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oes (从头再来),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常昊的黑白世界7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May 17 17:05:30 2000) WWW-POST
(七)望子成龙
常昊离开上海去北京之后,周樾园一天比一天牵挂儿子了,她想应该为他做点什么。
常昊学棋不久,她就从棉纺厂调进了棉纺局的房屋动迁办公室,后来这个办公室又改成
了一家住宅公司。同事们听说她儿子去了国家围棋队后都很惊讶:“年龄太小了,没有
父母在身边不好。”
有朋友给她出了个主意,劝她进一家旅行社当导游,这样可以经常带旅游团去北京,能
顺便照顾一下常昊。这个点子倒是打动了她。她跟常富森商量,又找邱百瑞、谢裕国出
主意。他们说,常昊年龄太小,经常去照看他一下,他会有种安全感;比如钱宇平从小
就进了国家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就显得非常孤单,性格也很孤僻。“只是当导游实
在太辛苦了”,他们说。“为了常昊,我也只能辛苦一点了。”周樾园最后选择了当导游
。
常昊回上海参加棋童杯赛时,她就发现他不对劲,特别恋家,好像不适应新环境,甚至
说:“没有人陪我,我就没心思打棋谱。”凭着母亲的直觉,她认为当导游是正确的。
常富森和周樾园对儿子都极尽心,但方式不同。常富森比较严厉,常昊有点怕他。有时
他还去观看常昊比赛,可只要他一去,常昊十有八九就会输棋,因此后来他再也不去赛
场了。常昊对周樾园却很亲近,几乎就像一对朋友。
一个棋手要有所作为,是需要多种多样的因素促成的,常昊的成功就与父母分不开,尤
其是周樾园。邱百瑞、谢裕国就曾说过:“没有周樾园,就不可能有后来的常昊。”
从常昊下棋的那天起,家里的电视就关闭了,一家人平时都不看电视。为了陪儿子下棋
,周樾园在体育馆还考下了围棋裁判的证书,后来带常昊参加棋赛时,她甚至上场当过
裁判。连华以刚都说:“她当裁判比棋手好,因为她不关心棋局,只知道记录、读秒。”
她对常昊说,既然当了棋手,那么日语一定很有用,于是她就鼓动常昊、常富森一起学
日语,自己也跟着学。但凡她能付出的,她从不吝惜。
可能是她的热情、执着吧,她几乎总能“化险为夷”,说服邱百瑞就是一个例子,不然
常昊完全有可能和围棋擦肩而过。本来常昊只能进南市区的托儿所,但经她说服,常昊
进了体育馆附近的托儿所;后来她又努力,使体育馆附近的江阴路小学收下了常昊。
住宅公司在上海人的眼里,是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但她辞掉了,报名进了一个导游培
训班。当时住宅公司要扩大成房地产集团公司,总经理听说她要去当导游,劝她留在公
司,但她还是回绝了。
上了几个培训班,拿了导游证,她当了一家旅行社的导游。一干她才知道,导游非常辛
苦,预订车票,联系旅馆,安排就餐,然后还要跑前跑后领着大家参观景点,无异于托
儿所的一个老师。
第一次带团到北京颐和园,她进了东宫门,竟找不到北宫门,急得她在偌大的公园里跑
了半天。
可见了常昊,她所有的疲惫都抛到了九霄云外了。那是1987年底,常昊在少年队“水土
不服”,正是非常想念上海想念父母的时候。一到她棋队就听说,他平时很想家,一到输
了棋就更想家,一想家就一个人偷偷哭,枕头都哭湿了。她给他清洗被单枕巾时发现,
枕头上果然是一片泪渍。
经常到北京看一看常昊,带他上街玩一玩,或是到餐馆吃一顿饭,周樾园觉得他好多了。
常昊很乐意她到北京来,光是跟她随旅游团登长城,就去过五次!
棋手的生活异常单调、寂寞,一个小棋手过早地进入黑白世界,甚至会扭曲他的性格,
尤其是在遇到一些挫折的时候。周樾园就发现常昊虽然小小年龄,可输了棋,很久才能
恢复过来。对一个孩子来说,快乐是极有限的。
旅游团最常去的是杭州、苏州、无锡,而不是北京。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使周樾园、
常富森大为震惊——
那是1991年夏天,钱宇平在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赛上发挥出色,接连赢了日本棋圣小
林光一等顶尖棋手,打进了冠军决赛。当时中国棋手包括聂卫平在内,还没有获得过世
界大赛冠军,按钱宇平的实力和势头,在决赛中战胜赵治勋九段以弥补中国围棋的一大
缺憾,完全有可能。正当上海棋界准备等待钱宇平的好消息时,却传来了不幸的消息,
钱宇平突然精神失常,放弃了富士通杯决战!
周樾园和钱宇平很熟,可以说了解这位常昊的师兄。一次比赛,钱宇平输了棋后把自己
反锁在房间里,吃饭时怎么叫,他都不开门。当时周樾园也在场,她削了一个梨,让常
昊送进了他的房间。当个职业棋手太艰辛了。
她急忙找邱百瑞、谢裕国打听原委。他们分析,钱宇平13岁就进了国家队,胜负压力太
大,而得到的抚爱太少了。他们说:“所以你经常去北京看常昊是对的。”
从那次事情以后,只要有机会,她就往北京跑,没有机会,她也会自己去。
那一年的冬天,一次她突然接到了国家队打来的电话,说常昊病了,鼻子出血,止都止
不住。当时他正参加大国手赛,棋队的人把他送到医务室看了病,吃了药,可还是不灵
验,后来又送他去同仁医院看了急诊。
周樾园不知常昊到底出了什么麻烦,当晚就乘上了赶往北京的火车。
当她到了棋队时,少年队的吴玉林教练不禁一愣:“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我能不着急吗?一天都等不及了!”她心急火燎地说。常昊一见她也觉得突然:“你
怎么来了,其实我已经没事了。”
带他到同仁医院一查,原来是他还不适应北京的干燥冬季,上火了。但周樾园并没觉得
这一趟跑的冤枉。
在棋局中,常昊非常复杂,复杂的象一座迷宫,和他小小的年龄不相般配。可在日常生
活中,他单纯得像一张白纸。这种反差很容易出现不少专业棋手的种种职业病。常昊不
会花钱买东西,不会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她就手把手教他,甚至带他上街,教他怎么
给自己选购东西;常昊一输棋就不能解脱,她就陪他聊天,外出散心,学会调理自己的
情绪。
每次回上海,她都要提醒他去体育馆,跟邱百瑞的学生们下下指导棋。
不仅去北京,有时常昊到外地比赛,她也尽可能地陪他去,有一次,常昊到重庆比赛,
她也一起去了,回来时一起乘船游长江三峡。同行的还有另外两个上海小棋手邱峻、胡
耀宇。一路上,两个孩子眼巴巴望着常昊,看驾势很想让常昊指导一盘,可常昊却很疲
惫了。
“反正闲着没事,为什么不跟他们下盘棋?”周樾园说。
“太累了,有什么好下的?”常昊不乐意。
“可他们多想下呀,我都看出来了;再说以前邱峻他爸爸(上海队教练邱鑫)跟你下了
多少盘辅导棋!”
常昊下了。邱峻、胡耀宇乐不可支。“大家都高兴,这样不是挺好吗?”她说。
这样的故事片段不可枚举,太多了。直至常昊长成一个阳光灿烂的小伙子,这之中周樾
园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4.19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2.1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