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umpkin (pumpkin), 信区: Physics
标  题: 天文分支学科---亚毫米波和毫米波天文学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5月15日08:33:17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利用天体在0.35∽10毫米波段的辐射来研究天文现象的分支学科。其中波长0.35∽1毫米为
亚毫米波段,1∽10毫米为毫米波段。前者界于红外波段和射电波段之间,使用交叉技术;
后者属于射电波段的短波部分,使用与射电波段相同的技术而更为复杂。地球天气中水气
对它们的吸收十分严重,因此必须把亚毫米波和毫米波望远镜安放在高而干燥的水气含量
低于1毫米的地方。我国西藏高原的定日地区,美国夏威夷的摩纳基等是最佳的台址。目前
口径最大的毫米波望远镜是德国波恩的100米射电望远镜,但是它并不能满口径工作到1毫
米。其次是日本也边山的45米毫米波望远镜。我国青海德令哈的毫米波望远镜口径为13.7
米。世界上最大的亚毫米波望远镜口径为15米。美国正在建造10台口径10米的亚毫米波干
涉阵(SMA),我国的台湾参加了部分股份,我国的程景全参加了设计工作。美国还计划了
地面(MMA)及太空大型可展式毫米波望远镜和干涉阵。日本计划建造40台口径10米的毫米
波望远镜干涉阵(LMA)。之所以会如此红火,是因为分子波谱学表明较轻分子低J值的纯
转动跃迁和较重分子高J值的跃迁主要落在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段。在星际空间激发条件下,
许多重要的分子的纯转动跃迁的一系列谱线的强度峰值也落在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段上。近
年来利用高灵敏度和高角分辨本领毫米波及亚毫米波望远镜和阵发现了数百种星际分子谱
线和恒星形成区以及渐近巨星支红巨星外围气体包层的脉泽源和分子双极流等新现象,说
明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段是研究恒星形成区和晚期恒星的最佳波段。另外毫米波及亚毫米波
段可以穿透遮掩星系核心的尘埃从而对于了解星系十分重要。最近在若干类星体中发现了
一氧化碳分子谱线,开创了河外分子天文学的美好前景。对于微波背景辐射测量也很重要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7.10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8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