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Iscream (IrockUroll), 信区: Movie
标  题: 梦旅人分析报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1月26日16:54:32 星期三), 站内信件

梦旅人分析报告  
    『题外话』 
     
    知道岩井俊二这个名字始于大一时看《燕尾蝶》。由于里面有我熟悉的人的影
子,那部电影赚得了我的眼泪。不久前看了《爱的捆绑》,又得知岩井俊二是个从
学生时代玩照相机,之后进入电视界,拍MTV、谈话节目、饮食节目、电视连续剧
、广告然后是电影的导演,我便对他产生了兴趣。生于1963年,活跃于90年代的日
本影坛,他自己却说“我不是日本电影的旗手”,我喜欢他对电影的轻松态度和自
由的拍摄状态。 
    从《燕尾蝶》、《爱的捆绑》看到《梦旅人》,我的直觉是:岩井俊二的电影
可有着浓重的符号化色彩------燕尾蝶代表捕捉不住的幸福,绳网反映出人对爱的
疏离的恐惧,《梦旅人》中更是充满了带有隐喻性的的艺术符号。 
    符号化的电影语言给我以可供捉摸的关捩,声音画面技艺上的处理,又标准得
像教科书一样,于是我拿《梦旅人》分析来交这次家庭作业。 
     
     《梦旅人》分析报告 
     
    【情节段落】 
    序曲: 阴冷昏暗的清晨,僻静无人的街道,神秘老人铺了一路玫瑰花。一辆
小车飞驰而过,碾碎一地乱红。 
    第一段:第⑴场:可可被父母送进精神病医院,被医生护士强行带入房间。 

    第⑵场:可可房间里,她被迫换装,从护士夺回心爱的乌鸦羽毛披肩。 
    过渡句:蓝天飞鸟的空镜头。 
    第⑶场:病人在院子里的活动:画梦。小悟和卷毛出场。 
    第⑷场:夜晚男病房,小悟自渎,卷毛幻觉到变态老师,惊恐万分。 
    第⑸场:夜晚女病房,可可捉乌鸦取毛,涂黑自己的衣服,站到镜子前觉得不
错。 
    第二段:第⑹场:白天三人在院墙上行走的“探险”。 
    第⑺场:可可、卷毛来到教堂的围墙上聆听圣诗,神父也爬上墙亲近他们,谈
论到上帝。 
    过渡句:卷毛和可可继续在墙上谈论上帝,可可固执“世界是爸爸和妈妈造的
”。神父持黑羽毛自言自语“难道是黑羽毛的天使?” 
    第二段:第⑻场:昏暗禁闭室内,两人被捆绑、注射镇定剂。卷毛被女医生强
奸,梦见下雨、变态老师。可可唤醒卷毛。女医生从过道离开。 
    第⑼场:医院晾着白床单的天台,三人谈论世界末日。 
    过渡句:护士发现可可失踪。 
    第四段:第⑽场:三人再次外出“探险”,从城市到郊外。 
    第⑾场:遭遇警察但轻松摆脱,并抢得手枪。 
    第⑿场:小悟捡到一只手,惊慌从墙上坠落,挣扎想回到围墙上而不可及。死
亡。 
    第⒀场:可可再次来到教堂的围墙上。 
    第⒁场:下雨天,荒郊围墙上,可可和卷毛讲述各自的故事,雨中拥吻。 
    过渡句:可可卷毛在延伸入海的陆地上行走。 
    尾声: 海上废弃的钻井平台上,可可和卷毛打开野餐盒,吃着并不存在的食
物。谈论地域,向太阳射击。“我非死不可能不死,让我替你洗去你的罪吧”,可
可说罢举举枪自尽,倒入卷毛怀中。满天飘散着乌鸦的羽毛,血红色的落日余辉映
出他们的剪影。 
    从对段落的线性分析,可看出影片的基本结构框架。清晨的序曲奠定了影片忧
郁悲哀的基调;第一段在医院压抑的环境中三个主要人物亮相,且在第⑷⑸场中各
有一段“性格舞”(芭蕾术语);第二段的“探险”,情节有所发展;第三段禁闭
室受罚给“梦旅”一个制动,在这一段中,变态老师,女医生也丑态毕露;第四段
,可可、卷毛和小悟的形象逐渐丰满,随着梦旅的脚步越走越远,现实和幻想越来
越来格格不入,于是,小悟死了;尾声中可可也死了,叙事和情绪同时达到高潮。
 
    在情绪上,⑴⑵的压抑后有⑶的缓冲,⑷惊恐后是⑸⑹⑺的相对放松,然后接
⑻的恐惧,⑼⑽舒缓,⑾来了个小幽默片断,⑿的死亡纪录之后有⒁的浪漫一笔,
宁静而悠闲的最后晚餐后推向凄美壮丽的尾声。抑扬顿挫中我们感到节奏的张弛有
度。 
     
    【主题】 
    《梦旅人》是一部以精神病患者为题材的影片,但它并不侧重于纵深理性的精
神分析,而是以诗化的镜头语言表达了导演对现实残酷、生命脆弱的感慨,并且反
映出一定的宗教情怀。以下按状、主、谓的顺序来分析影片的三个基本元素: 
     
    (一)  梦 
    梦是个抽象符号。这部电影中的“梦”并非一个切实的愿望,而是一种存在状
态。梦境于现实是相对的,人在梦境之中不会说谎,可可、卷毛和小悟的爱幻想和
率性正是“梦”的状态。 
     
    (二)  人 
    人物设置和人物关系。 
    我把影片中的人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病人”:可可——率性真诚,不妥
协地求异;卷毛——沉默寡言,个性软弱但也有暴力的一面;小悟——臆想,好奇
,胆小。另一类是“常人”:医护人员,老师和警察。牧师和唱诗班儿童是作为三
个主要人物的陪衬而设置的,在此无需赘述。 
    导演并未渲染强调“病人”暴力、病态的一面,而是用温情的笔触给予这些单
纯执著的青少年理解甚至赞美。“病人”按自己的意愿率性的生活,反而是“常人
”以畸形的方式宣泄自己压抑的欲望:医护人员残酷而自私,老师是个变态者。警
察则以一个无能的丑角形象出现。 
    三个“病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而温暖,医护人员之间却形同陌路,人情匮乏。
导演的讽刺态度不言而喻。 
     
    (三)  旅 
    “旅”,抽象的说是三个人的行为过程,也可具体理解为他们途经之处。影片
中,可可、卷毛、小悟永远在围墙上、道路护栏上、桥梁上、延伸入海的狭长陆地
上行走,这意味着他们与现实格格不入,被残酷现实的强势挤压,仅剩狭窄的生存
空间。 
    《燕尾蝶》中的“圆都”,《爱的捆绑》里满布绳网的房间,《梦旅人》中的
“独木桥”——我觉得岩井俊儿总是设置一个架空在现实中的、舞台化的空间,通
过演员的表演和镜头的调度来表达它的情感和理念。 
     
    【视听语言风格】 
    我个人觉得《梦旅人》的视听语言标准得像教科书一样,声画配合、声画与情
绪的配合都十分恰当。 
     
    (一)  画面语言 
    先说构图。医院生活的镜头多出现门窗等块状图形,即使第⑼场是在高调的天
台上,也利用答复白色床单制造方形,给人禁锢封闭的感觉。户外探“险”则多有
围墙上缘、桥梁等出现,形成水平线和斜线构,切合主人公在户外自由、安定的情
绪。 
    再说影调。医院在现实中大都是宁静明亮的白色,但本片刻意用偏色效果使它
呈现蓝灰色调,营造出精神病院压抑恐怖的气氛。室外当然以明快的高调处理。序
曲发生在清晨,蓝灰色调给人以忧郁和不祥的预感,尾声中可可死亡,夕阳的暖色
调赋予画面谢许凄美。 
    关于摄像。第⑴场的摇晃镜头,第⑶场的甩镜头,第⑹场的跟镜头都用得很情
绪化。第⑺场中,先以牧师的视点仰拍,蓝天绿叶背景下的可可和卷毛分明是下凡
的天使;而当牧师也爬上围墙,主动亲近他们时,镜头对着他们的后背上移至高处
然后下摇,呈现出以三人背影为前景的教堂全景,有一种天使看人间的感觉。 
    动作规范不成其为特点。影片中大量使用的中景、中近景镜头,主观化、情绪
化镜头以及动态摄影都使该片有着MTV的影像风格,视觉上很有造型性和张力。 
     
    (二)声音语言 
    在本片中,音画同步和音画并行的情况几乎各占一半。同期声中除了制造真实
感的环境声,其对白的特点值得一提。不难发现,影片中可可、卷毛、小悟以及牧
师的语言都是简练而富于隐喻的,自说自话和对话都意味深长,而变态老师和警察
却有些喋喋不休。这是因为:在日本人的观念里,靠说服、契约才得以成立的理解
是不纯的,默不作声却能沟通思想才是真正纯粹的美,这种美的意识支配着日本人
的精神世界。 
    童声圣歌、轻快抒情的钢琴音乐较大篇幅的介入则兼有营造气氛,抒发情感和
转场的作用。 
     
     【观后感】 
    !这个电影讲述了三个疯子水晶般的故事。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巫师和疯子最接近神的旨意。 
    !!!我也许不是个生活在梦里的人,但我喜欢“梦旅人”的天真和率性。我
觉得,如果没有“梦旅”这样活泼可爱的迷信活动,人生简直就闪不出火花来。 


 

--
爱是一种诗意的宗教。
   所有浪漫的起因都被搁置在最深刻的背景里,两颗心不再是空寂的庙堂。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3.2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5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