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uost (Climbing),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女皇号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5月09日00:07:08 星期四), 站内信件
中国女皇号
------------------------------------------------------------------------
--------
阿忆总撰
美国建国初年,探险家理亚德告诉同胞,如果你在北美西海岸用6美分买一张海獭
皮,你可以在广州卖到100美金。此话,被大多数人视为天方夜谭,但还是有少数
商人想去碰碰运气。1784年,美国人乘坐中国女皇号,第一次抵达广州,获得了第
一份贸易奇迹。此外,他们还听说,统治中国的根本不是什么女皇,而是乾隆爷,
他已在位49年。
【主持人陈晓楠: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市中心,有一座华盛顿纪念塔,为的是纪念美
国开国总统华盛顿。纪念塔内墙上,镶嵌着188块来自世界各地的石碑,其中有一
块是清朝宁波地方政府所赠。石碑说,华盛顿简直是一位奇人,他起义的时候,比
陈胜吴广勇猛,割据的时候赛过曹操刘备,但这位手提三尺宝剑、开万里疆土的元
勋却避开子孙,以选举的方式把宝座让给了别人,真是天下为公!石碑还说,美国
废除世袭,幅员万里而不设王侯,一切社会问题可以公议,简直是开创古今未有之
势。赞叹中,有着不解。不解中,又含着赞叹,而这,正是道光年间中国人对美国
的印象。 美国对中国的印象,又何尝不是如此。那个时候,美国刚刚摆脱英国,
独立为新国家,头脑中当然存有英国女皇的影子,以为中国皇帝也可以由女人担当
,于是他们想当然地把去中国的第一条商船命名为"中国女皇号"。在广州的第一次
贸易中,美国商人为了免?quot;首次贸易税",竟谎称是英国人。当他们发现中国
对英国的印象极为恶劣,才慌忙解释说,自己来自美国,一个刚刚摆脱了英国统治
的新兴国家,与中国同病相连……200年的中美叵担褪窃谡庋恢窒嗷ノ
窒嗷ゲ淮罅私獾姆瘴е欣酸∧弧:迷谑牵拦倘舜蠖喽米袷厍宄桑
拦T币泊蠖嘈形苏虼酥泄悦拦说挠∠蟛淮怼T谥泄屎爬椿?3年后
,两广总督称赞说,在所有洋人中,美国商人"最为恭顺"。
1830年,美国第一位传教士来到广州,创办第一所美国教会学校,教授英语,他就
是大名鼎鼎的贝满先生。为了让西方商人了解中国,贝满创办了《中国丛报》。他
还请求耶鲁大学神学和医学的双料学生帕克来广州,开设眼科医院,推销免费医疗
。教育、出版、医疗,这就是早期美国教会集中从事的3项对华工作。后来,贝满
夫人创办了贝满女子中学,大作家冰心、卫生部长李德全、戏剧演员孙维世、钢琴
家鲍蕙荞、播音艺术家林如和她的学生吕大渝,都是这所著名女校的毕业生。
贝满来华后7年,在华传教士一共98位,其中73位是美国人。在对华贸易上,美国
在英国之后,但在传教方面却后来居上,高高排在了第一位。
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鸦片,美国传教士很不以为然。起初,美国人以为华人天生具
备消化鸦片的能力,但他们目睹的是鸦片带给中国的苦难。于是,他们一致反对鸦
片贸易,说它阻碍传教事业。道光皇帝派林则徐禁烟,美国传教士曾为林则徐四处
寻找理论根据。
鸦片的主产地在印度,完全在英国掌控之下,美国无法染指。当英国商船为抗拒林
则徐而撤离广州,美国商船却坚定地留下,继续与中国贸易,给清朝和林则徐留下
完美印象。英国不得不把鸦片装上美国船,转由美商向中国送货,美国人不问货物
何为,一律照章办事,也给英国留下了好印象。
【主持人陈晓楠:在鸦片战争中,美国朝野同情中国,美国舆论也完全站在清朝一
边,谴责英国商人见利忘义,丧尽天良。但实际上,所有美国人都希望中国打不赢
,因为只有战败,中国才会答应对外开放。中英交战期间,那位为中国人免费开眼
科医院的传教士帕克回到美国,四处演讲,批评清朝对待外国人的法律不公正,令
人完全无法忍受。那个年代,即使是贝满和帕克这样的传教士,也都是同情中国遭
受战争之苦,但又盼望中国以失败告终。
很快,英军兵临城下,迫使清朝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除了已经对外
开放的广州之外,上海、福州、厦门、宁波必须同时开放贸易。为了享有和英国人
一样的权利,库盛出使中国,在中国女皇号驶入广州之后的第60年,库盛兵不血轫
,签下《中美望厦条约》,为美国赢得了英国人用炮舰争得的利益。
此后30年,清朝从5个开放城市的小窗口中,瞥见世界的律动。为了富国强民,清
帝和开明权臣启动了自主改革。在第一位留美毕业生容闳建议下,曾国藩和李鸿章
决定选拔聪颖幼童,送到美国,接受现代教育。
1872年,容闳重返美国,为30位幼童的留美读书生涯打开大门。孩子们颇得美国同
窗好感,美国人无法理解,地球另一面那个遥远的落后民族,他们孩子的数学能力
居然如此之强。这些幼童中,后来许多人成为影响20世纪的巨人,其中最为突出的
是,铺设八达岭铁路的詹天佑、驻美公使梁诚、军政权威段祺瑞、以及大外交家唐
绍仪。
〖火车出隧道。
幼童留学生到达美国时,在美华人已为数众多。早在加州发现金矿,中国人前去淘
金,趋之若骛。北美铁路大干线动工,华工更是趋之若骛。遗憾的是,华工为美国
建起铁路,也同时引起了美国人的反感。中国工人的特点是勤苦耐劳,可以担负白
人不愿干或无法干的工作。他们很少拒绝指挥,也从不酗酒滋事。他们工作效率极
高,却可以接受低廉工资。然而,危机即在于此。
〖火车汽笛声。
华工完全没有维权意识和罢工斗争的集体精神,常常是美国罢工运动的绊脚石。
在幼童留美生涯的第5年,加州发生经济恐慌,失业倍增,华工终于成了白种工人
迁怒的对象。此时,美国人对华工的厌恶已不再是因为他们随地吐痰,最重要的是
,他们是心甘情愿接受资本家压榨,抢了白人的饭碗,又阻碍着白人争取权利的斗
争。于是,美国工人老少动员,把华工熨好的衣服丢进垃圾箱,对他们拳打脚踢,
用石头砍砸,并纵狗追咬。他们剪掉华工的辫子当胜利果实,无数华人房屋被烧毁
,许多华人被杀害。
在这次严重的排华事件中,中国女皇号来华后90年来的中美亲善果实,化为灰烬。
1880年,丹佛排华惨案爆发,李鸿章悲愤交加,再也无法忍受耻辱,决定召回在美
国的100位学生。听到这个消息,耶鲁校长跑到中国总署劝阻,称赞中国学生品学
兼优,已使对中国固执己见的恶棍们改变了看法,凡是留学生住过的家庭、上过的
学校、去过的城市,均对他们表示友好。但李鸿章取意坚决,从此,中国留学生转
向了日尽?br> 清朝可以撤回留学生,可以禁止华工出境,却无法阻止洋人进入中
国。而传教士纷纷来华,也同样引起中国人的反感,教堂常常被烧毁,教士被杀事
件时有发生。
1900年,义和团从崇文门闯入京城,无论是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散步,还是使馆学
生在城边骑马,他们都上前追打,持枪围攻。当他们纵火焚烧教堂和洋人住宅,克
林德下令还击,促发大规模冲突。为了护卫使馆区900多位外国人和2000位中国基
督徒,美英法俄日意派卫队联合进京,举国人心惶惶。此后,清军与义和团联手,
围攻各大教堂和东交民巷各国使馆,呐喊声枪炮声持续了55天,吸引了全世界的目
力。
在这场动乱中,清朝态度暧昧,游移不定,多有让洋人和义和团相互挫杀之意。义
和团以邪教惑众,笃信"刀枪不入",因此勇猛异常。但在围攻使馆第10天,军机大
臣荣禄暗示清军不必猛攻,使使馆久攻不下。慈禧怕困在使馆里的洋人没东西吃,
送去4车西瓜和蔬菜。但说不过去的是,清军竟在鏖战关头与八国联军交易,大肆
买卖军火和粮食,使使馆成了弹药充足、粮草丰盈的坚固堡垒,这简直是一出离奇
的人间戏剧。
【主持人陈晓楠:在战后谈判中,西方列强专注于惩罚中国和索要赔款,但美国国
务卿海约翰却在考虑推动清朝改革,并保证改革以美国方式进行。因此,美国十分
担心列强过度逼迫,导致清朝无力负担而最终垮台。海约翰建议列强,必须把"维
护中国的领土与行政完整"写进《最后议定书》,这是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前提
。于是,清朝虽一败涂地,但却意外地度过了被瓜分的危险。
美国总统麦金莱呼吁列强,免去清朝的战争赔款,只要它同意向全世界开放市场。
列强垂涎欲滴,因此激烈反对。美国不得不建议说,即使要求中国赔偿,但赔款总
额不应该超过4000万英镑。为了阻止列强把支付赔款转化为瓜分领土,美国国务卿
海约翰还特意强调说:"赔款必须使用货币方式,不得用领土支付。"然而,在强者
的逻辑里,大多没有弱者的未来。谈判的最后结果是,清朝必须赔偿6750万英镑,
合计4亿5千万两白银,恰好与4亿5千万清朝人口一致。这种奇耻大辱,中国人永远
不会忘记。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6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