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graphy 版 (精华区)



长期存放照相机,一定要把机内电池取出来,以防电池流汤腐蚀 机体。

快门、 自拍机、计数器和反光镜必须释放使其复位,有内测 光装置的照相机还要把镜头 光圈开到最大,使测光拨杆放松,以免 拉簧弹性下降。

  存放照相机还要注意防潮、防霉,特别是在南 方梅雨季节里,气温较高、湿 度很
大,容易滋生霉菌,存放以前要 先把皮套、机身和镜头上的指纹、灰尘擦拭 干净,1
35照相机要 特别注意取景目镜、机身后盖和皮套后背,因为取景时摄 影者的睫 毛、
眼框和鼻子会接触这些地方,留下一些油迹。一旦温湿度适合, 霉 菌就会首先在这些
地方繁殖起来。

切记:照相机的皮套要与机 身、镜头分开存放, 因为皮套(特别是真皮制品)更容易吸湿、长 霉。

在潮湿的环境中最好使用干燥 箱, 但市场上出售的进口干燥 箱, 虽然号称“外(壳)强(硬)中(间)干 (燥)”,但毕竟 是用塑料制成的,而且标价甚高。

    如果自己制作干燥箱,只要 找一 个大号饼干铁筒,把泡沫塑料围成圆筒,垫上底,再做一个补盖,外 包尼龙 绸放在铁筒内。把变色硅胶颗粒装进四个小布袋,放在铁筒 四角与泡沫塑料之间 的夹层里,一个很实用的干燥箱就做好了。深 蓝色的变色硅胶极易吸收水分,会 渐渐变成粉红色,这时就要把布 袋取出来,用电吹风把它烘干,也可以把蛇皮台 灯或床头灯的灯罩 翻转过来,口朝上,把硅胶倒在灯罩里烤干,使其恢复深蓝色。

  为了保护镜头,平时应把无色透明、滤除紫外线的UV镜或浅粉 色的天光镜 (S
KYLIGHT 1B)拧在镜头上,这两种滤光 镜不影响曝光量,既可以 防止风沙
雨雪,还能在轻微碰撞中起减震 的作用。   

在寒冷的冬天,如果长时间在室外停留,拍摄之后应随时把照相 机放在大衣 里面,这样就不至于使机内电池的温度降得太低,可以 充分利用电池的能量。

    由 室外进入室内拍摄时,可以把手焐在镜头 盖上,使镜片及时预热,这样就不会出 现“哈气”,如果万一蒙上 “哈气”,切不可匆匆擦掉,否则就会擦出花道儿, 只要稍等片 刻,这层雾气就会自然消退。

  国产镜间快门上紧之后最好不要再改变快门挡位,否则容易造成 损坏。如需 改变
挡位,有多次曝光装置或快门与卷片装置不联动的 照相机,可以盖上镜头盖 按下快门
,调整曝光时间以后再把快门上 紧。

  在更换胶卷的时候,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应该把光圈开到最 大,这样在按下快 门卷
过片头的时候,光圈就不再随之收缩、扩 大,因而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磨损。 此外还应
该把相机背带缠在手腕 上,这样可以防止照相机意外跌落,也可以更轻 松地持握相机
,避 免在忙乱中过于紧张而误触快门帘幕。某单位在短短两个月间, 竟 连续出现用手
指按坏尼康FE2和尼康FM2钛质帘幕快门的情况, 因此在更 换胶卷时千万不要大
意。

  很多书刊都告诫摄影者:直射的太阳光会烧坏快门帘布。但是经 过笔者多次 试验
,发现只要使用得法,烧毁帘布的可能性极小。因 为现代照相机的非金属帘 幕都涂有
耐热抗老化的橡胶涂层,在室  外摄影时,光圈一般处于中等偏小的挡 位上(例如F
5.6—F1 1),大部分光线都被光圈阻挡,使阳光中的红外线 威力大减。笔 者使
用焦距50毫米的标准镜头,光圈开到F5.6,在北京地区 夏天最强的直射阳光下连
续曝晒了五个小时,也没有把供试验用的普 通黑色织物 烧坏。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自
动光圈虽然经常处于全开 状态,但由于有反光镜的 遮挡,阳光也不会照到帘幕上。有
人担心 阳光会透过反光镜边缘的缝隙照射帘幕, 实际上各照相机制造厂为 使取景画面
更加完整,近年来竞相增大反光镜的面积, 因反光镜边 缘漏光而烧毁帘布的现象已被
杜绝。   

请注意:现代照相机并非不怕酷晒,阳光曝晒会使测光系统产生 无法挽回
的 损坏!因为无论是磷砷化镓、蓝硅光电管还是硫化镉光 敏电阻,长时间受强光照 射
都会使灵敏度大大下降。因此拍摄之后 应该及时盖好镜头盖。

  照相机使用之后,在装入皮套时,必须 把镜头的拍摄距离调至无限远,这时 镜头
筒收缩得最短。照相机皮 套一般分为机身后套和镜头前套两部分,摄影时要 摘下前,
以免挡 住镜头的视线。当镜头装上遮光罩,或换用长焦、变焦镜头,特 别 是安装闪光
灯以后就无法使用镜头前套。因此一个设计合理的摄影包 比皮套更 为实用。摄影包应
该用不透水的材料(如人造革等)制 作,颜色最好浅一些(例 如鲜红、桔黄、明黄、
白色)这样能有效 地反射阳光中的红外线,以免包内温度 升得太高。

    包内的减震衬垫 应选用以尼龙绸包裹的泡沫塑料,既光滑、柔软又不 掉毛。摘下前 套的照相机可直接入在摄影包里,以便随时取出来拍摄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9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