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   ), 信区: Aero
标  题: 星梦豪情四十年——记中星22号A星副总师陈豪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Mar  4 17:49:14 2007), 站内

发布日期:2006-12-05

  在中星22号A星的发射成功的欢呼现场,有一位两鬓染霜的老专家,他就是该
星主管有效载荷的副总师、航天科技集团公司504研究所的老专家陈豪。

  精忠报国 融一腔豪情

  陈豪的故乡在江南水乡,但性格中有着北方人的豪气。从中国科技大学一毕业
,他就铺盖一卷,带着为国争光,让中国成为航天强国的梦想,来到了当时位于“
三线”条件较为艰苦的航天504研究所,成为航天队伍中的一员。由此,这一干就
是四十年。

  当中星22号A星发射成功后,有人问陈豪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面带微
笑的他说:“我可以给自己划上圆满的一个句号了!”

  “一个圆满的句号”,说起来看似轻松,但做起来却让陈豪原本花白的头发上
又增添了许多的银丝。

  作为中星22号A星的副总师,他要操太多、太多的心。这不仅有来自型号研制
中的困难,还因为他是这支队伍的领导。

  中星22号A星从2002年开始确定立项到2006年发射。短短3年的研制时间,不仅
在技术上有许多地方要攻关突破,而且还要保证卫星长寿命,高可靠,这样短的时
间,这样严的要求在卫星的整个研制史上是不多见的。但是这些并没有吓倒陈总,
他什么话也没说,咬着牙接过了责任令。别的同志见了,说“老陈,你行啊,真是
老当益壮!”陈豪笑笑说:“年轻的同志能唱一出赵云的‘长板坡’,我呢,就给
咱演一场老黄忠的‘定军山!’”

  戏,既已拉开了帷幕,就得一路演下去,就必须要有一个精彩的结局。其实,
在陈豪的心里,早就设计好大结局——举杯相庆。因为他知道,作为一个航天人,
“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一路豪情 随星光远航

  回首中星22号A星的研制之路,虽然让陈豪倍感艰难,但同时又让他心里充满
了自豪。

  记得在某变频器和接收机的研制中,陈豪身先士卒,亲历亲为。六十多岁的他
和年轻的设计师们一道,攻坚克难。夜晚的实验室里常常有陈豪的身影。转发器老
炼试验需要昼夜值班,他安排自己第一个值班。就在今年该卫星出厂前,由于某元
器件失效,需要进行质量归零复查。陈豪连续奔波,往返于西安和北京之间。家里
老伴身体不好,他也无暇照顾。事后他抱歉的对老伴说:“我这个老总,总是把你
照顾不到”。其实,任何事情只要和卫星一比,陈豪总是会把卫星放在第一位。

  有一年国庆,所里要把改进型的F波段输出多工器正样交付北京。飞机不安全
,火车托运又不放心。在此情况下,决定用汽车运输。陈豪非要随车去北京,他要
亲眼看着产品交付才放心。想想当时,许多地方还没有高速公路,汽车内又很拥挤
,一路颠簸,年轻人都会腰酸背疼,更何况年迈的他呢。沿途,陈豪始终惦记着产
品,遇到路况不好,他就会叮嘱司机注意点,开慢些,并用双手托扶着产品。同去
的小伙子戏笑道:“哈哈,这产品真跟咱老陈的孩子一样啊!”

  三年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随着中星22号A星的成功,陈豪也终于给自己的
研制历程划了完美的一个句号。

  豪情仍在 看斜阳正好

  “青山载不动太多的沉重,岁月经不起太长的等候。”已经六十多岁的陈豪最
大的愿望就是能多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培养些人才,希望祖国的航天事业后继有人。
他曾说,一个人本领再大,也只是孤军作战,虽然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是我们只是一个航天大国,还不是航天强国。为了使我们国家尽快成为一个航
天强国,如今的陈豪就只想当一个好铁匠,他要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打造更多、更
好的铁钉。

  说起来,陈豪虽然不是 “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但也桃李芬芳。如今他
已经为航天事业,培养出了包括五名博士在内的二十多名研究生。 

  作为学者和老师,陈豪不仅有着从严治学的认真态度,更有着作为知识分子的
儒雅和从容淡泊的高尚情操。

  曾听一位学生带着敬意谈起陈豪。一次为了选课,陈豪把这位学生叫到办公室
,给了他一张纸,上面用红笔密密麻麻的写满了一页纸,把应当选的课程全部列下
来,并且作了详细的分类,连掌握的程度都写得清清楚楚。当时他很感动,没想到
作为一个博士导师的陈豪在百忙中为选课的事这样尽心尽力。

  在课题研究了一段时间,陈豪要求这位学生写一些期刊文章,并对学生的草稿
文章进行修改,一个星期后,把修改意见写给这位学生。上面改得特别详细,包括
文章题目、摘要、文章思路,甚至连错别字和标点符号都改过来了。学生看后心情
久久不能平静,他为导师的严谨细致所折服,并下决心把这篇文章写好。他知道陈
豪每天工作都很忙,白天为了型号研制忙上忙下,很是辛苦,为了改这篇文章往往
是利用晚上的时间看,这要占用陈豪很多休息时间,让这位学生觉得很是自责,从
此后做事情他总是尽量做的细致完美。

  有人说当代高科技是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陈豪不仅专业技术过硬而且兴趣
广泛,他的烹调技术和木工手艺也是值得称道的。假日里和学生小聚,他做的拿手
菜“红烧肉”总是所有菜肴里最受欢迎的。他做的木工家具不光自己用,学生结婚
时送的贺礼“大衣柜”至今仍显得美观古朴。闲暇之余,陈豪偶尔也会唱上一曲。
笔者曾有幸听过陈豪唱歌,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浑厚的男中音有一种渗透
到人心灵深处的力量。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人生的暮年对于有志者来说,往往是
最具风采,最为灿烂的季节。2006年的秋天,随着中星22号A星发射成功,在浩淼
的宇宙里又添了一颗中国制造的新星,与卫星打了半辈子交道的陈豪欣慰的笑了—
—他又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了件有益的事情。(苏宏伟)

http://www.cnsa.gov.cn/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3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1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