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world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hg (紫水晶), 信区: SFworld
标 题: 众神的宫殿 17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9月30日16:04:44 星期天), 站内信件
第十七章 神或人的伊甸园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太平洋上曾经存在一个叫穆的王朝。它真像地球上的一个 “天
堂”。
它是否是《圣经》上所说的那个伊甸园呢? 在1925年,杰母斯·邱奇尔,一个
住在印度的英国人,出版了他终生研究的成果。他的书《消失的陆块穆》,是这样写的
: “伊甸园不是在亚洲, 而是在太平洋中一个沉落的陆块上。圣书上 的
创造故事——七日七夜创造地球和人类,不是起源于奈尔或者优服雷特 谷底,而是
起源于穆。穆,它是人类的摇篮。” 邱奇尔说,他已发现了有关的复杂的记录。它
的大体内容是: “50000 年以前,这个有着6400万居民的国家,就发展了当时
比我们 先进得多的文明。在别的事物之中,他们描述了这块神奇的陆地上人类的
演生过程。” 然而,邱奇尔并不是第一个发现它的人。在1864年,一个法国学者
,亚伯·查理—伊蒂尔,布拉斯哇·底·布尔博格,就发现了一本关于美杰文明的专著
和一本稀有美杰书。他声称—翻译它后—这本书讲了一块陆地,起初是遭到火山爆发的
毁坏,然后就沉埋海底。 虽然布拉斯哇的发现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但现在看来,他
的翻译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他在麦最德历史学术图书馆发现的那本专著,是由凯顿
省的西班牙籍天主教主教迪尔哥·德·兰达写的。这个主教必须对他的令人震惊的毁灭
文化的行为负责:除了残余的三本书外,他几乎将美杰的文化破坏殆尽。 幽默的是
,也只有在他消灭这些无可代替的历史记录之后,德·兰达才开始对美杰文化感兴趣,
并努力学会它的写法——一个复杂的语汇系统。他制作了一个美杰字母表——它包含在
他的专著《由凯顿事件报道》中,而这又为布拉斯哇所用。再加上丰富的想象,他翻译
了保留在麦最德的那本书的一本。(另两本没有遭到德· 兰达毁坏的书分别保存在休斯
顿和巴黎。) 到目前为止,能够读懂的美杰文字仅为其中的三分之一。但是,这已
足够说明那本《秋那手本》是关于天文学的,而不是像布拉斯哇所说的火山爆发。
但是,在翻译当中,布拉斯哇曾为某事感到迷惑。他不能解释美杰手抄本上出现的两个
特别的东西,但这两个特别物在德·兰达的字母表上有一个相似点:“M” 和“U”。于
是,他把它们组合在一起(MU)来命名那个猜想的沉埋的陆块。虽然他的译作有误,但他
的关于这座岛的命名却保留了下来。 关于这个消失的陆块的故事的剩下部分,由布
拉斯哇的乡村伙伴—奥格斯特斯 ·来·普龙爵,一个有一定声望的医生和考古学家—写
完。美杰文化也促进了他的理论的发展。 来·普龙爵是第一个在由凯顿挖掘美杰废
墟的人。在那儿,他曾经和他的美国国籍的妻子艾丽斯生活多年。他也亲自翻译了古书
《秋那手本》。他的翻译,受到了布拉斯哇的作品和他对翠翠·伊泽废城墙上图片解释
的双重影响。 ■木皇后的传奇 穆多彩的生活展现出来了。两个穆国的王,寇和亚
克,曾经共同竞争他们的妹妹木皇后。寇王子获胜了,但被他的妒忌的兄弟杀害。而亚
克杀了他兄弟后,随后便从木皇后手中接过王权。这个“戏剧”达到最高潮的时候,穆
开始下沉。但木皇后逃了出来,到了埃及,并建了一座斯芬克斯,用来纪念寇王子。她
为自己取了一个名字爱斯伊斯,并继续考察埃及文化。 根据来·普龙爵的描述,许
多其它穆地人,逃到了南美洲,在那儿的由凯顿,他们编写自己的历史,并为他们的领
导建立庙堂。为了证实他的理论,来·普龙爵声称:美杰文写法和埃及的原始图文写法
相似。但这个观点并没有得到多数专家的承认。 在十九世纪80年代,普龙爵和他妻
子在布鲁克林居住,并写了多本关于他们的发现的书。其中,最著名的是《木皇后和埃
及的斯芬克斯》,它出版于1896年。 ■神秘的谜语 斯芬克斯是常见于埃及和希腊
的艺术作品和神话的狮身人面怪物,据说,它用缪斯所传授的谜语难人,谁猜不中就要
被吃掉。这个谜语是“今有一物,先是四足,后是两足,最后三足,这是何物?”奥狄浦
斯终于猜中这个谜语,这是人,因为人在婴儿时期匍匐爬行,长大时两脚步行,年迈时
拄杖行走。这个故事暗示斯芬克斯是全知的。今天斯芬克斯仍是智慧的象征。作为艺术
雕像,最古老、著名的斯芬克斯雕像是埃及吉萨地区的巨大斯芬克斯卧像。
据说建于第四王朝第四代国王哈夫拉统治时期的狮身人面像,通常被认为是哈夫拉
的肖像,此后各种斯芬克斯雕像的面貌几乎都是埃及国王肖像。这种说法已广为各国学
者接受,如今有不少著名的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甚至法医专家,纷纷提出专业见
解,对这个几乎已成定论的“神话”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狮身入面像至少比埃及考古
学家确认的年代要早几千年。 过去,古埃及学家一口咬定位于吉萨地区的狮身人面
像建于距今4500年左右。根据是它的面貌与当时的哈夫拉法老颇为神似。同时,美国芝
加哥大学一位著名埃及学家利用电脑三维空间绘图法,在荧屏上将毁损的狮身人面像恢
复原貌,结果发现它的面貌与开罗博物馆陈列的哈夫拉肖像相同,于是,狮身人面像身
世之谜的千古传说总算有了“科学”根据。 然而,事隔不久,又有人依样画葫芦,
画出的却是美国歌星“猫王”的形象,舆论哗然。于是,不少学者抨击电脑绘图的证据
穿凿附会、不足为凭外,种种不利于埃及学家传统共识的说法相继出现。美国波土顿大
学的地质学家在研究埃及吉萨地区古迹时发现,该古迹的形成比目前人们所认为的时间
还要早4000年。 人们一直以为这个神秘的石雕像是公元前2500年前后建成的。然而
科学家们在对石雕像风化的情况考察后认为,狮身人面像的建造,要向前推2500至4000
年。科学考察表明,石像的裂缝和风化是由长期淋雨造成的。在同地区同时期的其他石
头结构上(其中包括附近的大金字塔)没有发现相同的风化情况。科学家们认为,这样的
降雨现象是在冰河期结束(大约公元前10000年)后才发生的,但是要比哈夫拉法老王朝早
得多。如果狮身人面像是由比古埃及人还早的一种文明建造的,在沙漠下面还会发现别
的古迹。科学家们对雕像周围的地底进行的考察表明,有沟直通雕像的岩基。这一发现
表明,狮身人面像当初是建造在一个古代的悬崖峭壁的顶端,后来沟被沙石填满遂形成
了现在的状态。狮身人面像可能是跨越不同时期的作品的论点,获得多位学者的支持,
一位地球物理学家利用声波探测雕像,发现它的正面和两测的风化程度是后半部的两倍
,可见后半身是在较晚时期建成的。 最近,纽约警察局资深法医学家多明戈细心地
比较,测量了哈夫拉法老雕像和狮身人面像的脸部特征及其角度,并为狮身人面像画出
几幅还原像,怎么看也不像哈夫拉法老。他指出,如果宙埃及入雕刻技巧高明的话,这
两尊雕像绝不可能摹拟自同一个人。他认为哈夫拉在位期间只曾对狮身人面像进行过修
补。 那么,狮身人面像究竟像谁?它到底已有多少岁月?如果新的理论能够成立,那
就意昧着在古埃及之前还有另一个文明古国活跃于大地上。
--
我一直想对你说三个字,可你知道它的分量,我怕一旦说出
咱们连朋友都没的做.可我控制不住感情鼓起勇气对你说
你 是 猪!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4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