滨海、胶东三个军区各抽一个营组建的。全纵队3千5百人,东北人
不到30人,全是营以上干部。另一支挺进东北的”原东北军“由吕正操率领的一个
小团6百人中,东北人不到10人。9月24日上午挺进纵队首批部队一个连,由万毅率
领,乘只汽艇,一路搜索前进,第二天上午到达兴城钓鱼台。上岸后,尖兵班与驻
守当地的冀东部队发生误会,不打不相识地打了几枪。
              “接收武器”
  自有“闯关东”一说后,豪爽、强悍、富于开拓精神的山东人,就是世代川流
不息的闯关东大军中人数最多的一个方面军。这不仅因为山东人多地少,土地占有
极不合理,还因为山东与东北毗邻。特别是海路,逢上顺风,一昼夜就到了。笔者
家乡一些老人,至今仍固执地称山东人为“海南人”——从大海南边来的人。
  “八·一五”后闯关东的共产党军队,一半多来自山东。
“打败日本好回家”
  战斗英雄、某军原副军长瞿文清家楼后,有块半个篮球场大小的菜地。葱,蒜
,茄子,辣椒,芸豆,大头菜,西红柿,7月辽西大地上生长的一切蔬菜,这里几乎
都能见到,绿油油长势喜人。敲门进去,老人正在地里拔草,那模样神态,就像母
亲抚侍婴儿。
  他父亲是煤矿工人,他自己也从未在地垅沟里刨过食。土改时,工作队和农会
却给他家画为雇农。其实这也不无道理,上海。沈阳那隐蔽战略、战役、战斗企图
,对行军路线、目的严格保密,这是一般军事常识。
  这里还有一个更广阔的政治背景。
  9月2日,中央在给各中央局的电报中说:“因各地动员干部和部队去东北,规
模很大,传播很广,容易暴露企图,刺激国民党美英与我不利,望各地告诉所有前
进部队和干部不要声张,少说多做,住意隐蔽,切实完成任务。”
  还有一个也许是更重要的原因。
  出关时是班长,进关时是指导员的瞿文清老人说:战争年代,管理教育的一个
重要内容,也可以说政治工作的核心,就是巩固部队。战争是需要士兵进行的,没
有兵怎麽打仗?拿破仑若没有士兵,还不如阿尔卑斯山的一块石头。
  那时当干部,特别是当连长、指导员的,平时最操心,最头痛,压力最大的,
就是怕出逃兵。防止逃亡,要发动群众,主要是帮助教育重点人。党员,正副班长
,战斗小组长,一般都有个“巩固对象”。站岗,值勤,出公差,都在一起,睡觉
也挨着,醒了摸一把。“巩固对象”要上厕所,“我也来尿了”,马上跟去。有的
就说:你别跟着了,我不能跑。谁不高兴了,谁发牢骚了,谁想家了,都是“思想
苗头”,要随时掌握。发现异常,立即报告。一仗下来,特别是打了败仗,更要瞪
大眼睛。
  “八·一五”后逃亡比较多的时期,一是闯关东,二是四平保卫战后,三是东
北解放后进关。逃亡原因,一是苦,二是死,三是离不开家。那年头不打仗的时候
像节假日一样少,随时都可能流血牺牲。怕苦怕死就想家,家里再苦没有死的威胁
。一些打仗很勇敢的人也开小差,就是舍不得离乡离土。中国农民的传统心理是看
家守业。过去闯关东是无路可走,逼上粱山。抗战打了8年,好歹胜利了,活过来了
,能过安稳日子了,谁还爱离开家?
  一般地说,行军打仗路过谁家,谁就成了“巩固对象”。
  同样意思的话,大多数老人都谈过。
  大都是宿营后趁机跑掉的。每到一地,除正常岗哨外,还在村外放几处暗哨。
有的怕自己睡得死醒不来,用根绳悄悄把自己和“巩固对象”拴在一起,一动就拉
醒了。逼急眼了,有的甚至用鬼子对付劳工的办法,晚上睡觉把裤子都收到连部去
。据说,有的还把手榴弹弦接得老长,像绊马索一样横拉在路口上。一响就报警了

  山东闯关东部队,除去1938年秋由晋西进入鲁南的115师343旅,和以后陆续调
派的少数干部,士兵和、以下干部基木都是本地人。每次动员参军,都有这样的话
:不离乡不离土的,想家了就回来看看嘛。“子弟兵”三个字的贴切和生动性,是
一点也不含糊的。
  过去,日本人常到山东招劳工,连抓带骗,当场给40块大洋,我们就针锋相对
宣传日本人如何压榨劳工,“下关东就是跳火坑”,去的人都死了。又讲关东多苦
,多麽冷,冰天雪地冻掉鼻子耳朵。
  现在要离乡离土闯关东了,就宣传关东多麽好,地大物博,小日本苦心经营14
年,工业发达,大城市多,铁路多,楼房多,“楼上搂下,电灯电话”。
  据说,新四军3师闯关东路过临沂时,军长陈毅接见3师、以上干部,讲了这样
一段话:我离开延安时,毛主席让我告诉你们,你们要到一个好地方去。那个地方
是个花花世界,有电灯,有楼房,出金子,出银子,那是个甚麽地方呢,毛主席没
告诉我,我也没法告诉你们(哈哈大笑)……
  对于闯关东路上可能发生的逃亡,山东军区和东北局是有比较充份考虑的。
  9月25日,还在闯关东路上的林彪,和箫劲光一道发出一封电报。
    罗黎萧⑥并军委请转新四军:
    在中央新战略方针下,十余万大军进行北大(原文如此。似应为“进军北
  上”——笔者),希转移时,防止逃亡,应视为一个重大问题,提议各部须为
  此召集会议,要真实研究动员的内容,与方式,及各种具体的保证方法,并互
  相通报,交换经验。动员方式不可仅限于首长讲话,而要开班、排小会,使战
  士人员讲话,通过自觉与互相动员,内容可勿在报上发表,但内部可以说明北
  上目的,在加强装备保卫抗战果实,取得保卫家乡的更好工具,及为了发动与
  解放北面群众,此种说法是否有碍秘密,请中央指示。
                                林萧
                               二十五日
  林彪的意见不谓不正确。可这位正在走马上任的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据说
18年前南昌起义失败后,也曾开过小差。只是由于不认识路,才不得不重新归队。
  另一位正在闯关东路上的将军,据说已经跑回家了。家里人大吃一惊,说“白
狗子”正在找你哪,快跑吧!
  瞿文清所在、在龙口住一天,第二天就乘船出发了。
  出发前清点人数,9班少个人。枪和背包都在,就是人没了。
  副班长急出一头汗。这个战士正是他的“巩固对象”。门口有双岗,墙外有巡
逻哨,都说没人出去。半小时前吃饭还在,有人说是给房东还饭盆去了。房东说没
有,大家不信,还进屋看了一圈。连队眼看要出发了,在牛栏里找到了。墙角立卷
席子,副班长用手随便拨拉一下,他在里面叫起来。副班长要揍他,瞿文清连忙拉
开了。他一个劲地哭:我要回家,我想家,想娘……
  不行军打仗,逃兵要关3天禁闭。然后开个“斗争会”,批评帮助教育一下,自
己再检讨反省表个决心,全班同志再开个欢迎会。这回没功夫,全免了。
  战争年代有“四个枪毙”:打黑枪枪毙;强奸妇女枪毙,就地公审就地枪毙;
投敌枪毙;带枪开小差枪毙——带枪开小差一般都是投敌。
  某军原副军长郑绍华,闯关东时是新四军3师独立旅1团警卫连战士。
  老人说,从苏北出发那天,全团集合,枪毙3个逃兵。离休前任大连陆军学校(
现大连陆军学院)训练部长的袁步青,母亲给他4块大洋,留作开小差路费。枪毙逃
兵后,母亲说:儿呀,咱可不能跑了呀!1978年两人在一个师工作,郑绍华见到袁
步青母亲,半开玩笑地说:“大娘呀,老苏那时若跑了,还能当副师长吗?”
  老人说,在东北3年,他枪毙了3个逃兵。
  黑龙江省军区绥化军分区原司令员赵斌,闯关东时是1师3团2营副营长。
  老人说:在诸城还未动身,一些人就跑了。师里挑了10多个可靠的干部,由个
外号叫“哇啦哇啦”的敌工干事领着,去动员那些人归队。我们走家挨户动员,说
困难时候都过来了,现在胜利了,怎麽反倒不革命了呢?有人还讲到东北都能提升
,当官,当大官。转了一个多星期,动员回来30多,有的还是营连干部,指导员,
教导员。主要是动员干部,战士不怎麽管。没功夫管那麽多。死顽固的大都是是有
老婆的。回到诸城,部队已经出发了。军区让我们从海上走。白天行军,晚上还得
看着这些人。哪里看得住呀,到龙口就剩两个了。
  某军政治部原副主任李湖,闯关东时是鲁中警3旅管理科指导员。
  老人说:从敖阳出发不久,夜里突然响枪。我们跑出去,看见哨兵倒在地上,
脚伤了。说是特务打的。月亮白晃晃,大地光溜溜,哪有个人影?到龙口又听说8团
2营长朱延国被坏人打伤了,是我在5连当指导员时的司务长干的,把他抓了起来,
过海到东北才弄明白,都是自伤,为了能留在山东。
  黑龙江省军区原副政委赵熙敏,闯关东时是冀中71团6连指导员。
  老人说:71团是“八·一五”后由地方部队升级(由地方部队变为主力部队,
称为“升级”)的,刚升级就拉走了。临走那天早晨,全团集合,团长讲话:我们
是主力,是正规军了,不要这些破枪了,要到冀东去接收新式武器,接收完了就回
来。开头挺好,到冀东看到墙上“欢迎冀中部队挺进东北”大标语,就有点炸营了
。团里要求党小组长和排长站岗,、长、指导员带班。有的站岗和带班的都跑了。
有人就说:瞧,不让我们站岗,他们跑了。从安国出发时,一个老团一个新兵团4千
多人,到古北口不足2千了。有的一个村子参军几十人,说跑都跑,村干部领着跑。
过北宁路时,一个有名的战斗英雄,连长马义都跑了。出关那可真是一关哪!
  某军政委李兆书,闯关东时是新四军3师10旅警卫营3连指导员。
  老人说:一路上,抓到不少先头部队开小差的。有的不用抓,看见你自己就过
来了。叫跑也不跑了。你想想,上千里路,人生地不熟,又没有钱,怎麽走?军装
能脱了,口音怎麽改?国民党抓,地主老财打,汉奸特务也收拾你。即便到家了,
地方政府还动员你参军。不过也真有“坚决性的”。我们连有个姓史的,在辽西跑
的,进关就叫国民党抓去了。“国军”没当上半月,又跑了。那是铁心不当兵了。
  9月7日,万毅在给军委的电报*中说:
    部队采取逐次动员,但逃亡仍严重,仅昨夜即逃副排长以下八十余。
  11月15日,黄克诚在给“军委林彭”⑦的电报*中说:
    三师由苏北出发共三万二千五百人(因新乒二千五百人未等到)除后勤机
  关及一地方团掩护尚在途中未禾到沿速逃亡掉队陈病号约三千人外,到达冀东
  者共约二万八千人。
  12月4日,林彪在转致“中央军委的7师杨国夫师长的电报”*中说:
    战士带枪逃跑者甚多(仅昨夜连胞二十八人带枪九支)。
  所有闯关东部队中,唯曾克林的16军分区未听说有逃亡现象。
  从出关到进关,黑土地3年内战中,逃亡始终是造成部队减员的一个重要原因。
  1948年9月7日,“林罗刘谭”⑧在给“毛主席”的电报“中说:
    据不完全统计,野战军四、五、六三个月内逃亡八千余人。
  11月11日,“林罗谭”在给“东北局并报中央军委”的电报*中说:
    东北解放后,部队中议论纷纷,不少东北战士甚至某些干部怕入关作战,
  怕走路大远,怕离开家乡,土地分配后感到个人还没享受过安乐生活,以至最
  近开始增加逃亡。五纵向义县移动中逃亡三百多。四、十一两纵向冀东前进,
  十一纵一至七日逃亡六百余;四纵十一师一至六日逃亡近二百人。北儿满各独
  立团开到前线歼敌,亦发生同样情形,这在我们将来新的行动中,会较为更加
  突出。
  逃亡的几乎全为土生土长的关东人。
  李兆书老人说:14团9连指导员闹个笑话。他让文书把全连东北人抄个花名册,
列为“巩固对象”。他不识字,让1排长看看有没有漏掉的。l排长一看就火了:我
他妈的也成“巩固对象”了!很多解放战士是关里人,这时都成了巩固别人的骨干
。有的说:排长呀,你家乡解放了,我们家还没呢,你可不能扔下我们不管哪!
  赵熙敏老人说:进关就倒过来,东北人成了骨干,关里人成了“巩固对象”。
快到谁家了,就瞪着眼睛瞅着。那也看不住。打下天津走不远,65团1营教导员尹志
勤就跑了。他家在天津附近。到湖南后,一天行军看见队列中一个人背口大锅,这
不是老尹吗?他挺不好意思,说给抓回来了。后来听说又跑了。
  38年后,笔者在家乡采访一位人称“破烂王”的企业家时,他说:东北刚解放
,百废侍兴,今天铁路,明天矿山,街头到处是招工广告。招工人员这村跑那村,
那嘴皮子磨的呀。若是今天,还不把脑瓜子挤扁了?那时没有“城市户口”,“农
转非”,那人的心思和现在不一样,恋乡恋土舍不得家,爱过“三十亩地一头牛,
老婆孩子热炕头”日子。
  抗战后期,山东和冀东部队流行一支歌,叫《打败日本好回家》⑧。
  沈阳军区原副政委,抗战胜利前的鲁中军区警2旅政委李伯秋老人说:1945年初
,一天晚上,几个人在一起唠胜利后干甚麽。5团政治处副主任宋登华(离休前为军
委测绘局政委),说要回家和叔叔种地,他家有30亩地,他叔叔可会种地了。我说
,蒋介石能让你回家种地?抗战前打,抗战中打,他有那麽多军队,又有美国撑腰
,怕是打完老蒋还得打美国。他说,你这话大影响信心了,可不能乱讲呀。
  老人说,《打败日本好回家》这首歌,在警2旅唱了1年多。
  “八·一五”后,就内部打招呼,不让唱了。
  在某军荣誉室,笔者抄下一支《山东纵队⑨纪念歌》。
    日寇侵入了山东,
    投降派便挂上了免战牌,
    投降派逃跑了我们便从地下站起来!
    徂徕山举义旗,
    誓死守土我们不离开。
    土生土长在农村在民间,
    虽然是赤手空拳,
    但是有三千八百万人民和我们血肉相连;
    虽然是苦中生,
    但是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着我们迈步向前;
    虽然是年轻的党军,
    但进行了无数的血战!
    我们用土炮打下过飞机,击沉过兵舰,
    在雷神庙魏家堡杨家横刘家井五井孙祖大柏山青驼寺⑩,
    曾用我们的热血写下了辉煌的战史。
    看吧,看吧,敌人在我们面前发抖,
    只要我们战斗,战斗,
    无数的战斗写下辉煌的战史;
    看吧,看吧,敌人在我们面前发抖,
    战斗,战斗,只有不断的战斗,
    胜利就在我们前头!
  瞿文清老人给我唱过这支歌,好几位老人都给我唱过。老人唱得激情滔滔,我
听得热血沸沸。
  这支歌后来也不唱了。
  有人说到东北后,敌人变了,地区变了,番号变了,也就自动地不唱了。有人
说曾有人批评过这支歌,说它有山头主义,地方倾向,大家应该都唱《八路军军歌
》。有人说其中“誓死守土我们不离开”这句,和挺进东北拧着劲儿,所以就不唱
了。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Hitcoco.bbs@smth.org]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0.9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