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world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hg (紫水晶), 信区: SFworld
标 题: 众神的宫殿(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9月30日15:54:04 星期天), 站内信件
第二章 迷雾中的神秘面纱
神话传说、遗迹和废墟常引导我们去回顾过去的事情,尽管有这些遗物存在,但有
关它们的起因和演变过程的记载却荡然无存。我们虽然对自己的祖先有所了解,但在解
释过去的传统习俗、传说故事以及古代遗物时,仍会发现有许多奇怪的现象无法说明。
为了解开这些历史的谜,我们就像健忘证患者那样,竭力捕捉无意中出现的那些支离破
碎的记忆,试图以此为暗示,回忆起那些忘却的事情。 过去的事情总是令人难以捉
摸。人类学家的每一项发现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迷惑不解的问题。如果我们手头只
掌握着一些有限的数据,我们就不得不凭主观意识去评论这些古迹,这就很可能使人对
那些令人难以捉摸的事情产生误解。因此人类学家总是尽力用科学而系统的情报来解释
自己的发现,以避免作出主观片面的结论。人类学家必须掌握一个原则,即不能没有根
据地任意推论,按这种要求去研究探讨,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果,否则就留下无法说
明的历史空白点。 人类的想象力,很容易为古代那些伟迹以及创造这些伟迹的动机
注人新的含意。人们的想象可以从一个意念跃进另一个意念,看到失去的文明,而联想
起下沉的大陆;看到超级文明,便想到古代的宇航员;看到一种象征性的神秘知识,就
联想到一种特异功能。这是大家都有的一种普遍意识,完全是对奇妙事物的一种自发的
意识。 我们的祖先可能要比我们原先想象的更加聪明、更加复杂、更加富有创造力
。对于他们创造的业绩,我们甚至要进行深人的科学调查才能解释清楚。我们应以更开
放和谨慎的态度去开发我们的意识行为,使它更有科学性,能发现更多的真理。 17
98年 7月,当远征埃及的拿破仑在吉萨的金字塔附近作战时,曾为激励士兵们,而留下
了一段有名的话:“4000年的历史正从金字塔的塔顶着着你们!” 有位画家维万·
德农,也以学术调查团员的身份,随同这次远征。当他返回后,曾将他对金字塔的印象
,作了下述的说明。 “其魅力乃在于形状的伟大和单纯之中,也在于人类的姿态和
借由人类之手,所产生作品之巨大对照和比率之中。我们想努力了解是何种力量竟能移
动、运搬、堆积如此多的大石头,人类究竟为何而工作,究竟需费多少时间,使用何种
工具,而这些事愈无法无明,我们愈会感叹它竟是如此困难……所有一切全都神秘无比
。这些建筑物的建筑和构造,也全都神秘无比……” 自古以来,埃及的金字塔就因
其巨大和神秘性,而位于“世界七大奇迹”之首。数千年来,有许多人都向隐藏于金字
塔中之谜挑战,更有数之不尽的盗墓者、旅行家、军人、考古学家、科学家等进入金字
塔。结果,虽然我们获得了许多有关这座大建筑物的知识,但有关金字塔的神秘和谜,
则从拿破仑时代起,历经200 年到现在,也丝毫未减。不,应该说是了解愈多,谜就愈
深,也更增加其神秘性。
■早期的痕迹
自从商博良破译象文字以后,几十年间对于古埃及的研究有了不少突出的成就,它
们和下列的名字是分不开的,即意大利搜集家贝尔佐尼、德国目录学家莱普西亚斯、法
国古物收藏家马利耶特,以及英国测量、解释古物的专家佩特里。 考古学家霍华德
·卡特提到乔万尼·尼蒂斯塔·贝尔佐尼(1778—1823)时说他是“自有古埃及学以来最
杰出的人物之一。”贝尔佐尼早年在伦敦的一家马戏团里做过大力士。卡特的评价主要
是指贝尔佐尼的为人,而不是他在专业上的成就。大家都知道,业余爱好者在考古学上
起过重要作用,而贝尔佐尼正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个人。 1817年10月,贝尔佐尼在底
比斯附近的毕班·埃尔一穆鲁克山谷发现了一批古墓,其中有西索斯(西蒂)一世的陵墓
。西索斯一世在拉美西斯之前征服过利比亚、叙利亚和赫梯人的国家乍蒂。空石榴现存
伦敦索思博物馆。这座陵墓实际上早在 3000年前已经是一座空坟,贝尔佐尼并未探清木
乃伊被运往何处。西索斯墓的开掘为这座帝王谷后来的许多重要发现开辟了道路。多年
来这个地区到处进行发掘工作,及至得到最重要的收获已经是二十世纪的事了。 半
年以后,1818年3月2日,贝尔佐尼打开了吉萨的第二座金字塔即柴夫伦墓,直接来到安
放国王遗体的墓室。金字塔是最伟大的古代建筑,贝尔佐尼的初步调查带动了后来人们
对金字塔的研究。埃及上古史本来是一片混吨,那巨大的几何形体的内部蕴蓄着人类早
期的痕迹。 贝尔佐尼并不是第一个进入帝王谷的人;在金字塔里进行探测也并非自
贝尔佐尼开始。然而,尽管贝尔佐尼的目标主要是取黄金而不求知识,但他至少是第一
个在两处墓室和金字塔里揭示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直到不久以前才得到解决。
贝尔佐尼于1820年回到伦敦后,在皮卡迪利大街上 8年前建起的埃及厅里举办了展览会
,主要展品是西索斯的雪花石密棺和他的墓室模型。几年后,贝尔佐尼在前往廷巴克图
探险途中逝世。他在底比斯拉美西斯博物馆的拉美西斯的宝座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我
们今天可以谅解他的这种做法,糟糕的是他开了破坏古物的先例。以后,多年来有不少
人群起效尤,如古董商布朗、施密特和勒勃朗兄弟等。考古学家对于这种人感到十分头
痛。 不仅如此,在贝尔佐尼掀起的古物搜集热中,其手段的野蛮令人惨不忍睹,其
带来的后果必然是大量破坏而甚少发现。即便偶尔有人获得一知半解,也远抵不过他们
造成的破坏。贝尔佐尼在嫂集过程中虽得到一些零星的知识,但他也和别人一样,大量
使用榔头和铁钎。遇到密封的古墓需要打开时,他就不顾一切地用夯把封顶打得粉碎。
尽管贝尔佐尼的手段非常粗暴——任何现代的考古学家都会为之毛骨惊然的—— 但
霍华德,卡特对他还是满怀敬意,有一次卡特竟然说贝尔佐尼的发掘工作和“采用的方
式方法”都是值得赞扬的。这种说法好像不可理解,但我们评价贝尔佐尼不能脱离他生
活的年代,而且不能忘记有些重要的发现主要是他的功劳,而人们又从这些发现开始,
做了长期的调查研究工作,有的至今还继续进行。
■前无古人的奠基者
按照旅行家、博物学家亚历山大·洪堡的建议,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
拨出大批款项资助埃及远征,并选中31岁的理查德·莱普西亚斯担任领队。莱普西亚斯
1810年出生于德国瑙姆堡,研究过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言。32岁时在柏林大学任讲师;
一年以后启程赴埃及。 埃及之行计划用三年时间,即从1843年至1845年,时间、条
件是其他远征队所不能比拟的。他们的目的不是尽快搞到一批东西,而是对古物进行编
目和更多的了解。由于时间充裕,他们可以在一切有希望的地方进行挖掘。这样他们单
在曼菲斯一地就停留了半年,在底比斯停留了7个月。 莱普西亚斯的第一批收获是旧
王国时期的几处遗迹。旧王国时期是埃及历史上的早期,是修建金字塔的时期,年代为
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前2270年。他发现了以前无人得知的30座金字塔的痕迹和残余,从
而把金字塔的总数增加到67个。他还调查了130处平顶墓,这是在他以前的考古学家忽视
了的古迹。平顶墓是一种斜边的长方形建筑,里面有祭室,并有坚井通向下面岩石里凿
出的墓室。这些平顶墓建于旧王国时期,死者都是当时有地位的人。莱普西亚斯在德勒
阿玛尔纳发现了一批资料,可以初步说明伟大的宗教改革家阿门诺菲斯四世的生平。他
是第一个量出帝王谷各处古迹尺寸的人。他指导人们把寺庙墙上的浮雕和无数铭文翻制
了模型,并录下了载有帝王姓名的许多装饰图案。莱普西亚斯探索的范围直到公元前40
00年。他把见到的一切理出时间的顺序,把埃及历史看成一个整体,把一切古迹理解为
一定的发展过程的产物,在这些方面都是前无古人的。 柏林埃及博物馆里的文物都
是莱普西亚斯这次在埃及的收获。他在这次远征期间对古埃及典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写出11册巨著《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古迹》以及许多专著,内容均是有关各种古奥的题材
。 莱普西亚斯于1884年逝世,终年74岁。他的传记作者乔治·埃伯尔斯是一位著名
埃及学者,写过许多法老时期的传奇故事,深受二十世纪初期感情奔放的少女们的欢迎
。莱普西亚斯被他奉为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这是当之无愧的。作为伟大的分类专家,
他的两部著作是可以永世流传的,一本是1849年出版的《埃及编年史》,一本是一年以
后出版的《埃及历代国王》。
■偶然的发现
1850年,30岁的法国考古学家奥古斯特。马利耶特登上开罗古堡。那时他初到埃及
,急不可待地要亲眼看看这个闻名已久的国家。他一面慢慢动身,一面凝神观察四面的
景物,这时他的脑中已经构成一幅古帝国的图画。他从近代的清真寺的尖塔,看到远方
沙漠以西的巨大的金字塔的轮廓。过去在向他招手。虽然他在埃及停留的时间不长,但
这次在开罗城上的观感决定了他一生的道路。 马利耶特1821年生于布伦。他从很年
轻时就研究埃及学,1848年在卢弗尔宫做职员,被派往埃及购买纸草。他目睹埃及文物
惨遭劫掠,不久以后就感到必须想办法改变这种状态,而对于同古董商们讨价还价倒不
甚感兴趣了。可是他能做些什么呢?那些考古学家、旅游者、挖掘文物的人以及一切来到
埃及的人只顾“搜集文物”, —实际上是到处掠夺古物,然后把它们带走完事;而埃及
人自己也在协助这种盗窃活动。考古学家雇用的工人常常把小件文物藏在衣袋里,然后
卖给那些肯出钱购买的外国“傻瓜”。这样的任意掠夺使许多文物遭到不可弥补的损坏
。人们重视的是谁搞到的东西多,而不是科学上的成就。尽管莱普西亚斯树立了标准的
样板,但贝尔佐尼式的掠夺手段还是俯拾即是。马利耶特本来也着眼于挖掘,但他认识
到如不采取保护措施,埃及文物的前途是发发可危的。几年以后他果然制定了一些卓有
成效的管理办法,并且建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埃及文物博物馆。马利耶特在十九世纪四
位最著名的埃及学家中位居第三,和他以前两个人一样,研究始于挖掘。 他到埃及
以后,不久就发现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无论埃及官僚们豪华的私人花园里,还是亚历
山大、开罗或吉萨的一些较新的寺庙前的狮身人面像,雕刻的风格都显然是一样的。马
利耶特率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些狮身人面像是从哪里来的?
任何重大发现都具有偶然性。马利耶特在开罗附近的撒卡拉城里的古代遗迹间漫步
时,偶然看到一座埋在沙里只露出头部的狮身人面像,它的位置靠近一座阶梯式大金字
塔,这金字塔业经证实为击埃及王左瑟所建。这座像决不是马利耶特第一个看到的,然
而他却首先看到像上的一段铭文,那是有关曼菲斯的神牛阿辟斯的记载。这一下就使他
以往读过的或耳闻目睹的一切有关材料都得到证实了。他设想过可能有一支湮没了狮身
人面像的行列;现在他就想,这个行列的位置也许就在撤卡拉也未可知。他立刻雇用了
一批阿拉伯工人,每人发给一把铁锹,教他们开始挖掘,结果竞挖出了141座狮身人面像
!马利耶特开辟的这片出土区现名西拉皮厄姆,此词来自西拉皮斯神的名字。 当年,
狮身人面像的行列的两端有两座庙,马利耶特也把它们挖掘出来了,同时还出土了一批
神牛阿辟斯墓,这是当地早巳为人所知的特有的文物。这些出土文物为进一步了解古埃
及的某些文化形象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它们说明古埃及宗教中有些偶像既怪涎而又凶恶
,连古希腊人的游记中也把这些偶像引为奇谈。 在埃及历史上,神具备人形还是后期的
事。古代的埃及神都以符号、植物或动物的形象出现,如女神海棱尔是一头在椿树上栖
身的母牛;奈菲尔特姆神住在荷花上;耐斯女神是一面盾牌,上面交叉着两支箭。但多
数的神是以动物形象出现的,如赫农是公羊;赫卢斯是隼;托斯是朱鹭;赛贝克是鳄鱼
;布巴斯蒂斯的女神努特是猫;另一个女神布脱是蛇。 除各种动物神外,有些动物
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也成为崇拜的对象。曼菲斯的公牛阿辟斯就是最著名的神兽,它受
到的崇拜礼仪也最为隆重,古埃及宗教认为阿辟斯是“创世主”塔赫神的仆人。 神
牛就是活公牛,由牧师在庙里喂养,死后尸体以药剂保护,葬礼隆重,然后选同样花色
的公牛接替。这些神兽的墓地的规模不下于神抵和帝王的陵墓。布巴斯蒂斯和班尼·哈
桑有猫陵园;昂博斯有鳄鱼陵园;阿什穆耐固有朱鹭陵园;埃勒芳坦固有公羊陵园。有
些拜物教的信仰遍及全国,在普及的过程中,崇拜的形式又会发生各种变化;有的则仅
限于一定的地区,先是盛极一时,随后便销声匿迹,几百年不再出现了。
■古埃及的生活
马利耶特站在神中阿辟斯的陵墓之前。地下墓室的人口处有一座安葬之前放置遗体
用的教堂,其规模较之埃及贵族的平顶墓前的教堂不相上下。一条很陡的甬道通向长形
墓室,里面安放着从拉美西斯大帝起数百年来无数具神牛的尸体。马利耶特发现,这些
尸体各占一间墓室,许多墓室沿着320英尺长的通道排成长列。加上后来出土的直至托勒
密时代的墓葬,墓道总长达到1120英尺。对神牛的崇拜一至于此! 那些埃及工人借
着摇曳的火炬光亮,镊着脚跟在马利耶特的后面,战战兢兢地不敢高声说话。马利耶特
一个一个墓室看下去。神牛的尸体装在石棺里,石棺是整块的黑色和红色花冈石凿成磨
光的,每个约高9.6英尺,宽6.4英尺,长12.8英尺,估计重72吨。 许多石棺的盖
早已被人掀去,所以马利耶特和以后的考古者一共只找到两口内部完整无损的石棺,其
它都已遭受粗暴的劫掠。这是几时发生的呢?谁也说不清,盗墓的人也并没有留下姓名。
埃及学家们不止一次发现,那些盗墓人是知道他们会到来的。这使得埃及学家们非常恼
火但却毫无办法。不断移动的流沙湮没了多少庙宇、墓葬和古城,盗墓者留下的痕迹早
巳被沙盖得无影无踪了。 至此,马利耶特已经进入古代宗教这个神秘的领域。他接
着又在埃德福、卡尔纲克和岱尔·埃尔巴里进行了挖掘工作,空前地揭示了古埃及丰富
多采的生活的画面。 距西拉皮厄姆不远,马利耶特发现了古埃及大臣、大地主蒂的
陵墓。这座陵墓比神牛墓要古老得多,因为在神牛墓里还可以找到托勒密时期较新的人
类活动的遗迹。神牛墓的修建是突然中缀的,有一个石棺还没来得及安放到指定的地点
就留在入口处了。蒂的陵墓是在古帝王齐奥普斯、柴夫仑和迈赛里努斯修筑金字塔以后
不久建成的,墓中的装饰极为华丽。马利耶特熟悉埃及墓葬的习惯,他知道下面一定有
大量随葬品、雕刻晶和叙事壁画。一如他的猜测,在这里,这些东西果然极其丰富。墓
室的墙壁和甬道里的大量浮雕,记录着死者生前的生活,其详细的程度远非以前出土的
浮雕可比。这位姓蒂的富翁看来对于自己官场中和家庭里各方面接触的事物无不极为重
视。他在身后把生前的随从和全部用品统统象征性地带到地下来。浮雕中特别突出蒂本
人,他的形象比别的人物和奴隶大三四倍,这是为了表现他的权势和地位同别人之间的
悬殊。 所在壁画和浮雕,风格高雅,线条优美,内容丰富,它们不仅表现富人的各
种消遣,而且也描写了普通人的生产劳动,有剥麻、割谷、赶驴、脱粒、扬场等画面。
有一幅画画的是4500年前造船的场面,还有伐树、割板,以及使用扁斧、手夯和凿铲的
劳动。可以看到锯、斧、锥子等已经普遍使用。有一幅金匠熔金的画面表现了向炉内吹
风以便提高炉温。另外还有表现雕刻匠、石匠和皮匠进行日常劳动的作品。 不少画
面表现了蒂的地位和权势。有一张画着一群人被像羊一样赶到蒂的府里去结帐,走得慢
的就被侍卫揪着衣领向里拉。许多农妇排成长列向蒂献礼,一群群的仆人,有的牵着祭
把用的公牛;有的在宰杀。有的画面表现蒂在进餐,或蒂和妻子和全家人在一起,或蒂
在猎雉,或蒂在尼罗河三角洲上旅行,或蒂在纸莎草丛中行路的情景。
在马利耶特的时代,人们不甚注意这些浮雕的美学价值,而是更为重视它们的实际
内容。可以从这些作品中了解古代埃及人生活的许多细节,它们不仅表明古埃及人干些
什么,而且具体说明他们是怎样干的。后来出土的许多文物大大丰富了蒂墓的装饰艺术
所表现的实际生活内容。这些文物有的属于古埃及大臣普塔霍台普墓,有的是大约40年
后在梅莱茹卡墓中出土的,它们的地点都在撒卡拉。从这些文物可以进一步了解古埃及
人在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时所使用的许多操作方法,这些方法尽管是原始的,却都是精
心创造的。由此更加可以看出建筑金字塔的工程是何等的了不起。在马利耶特等人看来
,古埃及人如此落后的技术竟能造出金字塔,这就更加令人不能理解。实际上古埃及的
技术的基础就是大量的奴隶劳动力。马利耶特逝世以后几十年间,不断有人写文章,对
于古埃及人用石头建成那些庞然大物的秘法作出各种想象和猜测,这些文章在报纸、游
记甚至科技书刊上都可以见到。其实这件事毫无秘密可言。当马利耶特忙于西拉皮厄姆
的出土工作的时候,有一个人在伦敦出生了,这个人后来揭示了古埃及韵建筑方法。
自从马利耶特站在开罗的城堡上初次看到古埃及的面貌,过了8年,他才终于能够集中
精力去做一件早就想做的大事:他在布拉克创建了一座埃及博物馆,不久以后埃及总督
任命他为埃及古迹办公室主任,同时主管一切出土工作。 埃及博物馆于1891年迁到
吉萨,1902年最后迁到开罗,地点距尼罗桥不远。尼罗桥为都格农所建的仿古风格的桥
梁,其质量达到二十世纪初的最高水平。埃及博物馆是一座管理中心,也是埃及学的文
物总汇之地。自那以后,凡在埃及出现的文物,不论偶然发现的还是正式出土的都要首
先送交埃及博物馆。马利耶特尽管是外国人,却从此制止了埃及文物被人乱盗乱卖的现
象,使埃及人保住了自己的财富。为了表示对马利耶特的感谢,埃及人在博物馆院内建
立了他的塑像。马利耶特逝世以后,他的遗体运到埃及,安放在一口大理石棺里。
--
我一直想对你说三个字,可你知道它的分量,我怕一旦说出
咱们连朋友都没的做.可我控制不住感情鼓起勇气对你说
你 是 猪!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 修改:·ghg 於 09月30日15:56:33 修改本文·[FROM: 天外飞仙]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1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