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yteek (反腐先锋@我有问你意见吗.COM), 信区: Movie
标 题: 银幕上凝然的哲思——安东尼奥尼的精神世界(转)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2月16日12:42:45 星期天), 站内信件
转自西祠
国外电影大师:
银幕上凝然的哲思——安东尼奥尼的精神世界
一种想法油然而生:
凡是可以在银幕上呈现的------哪怕黑暗------都是电影。
羽翼掠过海滨------山路连绵而来------响尾蛇盘转起伏------镶在墙上的标
本------映在高脚杯里------由口红雕刻出的细密纹路------情话嗫嚅------足以构成
一个意味深长的电影结尾,或开头。
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的脑袋总是被一些意象烦恼着,缠绕着,激动着。他
自己也不是十分清楚,这是上天独独赋予艺术家的珍贵苦难,与幸福,是创造力的渊源
。
“不论是生理上的或生物学上,一个意象或一个情境的孕育,重点都在内部的
活动、内敛的动力。核心有未知的能量,因为未知,能量就像个带电的分子而和其他材料
结合、扩大,终至变成看得见的形式或者是像个胚胎,成熟并结果,然后显示出这个复
杂的有机体内部隐藏的基因特质,有机体最终的性质是无法预测的。核心和胚胎共同分
享古代哲学家所称的生命实体:一种内在力量的实现,一种内倾的自我领悟,或有目的
的要素。核心的能量也许是蛰伏的、暂缓的,或隐而不见,但终究在那儿——一个拍摄
影片之潜力的缩影,等待着导演和摄影机的介入,把它推入完全视觉和活跃的实现。”
(安东尼奥尼访谈)
因为要曝光,要显影,要投射到幕布上,就得去寻找,去印证,去纪录。好在
安东尼奥尼是做纪录片起家的,“始终都是外在世界犀利而热情的观察者”。他有足够
的能力在纷繁的现象世界里寻得一方净土,把他所发现的转瞬即逝的真实注射到其中,
挥之不去的内心意象流转成银幕上一段刻骨铭心的时间。
“电影导演的问题是拥抱一个会成熟而且会消耗自己的真实,然后说明这个动
作,直逼到一个点,再往前迈进,像有个新鲜的观点。电影不是一个意象:景物、姿态、
手势。而是一个不可溶解的整体伸展的一段时间,浸淫融合,决定自己真正的精髓。”
(安东尼奥尼访谈)
他怀揣着时间演化的魔盒,好象游吟诗人似的流浪四方,不知哪里才是落脚之
处;好象古罗马神话里的天神,浑身充盈弥漫着造化的伟力,却不知向何处宣泄
------
他怀揣着时间演化的魔盒,不满大地的限制,灵思激射上天:
“两万或两万五英尺高的天空总是蓝的。然后蓝色停止,深点的蓝色接手,越
来越浓。一百三十哩以上的天空是黑色的。星星、银河、星云、无线电波银河系,亿万光
年之远,几乎完全布满气体和星尘。而着一切都以疯狂的速度离开我们。但不只是从我
们这儿离开的,因为撤离是彼此的。如果这撤离是漫无目标的行进,那意味着宇宙是开
放的、无限的。如果有一天它停止了或改变了方向,那它就是封闭的、有限的。总之,
即使是宇宙也有它的事象地平线。有了这个特质,那才是极限的地平线,所有的地平线
中的地平线,那儿没有其他事件,再没有任何事情。”(《事象地平线》)
“想想文艺复兴时候的人,他的喜悦,他的完满、他各方面的活动。这些人博
大精深,能通工技,同时又富有艺术创造力,又能够体会托勒密式人的圆满。然后人类发
现他的世界是哥白尼式的,是未知的宇宙里极端有限的世界。而今天新的人类,充满叫
人联想起怀孕时期的各种畏惧、恐怖、疑虑------”(《情事》上映后的访谈)
“宇宙正在扩张,从银河的孔隙里,我们可以看见------”(《爱情编年史》
里的台词)
“一个看起来像星状太空船的物体急急撞向自己在太阳里的祭礼------”(《
一个女人的身份证明》的最后镜头)
安东尼奥尼的心灵经过了星空的洗礼,更为虔诚、纯净了。在那转瞬即逝的真
实的一刻,“如果放大得过分,物体会自己分解而消失”,他终于明白了:
“唯一安定的事是不安定。”——“人间处处堪疑处,惟有兹疑不可疑。”(
王国维《人间词·鹧鸪天》)
纪录时间就是纪录人生的转变与消逝,人生因为不可逆转不可挽回而永恒,银
幕上的时间因为人生的流逝而永恒,安东尼奥尼因为歌颂时间的流失而永恒。
越是短促的越是接近永恒。
“我记得那绿色的草地,那红色的房子,那草原中铺排着太阳烘烤的砖。那女
孩,也全是阳光。她像北欧的小阳春。我以前从未见过她,她对我微笑那么自然,我也对
她微笑,可是我立刻停止微笑,问她是否愿意来与我同住。她的脸上闪烁着深沉的惊奇
。可是没有比清楚认定而直接了当的探问更奥妙的了。
后来,她搬来与我同住。就三天。全然奥妙惊奇的三天。”(《三天》)
安东尼奥尼拍摄的作品,无头无尾。绞尽脑汁地想,开头之前还有开头,结尾
之后更有结尾:向前可以追溯到创世纪或大爆炸,向后则越过了最后的审判或宇宙消亡
。他想着自己的故事永远不会完结,不禁微笑。
“我常常在想,为故事设定一个结尾到底是对是错,不管是文学、戏剧,还是电
影。一旦锁定结局,故事可能就有内缩死亡的危险,除非你再赋予另一个空间,除非你
延长它的节拍,把它放在我们和所有故事的角色所生存的外在世界中。那里一切都不需
要结论。”(《只是为了能相偎相依》)
注解:
·文中引用的安东尼奥尼的文字言论,以及对他的评述均载于《一个导演的故事》
。
·文中提到的“事象地平线”,物理学上又称为“极限地平线”——这是一个边界
,像在黑洞里,任何音讯在理论上都无法逃离。黑洞的内部动力生产的极限(或称动力
表层)就是“事象地平线”。在那里重力强烈无比,没有任何事物,就连最高动力的分
子或光波都逃不开。一个分子若朝这个“事象地平线”或掉入里面,就会停止移动,因
为它进入一个重力已经把时间凝固的区域,消失在“大崩溃”里。专有名词采用台湾译
法。
--
父亲留给了我一块面包,我要好好的活着!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3.2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38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