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opl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jf (沙漠里的仙人掌), 信区: People
标  题: (8)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hu Aug 18 10:18:00 2005)

周润发得奖可谓是众望所归,台下报以热烈的掌声。周润发的答谢词让人们不禁想到他在
《英雄本色》中小马哥冲着宋子豪说的那句话:“我等了你三年,就是要等一个机会。”


  为了这样一个机会,周润发不只是等待了三年,若从1976年他拍第一部电影算起,可
以说这机会他等了整整10年。为了这样一个机会,导演吴宇森也曾等待了很多年。

 
 
 
  《英雄本色》让吴宇森和周润发找回了尊严,这部影片改变了吴宇森的一生,也改变
了周润发的一生。

  吴宇森导演2004年9月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高端访问》栏目主持人水均益采访时回忆说
:“其实我很早很早就想拍像《英雄本色》之类的电影,但是一直得不到电影公司的支持
,那个时候流行所谓的动作喜剧,公司只是希望我继续拍动作喜剧,后来我的喜剧拍成了
像个悲剧,因为我一直没有办法能够拍我所想要拍的东西,那么我只好把那种愤怒,把那
种无奈,把那种痛苦的心情,放在我的喜剧里面。只是观众进去看的时候他们笑不出来,
他们反而骂我的喜剧,因为我的喜剧里面有太多的愤怒。那么后来呢,在1986年的时候,
我那时候很不得意,我的戏又不卖钱,甚至被一些朋友说,他们说我应该要退休了,应该
回家好好看看录影带,看看人家流行什么你就拍什么吧,给我一个很大的伤害。因为虽然
我的戏不卖钱,我那个时候失败,但是那个并不表示我的导演功力的失败。只是这个时间
不对。我那时候很肯定,因为我很肯定我是一个好导演,虽然我的戏不卖钱,我还可以拍
一些好的电影。所以我没有被那些谣言打倒。后来就是得到我的好朋友徐克的帮忙,他支
持我拍《英雄本色》。所以我利用了很多,里面有很多对白,其实都是我当时的心声。那
个戏里面,有一段戏,周润发说我失败了三年,我一有机会,我一定要把我失去的东西拿
回来。我要把我的尊严拿回来。也有一场戏说我永远不会让人家用枪指着我的头,表示我坚强的个
性。所以观众看起来的时候,他们感受到一种真的感情,所以那个戏,有一个很大的突破
,不光是很卖座,也把我整个一生都改变过来。”

  《英雄本色》改变了吴宇森的一生,也改变了周润发的一生。2001年12月,吴宇森在
香港电影资料馆举办的一次专题讲座中更详细地讲述了《英雄本色》这部影片的缘起:“
其实早在1976年、1977年时,我已一直向公司说我最希望能拍一部警匪片,拍一部所谓的
性格电影,而不喜欢拍那类民初片、动作片,或者是喜剧。我最想拍的其实是像梅维尔的
《独行杀手》(1967年)那样的警匪片,原因是我个人特别钟爱这一类电影。在台湾时,
我曾与徐克谈过想重拍一部——那就是《英雄本色》(1967年)。我俩都很希望能重拍这
部戏,因为我们都崇拜龙刚。同时,我们亦很喜欢那部戏中的一份精神。我们很希望能重
现片中的一份侠客精神,但徐克的理想是把《英雄本色》改编成以女性角色为主,以三个
女主角为骨干,而我则主张以男性角色为主,把当中嘉玲一角变成男人,变成一个侠客,
原因是我一直也在渴望拍一部梅维尔式的警匪片。”

  论及周润发所塑造的形象,吴宇森大加赞赏:“我认为周润发是位非常优秀的演员,
他演戏时每每能发自内心,其形象也恰好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那就是既具侠客精神
,又具文学内涵,思想境界很高的一类侠客形象,这又结合了我一向喜爱的阿兰·德隆、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高仓健等人的形象。”

  阿兰·德隆喜欢穿风衣,于是小马哥(Mark哥)也穿风衣;高仓健喜欢戴圆墨镜,小
马哥也戴上一副墨镜;古代侠客用刀剑,小马哥这位现代英雄便用双枪。《英雄本色》里
的小马哥结合了吴宇森喜爱的这些元素,“小马哥”由此成了周润发的“雅号”,成了无
数影迷对于这个将演员与角色合二为一的偶像的一种称谓。

  《英雄本色》使周润发成了香港影坛“第一影帝”,也使吴宇森树立起“暴力美学”
的艺术旗帜。《英雄本色》上映的1986年吴宇森40岁,这是他自己真正想拍的电影,为了
这个机会,吴宇森等待了十多年。

  吴宇森生于广州,幼时随父母移民香港,中学毕业后,家里无钱供他上大学,吴宇森
只好到一家教会工作。在教会做钢版印刷时,吴宇森看了不少跟基督教教义有关的书,与
此同时,他通过图书馆和书店的书学习电影知识,也看了很多欧美艺术电影。18岁的时候
,吴宇森和一帮好友开始做8mm和16mm的实验电影。1969年,吴宇森进入国泰电影公司当场
记。1972年,吴宇森得到为邵氏公司拍片的武侠片大师张彻的赏识,晋升为副导演。1973
年,吴宇森与嘉禾公司签约,陆续拍摄了《帝女花》《鬼马闯江湖》等搞笑片。嘉禾的十
年,也是吴宇森失意的十年。1983年,吴宇森转到刚刚创立的新艺城影业公司,新艺城出
品的电影以喜剧片为主,吴宇森为新艺城拍摄了《滑稽时代》和《欢乐神仙窝》两部喜剧
片,但他越来越感到自己“才不适所”。1983年,吴宇森被派到新艺城在台湾的分公司开
拓市场,在台湾他所拍摄的《笑匠》和《两只老虎》两部影片均以票房惨败收场。1985年
,吴宇森带着抑郁的心情回到香港。

  此时的香港影业已经呈现出一片前所未有的新气象,这是80年代初香港电影新浪潮运
动所带来的新变化。新浪潮运动锻炼出来的年轻导演成为香港影坛的生力军,他们符合世
界潮流的创新精神改变了香港的创作机制,更进一步促成了多元化创作格局的形成。在吴
宇森所供职的新艺城公司,徐克等人的商业片也都出现了富有创意的新风格。从台湾回来
的吴宇森又与徐克谈起那部他想重拍的老片,于是便有了吴宇森导演、徐克监制的《英雄
本色》。


--
七月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17.235.*]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12.jpg (16502 字节)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9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