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uost (Climbing),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第一次握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5月09日00:13:33 星期四), 站内信件
第一次握手
------------------------------------------------------------------------
--------
阿忆总撰
1969年7月20号,美国3位宇航员登上阿波罗宇宙飞船,第一次造访月球。
当威尔逊踏上月球松软的土壤,他曾回眸望了一眼人类寄居的地球,然后迈出第一
步。他对身后的阿姆斯特朗大声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对整个人类来说,却
是一大步!
威尔逊和阿姆斯特朗跳耀着,把一面美国国旗插在月球表面。
【主持人陈晓楠:据说按照事先安排,威尔逊必须面对镜头,向世界宣布:"从现
在开始,我的步履所及,都将是美国领土。"但让地面人员大吃一惊的是,威尔逊
竟擅自改口说:"我宣布,月球属于全人类。"地面接受系统切断影象,提醒威尔逊
说:"您的誓词有误,是否予以更改?quot;威尔逊回答说:"绝不!"在1969年夏天
,阿波罗登月抢白了所有新闻,以致于尼克松总统访问巴基斯坦,显得平淡无奇。
但就是在这次访问中,尼克松告诉叶海亚·汗总统,美国希望与中国和好。
60年代,中国先后拥有了原子弹和氢弹,从此登上世界舞台,获得了与美苏任何一
方主动握手的谈判资格。此情此景,如果联合国继续拒中国于门外,那限制核武器
谈判便是一种空谈,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变得极其危险。于是,世界格局的
可变因素,徒然增加,中国变得炙手可热。
这是黑龙江珍宝岛,1969年3月,中苏在这个小岛上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苏军吃
了大亏,阵亡58人,17辆坦克和装甲车被解放军击毁。为了"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
威胁",苏联国防部部长助理崔可夫元帅提议,发射远东中程弹道导弹,对中国酒
泉和西昌导弹发射基地,以及北京、长春、鞍山等等军政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的
核打击"。从那一刻开始,中国的最大威胁已不再是斗了几十年的美国,而是苏联
。
阿波罗登月后整1个月,苏联驻美大使紧急约见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
,向他通报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意向,探求美国是否中立。基辛格与尼克松总统紧
急磋商,认为西方最大的威胁是苏联,不是中国,而核污染又会直接威胁25万驻亚
美军的生命。尼克松决定,让一家不起眼的报纸把消息捅出去,以引起中国注意。
美国无秘密,人所共知,但勃列日涅夫还是气得发狂。
毛泽东听到消息后,下令"深挖洞、广积粮"。东北和北京四处在挖地下工事,无数
企业转向军工,大批工厂转向交通闭塞的山区,整个中国迅速进入临战态势。
秋天,苏联克格勃新闻代言人在英国发表文章,宣布将对中国罗布泊核基地进行空
中袭击,阴云浓重地笼罩着中国。但10月15号深夜,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向勃
列日涅夫汇报说:"中国导弹基地已进入临战状态,所有地面导引站都已开通。而
美国竟明确表示,中国利益与美国有关,并拟定了针对苏联的核战具体计划
?quot;此外,尼克松还恢复了已中断两年的中美大使级华沙会谈,并通过巴基斯坦
和罗马尼亚,向中国频频传递期望和解的意思。
【前美国总统尼克松:当我们瞻望将来,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
美国之间存在巨大分歧。将来我们之间仍将存在分歧。但我们必须做的是,寻找某
种办法使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致成为战争中的敌人。
在这个可上九天揽月的国家干预下,20世纪最后一次核危机灰飞烟灭。不久,中苏
边界谈判在北京举行,珍宝岛事件引发的紧张局势明显缓和。
【主持人陈晓楠: 1970年到了,尽管苏联边界陈兵,但中美却恢复了大使级会谈
。不过此时,中共仍在连连发文说,苏修正在加紧勾结美帝,阴谋对我国发动侵略
战争,国内反革命分子乘机蠢动,遥相呼应,这是阶级斗争中的新动向。几天后,
解放军海军防空部队又击落1架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实际上,这是解放军击
落的第20架无人驾驶飞机。即便如此,尼克松仍对《时代》周刊说:"如果说在我
去世之前有什么事情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也希望我的孩子
能去。"
1970年国庆,毛泽东与斯诺一道出现在天安门,从这张随即被登在《人民日报》显
著位置的照片看来,毛泽东选择特殊时刻与美国记者同时出现,一定是事先安排。
过了1个半月之后,毛泽东又约斯诺进行5个小时的长谈。除了仍为"个人崇拜"进行
辩护,毛泽东用大量时间谈论着中美关系。他说,美国将是一支有益于世界的潜在
力量,中国正在研究,让美国的左中右势力都来访华,也欢迎代表垄断资本家的尼
克松来北京。毛泽东特意补充说,我不会跟他吵架,但批评是要批评的。
尽管毛泽东和尼克松频频示意,但他们都没想到,中美关系的重新开始,既不是始
于贸易,也不是始于外交官,而是中美乒乓球队。
1971年春天,中国乒乓球队去日本名古屋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美国运动
员科恩不小心,错上了中国运动员的班车。为了打破彼此沉默的尴尬,庄则栋经过
15分钟思索,不顾队友们劝阻,起身朝站在车门口的科恩走去。
【前国家体委主任庄则栋:我刚一过去,车里的同志对我发出善意的警告:"小庄
,干嘛去?"我说:"我去跟那美国人聊聊去。"我刚一说"跟那美国人聊聊去",那
坐在车的同志就说"三别"--"别去,别惹事儿,别理他"--我说没关系,他不就是一
个运动员吗?他也不是决定政策的。过去以后我对他头一句说:"美国政府对中国
人民不友好,但是美国人民都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为了表达中国运动员中国人民
对美国运动员的友谊,我送给你礼物。"我就把东西给他了。他一接到特别高兴,
翻译问他送礼的是谁呀,他说知道,是庄则栋。然后,他祝贺我们打得好。
在那次比赛中,场外的这条爆炸新闻比场内的比赛更加引人注目。在中美关系异常
敏感的年代里,两个敌对国家的运动员站在一起,这本身足以引发国际舆论的猜测
。第2天,日本各大报纸都在头版登出庄则栋和科恩的合影,并配以大幅标题《中
美接近》。
【前国家体委主任庄则栋:这副团长跟我关系特别好,"小庄,这事闹大了"。我说
怎么了?"你看着报上都登出来你跟美国运动员来往的事了"。我说,那我怎么办呢
?"这事到此为止,到此为止!"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庄则栋竟得到了周恩来的高度赞誉,这正是毛泽东和周恩来想
作而一时不知从何作起的事情。周恩来立即作出指示,以小球推动大球,重新打开
中美关系大门。
应中国乒乓球队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美国新闻记者来华访问,成为新中国成
立以来第一批获准入境的美国人。几天后,尼克松宣布一系列对华开禁措施。其时
,春意暖融融。
夏天,基辛格秘密访华,完成把旧情嫌隙抛到脑后的第一步。
在下榻的宾馆,听说周恩来马上就要赶到,基辛格提前5分钟恭敬地在走廊站好,
准备随时伸出手来,主动与周恩来握手。谈判正式开始后,基辛格显得十分紧张,
打算拿出事先写好的文稿照本宣科。但无论怎样掩饰,老练的基辛格博士依然紧张
地有些手足无措,谈判无法进行。于是,周恩来提议说,暂停会谈,让基辛格一行
去紫禁城的金鸾宝殿上放松一下。
逛了故宫,看了出土文物,接下来的会谈基辛格还是十分拘谨,拿着提前写成文本
照本宣科。周恩来提议,我们还是不作记录,随便谈谈吧。基辛格终于松了口气,
扔掉文稿,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密谈颇有成效,基辛格重新变得踌躇满志。临上飞机前,他曾夸口回去后帮中国挤
进联合国。周恩来不说话,只是微笑着。飞机起飞后基辛格才知道,联大第26次会
议已经通过了决议,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而周恩来早就知道这个消息。
1971年11月15号,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副团长黄华、代表符浩和熊向晖,进入
联大会场。联合国礼宾司司长温静地走上前来,亲自为乔冠华博士拉开座椅。
【主持人陈晓楠:1972年2月17号,尼克松夫妇从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出发,飞往北
京,开始了被他们称之为"谋求和平之旅"的行程。为了讨中国喜欢,尼克松强迫妻
子订了一件血红色大衣。对于美国人来说,这种颜色可谓滑稽怪诞。而对清一色的
中国人而言,颜色如此鲜艳,只有红旗可用。尼克松知道,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访
问中国的美国在任总统,于是他禁止其他人跟他抢镜头。他把所有随员拦在机舱,
一个人大步流星地跑向周恩来。 起程之前,尼克松曾在白宫南草坪上发表演说,
表示并不幻想美国同新中国20多年的敌对情绪会因为1周会谈而完全消除,但他和
中国人重新握手,却可以使两个大国言归于好。后来,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为了联手对抗苏
联,中美不仅跨越意识形态的鸿沟,也暂时卸下台湾问题的包袱。
那一天,毛泽东中风刚刚恢复,但仍不忘开玩笑。他说,我们两个国家很怪,过去
23年谈不拢,你们要搞一些人员来往,做点小生意,我就是不干,后来发现你们是
对的,所以就打乒乓球,打了不到10个月就谈拢了。
2月28号,《中美联合公报》签署,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但在台湾问题上,尼克
松主张新朋友要交,老朋友不能丢,他依然承认中华民国合法,使中美建交拖到了
1979年。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6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