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uost (Climbing),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雨 过 天 晴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5月09日00:14:19 星期四), 站内信件

雨 过 天 晴 

------------------------------------------------------------------------
--------
 
阿忆总撰

1977年初,卡特就职新总统,不久,亨廷顿教授和智囊团呈交总统外交文件,建议
在未来两年内完成对华关系正常化。尽管尼克松时代已过去5年,但美国朝野对中
国问题的看法没变,他们赞同与中国关系正常化,但却不赞成与台湾断交。于是卡
特指派国务卿万斯,让他去一趟北京,摸一摸中国对台湾问题的态度。

【主持人陈晓楠:万斯来到中国的时候依然背负着台湾的包袱。他说中美关系正常
化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美国公务员可以留在台湾,台湾问题应该和平解决,不
要诉诸武力。万斯的方案概括起来是,中美联络处升格为"外交代表团",台美大使
馆降格为"联络处"。可想而知,这个方案一亮相便遭到邓小平断然拒绝。邓小平说
,干干脆脆就是三条--废约、撤军、断交--为了现实,我们可以允许美台之间保持
非官方的民间往来,至于统一问题,那还是让中国人自己解决为好。

万斯回国后,卡特又把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派到北京,让他面见华国锋总
理,送去美国宇航员从月球上取下的岩石标本。
密谈开始后,北京的中国人与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唇枪舌剑,华盛顿的
布热津斯基与中方代表韩叙和柴泽民讨价还价。美国人终于接受了对台"断交、撤
军、废约"三原则,但作为交换条件,中国不得再提"解决台湾",必须改?quot;统
一祖国"。对于向台湾出售武器,美国要求保留有限出售防御性武器的权利,中国
坚决反对,问题相持不下,暂被搁置,为日后中美关系留下了后遗症。
1978年12月16号,中美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公布《建交联合公报》,宣布自1979年
元旦,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张照片,记录了美国顾问团撤离台湾时的情景。

1979年春节,邓小平夫妇、方毅副总理、黄华外长登上波音707,飞往美国,作建
交后的第一次访问。卡特夫妇在白宫南草坪举行欢迎仪式,五星红旗第一次在白宫
旗杆飘扬,与星条旗一起迎风招展。在检阅仪仗队之后,卡特致词说:"昨天是旧
历新年,是你们春节的开始,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是人们走亲串友的时刻,也
是团聚和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同样是团聚和开始新的历程的时刻
,是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quot;
当时,中国对美国的认识是,美国民间有1.5亿枪支,每2分钟会有1声枪响,每24
分钟会打死1个人。美国被暗杀的总统有林肯、加菲尔、麦金莱、肯尼迪,而杰克
逊、老罗斯福和小罗斯福、杜鲁门、福特遇刺,但幸免于难。在这种情况下,邓小
平大有从容赴死的味道。2月2号黄昏,邓小平去西蒙顿竞技场用晚餐,并观看表演
。从宾馆准备乘车时,突然有人插入保镖行列,直奔邓小平,被美国特工击倒。
美国调查报告说,那是一名三K党党徒。
有一惊,必有一喜。在华盛顿,邓小平竟意外收到42年前毛泽东写给他的一封信。
1937年,斯诺夫人海伦也是美国驻华记者,也曾只身前往延安。她见到了毛泽东、
周恩来、朱德,但任弼时和邓小平却在云阳镇待命。海伦执意要去采访,毛泽东便
给任弼时和邓小平写信,望他们关照海伦。海伦赶到云阳,任邓率部开拔,3人失
之交臂。新中国成立后,中美长期对峙,邓小平几度浮沉,直到他来到华盛顿,海
伦才把毛泽东的亲笔信当面呈交邓小平。

邓小平访美时,正是越南人宣扬"木棉花开的地方都是越南领土"的时候,而邓小平
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卡特愿意在即将爆发的中越战役中保持中立。2月16号,解放
军突入越南,美国迅即通过美苏热线,告诫苏联不要采取任何可能进一步恶化局势
的行动。卡特不放心,又心子给勃列日涅夫写信,警告苏联如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
,美国将作出军事反应。
邓小平未雨稠缪,使苏联没能贸然发动对华战争。

3月1号,柴泽民就任首任中国驻美大使。上任伊始,柴泽民要求美国把台湾外交官
邸移交中国。美国抹不开面子,他们与台湾有过数十年交情,希望中国自己解决。
柴大使费尽口舌,仍未能如愿。最后,台湾把应该移交给中国的外交官邸,以10美
元罕见低价,卖给了一个叫"中国之友"的组织。
不久,里根开始竞选新总统,表示要恢复美国在台湾的官方联络处,为的是迎合反
共亲台势力。里根就职典礼,曾违反中美联合公报精神,邀请台湾代表团参加。柴
泽民提出严正交涉。但他找到美国国务院,国务院回答此事不归他们管。柴大使又
前往白宫,白宫说客人是国会邀请的,但国会议员数百位,每人都有邀请代表团的
权利,根本无从查起。情急之下,柴大使找回国务院,说台湾代表团参加,我便不
参加!中国大使不参加美国总统就职,成何体统。于是在就职典礼前两天,有人捎
话给柴大使:"台湾代表团因领队突然生病,不能参加总统就职。"柴大使听后,开
怀大笑。
有一次柴大使去田纳西州演讲,出门时,门口站着一群台湾华侨的孩子。他们打着
旗,呼喊反对中国的口号。柴大使抬头看看飘着雨丝的天空,说:"你们太辛苦啦
,应该打把伞再来喊。"孩子们听了,愣愣地站在那里,脖子好像被掐住一样,再
也发不出声来。

【主持人陈晓楠:人们常说《上海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八一七公报
》构成了中美关系的基础。自从1982年《八一七公报》最终签订,美国向台湾出售
武器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中美几乎成了可以推心置腹的自己人,就连军事技术转
让也写进了贸易清单。实际上,中美关系不需要华丽的词藻,现实法则已不声不响
地为这两个大国打造出一把连心锁。比起那些耗费数百亿人民币,但却说变就变
?quot;欧洲明灯"或"同志加兄弟",中美联盟显得真实而又管用。 

就在中美建交当年的秋天,美国众议院批准卖给台湾5艘军舰,中美关系出现第一
次乌云。与此同时,总统候选人里根声明,支持中美关系正常化,但他指责卡特不
该接受对台湾"断交、废约、撤军",主张在台设立联络处。不过,隆冬季节,苏联
红军入侵阿富汗,中美关系突然转暖,云开雾散。
里根上台后,他的强硬对华政策再次带来阴云。中美建交之始,杰克逊在阿拉巴马
州地方法院控告中国,要求偿还他们持有的湖广铁路债券的本息,而债券发行于清
朝末年。阿拉巴马州地方法院芾泶税福泄形桓妫⑾蛑泄饨徊砍し⒊龃
薄V泄昝飨碛兄魅ɑ砻猓皇芡夤ㄔ荷笈校?982年,美国地方法院缺席判
决,要求中国偿还杰克逊4100万美元,如果中国置之不理,可按原告要求,扣押中
国在美财产。
1983年,吴学谦外长声明,湖广铁路债券是清朝勾结帝国主义掠夺中国的产物,是
"恶债",而"恶债不予继承"是国际法原则。如果美国强制扣押中国在美财产,中国
保留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利。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两个月后,外交部副部长韩叙发出强烈抗议,抗议美国为网
球运动员胡娜提供政治庇护,指责美国是长期策划,蓄意制造政治事件。随后,中
华全国体育总会宣布停止本年中美双边体育交往,文化部宣布停止执行去年和本年
中美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中尚未执行的全部项目。 解铃还需系铃人。1984年春天,
里根飞抵北京,与赵紫阳总理举行坦诚和富于建设性的会谈。邓小平、胡耀邦、李
先念也先后与里根会晤,增进了私人友谊。邓小平还会见了哈默博士带来的美国西
方石油公司和美国科威特公司代表团,祝贺中美联合开发的安太堡露天煤矿获得成
功。中美不仅签订了文化交流执行计划,而且还对避免所得税双重征税、工业科技
管理、科技情报合作、和平利用核能签订了一系列协议。 
夏天,洛杉矶奥运会隆重开幕,美国人既看到353人组成的庞大的中国代表团,也
看到67位台湾人,他们的头衔是"中国台北代表团"。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乐
曲声中,他们一同走入运动场。这是共和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台海两岸运动员
第一次奥运携手。
就在这次奥运会上,26岁的安徽运动员许海峰,以566环出色成绩,夺得男子自选
手枪射击金牌。这是本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也是有史以来中国人的第一块奥运
金牌。随后,吴数德的举重,娄云的跳马,马燕红的高低杠,栾菊杰的个人花剑,
周继红的跳水,还有李宁一人独得自由体操、男子吊环、男子鞍马3项金牌,中国
体育轰动了美国,也轰动了世界。
但竞技中也有枯涩的眼泪。为了赶在美国激流探险队漂流长江之前,尧茂书力争成
为世界上第一个漂流长江的人,他自源头漂了1270公里,却在金沙江触礁遇难。

【主持人陈晓楠:从80年代末开始一直到90年代结束,中美关系最显著的特征是动
荡不定却又相存相依。此起彼伏的矛盾不时爆发危机,但危机达到一定程度时两国
都会出来调整政策,使关系得以改善和恢复。有学者用通俗的话来形容这种关系,
那就是,时好时坏,好,好不到哪里,坏也坏不到哪儿去。

但1989年,中美关系跌至建交以来的最低谷,尽管中美关系的缔造着--尼克松和基
辛格--前后访华,不过,冰已结上,非一日之寒,也非一日可以解开。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9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