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婴儿), 信区: Aero
标 题: 我国新一代通信卫星“鑫诺二号”完成各试验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4年04月08日13:09:38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央视国际 (2004年04月08日 07:43)
CCTV.com消息(6点新闻):我国新一代大容量、长寿命通信卫星“鑫诺二号”目前已
经完成了各项试验,突破了12项关键技术,开始进入发射用卫星研制的重要阶段。
“鑫诺二号”是我国东方红四号大平台上的首颗卫星,也是我国首颗具有抗干扰能力的高
可靠、长寿命广播通信卫星,它的发射重量为5.1吨,这也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卫星,设
计寿命长达15年,将广泛应用于广播、直播和通信业务。这颗卫星的性能达到了当今国际
同类通信卫星的先进水平。这颗卫星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商业卫星项目管理,采取用户评审
和监督制造,有望实现我国卫星出口零的突破。
按预定计划,“鑫诺二号”卫星将于2005年由长征三号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
射升空。
[新闻背景]中国通信卫星发展20年回顾
1984年4月8号,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发射升空,卫星通
信技术开始进入中国的千家万户,20年来,中国的通信卫星技术发展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
。
20年来,“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三号”等多颗通信卫星在我国无线广播、数据传
输、“村村通”工程、远程教育与医疗、电视电话会议、移动通信等方面凸显了“天地一
体化”的优势。随着通信卫星技术不断发展,从早期的模拟通信发展到数字通信直至目前
的以协议为基础的多媒体通信,卫星通信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内卫星通信双向话路应
开通了2万3千多条,连接国际2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话路已经开通2万5千条,解决了我
国国际通信的难题。在卫星电视和广播方面,我国中央电视台的各套节目、多语种多频道
的对外电视广播、30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数字语音广播和大约30个省市电视台的卫星频
道均通过卫星向全国和全球广播。据统计,卫星电视和广播已使我国电视和广播的覆盖率
分别达到了94.18%和92.92%。
[新闻背景]太空中的转播站——通信卫星
人们每天能够轻松地收看到电视、收听到广播以及与远隔重洋的朋友通电话,所有这
一切都归功于不停围绕地球旋转的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作为无线电通信中继站的卫星,发挥着太空中信号转播站的作用,它像一个
国际信使,把来自地面的的各种“信件”带到天上,然后再“投递”到另一个地方的用户
手里。由于它“站”在3万6千米高的高空,所以它的“投递”覆盖面特别大,如果一颗卫
星就可以负责1/3地球表面的通信,如果沿地球赤道上空均匀布置3颗地球同步轨道的通信
卫星的话,就可以实现除南北两极外的全球连续通信。目前各国研制了许多不同用途的通
信卫星,例如专门为军事服务的国防通信卫星、提供船舰使用的海事通信卫星和为家庭提
供直接电视广播服务的广播卫星等。
通信卫星是世界上应用最早,应用最广的卫星之一,目前通信卫星已经承担了全部洲
际通信业务和电视传输,使用国际通信卫星的国家已经有100多个。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
各国正在争相研制新一代的宽带多媒体通信卫星系统,除能承担现有通信卫星的主要业务
外,还可以在数字电视、远程教育、电视会议和视频点播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6.2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