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婴儿), 信区: Aero
标 题: 东方红三号镜头回放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Jun 2 12:14:47 2004), 站内
东方红三号广播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A satellite that will dramatically boost telecommunications in China was
sentinto orbit successfully by a LM-3A launch vehicle. The launch ve
hicle carrying theDFH-3F2 satellite took off at 00:17AM May 12 from
the Xichang Satellite Launch Centre in Southwest China's Sichuan
Province and put the spacecraft into a geosynchronous transfer orbit
with a perigee of 209km and an apogee of 36194km, inclined 28.3 degrees.
By three orbit transfer firings of the onboard liquid apogee engine,
a unified propulsion sys- tem that is blamed for the failure of the
first DFH-3 mission (DFH-3F1) laun- ched in November 1994, the F2
spacecraft has achieved its GEO position at 125°E where it is going
to be operational for 8 years, serving the country with its 24 C-band
transponders. This is the 44th launch for the Long March series and
the third for the LM-3A. Both of the two previous LM-3A laun- ches are
successful.
【本刊讯】北京时间5月12日零时17分,我国研制的新一代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由
新型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4分钟后,指挥大厅的
数据显示星箭正常分离,卫星顺利进入近地点209公里,远地点36194公里的地球同
步转移轨道。此后,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地面测控网和远望号海上航天测量船的跟
踪、控制下,卫星顺利完成了太阳能帆板及通信天线展开等动作,并于12日下午4
时11分进行了星上远地点发动机的第一次点火,将近地点抬高到6488公里,倾角由
28.3度减小到12.3度。在随后的几天里,卫星又用远地点发动机成功地完成了两次
变轨,进入准同步轨道,并在5月20日15时01分成功地定点在东经125度的地球同步
轨道位置。定点后,卫星将进行一段时间的在轨测试,然后交付中国通信广播卫星
公司投入使用。
在对东方红三号卫星的测控过程中,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首次采用同国际标准兼容的
新型测控网,对卫星成功地实施了3次变轨和多次定点捕获及轨道修正。远望号测
量船实现了从海上测量到测控的新跨越。东方红三号卫星的定点成功,表明我国航
天测控技术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东方红三号卫星,是我国新一代实用广播通信卫星。
星上装有24个C波段转发器,工作寿命8年。转发器数量是我国在此之前研制使用的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的6 倍,寿命是它的2倍。一颗东方红三号卫星的容量相当
于12颗东方红二号甲。东方红三号的发射成功,对于缓解目前我国通信紧张的状况
,促进卫星通信事业的发展,巩固我国在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本次发射的东方红三号是这种型号的第二颗星。第一颗星于 1994年底发射,但由
于星上发动机一次点火后出现燃料泄漏,未能定点。
用来发射东方红三号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地球同步轨道
运载能力较大的运载火箭。此前该型号火箭已进行过两次发射,均告成功。这次是
长征系列火箭的第44次发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起飞质量为240吨,起飞推力约
3000千牛,可将2.6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同时也可兼顾其它轨道
卫星的发射。长征三号甲上新采用的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四框架挠性平台等多项新
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亲临发射现场观看了发射,并代表党中
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研制、生产、发射试验的全体人员表示亲切慰问和
祝贺。他在观看发射后指出,中国航天事业大有希望,航天事业要为经济建设作出
贡献。
吴邦国5月11日来到发射中心后,立即听取了国防科工委、航天总公司关于东方红
三号卫星发射准备情况的汇报,之后又来到火箭、卫星测试厂房和发射场等地,详
细询问了火箭、卫星、发射场的情况,并亲切慰问了正在工作的科技人员和解放军
官兵。
发射前约40分钟,吴邦国来到卫星发射指挥控制中心大厅,并在观看发射实况后发
表了讲话。他说,2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天事业有了比较大的发
展,先后成功地发射了多颗国内外通信卫星,特别是亚星、澳星的发射成功,迈出
了我国航天事业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他指出,这次发射东方红三号卫星,航天总公
司、国防科工委及参试部队在面临许多困难和很大压力的情况下,坚决贯彻党中央
、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提高发射成功率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心准备,沉着应战
,做了大量艰苦细致而又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成功发射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证明,
我国航天事业前途光明,大有希望;航天队伍不愧是一支政治合格、技术精湛、作
风顽强、敢打硬仗的队伍。
吴邦国指出,今年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一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组织好
今年的每一次卫星发射都格外关注,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先后都作过很多重要指
示。他要求航天战线人员,特别是战斗在第一线的科研试验部队和科技工作者,要
保持清醒头脑,认清肩负的责任,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对党、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
神,扎扎实实做好发射的每一项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主席“管理要天天抓
,质量要天天讲,一刻也不能放松”的要求,视质量为生命,严密组织,做到打一
仗进一步,力争每发必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航天总公司总经理刘纪原在发射成功后也发表了讲话。他代表航天总公司向所有关
心、支持航天事业的社会各界以及这次发射的全体参试人员表示感谢。他说,东方
红三号卫星的发射是我国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
军委和全国人民共同关心的一件大事。他要求航天科研人员一定要认真总结经验教
训,保持清醒头脑,力争后续型号取得全面成功,为党的十五大召开及香港回归献
上一份厚礼(讲话全文另发)。
卫星定点成功后,国务院、中央军委于5月20日发出贺电,对卫星发射成功表示祝
贺 (全文另发)。□
中国航天一九九七年第六期
http://www.space.cetin.net.cn/docs/ht97-b.htm
东方红三号卫星发射成功后
刘纪原总经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值此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顺利升空之际,我谨代表航天总公司向各位领导、各位来
宾和所有参试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东方红三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党中央、国
务院、中央军委和全国人民共同关心的一件大事。此次发射成功的取得,是航天总
公司全体参试人员与基地全体官兵大力协同、通力合作的结果。在此,我再次向国
防科工委、基地的全体官兵和所有关心支持航天事业的同志们表示敬意和感谢。
同志们,当我们共同分享胜利喜悦的时候,我们决不会忘记,党中央、国务院、中
央军委领导同志和国务院各部门及全国人民对航天事业始终如一的关怀和支持。特
别是在航天事业面临巨大困难的时候,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刘华清副主席等
中央领导同志多次给航天总公司作出重要指示,勉励科技工作者正视困难,认真总
结经验教训,树立必胜的信心。在本次发射试验期间,李鹏总理、刘华清副主席、
邹家华副总理、宋健国务委员等中央领导又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参试人员要“
沉着冷静、细上加细、慎之又慎”。今天,吴邦国副总理又亲临发射现场指导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同志和国务院各部门及全国各族人民的关怀和支
持,是航天事业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在东方红三号卫星和长征三号甲火箭研制过程中,广大科研工作者承受了巨大的精
神压力,克服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在挫折面前,他们发奋图强,艰苦奋斗,强
化质量管理,努力提高航天产品的可靠性,从失败的阴影中坚强地走向成功。艰苦
奋斗是航天事业的精神财富,我们永远要坚持。
同志们,长三甲火箭的发射成功固然可喜,但卫星还未定点交付,风云二号等一系
列国内、外卫星还有待发射,今后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本
次发射试验期间,暴露了我们工作中依然存在着问题和薄弱环节。我们一定要认真
总结经验教训,狠抓质量问题归零工作,强化科研生产管理,力争后续型号发射取
得全面成功,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作贡献,为党的十五大召开及香港回归献上一
份厚礼。□
中国航天一九九七年第六期
http://www.space.cetin.net.cn/docs/ht97-b.htm
东方红三号卫星定点成功后
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
【本刊讯】国务院、中央军委5月20日在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定点成功后发出贺电
,对成功发射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表示祝贺。贺电全文如下:
国防科工委、航天工业总公司并转参加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研制、发射工作的同志
们:
欣悉你们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我国东方红三号中容量通信卫星成功地送入预
定轨道,并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这是你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
军委的各项指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一心,刻苦攻关,保证质量的结果。
国务院、中央军委特向参加研制、发射、测控及各项保障工作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
的祝贺!
研制、发射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表明我国通信卫星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
于进一步振奋全国人民的精神,促进我国卫星通信事业的发展,推动我国改革开放
和经济建设,提高我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威望,巩固我国在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的地
位,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你们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发扬成绩,开拓进取,再创新的业绩,为加快我国现
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国务院
中央军委
1997年5月20日
中国航天一九九七年第六期
http://www.space.cetin.net.cn/docs/ht97-b.htm
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投入使用
【本刊讯】今年2月10日起,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在转发器试运行的基础上,又开
通了15 个转发器作为公用网通信业务,其业务遍及北京、长春、拉萨、广州、乌
鲁木齐、昆明、上海等 30多个大中城市。
定点在东经125度赤道上空的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是迄今为止我国自行研制的通
信容量最大、具有24路转发器的通信卫星。自1997年5月12日发射以来,于1997年
6月25日顺利结束应用系统在轨测试,同年9月2日前分4个阶段顺利结束平台系统在
轨测试。至今已进行过3次南北位置保持、16次东西位置保持试验,轨控及姿控误
差均在设计值范围内。去年秋季地影季节又对测控、电源、热控系统进行地影管理
、重点考察,事实证明各分系统性能良好,剩余燃料足以满足卫星设计寿命要求。
1997年8月,东方红三号卫星对我国1997年足球甲A联赛部分场次进行了试播。此后
,在八运会期间对部分赛场情况进行了转播,声音和图像俱佳,其中4~5个转发器
一直处于试运行状态。9个月来的运行证明卫星性能良好。
中国航天1998年第3期
http://www.space.cetin.net.cn/docs/ht97-b.htm
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交付用户
我国新一代中容量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在经过一年多的在轨测试和试
运行后,于8月12日正式交付。目前,卫星通信系统工作正常,成为我国通信网中
的重要一环。东方红三号卫星的交付,标志着我国通信卫星事业的发展达到了新的
阶段。
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工程是1986年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制、建设项目。卫星于
1997年5月12日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5月20日成功定点于东经125度赤
道上空。交付仪式上,东方红三号卫星工程总师孙家栋宣读了卫星在轨测试评审结
论;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周泽和总经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徐福祥院长和中国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张凤翔总工程师,分别代表用户、研制生产和测控三方在《东方
红三号卫星在轨交付证书》和《东方红三号卫星长期运行管理协议》上签字。
总装备部曹刚川部长,国防科工委刘积斌主任,信息产业部吴基传部长、周德
强副部长,中国邮电电信总局张立贵局长,航天总公司刘纪原总经理、白拜尔副总
经理、曾庆来总工程师等参加了交付仪式。
刘纪原总经理表示,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的研制成功表明,在党中央、国务院
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委的直接领导下,在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等用户单位的大
力支持和总装备部的大力协同下,中国航天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研制并发射成功
我国需要的通信卫星,具备自立于世界航天大国的能力。
信息产业部吴基传部长表示,将一如既往地积极支持中国航天和卫星通信事业
的发展,为加快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作出更大的贡献。国防科工委主任刘积斌鼓励
我国航天工作者寻找自身差距,加速新一代高可靠、长寿命、大容量通信卫星的研
制工作,逐步改变外国通信卫星长期占领国内市场的局面。总装备部曹刚川部长指
出,东方红三号卫星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独立自主发展航天高技术的信
心。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对航天技术有着迫切的需求,党中央、国务院、中央
军委和全国人民对航天技术的发展寄予厚望,希望航天战线的全体同志加倍努力,
不断谱写出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
参加仪式的还有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航天总公司、总装备部有关部门的
领导及为东方红三号卫星工程作出重大贡献的科研人员和干部代表。
中国航天1998年第10期
http://www.space.cetin.net.cn/docs/ht97-b.htm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再显神威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22号卫星
【本刊讯】北京时间1月26日0时45分,我国研制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
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中星22号通信卫星发射到太空中的预定轨道。这是我国
新千年的首次航天发射。
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0次飞行,也是该系列火箭自1996年10月以
来连续第18次成功发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中国运
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起飞质量为243吨,起飞推力为2940千牛,可将2.6吨的
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这次发射是长征三号甲火箭自1994年首飞以来的
第4次发射。此前它曾分别将两颗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和一颗实践四号科学实验卫
星成功地送入预定轨道。
中星22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为实用型地球
同步通信卫星,是东方红三号的后续星。卫星重量为2.3吨,设计使用寿命8年,主
要用于地面通信业务,由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经营。
火箭升空30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数据表明,卫星顺利进入近地点
210公里、远地点41974公里的预定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据了解,卫星进入转移轨道后,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航天远洋测量船等测控
网的跟踪控制下,已于2月6日凌晨5时24分定点于东经98度赤道上空。
中国航天2000年第2期
http://www.space.cetin.net.cn/docs/ht97-b.htm
长三甲成功发射中星20号
http://www.china-spacenews.com 重点新闻 2003年11月19日
中国航天报 记者 杨建
北京时间11月15日零时01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伴随着一声巨响,长征三号
甲运载火箭喷出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中星20号卫星飞向夜色茫茫的太空。火箭升
空25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卫星顺利进入近地点212公里、
远地点41981公里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此后5~7天内,卫星
将进行4次变轨,最终定点于东经103度赤道上空,而后交付用户使用。
从10月16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到11月15日中星20号成功发射,短
短一个月内,中国航天四次发射,四次告捷,创造了新的辉煌纪录,标志着我国航
天技术、科研生产水平、系统工程管理跃上了新的高度。
中星20号卫星是一颗实用型地球同步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所属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
经营。卫星质量2.3吨,设计工作寿命8年。卫星共有通信转发器12路,包括4路Ku
频段和8路C频段,可以实现不同频段、不同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具有较广范围的
机动通信能力,可为用户提供多种服务。卫星具有三副通信天线,采用反射面赋形
技术,可优化地覆盖全国国土。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
制,是一种三级液体火箭,起飞质量243吨,起飞推力300吨,可将2.6吨的有效载
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火箭采用了先进的低温推进技术,拥有灵活的控制系统
,具备对有效载荷进行大姿态调姿的能力。长征三号甲火箭自1994年2月以来已连
续8次发射成功,将包括东方红三号、北斗一号和中星22号在内的多颗卫星送入预
定轨道,成功率达到100%。
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74次发射,也是自1996年10月以来连续第
32次发射成功。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1.9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