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uost (Climbing),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为尊严而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5月09日00:08:44 星期四), 站内信件

 
为尊严而战 

------------------------------------------------------------------------
--------
 
阿忆总撰

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法德俄相继投入欧洲战场,无暇顾及中国,
使中国人获得了经济建设的大好时机,也使日本获得了扩大在华势力的天时地利。
袁世凯十分担心日军乘虚而入,便把尚未卷入战争的美国视为制衡力量,希望它支
援中国,也保护美国自己的在华利益,阻止日军抢占青岛,控制山东。

【主持人陈晓楠:青岛是德国势力范围,但德军深陷欧洲战场,只能眼眼睁睁看着
它被日军夺取。在德日交战的3个月里,袁世凯几度请求美国援助,阻止日本觊觎
山东。不过,美国依旧恪守孤立主义原则,拒绝卷入远在天边的战事。袁世凯绝望
无助,含恨承认一个强盗从另一个强盗手里抢来的特权。袁世凯很快病逝,他无法
知道,山东问题会在战后掀起轩然大波。

1917年,段祺瑞总理宣布,中华民国对德宣战,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为盟国
提供大量粮食,并派遣18万战地劳工去法国和美索布达米亚,其中2000人在战斗中
牺牲。
不久,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世界和平纲领》,倡议西方列强在战后废除秘密外交
,公正解决殖民地问题。威尔逊对德宣战后,德国招致致命打击。威尔逊成了救世
主,陈独秀赞誉说,威尔逊屡次演说都光明正大,可算得世界上第一大好人。
1918年冬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是战胜国,从战败国--德国--手中直接收
回山东权利,变得更为现实。但日本也是战胜国,而且事实上控制着山东。中国能
否获得公正,希望全在巴黎。然而,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法意日5大国各有5席代表
,中国和其他小国同列,只有2席地位。这种不公平待遇从一开始便把中国放在了
不利地位,即便是威尔逊,也无法为中国利益力挽狂澜。
在大会上,中国代表顾维均提出废除外国势力范围和租界,取消领事裁判权,撤走
外国军警,中国关税必须自主。但他正义在手,却孤掌难鸣。在抵达巴黎时,威尔
逊以最高仲裁者身份出现,他的美国代表团,多达1300人。他要打造"国际联盟",
希望战后国际事务由国联安排,国家关系由国联协调,而美国将是国联领袖。为此
,当日本代表以不参加国联相要挟,威尔逊便会产生恍惚,完全不考虑中国如果得
不到公正,也会拒绝加盟。就这样,巴黎和会竟以威尔逊反对的秘密外交方式,把
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交给了日本。
美国国务卿、前远东司司长、在华传教士和商人,纷纷对他们的总统表示失望。美
国驻华公使愤然辞职,他指责总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给了那些欧洲最不重要的
国家千百万巨款,却没给中国一分钱,致使段祺瑞落入日本陷阱。他尖锐地批评说
,巴黎和会使美国140年的在华工作成果毁于一旦。
紧接着,陈独秀愤怒的吼声回荡在中国。在他指挥下,五四学潮自北大爆发。 
学生们汇集天安门,悬挂"还我青岛"血书。随后,他们走向东交民巷使馆区,求见
4国公使,但只有美国使馆接受了陈词书。学生们转向东四赵家楼,放火焚烧交通
总长曹汝霖的宅院,并殴打在曹宅做客的章宗祥。理由是,这里是袁世凯与日本签
订《二十一条》的地方,章宗祥是驻日公使。
警察抓去纵火学生,学生就对警察演讲。学生们垂泪而语,警察们掩面而泣。徐世
昌总统终于被民族激情感动,他指示外交总长陆徵祥拒签《巴黎和约》,使山东问
题暂时悬留。

【主持人陈晓楠:可以说,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拒签巴黎和约,是中国外交第一
次冲破"始争终让"的惯例,树立起奋而抗争的第一个榜样。而威尔逊回国后,立即
淹没在美国各行各业的激烈批评之中。事情的结局就是这样荒诞,威尔逊梦想成为
国联领袖,但国会却不批准美国加入国联。也就是说,威尔逊牺牲中国权利,对日
委曲求全,为的是缔造国联,但国联真的问世时,美国却不是国联成员。

1921年冬天,华盛顿会议召开,解决巴黎和会没能解决的问题。徐世昌总统希望提
高关税,并在若干年后收回在鸦片战争中失去的关税主权。顾维均发言说,中国现
行关税制度是对中国主权的冒犯,中国货出口要纳最高税率,烟草税率竟达到了
350%,这与洋货进口中国的3.5%的税率,形成了鲜明反差。顾维均提出,自1922年
元旦开始,中国关税必须增加到12.5%。
这一次,首先提出异议的是美国。经过6个星期讨论,关于收回关税自主权、废除
外国领事裁判权,收回外国租界地,没有任何成果,但中国关税却提高到了5%。
在山东问题上,中国寸步不让。美国提议,中国可以以国库券形式,赎回山东铁路
。华盛顿会议行将闭幕时,美国哈定总统不得不亲自斡旋,以免一事无成。徐世昌
觉得,美国的方案虽不能完全满足国人期望,但比起把山东问题悬留下去显然要好
。于是,中日达成协议,日本归还青岛,日军立即撤离。 
在华盛顿会议上虎口夺食,这是近代外交史上中国第一次通过国际交涉,夺回民族
权利。不久,吴佩孚把企图对日妥协的张作霖撵回了东北。
在美国人看来,吴佩孚统一中国指日可待,但南方的孙中山又在兴师作乱。
早在1921年组织"广东护法军政府"时,孙中山就曾向西方列强提出,希望把广东海
关14%的余额,摊分军政府。被拒绝后,孙中山下令接收广东所有海关的管辖权。
不过,列强的态度实在太硬,孙中山不得不宣布暂缓接受。几个月后,孙中山就职
"非常大总统",决心以武力统一中国。但财政状况朝不保夕,孙中山旧话重提,呼
吁把更多的关余按更大的比例摊分广东。他补充说,如果需要,国民党会动用武力
,夺回广东海关的管辖权。
听到这个消息,列强派9艘军舰开进广州湾,其中6艘是美国军舰。孙中山悲愤地说
,中国革命者以美国为榜样,推翻专制腐败的旧政府,但美国人派来的却是军舰!
广东各界希望孙中山勿为强权所辱,孙中山坚定地回答说,北京政府被全国唾弃,
是非法的,他们无权处分广东革命政府辖区内的关税余额。

【主持人陈晓楠:除了武力威胁,美国还派驻华公使舒尔曼前去调解。孙中山表示
:将生死置之度外,已作好反击联军的准备;尽管力量不足,但与强国较劲,败了
也不丢脸;总之,不达目的,势不罢休!舒尔曼同样是孙中山的反对者,但却希望
避免冲突。他不希望看到广东接管海关后其他省纷纷效法,使海关系统支离破碎。
舒尔曼的解决方案是,只要同意不接管海关,关余可以用来就地治理西江。于是,
曹锟总统批示,拨广东关余,疏通西江河道。

但孙中山的后人们并不止于关余圆满,而是念念不忘关税自主。1928年,国民革命
军攻占京津,北京的总统府从此不再有总统。1个月后,宋子文与美国签署关税条
约,自1929年元旦起,中国收回了鸦片战争后已丧失80多年的关税自主权。1931年
初夏,国民政府宣布,自1932年元旦起,废除领事裁判权。几天后,国民会议一鼓
作气,又颁布了《废除不平等条约宣言》。然而,九一八事变突如其来,使不平等
条约的死期大大延迟。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