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kick (缘份的天空),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高岗魂断中南海(11)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Mar 30 15:19:07 1998), 转信


第十一章 刘少奇巧使“回天术”

  正是午夜时分,刘少奇拿定主意从邓小平那里谈话出来后步行回家。
他是小李开车把他送到这儿来的,然后又把自己的小车打发回去,他想领
略一下平常百姓的生活。何况晚上步行对他也是一种锻练。
  他向邓小平传达了毛泽东拟将中央书记处下属的办公机构加以调整的
方案。那天,毛泽东把他叫到菊香书院自己的办公室,忧心仲仲地对他说:
“我们没有想到斯大林会这么快、这么早逝世。这对国际社会主义阵营和
中国人民的建设事业,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现在苏联的党和国家领导核
心都实行了集体领导,我看我们中央也要加强集体领导,书记处的办公机
构也要适时作些调整。你先和有关同志商量一下,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
特别是征求一下高岗同志和饶漱石同志的意见,然后拿出一完整的方案来。”
刘少奇说:“我已经考虑很久了,是不是我们也试行中央各部部长集体办
公的制度?”毛泽东摆摆手∶“你还是先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吧。”
  邓小平听了刘少奇的传达,思索了很久。他慢慢地说:“据我所知,
苏联实行集体领导是为了纠正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个人崇拜也不会不在我
们党的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有它的某些反映。毛主席从来反对把个人突出,
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毛主席从来没有说过他不会犯错误,个人的
智力毕竟是有限的,为了保证党不犯错误,我同意中央书记处实行集体领
导、集体负责的政策。”
  “怎样保证党中央的集体领导呢?”
  “实行书记处书记轮流值班的制度。”邓小平详细地解释了他的意见,
最后强调,“我的这个意见丝亳不包括摆脱毛主席对党中央的领导,我们
要保证他继续拥有他对重大问题持有一票否决的权力。”
  刘少奇婉言谢绝了邓小平要送他回家的要求,一个人走到了长安大街
上。负责保卫他的警卫只是远远跟着他,密切关注着周围的动静。走到天
安门的金水桥边,他停下脚步凝视着桥下的绿波。在他的右侧,他可以看
到月亮照耀下暗红色的宫墙,很自然地使他联想到了历朝皇帝的尊严及其
种种宫闱故事。
  自从他参加中国共产党以来,在党内的地位已经到了最高峰,即继毛
泽东之后的第二位。八年前的中共七大上,他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任弼时、陈云、康生、高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张闻天、彭德怀十
三人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他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组成书
记处。在毛泽东处理党、政、军各种大事时,他是第一位的助手。事实上,
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的日常工作是由他主持的。他已获得了全党中高级干
部的普遍尊重,虽然高岗、饶漱石等人对他十分嫉妒而总想把他赶下台,
但他们谁也无法贬低他本身的价值。只要毛泽东继续信任他,他就能保持
住自己的既得地位。而事实上的保持,就是对高岗、饶漱石等人的重大打
击,就意味着他们的失败。如何能使毛泽东消除对自己的怀疑和误解,继
续像过去那样一如既往地支持自己呢?刘少奇在苦苦思索,整夜没有合眼。
  他想到那位身材魁梧,有着金属般的方方正正脸盘的高岗,尽管他比
自己小七岁,但是权力欲、金钱欲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他散布了诽谤
自己的许多谣言和蜚短流长,在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面前作了大量的蛊惑
人心的表演。党内出现了这种人,怎么会得安宁呢?念么能不会出鬼事、
怪事和歪风邪气呢?他会采取一切诡计把自己打下去,落个身败名裂的下
场。刘少奇不停地问自己:要是这种结局一旦发生,自已将会如何作出反
应。自己如果缺乏保护,应付不了这种危险,然而,时间更为雄辩,而要
自己表理出具有说服力的行动,是要付出除工作而外的沉重代价的,这种
额外的活动将要消耗自己巨大的精力。他要做许多工作,才能向毛泽东和
中央大部份的领导人证明自己的清白。这也许就是政治家的本职。是的,
如果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连自己都不能保护得了,都要在政治风浪的漩涡中
淹没,又怎能保护得了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呢?想到这些,他终于有主意
了。
  他把一只香烟用右手的食指碾碎在烟灰缸里,走到窗口抬头遥望着灰
蒙蒙的夜空。
  “高岗呀高岗,我要迎接你的挑战。你这个可怜的家伙,你暴露得太
早了。对你这种居心叵测的人物,丝亳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那些我还没
有看透、还不认识的人物。”刘少奇从心里暗暗地说道,“只要认识了你,
我总能找到对付你的办法。”
  考虑再三,他决定给高岗打电话∶
  “我是刘少奇,我希望与高岗同志亲自通话。我有重要事情。”
  “对不起,高主席下去搞调查去了。”
  “在城里吗?”
  对方停了一会儿,显然是用手捂住电话的送话器在和什么人商量,然
后才说∶“高主席在城里,如果你有什么重要问题,请过两小时再来电话。”
  “好吧!”刘少奇无可奈何地放下了电话。他断定高岗没有出去,就
在家里。他如此傲慢地对待自己,除了不愿意和自己合作外,也有显赫与
示威的意思。其实,这实在是可笑之举。对一个政治家来说,这无异于小
孩子做拙劣的赌气游戏。
  高岗万万没有料到刘少奇会亲自登门来访。他显得有些尴尬,因为他
来的时候他正在打麻将,张秀山、张明远、马洪几个人手里还捏着骨牌。
高岗望着刘少奇显得有些疲惫的瘦削的脸宠,仅凭他的微红的眼睛,他就
断定刘少奇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睡好觉了。作为一名即将失势的政治家,
他正无可奈何地等待着救援,或是在等死。他将不可能再主持中央的日常
事务工作,已无能为力。他和饶漱石、邓小平、邓子恢、习仲勋来北京,
就意味着他们将和他分享他手中的权力,他们盘算的是政治条件,而不是
人道方面的条件。
  双方坐定后,高岗居高临下地问道:“少奇同志如此匆忙,一定有什
么重要事情指教吧?”
  刘少奇笑了笑说∶“在党内,我们都是政治局委员,没什么叫指教的,
只是共同商量着把党和国家的事务搞好罢了。我这个人,由于长期在白区
工作,对军队内部的人事或工作不甚熟悉,讲话、作事都可能离谱,肯定
也会有不少错误,还希望高岗同志多多帮助我。”
  “你的经验和阅历都比我丰富,我怎么能帮助得了你?请少奇同志不
必客气,有什么话就尽管讲吧。”
  刘少奇只得开门见山∶“我们党在完成了经济恢复和土改、镇反等民
主改革的任务后,为了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主席正在考虑撤销中
央局、大区行政委员会、同时主席为及减轻自己负担繁重的日常工作,加
强集体领导,准备把中央的领班子分为一线、二线,也就是说要把中央书
记处作为一线,政冶局放在二线上。这样党和国家的领导机构也将进行大
幅度的调整,人事安排也会作相应调整。主席昨天和我谈了话,要我就如
何加强集体领导问题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这么说,是毛主席让你来找我的。”
  “主席委托我不但找你,也找小平、子恢和习仲勋、铙漱石等同志分
别谈谈。”
  “那我想先听听你的意见。”
  “我的意见还不大成熟,正在思考之中。”
  “少奇同志,我的意见也不大成熟,也还在思考之中。我想再斟酌一
下,如果感到有点把握了再找你,或者我直接找毛主席谈谈,你看怎么样?”
  客厅里一下子便变的寂静无声了。隔壁的张秀山、张明远、马洪等人
默不作声地倾听着客厅里的谈话。客厅里的声音通过一条秘密的通讯线路
和扩大装置,使他们的声音在房间中发出回响。
  “我重复我的观点,”高岗说,“中央书记处是执行政治局决议的常
设机构,人员必须配置好。配置的标准应能选择那些真正不折不扣地贯彻、
执行毛主席指示的人进入书记处,而那些历史不清不白,思想一贯右倾的
人显然不能继续停留在关键性的岗位上。”
  “你能不能讲得再具体点?”
  高岗望着刘少奇,耸了耸肩膀∶“对不起,我讲得已经够多的了。”
  “高岗同志,我发现我们之间的矛盾已经很深了。”刘少奇态度诚恳
地说,“过去,我曾经批评东北局在对待民族资产阶级问题上犯了‘左倾’
冒险主义的错误。现在看来,我的有些批评也是有错误的,并不那么正确。
我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希塑你能予以谅解。为了党的利益,我们完全可以
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团结起来。”
  “这你就多心了。你主持中央工作时,批评下级这是你份内的事,怎
么能随意更改呢?我们之间有分歧,这是很正常的嘛。我可不是那种小肚
鸡肠,爱记人小过而耿耿于怀的人。我可以告诉你,你这种认识只会把自
己和党经常处于某种极度紧张的状态。”
  “非常感激,”刘少奇说道∶“如果你持这种观点,刚才所说的话肯
定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传出去,这对我们的党是有利的。我应该向你学习。
我欢迎你能就我的错误继续提出批评。请你相信,我对我的错误是会改正
的。”
  高岗笑了∶“少奇同志,看来你的确很虚心啊!不过,你的错误改不
改,那是你的问题,我也管不了,也不能管。有毛主席和中央嘛,我又能
算得了什么呢?”
  刘少奇眼看和他谈不下去了,只得告辞。他觉得,同志之间不能相互
交心,这是最痛苦的事,也是搞好团结的最大障碍。经过两次和高岗的主
动接触,他认为和高岗的关系很难协调了。他们之间已经不是消除误会或
统一思想的问题,而是他蓄意要把自己打倒,要踩着自己的肩膀往上爬的
问题。他仔细地研究了高岗发表的《反对资产阶级思想对党的侵蚀,反对
党内的右倾思想》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把自己阐述过的关于党对民族资产
阶级政策的观点、关于农村互助合作的观点、关于富农党员的处理间题的
观点等等,一概当作‘党内右倾思想’,而加以批判、完全是通过打倒自
己来抬高他。对此,他对他已经失望了。
  刘少奇刚离开他的客厅,高岗就得意地对张秀山、张明远等人说∶“你
们看到了吧,他又来拉关系了,我和他有什么好谈的!当初他得意时多么
猖狂,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动不动就给我们戴上‘左’倾的帽子。现在明
白了吧,不是我们‘左’,而是他右,右得不能再右了。他自七大以来犯
了一系列的错误,毛主席在发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等
一系列问题上,看破了他老右倾机会主义的真面目,所以他感到中央不再
信任他了,其威信和地位发生动摇时,他向我们说好话来了,我才不上他
的当呢!”
  “这种事以前也是发生过过的,高主席。”张秀山毅然决然地说道,
“毫无疑问,以后还会发生的。在政治家的辞典里,我们称之为‘退一步,
进两步’。”
  张明远也说∶“高主席对他的回答也很有力量,让他无隙可乘。他有
什么资格在中央机构的调整上征求高主席的意见?我们有什么想法会和毛
主席直接讲的,何需他来耀武扬威,分明是他想把握书记处的权力嘛,连
这点阴谋都看不出来,我们还能搞革命吗?”
  马洪着急地说∶“高主席,你可一定要和毛主席讲清楚,千万不能让
刘少奇掌管了书记处,那个位置可是很重要的。他要把握了书记处,可就
没有我们的活路了!”
  “放心吧!刘少奇倒台,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高岗似乎很有把握
地说,“我估计刘少奇肯定又到邓子恢、习仲勋他们那里活动去了,他在
那里也得不到什么东西,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我和他们的关系,要比
他刘少奇深得多。”
  真让高岗猜着了。刘少奇从高岗那儿出来后,直奔邓子恢的住处。
  邓子恢比高岗大十岁,是福建龙岩人。当他参加革命,加人中国共产
党时,已经是而立之年了。他算一个知识份子型的革命者,参加党的秘密
组织后,历任中共县委宣传部部长、闽西特委书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财
政部部长、新四军政治部主任、新四军四师政委、华中分局书记、华中军
区政委、中原临时人民政府主席、中原局第三书记。建国后,任中共中央
中南局第二书记、中南军区第二政委、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调到北京
后,担任了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席,是高岗的副手。他和刘少奇是老朋友。
也和饶漱石的关系处得不错。由于他对刘少奇的许多观点产生同感,便对
高岗的意见也随之加深。他阅读了许多来自基层的报告,了解了数以百计
的普通农民、工人和资本家们的遭遇和真实生活。他认为,正是这些普通
人民的生活最容易被人疏忽和遗忘。政治家关心的是他们的表象而不是实
际待遇。他对报纸上公开宣传的那些动听词汇深恶痛绝,他认为党内一切
错误和罪恶的根源就在于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和处理一切问题。
  “少奇同志,要想使书记处的工作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从党纪
党规上确保集体领导的合法地位。”邓子恢似乎早已经过了自已的深思熟
虑,“要允许党内有不同意见的存在,允许争论或保留意见。对任何领导
同志的权力都必须加以限制,不受限制的权力是造成独裁和专制的根源。
如果没有党规党纪来为集体领导作保障,好人也会办坏事。”
  刘少奇同意地点点头。
  “新四军时期,项英同志喜欢搞一言堂,几乎导致了全军覆没。皖南
事变,当主力部队被消灭时,许多纵队并没有垮掉,因为我们听从了中央
和大多数同志的意见,不搞家长制领导。”
  “但是,你认为我们现在提出这些问题行吗?”刘少奇有些急切地问
道。
  “是的,现在提出来正是时候,因为党中央的同志此刻正是头脑清楚
时。”邓子恢说,“斯大林刚刚逝世,民主空气相对还很浓厚。提出这个
问题容易被全党接受。自我们革命以来,多少为了民主和自由的前辈被杀
头、坐牢,奋斗了几十年,他们憎恨国民党。憎恨那个独裁的统治。如今,
我们再不能走国民党的覆辙了。我们应该创建一个新的政治环境,一个让
大家能充分表达自由和意见而不受任何人侵犯的环境。”
  刘少奇感到新鲜,但并没有马上表态。他感到面前这位老战友肚子里
憋着许多话要讲,他好像已胸有成竹,即将开始新的奋斗,可惜还没有任
何人察觉。
  刘少奇问:“你和高岗、饶漱石等同志交换过这类看法吗?”
  “我和他们很难合得来。”邓子恢回答道,“高岗在他还没有进入书
记处时竭力主张集体领导,甚至还提过要轮流坐庄。但是他一旦手握大权
后,就很难说他会怎么走了。我听东北局的许多同志讲,他在东北局推行
的是地地道道的一言堂。许多反对他的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他
离开了东北局,那里的干部都有一种被解放的快感。所以我说,大多数的
政治家,都不喜欢在专制、独裁的制度下工作,谁也不愿忍气吞声地遭受
迫害,如果他们要提出不同意见的话。”
  “哦,你的意见我明白了。”刘少奇说,“让我们多加联系,共同为
党的民主制度而努力工作吧。”
  第二天早上,刘少奇带着两个秘书在办公室忙乎了几个小时,整理出
一份初步的中央领导机构调整方案初稿。他计划再找几位同志谈一谈,再
作若干补充后上报毛泽东。
  耐人寻味的是,当刘少奇专门跑到林彪家里征求他的意见时,林彪同
样对他表现出了少有的热情。
  “少奇同志,你亲自来看我真是不敢当啊!我对你多年来一直很敬重,
你是和毛主席一样的伟大人物,能在主席和您的领导下工作,我是最感荣
幸的。”林彪拉着刘少奇的手,一直把他让到客厅的藤椅里后才松开。“我
很早就想向中央倾吐一下我对主席和您的尊敬了,但此刻我反而不知说什
么才好了。”
  “这些年,我在工作中犯有不少缺点和错误,主席及时给我指出后,
我都表示要坚决改正。我也希望林总能对我进行帮助和批评。这次毛主席
为了加强集体领导的制度,打算对书记处和若干部门的人事进行必要的调
整,不知林总有什么考虑?”刘少奇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林彪,笑着说∶“我
希望能听到你的建设性的意见。”
  林彪眼内布满了疑云∶“是你征求我的意见还是代表中央来请我谈谈
看法?我想首先弄清楚你今天来的身份。”
  “和你一样,作为普通的同志来交谈一下看法吧。”刘少奇知道林彪
的自尊心很强,不想摆出高居于他之上的姿态出现,就放缓语气说,“你
在党内军内都是老资格了,但年纪很轻。你是一员了不起的战将,所以我
很想听听你的见解。我和你一样,都是想重头学习的小学生。”他听过林
彪几次讲,他自己是小学生,该重头学习点建设国家的好经验了。
  林彪似乎很诚恳∶“少奇同志,如果你要是代表中央来,也许我就不
想谈什么了。因为我是个病人,正在休养。据医生讲,我还得休养三、五
年。但作为朋友讲,作为我们私下交心,我愿很坦率地说,现在中央不是
需要加强什么集体领导或民主的时候,那是很久以后才需要实行的制度。
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党目前的实际需要,我觉得我们党应该加强必要的独裁
和中央集权化统治,应当严肃地批判和纠正形形色色的分散主义和无政府
状态。我们不能照抄别人的经验。”
  刘少奇大吃一惊,他怎么也想像不到林彪会发出这样的议论。他不动
声色地点点头,说:“请林总能不能说得再详细些?不要紧,就我们俩嘛,
即使说错了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好,那我就畅所欲言了。咱们有言在先,我这话就说到你这里为止,
概不外传了。”等刘少奇允诺后,林彪神色激动地说:“我们国家刚刚从
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解放出来,人民的思想还停留在比较落后的
野蛮时代,这时候大讲民主、自由和集体领导,只会涣散军心、民心,不
利于无产阶级的专政。毛主席是党的主席,你是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和第一
位助手。我认为在全党全国巩固和维护毛主席及你的领导地位乃当前全党、
全国的大局。不然,党就面临分裂的危险,最起码是不团结。这只能给小
人以可乘之机。”
  这么一说,反而弄得刘少奇一时无话。林彪注视他的面庞,目光显得
警惕而又神志清醒,他又反问∶“你知道一件事吗?关于高岗同志攻击你
的事。”
  “不清楚!”刘少奇脱口而出。
  林彪显得十分神秘地说∶“高岗同志在很多场合下说你是‘老右倾’。
甚至公然在担任东北铁路系统的苏联总顾问科瓦廖夫面前散布∶中国党内
有一个以刘少奇为代表的‘亲美派’。科瓦廖夫已经写信告诉了斯大林。
高岗去年访苏回国以后,又四处散播说,斯大林不喜欢刘少奇,也不重视
周恩来,而最赏识些高岗。我对这类行为最为反感,对你有意见可以当面
讲嘛,为什么要背后说呢?希望少奇同志能关注这个人。”
  刘少奇很感激林彪的提醒,一下子对他产生了格外的好感,他对他说∶
“希望你能在毛主席面前讲一讲你的观点和这件事,当然是在你认为自己
方便的时候。”
  “少奇同志,实话对你讲,我刚给主席写了一封信,简洁地阐述了我
的观点。我也向主席提到了高岗同志。”
  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他的确向毛泽东表明了他对民主、自由、集体领
导的看法,但提到高岗时他所表达的感情恰恰与向刘少奇所表达的完全相
反。这一点,时隔两年后刘少奇才有所了解。但他还是遵守了自己的诺言,
没对任何人再提起这次谈话。而林彪却作了另外一种描述……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97.230.17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4.45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