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oes (从头再来),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常昊的黑白世界6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May 17 17:05:01 2000) WWW-POST


(六)下棋不再快乐了

在上海下棋时,常昊尽管输了棋也难过,但围棋对他来说是快乐的;到了北京以后,情
况全变了,变得快乐不起来了。

他们住在北京体育馆路6号国家体委训练局的3楼,和常昊同屋的还有罗洗河、周鹤洋等
共六个孩子;邵炜刚、刘轶一还和其他孩子一起住在大楼下的招待所里。参加集训的有
22
个小棋手,三个月后将保留14人,其余将被筛选出去,对10岁上下的他们来说,竞争一
下子严酷起来。

少年队的教练是王元七段、孔祥明七段,但聂卫平、罗建文、华以刚等也直接介入了少年

队的训练管理。此外围棋队还定下了不成文的规矩,一位大棋手带一个小棋手,比如曹大

元带常昊,刘小光带周鹤洋。当22个孩子到了国家队时,他们就成了棋界的兴奋点。

一次我去围棋队采访,见江铸久、邵震中两位八段刚刚从美国访问比赛回来,就被王元
拉到训练室,跟聂卫平一起,下起了一对七的多面打辅导棋。

第1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中方已经获胜,那是靠了江铸久的五连胜和聂卫平的三连胜;这时

第2届擂台赛正在进行,仍是聂卫平在孤军奋战,独挡一面。中国围棋后继乏人,是棋界

的公论和忧患。1986年11月,也就是少年队成立前一个月,聂卫平在东京战胜山城宏九
段、酒井猛九段后,日本业余棋界的元老级人物菊池康郎就说:“聂卫平确实厉害,但只

靠聂卫平一人不行呀!”此话是善意,却点到了中国围棋的“穴位”上。

厚望寄托在了这22个孩子身上。聂卫平就对他们说过:“将来你们当中出几个打败我和
马晓春的棋手,我们就满足了。”

马晓春很独,平时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但对这些小棋手却不乏关注。一次王元请他出
一组棋力测试题,给他们打打分数,马晓春一口答应下来。他找了不少棋书、名谱,出
了题目,还用晚上时间评了卷子,甚至给每个小棋手写了评语。

常昊的兴奋劲只持续了短短几天,就无影无踪了。当时有人问他,以后想当什么样的棋
手,他语出惊人:“我要打败所有的日本超一流棋手!”可少年队内部的大循环赛,他却

战绩平平,处于中游。他是第1届棋童杯的冠军,所以当不上第一他就不得安宁,甚至
想,自己会不会被遣送回上海呢?他比邵炜刚等棋手小一两岁,这一两岁的差距肯定是
会体现出来的。

一次比赛,常昊因求胜心切,在打劫时犯了规,对手刚拔了劫,他就立刻提了回来。对
手不依不饶,立刻告诉了担任裁判的王元。“按规矩,你输棋了。”王元对常昊说,“要

严格点,对你有好处。”

常昊想不通,委屈的哭了起来。当天晚上,他躲在被窝里还哭了好一段时间。

一个月后,也就是1987年1月,少年队开赴上海,参加第2届棋童杯围棋赛。常昊想,
前一次比赛自己错失了冠军,这次岂能失手?比赛分甲乙两组进行,夺得小组第一的分
别是罗洗河和常昊。他们两人的决赛是快棋,结果常昊输了。

比赛在上海少年宫举行,这天电视台作现场直播,赛场灯火明亮。当时常昊占有优势,
但也许是不适应比赛环境,每次摄像的灯光一照,他都奇怪地再出一步恶手,被罗洗河
反败为胜。后来《围棋》月刊在评论这一对局时,还特别提到了一句,“灯光一照,下
出败着。”

回到上海时正是大年初五,春节还没过完。常昊见到父母说什么也不肯和其他小棋手一
起住招待所里。周樾园无奈,只好说通了带队的华以刚,让常昊住到了家里。后来输棋
后,曹志林说:“肯定是住在家里才输棋的!”
输棋后回到家里,常昊哭个不停,连饭都不吃。小棋手们一起游览,他虽也去了,但落
落寡欢,心事重重,连照的相片都眉头紧锁,一个人缩在一边。他问常富森:“他们不
会让我离开国家少年队吧?”常富森说:“只要你努力,就不会。”

大年十五那天,棋手们返回北京。这天中午周樾园、常富森夫妇在家里请客,几位带过
常昊的教练、棋手都来了。常昊坐卧不安,一会儿看电视,一会儿还要看一看钟表。周
樾园一下就明白了他的心事。她郑重地对他说:“不然你就别回北京了,不下棋了吧。”


他想了想说:“不。”

当时他还不能调整自己的心态,一方面特别恋家,一方面又特别担心不能留在国家少年
队。其实一开始,他就被列上了少年队的正式名单,这份名单上至少有他和罗洗河、周
鹤洋、刘菁等,但他却不知内情。三个月后,当少年队正式成立时,他心里埋藏了许久
的悬念才落将下来。
在上海比赛时还有一段插曲,比赛期间,同济大学一个实验室把棋手们请到了学校里,
作过一次智力测试,结果这群孩子聪明得让他们吃惊。智商最高的是罗洗河,高达154;

其次是常昊,达138,相比普通人100上下,他们真称得上神童了。实验室的专家对带
队前往的华以刚说:“这么聪明的孩子干什么都能成大材,下围棋太可惜了!”

这样一群高智商的孩子在一起,少年队自然不得安宁。当时的棋赛不多,除了每年一次
的升段赛,以及偶尔一次的邀请赛,他们几乎是在放假,看电视,读武侠小说,踢足球
,研棋的时间并不算多。

常昊还和罗洗河、周鹤洋、刘菁一起,出去买了葡萄酒,晚上聚在房间里偷偷对饮。

罗建文曾经在晚上熄灯后,突然“袭击”过他们的宿舍,没收了一摞武侠小说。

仍不见效,罗建文就让他们每个星期天到他家去下一次辅导棋,以此拴住他们。开始去
的是罗洗河、周鹤洋、常昊,后来又添了刘菁、余平等。罗建文一个人下几盘棋不行,
照顾不过来,就让他们一起上阵下连棋,谁下出了败着,谁就坐在一边儿当记录员。尽
管这样,他们也还是也群鬼灵精,难以管教。他们和其他项目国家队共享一个餐厅,没
过多久,罗洗河、周鹤洋、常昊就变得又白又胖了。当时甚至有人提出,这样不仅培养
不出大棋,甚至会毁了这群孩子。

据常昊说,当时是他棋艺长进最缓慢的一段时间。有一次,全国少年选拔赛在北京体育
馆举行,少年队棋手的成绩糟糕到了最低点,常昊只获得第四名,周鹤洋掉到了第七名
;相反,地方队的小棋手却发挥出色。

本来地方队就对少年队有异议,尤其是那些参加了集训又被淘汰了的棋手的教练们。所
以少年队战绩一般,怎能服人?华以刚、罗建文大为脑火,不仅没收了他们窝藏的所有
武侠小说、录像带、扑克牌,而且勒令每人都作了检查,常昊也没能幸免。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4.19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7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