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uost (Climbing),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反法西斯同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5月09日00:10:05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反法西斯同盟
------------------------------------------------------------------------
--------
阿忆总撰
1941年12月8号,日军偷袭珍珠港,触怒美国国会和公众,被罗斯福称为"遗臭万年
的日子"。蒋介石等待的正是这一天,当晚他便约见美英驻华武官,表示愿出兵香
港、越南、缅甸,支援那里的盟军。
第2天,罗斯福对日宣战。他规定,从他讲话开始,美国人实行每星期7天工作制。
可以说,美国人从未如此团结,从未如此慷慨。正在各地休假的陆海空官兵迅速返
回基地,1000万美国青年成群结队涌向征兵站,就连那些一直反对战争的国会议员
也纷纷保证,支持罗斯福打赢这场战争。
【主持人陈晓楠:在罗斯福演讲的同时,中国正式对日宣战,从过去寻求一切途径
解决争端,改为以战争手段彻底消灭日军。此时,距离九一八事变,已过去整整
10年。罗斯福发电报给蒋介石说,在孤独抵抗日军4年半之后,中国不再孤独,所
有受到日本威胁的国家全已站在中国一边。1942年元旦,美苏英中26个国家在华盛
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构成全球性反法西斯联盟,蒋介石被公推为中国战区的
最高统帅。有了联盟,也就有了援助。
对于"援助"这个词,10年孤军奋战的中国人满怀辛酸。不过,即使孤独,革命军也
已尝过援助的甜头。1939年,第5军军长杜聿明率先实现机械化,手下3位师长--戴
安澜、郑洞国、邱清泉--注重军训,斗志昂扬,充满美国精神。日军为了切断越南
通向广西的国际运输线,出动精锐之师,攻陷南宁。为阻敌北犯,反攻南宁,蒋介
石调集30万大军,发动"桂南大会战"。杜聿明包围了号称"钢军"的坂垣征四郎,在
炮火掩护下,郑洞国中将以装甲车为前,猛虎般直扑关口。只经过十几天拼杀,杜
聿明震惊中外,全歼守敌,取得了"昆仑关大捷"。
让杜聿明想不明白的是,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之初,他却打了败仗。1942年,日军攻
陷马来亚首都吉隆坡,继尔进攻缅甸。驻缅英军抵挡不过,逃入充满蚊蝇的原始森
林,缅甸首都仰光插上了太阳旗。此时,杜聿明和第6军、第66军分兵入缅,组成
了"中国远征军"。他们静候着统帅的到来,决心把这些日军送进坟墓。
美国派来的是史迪威将军,蒋介石任命他为中国战区参谋长。但蒋介石很快发现,
他和这位倔强的美国人根本合不来,因此他常常越俎代庖,直接对远征军发号施令
。远征军指令混乱,常常贻误战机,使初战告捷的大好局面很快转入大撤退,戴安
澜中将壮烈牺牲。
蒋介石和史迪威的矛盾激化到了极点,他拒绝和史迪威见面,要美国立即把他召回
去。美国不同意,蒋介石便提出交换条件,要美国提供500架飞机,扩大驼峰航线
的运输量。
抗战爆发后,日军把3000架飞机投入中国,仅上海就有400架,而革命军飞机总数
只有500架,宋美龄不得不向美军求援。
【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陈香梅采访:陈纳德将军,他在30年代的美国已经是个
很有名的飞行员。当年在美国,航空事业还没有怎么样发展的时候,他已经很有成
就。当年,苏联也拉他到莫斯科去训练苏联空军,他没有去。后来到了 1937年,
蒋介石和宋美龄就邀请请他到中国来,帮忙来训练中国空军。
陈纳德来华不久,木更津空军联队18架轰炸机从台湾起飞,轰炸杭州。高志航率
27架战斗机升空拦截,击落6架敌机。这是中国第一次空战,但革命军无一损伤,
反而战果累累。陈纳德意识到,中国不缺飞行技术,缺的只是飞机。于是他第一次
提出要用500架飞机去牵制3000架日机,并抑制日本海军,甚至收复广州和武汉。
【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陈香梅采访:看到日本人残害中国人民,他感触很深。
除了帮忙训练空军以外,蒋介石和宋美龄希望他留下来。在这种情况下,他几次回
到美国去,去华盛顿,希望美国政府能否允许他,组织"美国空军志愿队",帮忙中
国抗日。后来到1940年,罗斯福总统特别批准了他去组织"美国空军志愿队"。后来
因为成绩很好,所以中国人喊它"飞虎队"。老虎是很强壮的,老虎能够飞,就更加
强壮。
【主持人陈晓楠:允许史迪威留任的另一个条件是,美国在华空军必须脱离史迪威
,统统转由陈纳德指挥。与蒋介石一样,罗斯福也很欣赏陈纳德,于是提升他为第
14航空队司令。实际上,陈纳德和史迪威最关键的不同只有一点,那就是,史迪威
希望清除革命军的弊端,认为这是打胜仗的前提,而陈纳德入乡随俗,只埋头打仗
,从来不想触动中国军队的体系。
蒋介石和陈纳德要的飞机是500架,罗斯福实际投入中国的飞机是600架,大大增加
了驼峰航线的运输力。于是,国际援助源源不断,从印度,翻越喜马拉雅山,航运
到中国。飞虎队要为运输机护航,尽力阻挡日机突袭。那段岁月,许多美国飞行员
壮烈牺牲,飞机碎片散落在异国疆土。据现在的飞行员说,如果走驼峰航线,不需
要领航和指示,只需沿着山谷间那些阳光下闪闪发亮的飞机残骸,就可以一路到达
终点。 陈纳德的500架飞机计划中,有一项是借中国机场,轰炸日本本土。这个计
划没能实施,但麦克阿瑟上将却搞了个方向正好相反的计划,那就是,从航空母舰
上起飞,轰炸东京,而后落地中国,让日军找不到任何线索,报珍珠港事变之仇。
航空母舰上的水兵并不知道要执行什么任务,当他们离东京700海里时,米切尔舰
长打开绝密信封,看到令他吃惊而又刺激的命令。看着26架轰炸机升空,米切尔命
令航空母舰编队撤退。3个小时后,轰炸机对东京、大坂、名古屋完成轰炸,降落
在江西南昌。中国第3战区司令顾祝同立即通知江西,紧急寻找跳伞美军,妥善送
往重庆。
日本人心惶惶,不知道美军从哪里来,然后又去了哪里。山本五十六羞愧无地,说
自己像是个飘飘然的吹牛大王,突然遭到两个耳光,却不知道伸手打自己的人来去
的踪影。
1943年,史迪威在印度训练邱清泉、郑洞国、孙立人、廖耀湘,为他们换上百分之
百的美式装备。孙立人和廖耀湘分担左右冀,挺进"死亡地带",迅速向缅北推进。
他们旗开得胜,重创日军。接下来,蒋介石把这支强大的新军命名为"中国驻印军
",史迪威是"总司令",但蒋介石不想让自己的将士死在异国他乡,所以史迪威总
司令无法调兵继续作战。为此,罗斯福发出措辞最为激烈的电报,警告蒋介石不要
拿了美国的钱而放弃共同事业。但直到美国暂停物资援助,蒋介石才下令大战。
很快,郑洞国占陷孟关,把牟田口廉也中将的精锐主力打得落花流水,牟田口自杀
身亡,驻缅方面军司令河边正三大将也被解除军职。而牟田口,正是当年在卢沟桥
打出第一颗子弹引发中日大战的罪人。此后,孙立人和寥耀湘攻下缅北重镇孟拱,
夺得八莫,向日军发动最后攻击,并以大获全胜告终。用他们缴获日军文件上的一
句话说,中国人"归国心切,锐不可挡"。
但蒋介石并不为缅甸胜利而高兴。为了缅甸盟军,中国作出了不相称的巨大牺牲。
在同时展开的河南战役、长沙衡阳会战、桂林战役中,仅少将以上高级军官,就多
达8人牺牲。所以当美国把史迪威升为上将,考虑让他全权统帅革命军时,蒋介石
和史迪威的矛盾再次爆发。这一次,史迪威被永远赶走了。一个美军四星上将,被
从盟国赶走,这在美国历史上从无先例。
【主持人陈晓楠:反法西斯联盟刚刚成立时,宋美龄曾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
抨击领事裁判权,蒋介石也呼吁美国起带头作用,废除不平等条约。1943年,美国
废止了领事裁判权和《辛丑条约》赋予美国的一切特权,并把上海和厦门租界交还
中国。此外,罗斯福还给国会写信,敦促废除《排华法案》,允许华人移居美国或
加入美国籍,使实施了60年的《排华法案》寿终正寝。就在这种妥协和联盟中,日
本日暮途穷,走进了末日。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88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