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world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hg (紫水晶), 信区: SFworld
标  题: 众神的宫殿 7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9月30日15:59:38 星期天), 站内信件


第七章 人兽合体的奇迹
  1998年 7月的一天,游人们正在吉萨的狮身人面像前拍照留影,惊叹古埃及文明的
不可思议。3000多年前的人类,凭着当时的技术手段,竟然能建造出这样一尊庞大而又
奇特的塑像。人们一面看着它,一面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古埃及人是出于何种目的、
基于何种信仰才建造了这样一个人头、狮身、牛尾、鹫翅的合体怪兽呢?   就在这时
,从一辆急驶而至的卡车上跳下了一群手持卡宾枪的男人,随着一阵密急的扫射,游人
们来不及作出任何反应,便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  一阵硝烟过后,这里已俨然变成
了地狱。四处血迹斑斑,完全没有了刚才还弥漫在空气中的浪漫和快乐。  这群歹徒
在警车赶来之前就登上卡车,抢惶逃跑了,只给人们留下一段充满血腥的恐怖记忆和一
个恶梦般的故事。  警察署立即着手调查这起暴力事件的肇事者。但经过半年的努力
仍然一无所获,仿佛这群杀手是从地狱中钻出来的一般。  从现场调查发现,这些死
者来自世界各地,并没有特别反对某些国家或组织的迹象。特别奇怪的是,每个死者都
被歹徒们剜去了右眼,似乎在给我们传达着这样 —个信息:他们看见了不该看见的东西
!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狮身人面像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会给这些无辜的游人
带来如此惨烈的杀身之祸呢?狮身人面像本身的存在究竟又意味着什么呢? ■哈尔夫教授
的发现   40年前,一位任教于芝加哥大学的美国地质学家让·哈尔夫教授突然对几张
狮身人面像的照片产生出浓厚的兴趣。  在这座狮身人面像的表面,有许多很深的沟
壑,它们全都横行排列,一层层密存在狮身人面像的表面,使这座古老的石雕显得更加
苍老和神秘。人们普遍认为,这一奇特的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古埃及地区干燥的气候和
强烈的沙漠风暴使狮身人面像受到了风化。一直以来,无论是正统的古埃及学研究者,
还是到此来作过实地考察的各类专家,都对这一解释深信不疑。而且谁也没有怀疑过建
造这一石像的真实目的。  更令人吃惊的是,对于为什么采用人头、狮身、牛尾、鹫
翅这种奇特的合体方式,没有人能够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让·哈尔夫教授不是一
个古埃及学家,甚至对考古学也一窍不通。让他感兴趣的,是密存在狮身人面像表面的
沟壑。  让·哈尔夫教授久久地凝视着这张照片,最后用肯定的语气说:“这些沟壑
是因雨水冲涮而形成的!”   作为气象地质学的研究专家,哈尔夫教授在侵蚀和风化
的研究领域有着很深的造诣,即便如此,他仍然被自己所下的这一结论惊呆了。  哈
尔夫教授决定亲自前往实地进行考察。他带着几名助手迅速飞往狮身人面像所在地、埃
及最著名的观光区吉萨。那里不仅有狮身人面像,同时还有举世闻名的金字塔群落等,
一系列在古埃及第三王朝全盛时期留下来的大量古代遗迹。经过一系列细致而严谨的考
察和取样分析,哈尔夫教授最终证实了自己的判断。他立即向世人宣布,狮身人面像上
面的沟壑是因雨水冲涮而形成的,而决非如传统的考古学者们认为的那样,是因风沙侵
蚀而形成。  当哈尔夫教授的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当年的世界学术年刊上后,立即招
致了大批古埃及学者的强烈不满,许多研究者对此一片哗然。  古埃及学者们强调:
在哈夫拉王建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年代,埃及的气候已十分干燥,不可能有终年丰
富的降雨,更不可能有雨水侵蚀石像的现象发生。而且,对于一个对古埃及学一无所知
的人而言,他的任何关于狮身人面像的论证都是可以置之不理的。  面对这些汹涌而
至的责难和不理解,哈尔夫教授心情平静,因为他已经对此有所预料。但无论如何,他
还是下定决心要将自己的发现公诸与众,因为这是一名学者本着严肃的态度向“权威”
发出的科学的挑战。他说:“我是以一种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科学,请你们也科学地对待
我的发现。”   但事与愿违,哈尔夫教授的请求被人们晾在一边不予理睬。在一片非
难声中,教授痛苦极了,最后导致精神失常而十分伤心地在郁闷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人类共有的记忆   吉萨惨案的发生,让世人再次把目光转到了狮身人面像身上。
我们突然发现,这座古老而神秘的雕像竟然还有着那么多我们尚未完全知晓的秘密,如
果按照让· 哈尔夫教授的见解,这座狮身人面像应该修建于北非大陆还到处都有茂密的
热带雨林的时期。而这一时期按照地质年代推测,竟然在10000年前!   也就是说,这
座雕像并非古埃及第三王朝法老卡夫拉王为彰显自己的功绩所修建,而不过是有人假托
他的名义所散布的谣言。因为在此之前,狮身人面像就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了。  这样
的推论也许会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但那时的人们,究竟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目的,为了
向后人传达什么样的信息,才建造了这尊庞然大物呢?   几乎所有关注这一事态的研
究者们,都迫不及待地从世界各地汇聚到了吉萨高地。也许这时人们才回想起了让·哈
尔夫教授曾经作过的努力和令人同情的遭遇。如果我们早在那时就不再固步自封、鼠目
寸光,就能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接纳哈尔夫教授的研究成果的话,我们对古埃及的研究绝
对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探索,也绝对
不会如今天这样浮躁和无所适从。  我们开始探索,希望没有漏过任何一个可资研究
分析的线索,从金字塔到狮身人面像,从法老的墓地到雅典娜神殿……我们发现,在古
埃及遗址的每一个角落:墓地、石碑、雕塑、器皿、装饰、绘画……几乎都可以找到一
种被称之为“斯芬克斯”的古怪图案,它们无一例外地均为人兽合体,尽管在表达方式
上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是由人、狮、牛、鹰共同组成。  也许我们可以将其称为“
斯芬克斯现象”或“斯芬克斯文化”。  这种现象或文化似乎带着一种蔓延的趋势,
从古到今,从内向外。  在南美洛基山、在大和民族繁衍生息的日本岛、在世界屋脊
藏传佛教的那些寺庙里,以及世界上许多其他地方,我们都能找到这种类似于人兽合体
的东西。  这些东西往往作为一种带有某种神力象征的圣兽出现,它们能够拯救人类
于水火之中,能够医治或者复活人类中的英雄,甚至可以直接降临人间,以拯救正一步
步走向衰败的人类社会……   也许,我们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这种斯芬克斯正
是人类共有的记忆 ?也即是说,万物同源,我们人类也曾经拥有过对另一种精神的共同
追求。这种追求存在于我们记忆的深处,从远古走来,在某一个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
获得了足够的能量之后,它将再一次以生命的形象突然呈现于我们的眼前。  也许,
我们不应该再在历史的旅途中踯躅不前了,而应该迈开大步,大胆地去探寻过去、现在
和未来的真实。

--
我一直想对你说三个字,可你知道它的分量,我怕一旦说出
咱们连朋友都没的做.可我控制不住感情鼓起勇气对你说
你  是 猪!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