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oes (从头再来),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常昊的黑白世界15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May 17 17:10:12 2000) WWW-POST
(十五)龙兔的对话
常昊之所以倾尽全力拼掉马晓春,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就是常昊听《新民晚报》的
朋友说,他们协同中国棋院正与韩国方面联系举办中韩天元对抗赛。韩国天元,是李
昌镐。
常昊一直想会会李昌镐,当时中日韩三国棋界公认李昌镐是世界第一。
李昌镐比常昊大1岁,属兔。他是韩国全州人,父亲李在龙是一个钟表商。把李昌镐带进
围棋天地的人,是他的爷爷,孙子6岁时,他就带着李昌镐出入全州的棋馆了。后来他未
能目睹李昌镐成为冠军就辞别了人世。全州出过一个专业六段棋手,名叫田永善,和当时
棋界的领头人曹薰铉是朋友。在李在龙的请求下,田永善把李昌镐引荐给了曹薰铉。后来
曹薰铉专程去全州,和9岁的李昌镐下过一次让三子棋,结果曹薰铉输了。曹的评价是:
“不
可思议。”李在龙请求他收下这个孩子,田永善也好言相劝,曹薰铉却迟迟没有松口。当
时曹薰铉三十来岁,正是在棋坛呼风唤雨的年龄,收个弟子多多少少会有所牵累;再说
世界上哪有三十多岁的顶尖高手收徒弟的,即使收,也多是退出棋战第一线之后。过了
几个月,他又到全州和李昌镐下了一局让三子棋,可能是珍爱这块棋才的缘由吧,曹薰
铉咬了咬牙,把李昌镐带到了汉城,作了自己的入室弟子。在“曹家大院”里,李昌镐
之要有对局,曹薰铉就给他讲解,但他们正式的对局不多,八年当中才下了五六盘。李
昌镐在汉城的另一去处,是汉城的一家知名围棋道场“冲岩研究会”,和刘昌赫、崔明勋
等年轻棋手过往甚密。
他的进步是神速的。1984年初入师门,1986年入段,1990年初,他以3比2的比分战
胜师傅曹薰铉,夺得了自己的第一顶桂冠——“最高位”赛冠军。同年,他再次以相同
的比分战胜了曹薰铉,夺得了韩国历史租最悠久、最重要的头衔“王位”。1992年,他
战胜林海峰,获得了自己的第一项世界冠军“东洋证券杯”,那一年他只有17岁。而当
时他41连胜的纪录,足以让棋界汗颜。曹薰铉和李昌镐早上一起出家门,到韩国棋院
一起对局,然后再一起返回曹家,彼此已经相当尴尬了。当年,李昌镐就像小鸟一样飞
出了曹家,独自闯天下了。
记得中国棋手真正纷纷评说李昌镐,是在1992年前后。由于他年龄太小,性格古怪,而
棋力又高得惊人,所以在中国棋院他成了一个传奇性话题。棋手们关于他的年龄有一段
妙趣横生的议论:从背后看,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孩;再一看呢,像个40岁的人;仔细一
看,简直是个70岁的老人!其实在韩国棋界,有关李昌镐的议论也很多。比如说到他的
老成,木讷,有的摄影记者说了,摄他的头像再多也没有用,冲印出来都是一个表情,
没人见他怒过、笑过;再比如说起他的不食人间烟火,说是两个追星族女学生很想见见
大名鼎鼎的李昌镐是什么样子,到了韩国棋院,进了咖啡馆坐下,李昌镐始终只是“嗯”
、
“啊”相对,那两个女学生失望而归。在韩国他有两个绰号,一个是“外星人”,一个是
“少年姜太公”。李昌镐的出现,打开了人们的视野,原本有关围棋的固有观念被触动了
。
由于李昌镐独特,所以他的形象很容易被人夸张成一副漫画。一次在北京举行亚洲电视
杯快棋赛,闭幕式后棋手们一起聚餐,同桌的武宫正树曾说:“现在世界上天生就会下
棋的,只有李昌镐了。”当时李昌镐非常紧张,正襟危坐,翻着眼睛盯着天花板,灵魂
仿佛出窍,早神游千里了。餐厅女服务员请他们签名,武宫正树有说有笑,十分随和地
应酬自如;李昌镐接过签字本子时,脸蛋刷地红成了一只苹果!据说他从小就征战于年
长棋手当中,自然感到压抑。那天的餐桌上,他自始至终没说一句话!然而年轻棋手中
,他还算本色,像一个少年。在冲岩研究会,他有一句口头禅:“教你一招赢半目的棋
吧。”可见小小年纪,他却大有古道热肠之风。1992年与林海峰争夺东洋证券杯的决赛
在庆州举行,他当然可以乘飞机过去,可是他没有。原因是一群年轻棋手自费前去观战
,不能都自掏腰包从汉城飞去,于是李昌镐也选择了火车和他们同行。
我曾几次观看过李昌镐对局,但采访他只有一次。那是1996年夏天,中日韩三国天元战
在北京举行,李昌镐在中国棋院胜了马晓春。我托《围棋天地》韩语记者李哲勇转告,
想去才采访他。李哲勇告诉我,在汉城,他是不接受采访的;在北京时,一次中央电视
台记者的摄象机都架好了,可他二话不说,起身就走了。李哲勇虽然为难,但还是对李
昌镐提出了采访的事情。李昌镐问:“是你的朋友吗?是朋友就可以采访。”很有几分哥
们儿义气。同去的还有《围棋世界》节目组的编导周刚、李小青二位,也带了摄像机去
了。那次李昌镐住在昆仑饭店,和马晓春的对局结束返回饭店时,已经晚上9点多了。
他让我们先在大堂等候,15分钟后房间里见。让我们惊诧的是,回来时他提着4听饮料,
原来他到饭店外的小摊贩那儿买饮料去了!这个细节我们感触极深。采访完已经是夜里
11点多了,我们提出去打保龄球,他同意了,很高兴的样子。记得打完保龄球,已经是
后半夜了。他非要付帐不可,在我们的劝说下才罢休,并说:“下次一定由我付帐。”
李昌镐在中国棋界人缘上好,自有其中道理。
且说韩国棋界对中日围棋擂台赛的关心程度,是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的。每次擂台赛棋谱
,韩国棋院都会打电话索要。据说后来韩国棋院与日本棋院曾经商议过推出一项日韩围
棋对抗赛,不知何故,日方没有响应。之后韩国办起了另一项比赛,即中日韩三国擂台
赛。正因为关心,所以常昊在中日擂台赛上的连胜就显得夺人耳目。在韩语中,“昌镐
”和“常昊”的发音相同,故韩国媒介有“常昊追赶昌镐”之说,把常昊列为了李昌镐
的潜在对手。
与李昌镐在局外打交道的中国棋手,就是常昊。1996年1月,第7届东洋证券杯半决赛
开幕式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李昌镐是参赛棋手,常昊是嘉宾。当时李昌镐突然找到李
哲勇说:“我想跟常昊说几句话,能帮我翻译下吗?”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快新年
了,韩国几位女棋手给中国的几位年轻棋才发了贺卡,李昌镐问常昊收到了没有。“没
有啊!”常昊说。“很奇怪,她们忙乎了半天,怎么没收到?”李昌镐非常局促,常昊也
同样。然后他们聊了一些棋的琐事,比如去年下了多少盘棋,等等。那天在天元赛上,
常昊刚刚赢了聂卫平一局,李昌镐说:“是吗?真不简单,我见了你老师挺头疼的。”
场上不少记者,他们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个场面。后来《新民晚报》发表了一篇报道,称
其为“龙与兔的对话”,并说,“二人下个世纪的对话提前发生了”。李哲勇告诉我,当
时
两个人都很慌张、拘束。这正好说明彼此太看重了。
二人在赛场上都一直无缘相遇。一次在汉城比赛,他们在电梯上不期而遇,因彼此语言
不通,简直不知所措。情急中李昌镐冒出了一句日语,急得常昊连忙找翻译。
在第11届中日擂台赛的闭幕式上,李昌镐虽未在场,却是一个无所不在的幽灵。大竹英
雄说:“希望能看可常昊和李昌镐的交锋。”日本棋院理事长渡边先生则歉疚的说,日本
棋界应该为没能培养出李昌镐这样的棋手自省。常昊发言时也说:“我下一个目标就是全
力追赶李昌镐,争取能早日与他交手。”可以说他们的对局,是众望所归。当时,远在汉
城的李昌镐一定感到了东京发生的事情。
起初李昌镐听说要办中韩天元对抗赛,反应比较冷淡,一来他各种比赛多,二来对抗赛
责任大,奖金却少。
然而当他听说常昊夺得天元头衔后,这只“兔子”的态度变了。1997年5月,常昊在上
海以2比0战胜柳时薰,获得中日天元对抗赛优胜时,身为韩国天元的李昌镐坐不住了,
即刻答应了比赛提议。
柳时熏是李昌镐的“发小”,他俩从小就在汉城玩得很投缘。后来柳时薰被送到日本棋院
当院生时,李昌镐还为此哭过一场。第10届中日擂台赛上,柳时薰在深圳负于常昊,就
引起了李昌镐的警觉。后来柳时薰卫冕日本天元,曾衣锦还乡,回过一次韩国老家安
东。那次李昌镐志程陪了他两天,叙旧说棋,其间常昊正是一个不轻的话题。总之,
李昌镐想会会常昊。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4.19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