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nalan (光荫), 信区: photography
标  题: 认识相机(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1月28日14:53:18 星期二), 转信


        傻瓜机的曝光原理: 傻瓜机的曝光原理与一般135机曝光原理大同小异;都是由
光线通过相机镜头,聚焦成影像到胶卷上曝光 。而相机的测光系统就会根据光线的强弱
、被拍之主体本身对光的反射程度,与根据使用胶卷速度而决定光圈同快门组合。 傻瓜
机的好处在於采用全自动曝光系统,你无需担心曝光问题,只需专注於拍摄人物、风景
身上;如果你曾经使用过手动相机,你就知道省却了很多麻烦。 DX编码曾介绍过。便携
机使用高速胶卷,但相机怎分辨哪一筒是100度,哪一筒是800度?原来是根据胶卷筒上
,由黑色同银色的格子排列成一组胶卷ISO特定编码;当你将胶卷放入便携机时,相机就
会根据胶卷密码而去设置适当曝光程序;而你亦能够从相机背後一个细而长的透明窗子
,看到胶卷的型号及种类。

        怎样决定曝光组合? 在傻瓜机镜头上有一细小感光器,根据现场光线传递资料
到曝光系统上,而作出一个适当快门、光圈组合。 在强光下,曝光系统会选择小光圈同
高快门速度组合。在微弱光下,则会选择大光圈慢快门组合;整个程序完全自动。根据
经验,在光线充足情况下,傻瓜机曝光系统是十分值得信赖的。 预计曝光组合查实,傻
瓜机自动曝光系统不外乎根据不同光线场合而作出不同组合。例如在阳光普照下,必会
选择高速快门与小光圈,因为高速快门能减少因手持相机所带来的震动,避免影像模糊
,而小光圈则能够令到被拍摄主体都 Sharp 清楚。而在弱光情况下,傻瓜机则会自动提
示你采用闪光灯,以补光线不足,除非你关掉闪光灯,否则一般情况下,都能够避免曝
光不足。
       但有两点要留意∶
      (一)在阳光充足下,使用有变焦(Zoom)的傻瓜机,闪光灯指示器常会亮起,提示
你用闪灯;这不是傻瓜机有问题。 只因为一般有Zoom的傻瓜机,在长焦距,例如35-10
5mm,焦距在105mm时,本身光圈设计很小,虽然阳光充足,但又要顾及快门速度不能太
慢,故便要用闪光灯,弥补不够光。
      (二)一般傻瓜机本身快门设计并不会太快,当拍摄高速的运动比赛项目时,影像
极可能模糊不清,这并非你手持不稳定,只是傻瓜机快门不够快。 控制傻瓜机正如以上
所提到,当用Zoom时,阳光下也要用闪灯,
   但仍有方法解决∶
     (一)用高速胶卷----高速胶卷能解决小光圈不够光问题,但当Zoom镜在如以上例子
35mm时,则随时会出现曝光过度,故不要用超过400度。
     (二)关掉闪光灯----关掉闪光灯用脚架,不过脚架太麻烦,倒不如放在一些物件上
,如木椅、石面上;但如果你艺高人胆大,而自认对摄影有不少认识,对自己的傻瓜机
又了解清楚,而看见光的强弱便知道快门光圈组合, 倒不如关掉相机闪光灯,手持拍摄
。 但假若你一年中才拍照二、三次,那么就乖乖地听相机的指示用闪光灯吧!

相机维护的注意事项:
      1.切勿触模相机的反射镜或对焦屏。使用气球扫清除尘埃。
      2.切勿触摸快门帘。
      3.切勿触摸DX触点。使用气球保持它们的清洁。
      4.使用柔软清洁的布清洁观景器接目镜。切勿使用酒精。
      5.使用气球扫清镜头表面。使用柔软、清洁的棉质布料或镜头纸,并以乙醇(酒精
)濡湿,把泥尘及污渍清除。以圈状的作由中央向外边拭抹。小心勿留下痕迹及勿触摸镜
片的其他部份。
      6切勿为相机加油
      7.切勿相机亦留在过热的地方。
      8.相机必须保持远离水潮湿。当在接近水地方使用相机时,小心有水溅出,特别
被咸水溅湿。
      9.切勿让机身和镜头掉落或碰撞在硬面上。强烈震动可使相机故障。
     10.若相机出现故障,立刻把它送往服务中心。
     11.把相机储存在乾、凉并远离樟脑(防虫剂)的地方。在潮湿的环境中,相机须储
存在放有乾燥剂的胶袋内, 以避开尘埃、湿气及盐分。但注意,把相机皮套储存在胶袋
内有可能令皮质受损。
     12.要保持内置闪光灯的聚光镜处於最佳状态,每日月要把闪灯闪光数次,如此它
便可使用上多年。傻瓜机虽说一按即拍,不需甚么技巧,但那一按的功夫其实一点也马
虎不得。要有稳定的一按才能有清晰的影像,这是使用傻瓜机的最基本条件。而稳定的
一按完全依靠正确的把持相机手法,究竟应怎样手握相机呢?

    今期就跟各位谈一谈这一直不为重视的技巧。 不可手软!想要把持稳定,一定要绝
不手软的握著相机之手柄。当然,太用力亦是不应该的,将肌肉谷到「青筋都暴出」去
手持傻瓜机拍照,不单止一定手震,更是十分难看。其实所谓绝不手软,是指用适当力
度并以最大接触面去把持相机之手柄,而另一支手则轻托机身。以下有几种手持相机的
方法,其中有对有错,大家不妨参考一下。
    首先第一种正确手法是传统SLR相机手持法,不过加以变化,左手将姆子及食指板开
成直角,作用就如架一样托著相机。
    第二种方法比较普遍。但要留意双手之间必需贴紧身体。
    第三种是垂直拍摄时的手法。留意相机之闪光灯在此手持方法时在上方。这种手法
是有目的,而且是必要。因为可防止闪光灯之闪光在主体面上留下可怕的暗影,(试想像
以电筒从下巴向上照的可怕模样),所以用拍闪光灯照必要用闪光灯在上的手持方法。同
样要注意是∶小心手指遮著闪光灯以及手同样要紧贴身体。
    第四种手法是说假使现场有面墙,请加以利用,因为它一定比你更能稳定地支持相
机。
    而以下四种是一般使用者持傻瓜相机拍摄的通病∶
      其一、单手持机扮有型。不错,的确看似潇洒,但通常无好结果。
      其二,看君请别笑,真的有人如此持机拍摄,除了似鸡惹笑外,此姿势一无是处

      其三,用手指拈著相机,彷似机身火烫,手握不得……你能拍得好吗?
      其四,如此握机拍摄一轮之後,你一定会觉得手指灼痛。因为你的手指遮了闪光
灯。除了一支灼痛的手指之 外,你更会得到一堆「口黑面黑」的相片,恭喜。 若能留
意手持相机的手法,相片质素必能提高不少。朋友, 别再怪手上相机不好,问题可能不
在相机 之上。



--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mol.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3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