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oes (从头再来),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常昊的黑白世界10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May 17 17:07:10 2000) WWW-POST


(十)釜山屠龙记

从东京回到北京那天正好是星期六,少年队教练吴玉林一见到他就通知说,下个星期一
就是中韩对抗赛的选拔赛,他得参加。

输了棋无所事事,常昊就会陷入痛苦之中而难以自拔,有了比赛,可以使他投入其中,从

而得以解脱。中韩对抗赛选拔赛不是小比赛,逼着他转移视线了。中国棋院3楼训练室的

黑板上,已经贴出了比赛对阵表。

星期一的第一局比赛,他战胜了吴肇毅八段。接下来的第二局,他又战胜了邵炜刚六段。

这两盘棋,多少让他找回了一些信心。

那段时间的棋赛多得使他应接不暇。4月15日起又是名人战,他接连战胜了华学明六
段、聂卫平九段。随后又是中韩对抗赛的选拔赛,他一鼓作气,战胜了俞斌八段、王
元七段、余平四段,以小组第一的成绩取得了中韩对抗赛的出场资格。中间还穿插进
行了中韩青年对抗赛的选拔赛,他有如神助,连过了五关。有棋手跟他开玩笑说:“你
也太疯了,能不能手下留情?”常昊说:“赢再多顶不上擂台赛那一盘棋。”

经历了一场磨炼,他的棋感好像变了许多,仿佛一下子明白了围棋中的许多道理。换个
说法,擂台赛那么重大的比赛都输了,其他比赛得失还有什么可计较的?他的手脚和头
脑被解放了。

比如名人战中对聂卫平那局棋,他便弈的十分精彩。一年之前,《围棋天地》杂志曾举
办过一次“聂马特约指导对局”,由聂卫平、马晓春二人对常昊、周鹤洋、罗洗河三人
,打升降级赛,结果三个年轻棋手大败而归,常昊被打到了让两子的惨境。这次战胜聂
卫平,不能说他的棋艺飞长了,只能说他的感觉理顺了。

再比如战胜俞斌这局棋,是他在大赛中第一次击败这位师兄。常昊和俞斌交情深厚,几
年来俞斌跟他下的指导棋最多,不下两百局,开始是让三子,后来是打升降。俞斌绝顶
聪明,棋也灵活多变,和常昊稳重缓慢的风格正相反,对常昊启发不浅。他们下棋通常
都是带彩的,每输五目,就输一包方便面,中盘认输算输六包方便面。这次常昊虽战胜
了俞斌,但他还欠俞斌一箱多方便面呢!

随后在CCTV杯电视快棋赛上,他胜三局负一局,获得了第四名。

在6月30日开始的大国手战上,他第一局胜丰云七段,第二局胜钱宇平九段,第三局
再次完胜聂卫平九段。

这时他的眼前豁朗起来,他横下心要争夺大国手战的挑战权了。赛场上,刘小光、曹大
元、俞斌、张文东等强手已经被淘汰出局,为常昊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接着他战胜了
周鹤洋;7月6日,又以五目半的优势击败了吴肇毅,如愿以偿地获得了挑战权,这也
是年轻棋手第一次获得番棋战挑战权。

再说中韩围棋对抗赛是第1届,中国棋院非常重视,排出了最强阵容,精兵强将悉数出
动了,激烈的选拔赛就是一个佐证。而韩国棋院虽然也看重这场比赛,但似乎未将中国
队放在眼里,给中国棋院发来的电传上,没有排上曹薰铉的名字,大有“杀鸡焉用牛刀”

的架势。

中国棋院副院长王汝南一看这份名单就急了:“太小瞧我们了,我们都排出自强阵容了,

韩国也应该对等吧?”于是韩国棋院交涉。

韩国棋手中有“四大天王”,无一不是世界冠军,徐奉洙是应氏杯冠军,刘昌赫是富士通

杯冠军,李昌镐是东洋证券杯冠军,而韩国围棋界的领袖人物曹薰铉集三大冠军于一身,

是当时唯一的一位“三冠王”。相比之下,中国棋手却没有一个世界冠军。而且当时也正

是中国棋手背运的时候,特别是1993年初的真露杯三国擂台赛,中方五员大将出场,居
然一局不赢。用聂卫平的话说:“输光了,输得只剩下一条裤衩了。”新闻界称为“低谷
期”。
所以,韩国方面小视中国棋手,自有其中道理。

王汝南等人之所以认真,是因为此事让他们联想起了第1界中日围棋擂台赛的情景。当时

日本人根本没有把中国人放在眼里,依田纪基和小林觉甚至称“比赛到我们两为止”,使

方听了大受刺激。最后,韩国棋院尊重中方的意见,名单中加进了曹薰铉的名字,主将是

曹薰铉。

中方主将由聂卫平担任。那时他有个习惯,每有大赛,或大赛之后,他都要召集棋手们
聚餐一顿,以涮羊肉居多。这次,他又把棋手们聚到了棋院楼下的餐厅,算作壮行,不
过吃的不是涮羊肉。饭席上他给大家定了一个目标:“这次去韩国,我们每个人争取赢
一盘棋!”弦外之音,是不能输着回来。

双方参赛棋手各七名。聂卫平这么一提,棋手们相互问道:“你打算赢谁一盘?”常昊
提到了徐奉洙,“我想从徐奉洙身上拿一分”,没想到好几位棋手都这么说。

为什么呢?当时徐奉洙是中国棋手没有战胜过的国外棋手,保持着金身不败的荣誉。聂
卫平、马晓春/刘小光、曹大元都曾败在他的手下,他已经九连胜了。问题在于棋手们输

给他,却都不服气,觉得他的棋除了善于乱战,并无其他高明之处。徐奉洙不像曹薰铉
那样曾到日本镀过金,他是土生土长的韩国人,不是本格派、学院派,而是野战军。常
昊曾研究过他的棋,觉得很奇怪,这样的棋手怎么会赢不了他呢?

1994年8月29日,在飞往汉城的航班上,徐奉洙的模样还不时地在常昊的头脑中闪现,
心想:“碰上徐奉洙就好了……”

比赛分釜山、汉城两站进行,中方棋手从汉城转飞机先抵达釜山。当时大家都知道,一
场恶仗就要打响。一到釜山,韩国棋院的官员就给每个棋手备好了纸扇,让他们题词以
制作纪念品,聂卫平直抒胸臆写下了“胜”,刘小光题下了“搏”,……常昊写的是“悟
”。
说来很巧,抽签仪式上,常昊有种预感,自己要碰徐奉洙!前五个棋手都抽过了,还剩
两个签——曹薰铉和徐奉洙。常昊走上抽签台,从透明的玻璃箱里抓起来一只彩球,上
面正写着:徐奉洙!

台下的六位中方棋手都叫了起来,弄得韩方人士不知所以然。主持人问常昊:“对徐奉
洙有何感想?”常昊笑道:“对徐奉洙好啊,我们还没下过棋呢。”弄得台下的徐奉洙摸

不着头脑。

“我们还是没福气,就把徐奉洙交给你了。”棋手们说。常昊也纳闷:“太绝了,怎么
就应验了?”

领队王汝南大战当头,一点都无法放松。他特意叮嘱常昊:“放开下,输了也无所谓。”

其实大家都心里有底,不是无所谓。

8月31日,七盘对局同时展开。中方领队在赛场里转来转去巡视着对局的进展,韩国方
面也有众多人士前来观战。赛场只听到棋子落盘的响声,每一局的起伏变化,都会在人们

心中激起层层波澜。中国、韩国都是胜负心、自尊心极强的民族,各不相让。

坐在对面的就是徐奉洙,他和曹薰铉同庚,都是属蛇的,长的消瘦,一副饱经风霜的模
样。中国棋手称他“农民大叔”,韩国棋界封给他的外号是“野草”。他的棋属于那种乱

拳散脚的路子,无拘无束不说,还充满野性,煞是难对付。用韩国记者的评价,“曹薰铉

的特长是手臂在你面前虚晃几招,却用脚把你绊倒在地;而徐奉洙,一上来就要扭断你
的脖子!”韩国棋手自己也饱受其苦,说起他来更不留情:“他的棋就像韩国的黄酱,又

臭又硬!”

和徐奉洙相比,常昊稚气未脱,弱不经风似的。徐奉洙好像也没有把常昊当成真正的对
手,很想欺负他一下,想及早结束战斗。徐执白棋,一上来就亮出一副散打姿态,四处
挑衅。常昊步步为营,沉着、果断地应付着。

这场混战很快就有了眉目,观战的人们都围了过来,屏息注视盘面。他们一看就明白,
徐奉洙不行了。

一条大龙被常昊活活剿杀了。只见徐奉洙面色苦涩,歪倒在了沙发上,用韩语叹着气:
“今天我怎么这么倒霉呢!”

七局棋当中,常昊第一个结束战斗。王汝南大悦,拍了拍常昊的肩膀说:“好样的,你
先拿下了第一分。”

当日中方七战四胜,拿下了第一轮。而常昊这局棋甚为畅快,聂卫平说:“你等于替我
们报了仇。”

第二连移师汉城。抽签时又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徐奉洙抽签时,居然再次抽到了常昊!

主持人只好请他再抽一次。末了,常昊的对手换成了林宣根七段。

第二轮常昊负于了林宣根,中方以2比5失守,总比分为6比8,中方在第一届中韩对
抗赛中失利。

短短几个月,常昊就摆脱了擂台赛的阴影,降伏徐奉洙,是一个高潮。事后看来或许不
足为奇,但当时对常昊来讲却是一件大事。

1995年初,在与马晓春进行的大国手五番棋争夺战中,他虽然没有成功,但却以2比3
的比分使棋界为之一惊。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4.19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91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