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oes (从头再来),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评论-"利多斯特"--贾知若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1月08日17:45:34 星期三), 站内信件

来源:华西都市报
  "利多斯特"是米兰.昆德拉奉献给文学世界的一大礼物,或许假以时日,它的"知名
度"将不亚于弗洛伊德传给我们的"利比多"。
  之所以在应氏杯第二局的灰色记忆里翻出这个现在还较为生僻的词,是因为李昌镐
的胜利第N次车轮般碾过我们的神经后,再找不到一个词,能比"利多斯特"更能形容那种
感受。
  "悔恨、痛苦、失望和麻木……这就是利多斯特??捷克语特有的词……它是一个人在
洞察自身的极度悲惨之后产生的感觉。"昆德拉在他的《笑忘录》里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如
是解释。利多斯特,昨天就是常昊的"利多斯特",也许还是中国围棋的"利多斯特"。
  当常昊的第164手像匕首一样插入下边黑空时,李昌镐已经从他的战车上跌落,成为
蒙尘的"战神",但是常昊一瞬间膨胀起来的自信过于爆棚了,所以当他把白176坚定地"
靠"上去时,显然已经忘了他是"靠"在了"战神"的肩膀……于是后来的对局室里有了那张
颤抖的棋谱,颤抖着常昊的"利多斯特"。
  "当那位学拉小提琴的小学生被老师不断纠正时,他的内心产生了利多斯特,所以他
开始故意拉得更加走调,老师皱着的眉头突然在一瞬间,缓解了他的利多斯特。"昆德拉
娓娓诉说的这个故事如今听起来让我们惊心。
  创造了"利多斯特"的昆德拉看来解决不了"利多斯特",写下《笑忘录》的他其实既
没能笑也没能忘。那么,常昊和李昌镐呢?
  无论如何,"利多斯特"已经在本届应氏杯决战的红木棋樽上生根了。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7.19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8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