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南水北调危害说(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03日12:17:24 星期一),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otNews 讨论区 】
【 原文由 magic 所发表 】
王维洛
1、概念的错误
南水北调工程由西线、中线和东线三大部分组成。据说
南水北调的目的是南引长江的水到北方干旱的地区。中线和
东线的引水目的地是黄河海河平原。这里就有一个基本概念
的错误:黄河海河平原,包括北京和天津地区,并不位於干
旱地区,而是位于半湿润地区。
干旱地区,是按自然地理条件来确定的,主要按降水量
确定。干旱地区的常年年平均降水量在小于200毫米,年
径流深不足10毫米,如内蒙古、宁夏、甘肃的荒漠和沙漠
、青海的柴达木盆地、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盆地、西藏
北部的羌塘地区,是中国的干旱地区。而南水北调工程中线
和东线的目的地常年平均降水量在400─800毫米,年
径流深50─200毫米,年径流系数在0。1─0。25
。其降雨量与德国大部分地区相仿。在这类地区,如果生态
环境保护得好,水资源开发合理,本不应该出现水危机。
2、错误开发利用和水资源污染所导致的水荒
黄河海河平原,包括北京和天津地区,是中国目前最缺
水的地区,这是事实。但是缺水的原因是什么?缺水的主要
原因是开发利用错误,以及水资源污染导致部分水资源无法
利用。
这里仅以河北省和天津市为例。河北,顾名思义,位于
黄河之北,境内还有海河、滦河等大河,可称是水网密布;
河北的大部分地区由黄河、海河等河流的冲积物组成,地下
水丰富。史书称天津为“九河之梢”,为南运河(卫河)、
北运河(潞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潮白、蓟运诸
河的辐聚之地;天津还位于海河的入海口。海河是中国的七
大河流之一,曾是天津市的水源地,自然条件相当好,到二
十世纪50年代末,这个地区根本不存在供水问题,天津也
是北方最重要的内河港口,南运河、卫运河等河流上的航运
还盛极一时。过去有部电影“小兵张嘎”,描写的就是这一
地区的自然景观,白洋淀、水乡、芦苇等等。
四九后根治海河,是要防治海河的洪水灾害,在河流上
中游建水库,下游挖掘人工运河,将河水直接送入大海。这
一时期建设的大水库有如黄壁庄水库、岗南水库,岳城水库
等等,地图上至今还可找到独流减河,马厂减河等等,都是
分流入海的人工运河。这些工程的直接后果,就是海河在天
津入海处的水量大减,引起海水倒灌。天津从此失去了最有
保证的自然水源──海河,这是天津水危机的最主要原因。
七十年代末,为了解决天津的供水问题,修建了著名的
引滦入津工程。滦河是海河流域中水量较丰富的河流,引水
工程中的潘家口、大黑汀两个大型水库,总库容34。7亿
立方米,许多人以为可一劳永逸解决天津供水问题。引滦入
津工程经过中国最强烈的地震带,引水渠道漏水问题十分严
重,工程建成初期就高达30%。从卫星照片分析来看,潘
家口大坝正好建在区域断裂带上,加上大坝施工时混凝土温
度处置不当,大坝有许多裂缝(三峡工程大坝也有同样的问
题),水库漏水问题严重。到了2002年,引滦已不敷使
用,再次引黄河的水接济天津,尽管黄河下游的山东的缺水
情况比天津更严重。如今辐聚天津的南运河等河的水质污染
严重,为V类水质(中国颁布的GB3838─88“地面
水环境质量标准”,将地面水质分为五类,I─V类,数字
越大,质量越差),V类水不能作为生活用水水源,也不能
用于工业生产,连灌溉农田也不行。
3、南水北调对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是跨大河流区域的调水工程,调水距离长
,调水量大,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环境影响都将十分严
重。此工程违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最基本原则。这里仅
就它对长江河口海水入侵和河道淤积问题、水污染扩散、流
经地区的防洪问题以及对黄河海河平原的土地盐硷化问题,
作简单分析。
a、海水倒灌将影响上海至南京地区的供水
南水北调工程分三线向北方调水,最终的调水规模将超
过黄河的常年径流量。目前长江流域的每年的绝对实际消耗
的水量为500多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三线的最终调水量,
将超过长江流域的全部水消耗量。如此之大的调水量,不会
不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不会不破坏长江
的自然河流生态系统。
以东线为例,计划近期的取水量为每秒钟抽水1000
立方米。东线取水口位于长江中下游经济繁华地区,距离长
江口不太远,上游不远是南京,下游是上海。实行南水北调
之后,长江径流量减少,特别是枯水季流量的减少,会改变
下游河道与河口的水情。枯水季节,长江的径流量约为每秒
6000立方米,仅东线取水量就占长江流量的16%,如
果此时中上游西中两线再抽水,到达下游的水量尚不足每秒
5000立方米,再加上东线抽水,还要减去长江下游两岸
抽引江水,入海水量必然大量减少,将引起海水严重倒灌,
盐水入侵。长江河口现在已然海水倒灌,但是江水的含氯度
不太高,历时又较短,供水问题尚不严重,若南水北调后,
海水倒灌的时间将加长许多,海水倒灌的范围上沿,江水的
氯化物和盐量增加,则必须较长关闭沿江的所有水厂和抽水
站,问题将很严重,是重蹈海河及天津的复辙。
论证中幻想利用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来调节长江枯水
期的流量,或是提高洪泽湖的蓄水位,短时间内由洪泽湖向
北输水,或是停止抽取长江水,以减轻海水倒灌,都是纸上
谈兵。中国东部地区受季风影响,长江下游枯水季节时,也
是洞庭湖、鄱阳湖的枯水季节,沿江湖泊不可能有多余水量
提供下游;同样,长江枯水期,也是华北平原降水最少的时
期、洪泽湖自然水位最低的时候。
b、人为抬高沿途湖泊的蓄水位将增加洪水危害
东线方案实施后,输水渠道和原河道平面相交,所有相
交口都必须建设闸门加以控制。这样的水网系统和自然生态
系统相去很远,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全部依赖于人工控制。
东线输水线路所经过的地区,也是经常遭受洪水危害的地区
,而建设东线输水线路,必然增加这一地区的洪水危害。1
991年,太湖和淮河流域发生大洪水,损失严重,造成灾
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利用江苏南部的运河来调度洪
水走向,在紧急关头,由于控制运河的闸门开错,使得太湖
的水位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加高。同样,洪泽等湖泊已有蓄
洪任务,再让它们担当存储北调水量的任务,就失去了自然
湖泊调蓄洪水的功能。又由于人为地抬高了湖泊的蓄水水位
,增加了对周围地区的洪水威胁。东线南水北调后若发生如
1991年的淮河洪水,则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水利政策一直没有长远正确的方向,头疼医头,脚
痛医脚,一会儿只强调防洪,一会儿只顾抗旱,治水把黄河
、淮河、海滦河、辽河都治得奄奄一息,照这样下去,长江
、珠江松花江也会遭受同样的命运。
河流湖泊在自然状态下有高水位、枯水位,一张一弛,
周围地区的地下水位也随之上升下降,实现物质和能量的新
旧交换。由于输水线路和沿途湖泊常年处于高水位状态,将
造成这些地区次潜育化和沼泽化,而破坏该地区的生态。
c、输入区的土地盐硷化
华北平原的水利化,以前搞过两次,五十年代后期是大
修水库,为灌溉工程提供水源。1963年海河流域发生大
洪水,200多座水库大坝溃坝,造成了历史大悲剧。溃坝
的洪水冲毁了农田、灌溉工程,破坏了海河水系。第二次是
在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水利部的大批干部到华北平原
开发地下水,大建机井,发展机械灌溉,造成了华北平原地
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形成巨型地下水漏斗,彻底破坏该地
区的地下水资源。这两次水利化的结果,是华北地区土地的
严重盐硷化。在盐硷地上种植庄稼,收成低甚至是颗粒无收
;实行灌溉,水分蒸发后,盐分便积聚在土壤表层。此即为
何现在华北平原上白茫茫一片。
南水北调可以说是华北平原的第三次水利化,由南向北
的输水渠道中常年充满了水,将中止原来华北平原上的自西
向东的冲盐排水渠道,加重加快土地盐硷化。
华北平原处于半湿润地区,在实现南水北调之后,地表
径流增加一倍,将使华北平原的气候发生不可忽视的变化,
这个变化的后果是什么?南水北调工程论证并没有提出报告
。华北平原上的地表径流增加一倍,洪水期间的洪水流量也
随着增长,如果再出现如1963年的洪水,加上南水北调
增加的水量,华北平原的防洪设施是否可以防御这样的洪水
?天津是否会淹?
国内外的调水经验教训是什么?美国、原苏联都放弃了
大规模的调水工程计划,因为这些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太
太,而且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引滦入津工程是中国建
成的最大的调水工程,不能解决天津的供水问题,还使得海
水倒灌严重,天津失去有保证的自然水源,成为天津水危机
的根本原因。南水北调工程是否会使上海、南京及长江下游
地区重蹈天津的后路?
--
╭ ╭──╮ ╮
┌┐┌┐ ┌──┐ ┌──┐ ┌┐ ┌──┐ ╰═@ @ ═╯
│ ∨ │ │┌┐│ │┌─┘ ││ │┌─┘ ╭oo ──╮
│ ∨ │ │┌┐│ │┌┐│ ││ ││ ╰╮ ─╯ ╞╮
└┘└┘ └┘└┘ └──┘ └┘ └──┘ │ ┌─╮ │╰=
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37.132.51.16]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0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