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umpkin (pumpkin), 信区: Physics
标 题: 天文分支学科---中微子天文学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5月15日08:39:12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天体物理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恒星上可能发生的中微子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对恒星的结构
和演化的作用。中微子是不带电的静止质量为零或很小的基本粒子。它和一般物质的相互
作用非常弱,除特殊情况外,在恒星内部产生的中微子能够不受阻碍地跑出恒星表面,因
此探测来自恒星内部的中微子可以获得有关其内部的信息。最早的研究集中在太阳。太阳
的能源主要来自内部的质子-质子反应,因而会产生大量的中微子。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
的戴维斯等人用大体积四氯化碳作靶,利用37Cl俘获中微子的反应来探测太阳的中微子发
射率。实测的结果远远小于恒星演化理论的太阳标准模型的预期值,这就是著名的中微子
失踪案。近年来人们发现原来使用的恒星大气中元素的不透明度太小,改进后已有所改善
。进一步日震研究改进了太阳内部结构,从而大大地缓和了这个矛盾。另一个可能是中微
子有很小的静质量。果如此则可以解释宇宙中的质量短缺问题。
中微子还大量地产生于超新星爆发时和宇宙中其它物理过程中。在日本的一个矿井和
美国的俄亥俄用一个巨大的水容器来探测切连可夫辐射,从而探测到了来自超新星SN 198
7A的中微子辐射。欧洲共同体的GALLEX和俄国的一个装置利用中微子和镓的相互作用来探
测中微子。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7.10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65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