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world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hampaign (原野), 信区: SFworld
标 题: 大宇宙战争年代志8.1-5
发信站: 紫 丁 香 (Thu Sep 30 19:11:01 1999), 转信
大宇宙战争年代志
卷叁第八 章 之一
第八章 之一 会战前夕 (E)
不过在谈到双方的战术方式与战略计划前,必须先行了解一下双方在此次会战
所使用的主战武器,因为以下的这些主战武器决定了双方在作战时所做的一切的规
划。
首先在国协军方面,由於国协军将领基於他们所一向自豪的军事传统与多个世
纪以来行之有效的战术方式,也就是所谓的「大舰队运用」,况且他们也一直拥有
将近无限的人力和物力来建立一个全方位性质的舰队,所以国协军的舰艇与武器上
一向注重火力与装甲防护力,而比较忽略机动力,况且在震旦战争与伯洛奔尼撒战
争中的许多战例让国协军的将领认为在侦测仪器的发展下,再快的舰艇在无限广大
的宇宙中也慢的像是蜗牛,而且它们的速度再快也不会比电脑的反应与雷射的速度
快,所以宁愿把比较多的资源给放在装甲防护力与舰炮火力上面,最好别人无法一
炮击毁自己,而自己能够一炮击毁对手。在这种原则下,国协军遂将宇宙战舰给越
做越大,主炮口径也越做越广,而终极产品就是「常胜级重装甲战斗舰」,虽然这
艘战舰的原始设计理念是盎国兵器工程学家威廉.尼尔生博士(参考卷一),但是
却十分合乎国协军在战术上的传统需要。而这个款式的战舰在装甲上有着革命性的
设计,所以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在讨论它的性能。
常胜级重战的正面装甲在纸面上号称厚达七千六百公尺,其实这是一个很笼
统的算法。实际上它的装甲不是过去的那种简单来说只是一层厚装甲板与另一层厚
装甲板互相紧靠衔接的「洋葱型」装甲层设计,而是把过去的一层层装甲板之间给
的一层层装甲板之间给
加上一层可以迅速吸收高热能雷射的材质,并且彼此之间还有一段间隔。同时造型
上更考虑了雷射在穿透前一层装甲板之後的走向,用可以让雷射折射开来的「曲折
面镜面耐高热硬磁板」来使得雷射滑开或是不易穿透进去。由於为了保密的必要,
国协军并没有透露出这样的设计方式,而只是用各层传统型装甲板的总和来做为纸
面上的装甲厚度。实际上,这种设计使得原本看起来只有将近八公里的装甲还要足
足厚出两倍有馀,而防护力绝对远远超过同等级厚度的舰艇装甲。所以,除了参与
制造者以外,包括绝大部分的国协军官兵,根本不知道这种战舰的正面装甲在实际
上只有常胜级战舰特有的450 cm主炮才能一下子将它给击穿,其他口径的主炮根本
没有这种可能。国协军高阶层认为也没有必要告诉他们这个军事机密,因为他们认
为只有连自己人都不知道的秘密,才是最不可能泄露出去的军事机密。也就是因为
如此,国协军官兵上至一级上将,下至二等兵,往往靠着以往的战场经验来判定常
胜级战舰的装甲防护能力,所以一旦看到所谓的「装甲终结者」的150 cm口径的雷
射炮出现在战场上时,会造成国协军全体官兵的紧张情绪。----更何况有关於这款
战舰的缺点的谣传已经流传已久,造成许多基层官兵的心理压力。而国协军高级将
领也一向缺乏了解士兵心声的管道,不过中级指挥官却是心知肚明,但是他们大多
来自殖民地,所提的意见也不一定被出身於太阳系军官团的高级指挥官们所接收。
此外,这款战舰在制造上的确有不少偷工减料之处,尤其是为了提早装备在正规集
团军舰队来进行安宇战役,而要在短短的时间之内装配好叁个集团军(九千艘),
根本就超过了国协的总体军备生产能力,所以它们之中有不少艘战舰在展开会战时
,还有不少民间的工程人员在上面进行装修工作,更不用说全体官兵还没有熟习好
它上面的新式装备了。
不过国际军方面并没有把这些问题给加进战略考量里面,所以它仍旧把这批战
舰给当成性能上和封.易北将军麾下的那些性能优越的常胜级战舰来加以对待。不
过却也同时加紧对国协军官兵的心战打击,尽量使他们对於新装备产生恐惧与自卑
的心理,进而瓦解他们的战斗意志。此外,除了国协军高阶层与包办军备生产的半
官方或是民间重工业的少部份工程人员以外,国际军全体官兵可能是最为了解常胜
级战舰的一群,甚至还有一名军官曾骄傲的向我表示他就算闭着眼睛在常胜级战舰
上面走路,都不会迷路或是摔倒。----更何况国际军的手上还有一批从第十九次安
宇攻防战时所俘获下来的常胜级战舰,不过由於缺乏後备零件,所以许多战舰随被
弃置在宇宙中当做障碍物或是改装成浮游炮台,只有剩下一百五十艘是被国际军用
来作战。
----安宇方面不是不想要仿制这款战舰的,并且也有了初步的工程蓝图,命名
为「台风级重型战斗舰」的造舰计划。不过却因为450 cm雷射舰炮与安宇的生产能
力上的双重困难而放弃。前者是暂时无法做到,後者是即使能够做到,以安宇的军
备生产能力,恐怕一个礼拜才能做出一艘,而安宇当时一天可以生产350 艘水 级
狙击舰。尽管它上面的88 cm或是95 cm口径的雷射舰炮对於常胜级的装甲来说等於
隔靴搔痒,但是其组合运用起来後的破坏力绝对能压倒一艘常胜级。况且就算无法
击毁常胜级战舰,对付国协军的中型战舰和小型战舰的装甲是绰绰有馀。虽然水
级狙击舰的舰炮口径与战舰推进器的加大使得它的能源消耗速率增加而导致续战能
力转低,不过这方面的问题却被国际军用一种十分简单的战术与技术方式给予以解
决,稍後再详加介绍。
不过,事实又证明了再厚的装甲也无法抵过一 逗 弹头鱼雷时?使得很久以前
就有人质疑过是否有必要发展这种巨大的「有人雷射炮台载具」。於是各国军事家
便提倡用一种较为小型的战舰来做为它的反飞弹防护系统,而这种较小型的战舰就
可以在装甲与火力上加以减少,使它纯粹做为防护重战在战场无法顾及的一面。这
就是日後巡航舰、驱逐舰、与舰载艇的设计理念开端,因为之前的战舰都是依照单
一规格所设计出来的产品(但是当时的「单一规格」和「小舰队运用」的单一规格
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只是纯然的「你有我也要有」的原则罢了,後者只是简化基本
的零件与舰形,但不违反因事制宜的设计需求)。於是这种较为小型的战舰便被称
为「巡防舰」,专门用来保护主力战舰的。(莱瑟斯特注:後者被震旦帝国称为「
楼船」,而巡防舰则称为「艨冲」。)
後来到了百里先锺时,他觉得「艨冲」(巡防舰;当时仍有不少人按照震旦时
代的称呼)可以再行分级,以用来执行不同的作战任务。首先,他把一些艨冲的推
进器给加大,使它比「楼船」(主力战舰;日後的重战)还要快,称之为「快帆艨
冲」,专门用来迂回敌阵的侧翼。接着,他在把一批艨冲的尺寸给尽可能的加以缩
小,让「舢舨」(运输舰)可以加以载运,以便用来保护「辎重」(补给纵队)。
而那些一般规模的艨冲则加强防空力量,用来保护楼船。後来他的继承人端木丘徒
将军把这些费事的古代名词给消除掉,换成一目了然的现代化名称,同时也赋予新
的战术职责,於是这叁种艨冲就变成了巡航舰、舰载艇、与驱逐舰这叁种等级。
在国协军的战术原则运用上,实际上也是整个宇宙各国的战术运用原则,巡航
的功用是机动打击、驱逐负责阵列的防空与扫雷,以及吸收敌军攻击时的第一波震
荡、舰载艇则是保护重战以及补给纵队、而重战则负责火力支援。在这些战舰的联
合运用下,国协军的宇宙舰队在理论上来说是个攻守兼备,万无一失的强大军团,
除非遇到拥有绝对重量的敌军,否则不可能被同数量的对手所击败。并且这样的编
制与其所配合的战术运用在遇到专门以「万岁突进」式作战的震旦军以及「舰海战
术」闻名於世的斯军时,仍然能够保持不败的优势。
在讲到国协军的武器时,也不得不谈一下它的人员素质。撇开军官的能力不谈
,国协军的基层官兵在素质上并没有像是日後国际军所说的那麽差劲。相反的,至
少国协军正规部队的官兵素质都不在盎国皇家宇宙军的官兵素质之下,并且军纪严
谨,人人吃苦耐劳与反应灵敏,训练水准更是无庸置疑。同时还有一个十分弹性的
人事制度,可以让任何一个士兵在必要的情况下,代替受伤或是阵亡的长官继续进
行指挥作战。尽管宪兵与政战人员常被他们所厌恶、畏惧、或是嘲笑,但是爱国心
与大无畏的勇气使他们拥有极为旺盛的斗志。虽然这个特性正在被腐败的政治给不
断消磨殆尽,但在此时,国协军正规部队的基层官兵们仍有不可忽视的战斗力,况
且之前的国际军游击作战并没有将他们的实力给予以摧毁,反而使他们急着为伤亡
的战友们报仇雪恨,可惜他们的长官却忽视了这个心理因素。----或者应该说高级
将领们往往用一个全面的战略视野来计划整场战役,所以不得不去放弃他们所认为
不重要的部份,而何者重要与何者不重要,一向是难以完全正确的加以评断。如果
将国际军和国协军双方的将领易地而处的话,并不能保证前者会比後者做的更好,
因为在整个人类战争史上,只有一场战役是完全靠意志力打赢的,那就是公元一六
八九年苏格兰(Scotland)加可拜(Jacobite)民变中的齐理克阮奇(Killikran-
kie)之役。
kie)之役。
----那是一场古代英国战史上的笑话,当时英军拥有四千五百名手拿最先进的
前膛枪,并且还有骑兵部队与叁座大炮助阵,结果被两千八百名拿着大刀和盾牌,
唯一的战术就是往正面冲锋的苏格兰乌合之众给击溃。不过这场战役在战史上有相
当大的纪念价值,因为它是战术与武器史上的一个转捩点:第一次使用刺刀。虽然
装配刺刀的英军被苏格兰人打的抱头鼠窜,但是从此以後,步枪兵就不用依赖长矛
兵的保护了。英军之所以战败,除了主帅是个无庸置疑的白痴以外,助阵的大炮在
发射时,炮架被震垮,而骑兵部队的马匹在听到苏格兰风笛以後突然失去控制,不
战自溃,而且当时的刺刀是塞在枪口里面的,不仅装配不易,而且很容易被折断,
更不用说苏格兰民变军的战斗意志力是如何的震憾人心了。……所以,基层士兵的
战斗意志力不常被指挥官所重视的原因在此,因为影响一场战役的主要因素往往是
物质方面的,而精神方面的力量只能当做助力而非主力,因为自古以来,或许有单
靠意志力就能打赢一场战役的实例,但没有单靠意志力就能打赢一场战争的。
再来是国协军的二线部队,这理所当然的是现在一般人对当时的国协军的历史
印象,但是他们也没有想像中的那麽差劲,否则国际军在消化他们的时候,也不会
有那麽的神速,只有几个月就把他们变成无坚不摧的劲旅。当然,军纪不佳,经常
性哗变与到处骚扰平民,无论士气、忠诚度、装备、与训练更是无法与一线部队相
比。不过,由於在震旦战争中,他们往往被当做消耗敌军物资用的战略工具,而幸
存下来的人虽然少,却是经验丰富的战士甚至十分优秀的战场指挥官,只是他们往
往无法幸运的在国协军的人事体制下获得应有的尊重与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国协
军的二线部队往往是国际军的统战对象,所以在国际军发动游击战的时候,这些二
线部队的官兵们往往发现他们无法站在优势而迅速的撤退甚至投降。虽然努力作战
的仍占绝大多数,但是国际军的宣传系统往往把二线部队的「起义来归」事件给加
以无限制的渲染扩大,使得国协军高级将领们不敢过於信任这些二线部队的忠诚,
进而导致二线部队更加自暴自弃。不过在此时,投入此次战役的二线部队在基本上
只是防护国协军的补给纵队与陆战部队的运输船队,并没有安排任何有关於正式的
舰队战任务。
最後讲到国协军的陆战部队,虽然在二十世纪以後,大气层内的战斗部队已经
逐渐失去价值,但是在维持社会治安与监视占领区人民的军事活动上,陆战部队仍
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何况随着陆基防宙武器系统的不断强化,使得宇宙舰队不可能
完全依 到 炮与飞弹的轰击来完全肃清行星表面,而这时就必须依靠陆战部?来执
行清除工作。国协军最常用的战术方式是先以强大的宇宙舰队炮火压制行星表面与
大气层中的防宙武力,同时派遣搭乘太空梭的陆战部队大举登陆。接着用陆战部队
来诱出敌军的地面部队,在陆战部队的指导下,用宇宙战舰的火力将敌军地面部队
给加以彻底的摧毁。
由於陆战部队的战略目标与战术任务是如此的简单,同时加上大气层与地心引
力的牵制,还有土壤承受力以及空气阻力等诸项物理限制,陆战部队的武器发展其
实不会比二十世纪时要先进多少,甚至还比那个时代还要倒退许多,反正大气层内
作战的战术发展已经在二十世纪时走到尽头。一如古代中国武术的地位,在冷兵器
时代,战术的优劣决定於将士们之间的单打独斗技巧而非武器技术。到了火药时代
,除非运气太好,否则只凭拳脚刀枪上阵,只是徒然送命,所以古代中国到了大量
,除非运气太好,否则只凭拳脚刀枪上阵,只是徒然送命,所以古代中国到了大量
使用火器的明朝时,中国武术的发展也就停顿了下来。而火药时代的战术也是一样
,到了太空时代以後,除非有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否则战车和航空母舰是无法在战
场上取得优势的,所以陆战部队的武器系统不会比二十世纪更好。也就是因为如此
,在国协军军中,陆战部队和宇宙军部队往往很难建立起共识,因为前者认为後者
故意歧视他们,而後者则认为前者根本是该被淘汰的军种。
不过无论如何,陆战部队确有必要存在,只是国协军在以往为了能够压制殖民
地,所以在每个集团军中,分驻於各中继站恒星系的陆战部队在人数比例上始终无
法减少。另外还有一个国协政府方面不欲多说的理由:安排权贵子弟当上高级军官
,但是没有那麽多位置安排他们,而且叫他们指挥舰队战简直是开玩笑。
鉴於陆战队人员的安全问题,以及国际军游击战的激烈,上官复伦觉得把陆战
部队给留在瑞欧.胡尔吉恒星系实在不妥。为了免於他们被国际军给俘虏的可能,
以及为了让大多数是权贵子弟的陆战部队指挥官能够累积到一定的功劳,而这又是
上官墨明以往用来讨好国协政府高阶层的不二法门,所以上官复伦只好把他们给一
起带到安宇作战。----不过,保护人员性命是上官复伦的首先考量,因为他不想让
这些人留在後方而变成国际军手上的人质,否则到时候他会不知所措。何况他又耳
闻部份陆战部队官兵在一路上扰民的传闻,所以把他们留在瑞欧.胡尔吉也实在是
难以放心,还不如就近看管比较妥当。而祖传的巩固人脉战术,则很有可能从来没
有出现在上官复伦的脑海中,可惜我们永远不会知道。
而对於国际军来说,国协军对陆战部队象徵着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所以王任
远将军也一直利用情报工作来间接促使国协军把陆战部队给一起带进安宇来。因为
在现阶段,大同国际所缺的不是战舰,而是「劳动力」。----所以国际军根本不想
要让国协军专心的和他们打一场宇宙舰队战。
由於缺乏行星国协所享有的那种无限资源优势,大同国际宇宙军的主战武器在
制造上务求简单与耐用。如果把国协军的宇宙战舰给形容成劳斯来斯的豪华大房车
,那麽国际军的宇宙战舰大概等於阳春小轿车而已,而且还是那种只有开发中行星
上才会出现的款式。由於为了顾及大量制造的原则,国际军所做的大部份战舰都是
除了装甲、舰炮、推进器、潜望镜与超空间无线电以外一无所有。虽然这并不是一
款十分顾及乘员舒适度的武器系统,不过却有极大的改造空间:装甲可以加厚、舰
炮口径与雷射输出功率可以加大、推进器的推进力几乎无限制提升、燃料槽也可以
大幅扩大而增加续战能力、而简单的舰身外型上更可以加装各种难以想像的装置使
它适应不同的战术需求。这种驱逐舰在基本结构上虽然是国协军早就鄙弃已久的「
墨鱼级」驱逐舰,但由於国际军的前身是国协军二线部队中的第四十四(废物)集
团军,本来就大量配备有这一款战舰,所以也就理所当然的要求安宇共和国加以大
量制造,以便使国际军官兵们得以快速适应这种武器。也由於它的主要改装理念出
自於王任远将军的祖父王少雄(虽然他当时并未参战),所以也就被国际军命名为
「水 级」驱逐舰\狙击舰。
由於苏黎世军校创办人百里先锺注重军校生的个人自由创造能力,所以该军校
所毕业出来的学生中,不乏具有近乎於疯狂奇想之辈,而这种人在讲究保守主义以
及绝对服从的国协军中根本就是格格不入。百里先锺的原意是想要培养出不墨守成
及绝对服从的国协军中根本就是格格不入。百里先锺的原意是想要培养出不墨守成
规的军事人才,但结果往往是教育出了王少雄之类的人物,结果使得富有创造天赋
的人往往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王少雄上士可以说是一个疯狂发明家,不过别把他
的样子给想成电影里面的那位穿着白制服与留着爱因斯坦发型的人物,他还不至於
那麽不正常。----但是他的实际外型也没有让人看得出来会是那种改变人类历史与
社会结构的伟大科学家:上身穿着白色无袖汗衫,下身穿着黑色棉短裤,两脚拖着
木屐,头上戴着斗笠,脸上总是堆满把本来就很细小的双眼给挤的更加细小的微笑
,走路时弯腰驼背。此外,他似乎患有十分严重的肺结核之类的疾病,因为在我见
到他的时候,他总是不时的在 人院屯 血,而且他所喜欢吃的一种绿色小果实与烟
不离手的习惯更是加重了这方面的病情(按:莱瑟斯特不知道什麽叫做「槟榔」)
。这个样子别说看起来不像科学家,更不像是一个当过兵打过仗的职业军人,倒像
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夫。虽然如此,他却是一个爱国心旺盛的老人,把他所发明的
武器贡献给国协当局。尽管每次都碰了钉子,但仍旧不改其志。而他却没有想到他
的孙子会是个军事天才,并且运用他的发明来屡次击败他所一直效忠的祖国。
虽然水 级战舰在外表上看起来实在是很不像是什麽高科技的产品,并且还有
一种好像可以用铅笔就可以戳破舰体外壳的感觉,同时炮击的精确度实在很有问题
,除了不适合远程射击以外,更不适合单打独斗。所以国际军便往往把这些战舰给
加以编组行动,而编组行动以後的水 级战舰在进行雷射炮击时,具有极为强大的
震憾力与破坏力。不过,基於武器性能与战术考量,国际军往往习惯用零散的远程
炮火去激怒敌军,待他们接近时再用集中的炮火攻击。同时因为此型战舰的续战时
间只有国协军战舰的叁分之二,所以国际军往往调低它的雷射舰炮的能量输出功率
或是编队论调作战,使国际军舰队在与敌军对峙时,仍然能够保持出战时一鼓作气
的战斗力。而水 级狙击舰上面所配备的88 cm与95 cm雷射舰炮可以轻易的切开两
公里与叁.五公里厚的舰体装甲,虽然无法对付国协军常胜级重战的正面装甲,但
是对付重战等级以外的战舰却是轻而易举。
另一种国际军最爱用的武器就是宇宙雷,因为它简单好用,便於大量制造而且
造价低廉。虽然它是守备用的武器,但是国际军运用简单的物理定律,用弹射装置
把它投掷到敌军的阵列中,使它自乱阵脚,要不然就是大量使用投掷用的宇宙雷来
对付失去中小型舰艇保护的重战。
不过,在武器装备上,国际军的传统是「让敌人供应」,除了从战场上俘获自
敌军的武器以外,也透过情报组织来大量购买对方所抛售的旧式武器装备。而就在
这场会战之前,国际军已经辗转的从国协那里取得了总数将近二十万艘昔日国协在
伯洛奔尼撒战争中所俘获过来的斯军战舰,加上之前的俘获自国协军的战舰数量,
使得在这场会战中,国际军系内防御舰队在实力上已经有所大量的提升。尽管斯军
旧型战舰的品质并没有比水 级战舰好到那里去,不过却使得与之交战的国协军官
兵大为紧张之外,同时也造成了一种困惑。由於国际军中的前国协军官兵并不熟悉
斯军装备的使用方式,所以他们也就选择原有的旧装备来作战,况且这些身经百战
的老兵们对水 级有一种感情与信赖感,甚至认为它比後来俘获自国协军的新式战
舰还要来的可靠与稳定。
在讲到国际军的军备生产,甚至是当时安宇恒星系的经济与工业总体成长的时
候,不可能不谈及石川天龙将军。虽然他是安宇人中唯一曾在国协军中担任高位的
候,不可能不谈及石川天龙将军。虽然他是安宇人中唯一曾在国协军中担任高位的
将领,并且还是执行第二次安宇恒星系攻防战的国协军第十八(轻骑兵)集团军的
副总司令。不过由於他不愿看见他的故乡受到战争浩劫,所以请求他的长官小松清
吉一级上将将他关在禁闭室内。後来,国协军战败,小松成了战俘,而石川却成了
安宇人眼中的英雄。而国协为了掩饰战败的责任,便将所有的过失加诸在石川的身
上,说他带着作战计划逃亡到安宇方面去。虽然这个捏造的事实说的十分缺乏说服
力,但是官方说法往往不是用来说服民众的,而是用来说服官方自己,所以石川在
国协的妻小也就遭到凄惨的待遇,後来下落不明。石川知道无法回去,於是只好留
在安宇为保护故乡而努力到底。
虽然他并不是个军事人才,更没有在军事行动上有过任何过人之处,不过却是
十分难得一见的组织与管理人才。在他的管理之下,安宇的物价在革命後迅速走向
稳定,军备生产增加(而导入王少雄的构想後,更是大为增加)。同时,他提议「
靖乡作战」,以消灭私掠船队的方式来增加国际军的实力。同时和意图脱离国协的
恒星系,无论是已开发还是开发中的恒星系,用黑市贸易与「幽灵人力」的方式来
获得大量的民生日用品,甚至军队的制服和小型武器,而使安宇得以把更多的劳动
力给安排在军火与重工业生产上。
由於石川天龙所属的工作性质,所以他在大部份的军事史记载上的着墨不多,
但却在经济史上扬名立万,被称为「大同国际的推进器」。
在士兵的素质上,国际军的前身是国协军的二线部队,而且还是闻名遐尔的「
废物」集团军,曾经被加上几乎所有有关於负面价值的形容词,其实这对他们并不
公平。虽然该集团军曾在伯洛奔尼撒战争的初期一被斯军合围就马上投降,不过这
是该集团军总司令的权宜之计,并且很快的就在取得斯军的信任後,立刻逃回国协
的阵营,但是已经无法让国协军高阶层所继续信任。也就是因为如此,该集团军的
全体官兵陷入无可救药的自暴自弃情绪,同时国协高阶层为了告诫全军应有为祖国
打到最後一兵一卒的精神,所以便把许多被认为是军中败类的人给充作第四十四集
团军的补充兵,以做为惩罚。同时,废物集团军的 解梦⒈ 而且时断时续,装备落
後,常被安排在战火最为激烈的地带。所以除了几个高级将领以外,没有几个人曾
经在这个集团军里面活的超过两年,因此幸存下来的人都是事後被他们的对手所形
容的怪胎。此外,由於废物集团军经常有哗变或是不服从长官的案例,许多高级军
官在进入这个集团军以後也往往失踪,所以废物集团军的每个人都被国协当局当做
不稳定的因子,所以也就更加不允许他们解散,以防止这些问题官兵在解散後成为
社会问题。----但是期望他们来个集体叛乱,因为依照国协官方的逻辑,这样就可
以顺理成章的把他们一网打尽,而且不会被人说话。国协政府终於达成了他们暗中
所期望的目的,但是他们也很快的,并且大惑不解的在付出沉重的代价以後才发现
到废物集团军似乎没有想像中的那麽「废物」。
国际军的另外一支主力就是在安宇共和国成立以後,受到革命精神的感召或是
纯粹的不满国协统治而从四面八方赶来的青少年,其中包括盎国人与高卢人(虽然
都只有几个人,而且他们之所以参加的原因也很复杂。不过从大环境来看,那些原
因并不重要)。他们虽然并不一定马上成为能征善战的战士,但是却对能够参与建
国大业的浪漫情绪感到激动。尽管他们往往被老兵们看成不知天高地厚的冲动派,
不过却对他们竟然能以这种浪漫情绪通过了种种由老兵们故意设计的可怖练兵规定
不过却对他们竟然能以这种浪漫情绪通过了种种由老兵们故意设计的可怖练兵规定
而感到倾佩。而随着国际军的不断胜利,这样的青少年也就越来越多。
不过,国际军最不可或缺的主力是原为战俘的斯军官兵。虽然他们都是因为战
败而被国协军所收押的战俘,但是期望回到斯国的心理使他们加入国际军的行列中
,并且也很快的证明他们当初之所以成为战俘,是斯军贵族军官的无能而非斯军士
兵的战斗力问题。他们大多来自斯国的农村,是殷实的佃农子弟,虽然教育程度不
高,而且思想简单,缺乏弹性,一旦军官阵亡就不知所措,但是坚忍顽强,能够面
对最为恶劣的环境而奋战不懈。同时由於期望能够早日回到家乡,铲平推翻沙皇与
迫害教会的叛党,让和平早日光临斯拉夫尼亚母国,所以在士气上无人可及。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39]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3.16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