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roll 版 (精华区)


首页 - 资料记载  - 返回 
不可逾越的传奇(1) Jimi Hendrix传记 
 
吉他斜挎在他的身后,布满灰尘的皮靴,就是他的卡迪拉克。
17岁时他离开家园,渴望见到更大的天地,他是公路之子!在公路上漂泊,就是他的生活
。 
我说不清是什么穿越了烈火,不管怎样,他将世界抛在了身后,众所周知,那古老的故事
:为了荣耀,你定要奋力而战!
——Jimi Hendrix
  “公路之子”(Highway Child) 摇滚音乐史上有这样一位被尊为“吉他”之王的人物
:他对电吉他效果的组合实验在当时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吉地演奏的魅力;他精湛绝伦、突
破常规的演奏手法使所有与他同时代的吉他大师们瞠目结舌;无论在当时或现在,他都无
愧为吉他艺术的先锋。他是黑人音乐家的骄傲,是嬉皮精神的象征,反文化运动的旗手;
他的作品被奉为摇滚经典,时代圣歌……不幸的是,“激动人心的6O年代在造就他的奇迹
的同时,也让他成为了那个时代悲剧化的祭品——年仅27岁,他便撒手人寰。 
  尽管他的辉煌只有短短的三年半,但他的一切已化作了一颗永远划过摇滚世界的流星
,闪烁并照耀着一代又一代投身于此的斗士们! 这就是Jimi Hendrix,一个永不可逾越的
传奇! 
第一章:
  公路之子,踏上征程 公元1942年11月27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正酣。在美国西雅图的K
ing County医院,一个普通的黑人男孩呱呱坠地,此时,他的父亲正在遥远的欧陆战场服
役。James Marshall Hendrix,这是这位父亲一Al Hendrix在退役返家后为孩子正式取的
名字,“Jimi”是孩子的爱称。 
  岁月流逝,幸福的生活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降临在Hendrix家里,相反,Al与自己酗
酒的妻子整日吵得不可开交。终于,在小Jimi10岁时,他的父母离异了。JimiJ与两个弟弟
被判给了父亲。Al Hendrix拼命工作,尽量让自己的孩子们能过得舒适一些。 
。 学校里的Jimi各科成绩均不错,并且爱好美术、写作和天文。像5O年代大多数孩子一样
,闲暇时,Jimi也喜欢倘佯于”猫王”Elvis、Bill Haley Little Richard、Chuck Berr
y、Jerry Lee Lewis、Buddy Holly等早期摇滚乐手们所营造的动感无穷、五彩缤纷的神寄
世界。Motown和福音(Gospel)歌曲让他领略到的是黑人音乐的风采,而对于Blues的迷恋
,则为他注入了真正的黑人之魂;正是Muddy Waters、B.B King等人的Bluse鼓励他走上
了一条通向音乐的大道。 
  父亲Al非常支持儿子在音乐上的追求,他省吃俭用为Jimi买了第一把实心电吉他,自
己也抱起萨克斯,每晚陪儿子练习。Jimi17岁时;参加了一支地方乐队“摇滚王“(The 
Rocking),在这支专门翻唱当时的热门歌曲的乐队中充任贝司手。之后他转而参加“托马
斯和汤姆猫”乐队(Thomas and Tom Cat),改弹主音吉他,并辍学在家帮父亲干活维持
生计。 
  贫民区恶劣的环境不可避免地使涉世求深的Jimi干下了一些出格的事情。1961年,为
躲避判刑,Jimi主动报名参加了IOI空降师,成了-名伞兵。在肯塔基州集训期间,Jimi与
几个黑人新兵组成了一支R&B乐队“卡索尔斯国王”(The Kng Kasuals),在基地内外组
织演出。乐队的贝司手Billy Cox与Jimi成了要好的朋友。 
  1962年,Jimi因在跳伞中受伤而退役。他与同年复员的 Billy继续以The King Kasua
ls的名义在纳什维尔各地的俱乐部中演出。尽管不久乐队由于演出机会太少而解散,但那
时的Jimi已下定决心以音乐为生了。 
  这以后,他一个人继续东奔西走地找些伴奏的零活儿来干。现实是残酷的,在6O年代
中期作为一名职业吉他手意味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对音乐执著的追求,因为对于一个没名
气的伴奏者来说,他只能得到低微的报酬,却要面对疲劳的奔波、极差的食宿和不规律的
生活。但Jimi却无视这些,而将每一次演出都当作是难得的学习机会。1963年到1965年间
,Jimi曾有幸先后为Albert King、Jackie Wilson、the Supremes、Cutis Mayfield等大
牌明星伴奏。那段日子里,他尽力观察,注意积累经验。比如在与同样也弹左手型吉他的
Blues老将Albert King 同台时,Jimi就曾深深地陶醉于King的那种简洁共鸣的音色,并发
现了King的秘密:即在松弛的低把位上进行推弦,一次两个音,便可以更迅速利落地做出
中音域的“布鲁斯之音”(blue notes)。这种音乐技法上的“偷师”使Jimi受益匪浅。
另外一位影响Jimi的老前辈是野性十足的Little Richard,对这位昔日巨星的崇拜使得Ji
mi不仅在服饰打扮上,更在舞台风格上刻意模仿他,甚至还留了一撇Little Richard式的
胡子,以至于一次Richard的歌迷将Jimi误认作了他们的偶像。 
  逐渐地,Jimi开始有意识地探索属于自己的风格与技巧。在台上初露锋芒后,那些已
是大腕儿的合作者们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Little Richard的乐队Upsetters的Henry N
ash这样回忆道:“我永不会忘记Jimi带着他的吉他出现在演出汽车上的那一幕:他的吉他
用一个装马铃薯的麻袋包着,竟然只有五根弦!可Jimi却用它与我们一起演了一晚又一晚
。” 
  1964年初,Jimi来到了纽约,黑人聚居的哈莱姆区和白人聚集的格林威治村(Greenw
ich Village)让他接触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精神文一化。格林威治村是美国”垮掉派”们
的基地,聚居了当时许多左派激进分子、青年艺术家和嬉皮士。在这里,Jimi见到了常在
“Cafe Wha?”、“煤气灯”(Gaslight)等著名表演场所没出的Bob Dylan。Dylan那极
富哲理、诗意化和自然朴素的风格,强烈震撼了Jimio同时,Dylan念白似的演唱也鼓励着
一度为自己噪音不好而羞于开口的Jimi开始考虑自己唱自己的歌。1965年Dylan转向电化摇
滚的革命性举动就更加坚定了Jimi的信心与对理想的追求。可以说,Bob Dylan是Jimi的精
神启蒙者。同样也是在格林威治村,嬉皮文化的耳濡目染,使Jimi开始了对另一超然世界
的体验,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致幻剂当作了他艺术的缪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轰轰烈烈
却又充满区矛盾的不归路。 格林治威村的生活无疑令Jimi承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这洗
礼让Jimi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愣小子开始蜕变为60年代万众瞩目的歌星,并成为他一生的注
脚。而当另一位人物在村中出现的时候,Jimi生命的轨迹便直接且永远地改变了。 
 
  - 返回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8.60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