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iaohair (小孩~新年新景新气象~),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青铜时代的终结战争zz-布衣卿相六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Sun Jan  7 18:10:59 2007)

  六
  
    这一场发生于公元前265年的惊心动魄的“索头”外交——索魏齐的头,最终以魏
齐的人头被魏安僖王送至秦国范雎的办公桌上而告终。
  
    范雎对魏齐不遗余力地追杀,不置对方于死地决不罢休,作为一国之相,似乎器
量狭小,其实不然。秦昭王、范雎亲自双双出面,胁迫赵国、魏国的君王高官就范,索要
人头,表面上像是为范睢争气,实质是为了显示秦国的声威,试探魏赵等国的反应,以建
立秦国在中西地区的霸权地位。这场“索头”外交,已上升到尖锐的国际竞争斗争的范畴
。犹如美国要求阿富汗交出拉登,不仅仅是获得一犯罪分子的问题了。
  
    果不其然,由于魏国乖乖地献出人头,态度较好,而赵国则一度抵抗,秦昭王遂
把“近攻”的矛头从魏国转向赵国。就在“索头”的同年,公元前265年,秦国攻赵甚急,
连下赵三个城池。
  赵惠文王一着急,死了。赵国国内一片惊慌。
  
    好在赵惠文王的媳妇是位巾帼英雄,大号“赵太后”,是个爆脾气的女子,带有
燕赵之人的典型脾性。史书上说“赵太后新用事”,她一手拉扯着孩子赵孝成王,一手应
抗秦兵。赵国国内也有良将,如廉颇、蔺相如之徒,蔺相如说:“强秦之所以不敢打我们
赵国,只是因为有我和廉颇在啊!”,现在似乎也不能管用,面对秦军的进攻和已经丢了
三个城的现状,赵太后决定向东方齐国求救。(呵呵,蔺相如大言不惭,看他怎么收场。
当时秦国不打你,是因为腾不出手来!)
  
  
    现在说说齐国。齐国自从二十年前被五国联军攻破,面目疮夷,东海陆沉,悄无
声息于诸侯事务。不过,人这种生物是很容易繁殖的,齐国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了。齐
襄王(齐湣王的儿子)和相国田单(火牛阵的那位),从战争废墟上重新站了起来,仗着
齐国本来就富,他们把国家建得还比较像样。俩人一商量,有意重新插手国际事务,愿意
借出兵救赵之机,从新谋求霸位(就像小日本在二战重建之后,巴不得向海外派兵呢),
但是必须勒索赵国一把。于是齐襄王说:“必须以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入齐为人质,齐
兵才可发出。”
  这种派人质的事情在当时非常常见,比如秦国要联合赵国、魏国去打某国,秦国就同
时把自己的公子送到赵国、魏国当人质。
  
    人质有什么用呢?第一,如果中途秦人变卦了,我派了兵帮你去打谁,我惹了人
家,你自己却缩了,我就可以回去折磨你的人质。所以,有了人质,联合出兵的事不会闹
出什么意外,你也不至于半路向我开炮。第二,联合出兵获得了占领地和战利品,你要按
事先约定的给我兑现,否则我就折磨你的人质。哈哈。
  
    总之,人质是个危险的行当,赵太后当然舍不得小儿子去当人质。群臣聚在门口
强谏,都说他应该去,赵太后被谏急了,大怒,吼道:“有再敢瞎谏的,老妇必唾其面!
”一边用手捶床(燕赵女儿厉害啊)。
  
    这时候,一个退休老干部叫做“触龙”的,颠着个腰,迈着小碎步一跛一跛地进
来了。就像现在老年人见面都喜欢互相推荐点“补血口服液”或者腰肾宝什么的,老触龙
也开口向赵太后推荐养生秘方:“太后身体还好吧,治理国家辛苦了。老臣脚也老闹毛病
,走路一跳一跳的,好像跳hiphop,也走不快了。您的腿脚怎么样?” 
  
    “也不太利索,出门就打车。”赵太后打的车是“辇”,辇是用人拉的车。人不
会像马那样尥蹶子,安全。
  
    触龙问:“太后胃口还好吧?”
  
    太后心说这人怎么这么啰嗦,但还是答道:“也只能吃些稀粥之类的软食了。”

  
    触龙看赵太后依旧板着脸,气囔囔地,就往前凑了凑,自己没话找话说:“老臣
近来食欲也不好,就练练气功,跳跳早操,买菜都是走着去,活动活动筋骨,每天走三四
里,多少还能提高一点食欲。”
  太后的颜色稍解,来兴趣了,说:“这老妇倒是做不到。不知你那气功是跟哪个学的
。”
  
    触龙跟她交换了很多老年保健娱乐知识之后,转入正题说:“我来是为给我儿子
找个工作的。老臣有一个没出息的孩子叫舒祺(不是香港版的),年纪最小,中专毕业,
在家呆着呢。有时候去海滩上写写真什么的,总干不正经的事儿。您能给他在王宫里安排
个正经的事儿干吗?”
  
    赵太后说:“这小事跟办公室的人说一下不就行了。”说完她觉得这老家伙触龙
有点好笑,就抿嘴笑着说:“你们这些男同志也这么关心孩子啊?”
   
    “那当然了,其实比你们女同志更会关心孩子的。老臣私下说一句话,老臣觉得
太后您对燕王后的关心比对长安君强。”
  
    燕王后是赵太后的女儿,嫁给燕王当媳妇了。赵太后不解:“I don’t think s
o。我对长安君爱死了,对燕后要差他许多了。”
  
    “非也,非也。当年,你送燕王后去燕国。临出嫁,这孩子都上了车了,您还拽
着她的脚脖子哭,舍不得啊。可是后来您每每祝愿,都说不要她回来。怕她被险恶的对立
势力打回来。您希望她一直呆下去,有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在燕国为王,宁可您不要见到她
了。这是父母真正关心孩子啊。父母关心孩子,就为他们谋求深远。” 
  
    赵太后觉得触龙说得娓娓动听,不觉得向前膝移。触龙接着说:“可是,您对长
安君就没这么深远了。您说,赵国自建国以来,一百多年间,王室子孙中那些被封君的,
有几个把封君的位子和封地一直传下来的吗?”
  
    太后说:“没有。都完蛋啦。权势斗争险恶,富贵不过三代嘛,还不是都被后来
的人强势力夺,或者暗中巧取,抢去了他们的封地。”
  
    “是啊。不光赵国如此,列国都是如此。是这些君王贵族的子孙不贤吗?不是,
他们地位尊贵而没有建树,俸禄优厚而没有功劳,占有贵重宝器和封邑又那么多、那么肥
,当然无法服众,迟早被褫夺封君之位。您虽然爱长安君,封给他长安的膏腴之地,但是
不令他有机会立功于国,一旦您老像山陵那样驾崩了,谁还能罩着他不出事啊,永久富贵
啊。”
  
    赵太后至此被说得一点词都没有了,翻然动容,叹口气道:“唉!我明白你的意
思了。你还是来劝谏的啊!。真是没办法啊,随便你们安排吧。”说完,忍不住流下老泪
。连忙用老手按住。舍不得啊。
  
    于是,触龙为小孩子长安君约车百乘,把能想到的一切吃穿用度好东西都给他带
上了(生怕到齐国吃亏)。长安君辞别母亲赵太后,千里东行,到齐国当人质,为国家“
立功”(以便将来长远富贵)去了。
  
    这就是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触龙款款而谈,娓娓动听,把一副垂暮之年爱子心
切的神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可算千古传诵的妙文了。这个故事说明,父母不可溺爱子女
,溺爱等于祸害啊。而且触龙的话还带有法家思想,即所谓计功受封,反对贵族党无端受
福。要立功,才有富贵。没有功劳,就保不住自己的财产和权力。毛主席也讲过这个故事
:“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他在一个中央会议上用这个故事教育那些革命老干部的。

  
    齐国收到人质,立刻发兵入赵,襄救赵国。秦兵一看时机不利,也就引兵撤退了

  
  
    齐国于是很有面子,感觉自己救了赵国,吓跑了秦人,恢复了国内民众的自信。
它从五国联军揍它的阴影中慢慢爬出来了,从“非正常国家”变成“正常国家”了。齐国
正在雄心勃勃,有复出江湖之想的时候,为政十九年的齐襄王却英年而逝了。他的逝世对
中国未来走向影响巨大,接班的王子建是个懦弱之主,全听老妈的和收了秦国赃钱的相国
后胜的主意,采取远离战争的鸵鸟策略,四十余年置身战争之外,客观上为秦国的远交近
攻做了呼应。齐国终于没有复出江湖,终于在四十年后,齐王建苟延残喘也喘到了头,国
破家亡,饿死于松柏之间。亦可叹也。
  
  
    赵太后女士二三事:
  
  
    赵太后也是有法家思想的。这其实和触龙一样。
  
    作为赵惠文王的媳妇,她在老公死后主持国事,拉扯不肖的赵孝成王,颇使赵国
有一线勃勃生气。是个女强人。
  
    有一次,齐国使臣到邯郸拜会赵太后。赵太后问使者:“贵国的年成如何?百姓
平安吧?王上的玉体可好?” 
  
    齐使不高兴地回答:“下臣奉命出使贵国,专诚拜候太后。太后未问齐王如何,
却先问年成和百姓,这不是把贵贱的次序弄颠倒了吗?”
  
    太后说:“不然,如果没有好年成,怎么能有百姓?要是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
王?!”——嗬!值得鼓掌,却非一般女流。
  
    赵太后进一步问道:“贵国有个钟离子,他帮助无粮的人吃饱,帮助无衫的人穿
暖。这是帮助国君抚养百姓,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委任他官职呢?叶阳子爱护鳏寡孤独,扶
贫济穷,为什么他还在家待业呢?孝女‘婴儿子’矢志不嫁,从不佩戴玉环耳坠,为的是
奉养双亲。这种孝道出于真情,为什么到现在朝廷还没有表彰她呢?
  
    “于陵(山东长山县西南)子仲还健在吗?这家伙对上不尽人臣之责,对下不能
治理国家,对外不能交结诸侯。他一心当隐士,躲在山里清虚无为,把百姓都引向了无所
作为的歧路,为什么到现在还不杀掉呢?”
  
    好厉害啊!赵太后说杀就杀,大刀阔斧,连隐士也杀,是燕赵火爆脾气的人啊。
而且齐国从齐王建开始,也确实走向了轻虚无为、苟且偷安的路子,隐士“子仲”是其精
神代表。赵太后的话,一针见血。
  
    并且赵太后的话有明显的反道家而杂糅儒法的倾向,用于治国,当不无裨益。可
惜的是,东风不与,事与愿违,赵太后用事仅两年,就真的“山陵崩”了,留下一个赵孝
成王。
  
    从此,年轻的赵孝成王被一班贵族所包围,净干蠢事,国事遂不如人意。倘使上
天再假赵太后四、五年寿命,赵国接下来于赵孝成王的六年发生的“长平之战”空前大惨
败和赵国国运的就此衰竭,庶几其可免乎!

--
http://www.hitren.com/blog/more.asp?name=xiaohair&id=13686
十年前有人问我,大学是什么,我会说:大学是很深很深的学问和很老很老的先生
现在有人问我,大学是什么,我会说:大学是睁大了眼睛的孩子,跌跌撞撞的学着长大
十年后有人再问我大学是什么,我也许会很怀念,因为大学是我真正无邪笑过和哭过的地方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45.20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8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