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jliu (秋天的萝卜), 信区: Physics
标 题: [小传]朗道(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May 1 09:22:10 2003) , 转信
接触过一点大学物理的人,大凡都不会对朗道这个名字陌生。列夫·达维多维
奇
·朗道(L 澹觥。模 vidovich Landau)是苏联科学家,二十世
纪
物理学的一位传奇人物。以朗道命名的物理学名词多不胜数:朗道能级、朗道阻尼
、
朗道抗磁性、朗道—金兹堡理论……他的重大成就之一是建立了液态氦的超流动性
理
论,这为他赢得了一九六二年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不过,使他对物理学产生深远影
响
的,还有一项更重要原因,这就是他同他的学生李夫希兹合著的九大卷理论物理学
教
程。这部成书于四、五十年代的巨著,不仅培育了整整一个富有成果的苏联物理学
派
,也教导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物理学生。
记得那是七七年恢复高考后不久,笔者所在学校从不知什么地方觅得一位刚刚
改
正的右派,据说是李政道先生的大学同学,属于当时少数能讲《朗道教程》的导师
。
正的右派,据说是李政道先生的大学同学,属于当时少数能讲《朗道教程》的导师
。
他开讲时师生云集,坐不能容的盛况,至今留在我的印象中。到了世纪末的今天,
哈
佛大学图书馆里以朗道为作者的书目,依然四倍于美国人引以为傲的物理学大师费
曼
的著作。展望下个世纪,也看不到它会在短期内被取代的迹象。这种经久而不衰,
套
用我们当年常用的句式来概括,那就是:“够我们物理学界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了
”
。
所以有史家慨叹:朗道生不逢时。言下之意是,他要是早生个一、二十年,正
赶
上本世纪初物理学的革命时期,也就是相对论、量子论的草创阶段,以他的才情学
识
,对人类知识的贡献,当可以使他跻身于爱因斯坦、波尔这样的世纪级大师之列。
朗
道是生得晚了一点,他在1908年出生,进中学的时候,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和
波尔的原子模型都已经问世。十月革命发生的时候,他不过九岁,正是加入少先队
的
年龄。从他的早年经历看,党和政府——联共(布)和新生的红色政权——为培养
这
个少年天才不能不说费了一番心血。朗道的故乡是今天阿塞拜疆共和国的首都、里
海
边上的石 统前 库市。他父亲是犹太人,油田上的工程师。朗道十四岁就进巴库大
学
,两年后转到了列宁格勒大学。1927年,十九岁的朗道大学毕业。不久人民教
育
委员会(教育部)的一项基金将他送到欧洲各物理学重镇游学:在哥本哈根随波尔
工
作一年,期间又到过英国、德国、瑞士、荷兰等国。在 G 卢瑟福主持的卡?nbsp;迪什
实
验室,他结识了在那里工作的自己的同胞——彼得·卡皮查。
1932年,二十四岁的朗道就成为学术带头人,担任了哈尔科夫的乌克兰技
术
物理研究所的理论部主任。在那里,他一边从事他的开创性工作——关于第二类相
变
的研究,一边开始编写那套著名的教科书,并且很快带出了一批年轻人,成为世界
物
的研究,一边开始编写那套著名的教科书,并且很快带出了一批年轻人,成为世界
物
理学研究前沿的一支突起的异军。不过,这样的好景只维持了几年。1935年1
1
月,朗道在研究所的同事和亲密朋友柯立兹被安全部门逮捕。在朗道交涉下,算是
“
事出有因,查无实据”,被释放出狱。可是到了1937年,朗道自己都感到不安
全
了。他跑到了莫斯科卡皮查那里。那时斯大林已经乘卡氏回国探亲之机将他留下“
为
祖国服务”,剑桥的卢瑟福爱徒心切,把整个实验室的设备运送给他,苏联政府专
门
为他成立了“物理问题研究所”。卡皮查把研究所理论部主任的位子给了朗道。
据笔者向前苏联的友人询问,苏联虽然也是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不过
那
主要是在中央决策的一级,到了大学和研究所一级,历来就是专家说了算,党的书
记
倒真的是由党员民主选举出来的,可能只是个实验员来兼差,没有权力参予招聘、
提
职、提薪、分房、出国的决定。党的中下层干部的实际利益同维护政权没有挂钩,
也
许这是导致苏联政权溃于一旦的重要失误。不过,那是政治学者在总结无产阶级专
政
历史经验时要探讨的问题。我们关心的是,朗道躲到了卡皮查的保护伞底下,好象
没
有遇到党委的政审以及户口、档案关系方面的麻烦。不仅如此,柯立兹和朗道另一
位
友人也进了同一研究所。
上 ,保护伞也只保了他一年的安全。193 改 4月28日,朗道同追随他的
两位友人终于一齐被捕入狱。那一年,他刚好三十岁。
朗道入狱的前因后果,是科学史家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部分的?nbsp;因是,KG
B
和朗道本人对此都保持沉默。半个世纪以后的1989年,已经是戈尔巴乔夫执政
的
开放年代,朗道妻子的侄女出版了她的朗道传记的第四个版本,书中声称朗道19
3
开放年代,朗道妻子的侄女出版了她的朗道传记的第四个版本,书中声称朗道19
3
8年的被捕是因为被他辞退的一个的学生心生怨恨,诬告老师是德国间谍。她还指
名
道姓把这个告密者公诸于世。朗道对学生的严厉是出了名的——他的生前轶事中,
学
生被他骂得下不了台的小故事占了很大一部分——这样的解释似乎可信。没有想到
的
是,这位学生还在人世,虽然当年为朗道所不容,自称不减对老师的尊敬。听到这
个
陷自己于遗臭万年的指控,当然不依不饶,于是把传记作者告上了法庭。审案的法
官
要求KGB查阅朗道的档案。里边确实没有这个学生的密报,被告只得登报道歉了
事
。
不过,由于这场官司,KGB的人员有机会打开尘封了几十年的案卷,发现了
一
段令他们吃惊的历史。到了1991年,朗道在KGB的档案公开刊登在当时的党
中
央通报上,这段历史因而终于大白于天下。人们在这些绝密档案中看到,朗道这个
苏
维埃科学的光荣标志,原来真的犯过——按照无产阶级专政的法律——反革命煽动
罪
。他的被捕,并不象众多斯大林时期的案件那样完全是冤假错案。朗道和他的同伙
,
确曾有过推翻苏维埃政权的企图,而且从事过“有纲领、有组织,有预谋”的活动
。
档案中有一份他参与起草的传单。内容如下:
“同志们!
十月革命的伟大事业已经遭到背叛……。几百万无辜的人被投入监狱,人们不
知
道哪一天会轮到自己……。
同志们,你们难道没有看出来,斯大林集团已经完成了一次法西斯政变!社会
主
义成了空洞的词句,报纸上充斥了谎言。斯大林出于对真正社会主义的刻骨仇恨,
变
成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同伙。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力,他摧毁的我们的祖国,使她
沦
为德国法西斯野兽的猎物……。
曾经推翻了沙皇和资本家的我国无产阶级必将推翻法西斯独裁者及其集团。
劳动节——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节日——万岁!”
下面的落款是:反法西斯工人党。这份传单予定在五一节散发,不过NKVD(K
G
B的前身)提前三天动手,把这个反革命集团一网打尽。
朗道走上反革命——当时称反?nbsp;——道路的过程是颇值得仔细追踪的,虽然这
方
面的资料不多。在哥本哈根接触过他的人的记忆中,他是一个热诚的共产主义者,
对
自己的革命祖国非常自豪。当时西方对于新生的社会主义苏联有许多“妖魔化”的
舆
论,年青的访问学者朗道想必在同事面前常有说“不”的表现,才会给人留下这样
的
印象。替他想想,确实找不出他要反苏的理由。从国际大气候来说,本世纪二十年
代
是西方资本主义大萧条的年头,朗道在西欧所看到的,和在那里勤工俭学的我国老
一
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看到的,大约差不多,正应验了列宁的“资本主义走向垄断和
腐
朽”的预言。从朗道的自己的经历来说,虽说生在旧社会,却是长在红旗下,党和
政
府待他可谓不薄。1934年,他未经论文答辩就被授予博士学位,第二年,升为
正
教授。事实上,朗道在早年确实是爱党爱苏维埃的好青年。虽然没有纪录说他入过
党
教授。事实上,朗道在早年确实是爱党爱苏维埃的好青年。虽然没有纪录说他入过
党
,他常将自己和同道称为共产主义者,而将他痛恨的人斥为“法西斯分子”。直到
1
935年,他还在《消息报》上发表了“资产阶级和当代物理学”这样的文章,批
判
资产阶级的宗教迷信和金钱权力,盛赞“党和政府为我国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空前
的
机会”。
不过,他的政治观点却在差不多同时经历了一次“相变”,背后的原因无从了
解
。有迹可循的是,他所在的研究所任命了一位新的所长。新所长的任务是把研究工
作
引导到军事和实用的方向。考虑到当时法西斯在德国和意大利日益壮大,政府的这
种
政策实在也无可厚非。但朗道为了维护自己的理论物理研究,同新所长发生了冲突
。
这场冲突的尖锐程度,可以从以下事态看出:朗道私下里打算把自己的理论部分裂
出
去。他那个傻乎乎的学生向领导交代了朗道的计划——他不懂得在官方眼里,这种
行
为等于是破坏苏维埃军事工业。他因而被朗道逐出师门。而坚决支持朗道的柯立兹
则
被抓进监狱。柯立兹不久虽然无罪释放,KGB的档案里却写着这样的评语:“该
人
是朗道为首的反革命破坏组织的成员,应继续加以监视”。KGB的档案里还记载
着
,1937年,KGB在哈尔科夫逮捕了若干科学家,其中两位在枪毙之前坦白:
朗
道是他们的反革命组织的头头。看起来,朗道早已在KGB的监控之中。他也许“
凭
着反革命的灵敏嗅觉”有所警惕,所以决定出走莫斯科。而KGB之释放柯立兹,
不
过是欲擒故纵之计,用他来钓朗道这条大鱼的。而五一节传单事件促使了KGB采
取
行动。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8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7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