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gyy (胖子(*^_^*)),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董路纪实连载:《米卢一本难懂的书》(二十三)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1月03日15:28:58 星期六), 站内信件

董路纪实连载:《米卢一本难懂的书》(二十三)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1年10月16日20:10 青年体育-北京足球 
 
  连载廿三●董路

  八次换人7

  月28日这一天,北京工体涌进的近4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球迷中,可能当时对
中国队一年后打进世界杯尚无十足把握,但对中国队此番击败韩国队却抱以极大的
信心。要知道,对 
手韩国队并不是其国家队,而是以国奥队球员为班底辅以几名老国脚,实力自然会
打些折扣;而且中国队又挟主场作战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此涨彼消,“逢
韩不胜”的历史有足够的理由在那一天彻底结束。

  米卢照例最后一个从中国队的休息室走出,沿着一侧球门后的跑道走向场边的
教练席。他仍然穿了那件“红色T恤”,不仅如此,整个人的着装与两周前在西安
对阵英甲水晶宫的比赛时完全一模一样———那条浅褐色的休闲裤,那双看上去有
些旧的、棕色的皮鞋。

  米卢是站在底线附近听完广播里奏响的中韩两国国歌的,然后,才在万众球迷
的掌声与吹呼声中落了座。

  主裁判一声长笛,中韩之战拉开了战幕。米卢为中国队排出的首发阵容是:江
津/吴承瑛、李玮峰、张恩华、王亮/申思、李铁、马明宇、徐阳/黎兵、李金羽


  在现场球迷的呐喊助威声中,中国队从比赛一开始便大举压上进攻,显示出了
一股志在必夺的气势。在上半场大多数时间里,中国队场面占据了较大的优势,李
金羽、黎兵多次获得很好的射门机会,其中黎兵的一记头攻还击中了对方的球门柱
,但在观众一阵阵的惋惜声中,中国队一直没能攻破韩国队的球门。上半场,两队
以0比0战平。

  尽管中国队上半场没有进球得分让人遗憾,但在中场休息时,看台上球迷的表
情都充满了欣慰。人们笃信,只要中国队在下半场能像上半场一样不断给对手篱压
,那么“二十年逢韩不胜”的历史便即将改写!

  然而,15分钟后,当中国队在本方半场摆开阵型,准备进入下半场的决战时,
看台上的球迷突然发现,中国队居然一口气更换了上半场5名首发球员!祁宏、宋
黎辉、小王涛、商毅、徐云龙分别替下了李铁、马明宇、李金羽、徐阳和张恩华。


  那是一次“奇异”的换人场面,那是一个人们“往死里想都想不到”的换人场
面,如果您有幸看到了那样的换人场面,我敢说您的第一反应肯定和当时在现场采
访的我一样———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然而。那就是米卢的一个“杰作”牞我甚
至想到那恐怕会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换了“半支球队”的中国队在下半场的表现如同“换了一整支球队。韩国人渐
渐进入角色,在中国队混乱无序的攻防组织中,占据了主动,并且发动了猛烈的反
攻。终于,韩国队凭借李永杓的一脚小角度劲射,攻破了中国队门将江津的十指关
!1比0,韩国队领先了。

  即使在比分落后的形势下,米卢仍然按部就班地继续着他的换人计划———黄
勇、周宁、高健斌3人陆续登场。只是,在米卢用完了全部8个换人名额之后,0比
1失败的结局也注定无力更改了。

  “米卢,下课!”、“米卢,下课!”……如果说两个月前中南之战,工体喊
出“米卢下课”口号的只有一干人的话,那么,中韩之战全场观众中没喊“米卢下
课”的恐怕也只有一干人。

  中国队向韩国队所发起的又一次冲击,就这样又一次以失败告终了。

  一场舌战工体狭小的新闻发布厅由于近百位中韩记者的涌入而变得更加狭小。
门外是酷热的夏夜和下课的吼声。

  米卢再一次姗姗来迟,他微笑着与提前到场的许丁茂握手。这是两人在本场比
赛过程中第二次握手——就在十几分钟前,裁判吹响全场比赛结束的哨声之后,米
卢便曾走上前去,与胜利者许丁茂握手,以示祝贺。

  许丁茂率先发言:“虽然韩国队取得了本场比赛的胜利,但我对队员的表现并
不满意。上半场,我们踢得很不好,主要是国奥队队员和老队员的配合没有达到默
契。下半场,体能和配合方面的发挥逐渐正常,以至于我们赢得了比赛。”

  米卢脸上的表情还算是平静的,只是说话的声音很小。他说:“对任何球队来
说,失败的结果都不会让人高兴。但我们的队员今天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场上也
表现出了一些积极的东西。尤其上半场,我们占据了优势,但队员在门前机会出现
时还欠缺冷静。韩国队抓住了机会,进了球;而我们也有很多可以进球的机会,但
没有抓住。这就是足球。”

  在随后的记者提问中,不可避免地带着“攻击性”:而米卢显然也有了足够的
思想准备,一一给予“还击”,一场激烈的舌战场面,让一旁闲置的许丁茂的脸上
都是一份紧张的神情。

  “为什么这场比赛的上下半场,中国队的表现会判若两队?”有记者问。

  “换人更多的是为了上场锻炼,再有三天他们还要参加一轮联赛。我不能让这
些队员在周日联赛中只能站在场上而无力奔跑。”

  “为什么你执教中国队近半年时间了,中国队仍然没有形成固定的阵容和打法
?”第二位记者“前仆后继”地问道。

  “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要锻炼球员,让他们不断积累经验。”米卢一字一句地
“反击”着。

  这样的回答显然无法令余怒未消的记者们满意。一位坐在前排的同行情急之下
,用英语直接向米卢发问:“你认为中国队占据优势,进球的却是韩国队,你的结
论是否合理?”

  米卢几乎用一种冷漠的眼神紧盯着提问者。他先小声与身旁的小虞交流了一两
句,像是在确认什么事情,然后,又使出了他过去常使用的“反问提问者”这一有
力武器:“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场比赛赛后评出的最佳球员是韩队的守门员,那
你告诉我,为什么他能成为最佳?”

  那位记者也被勾起火来,最后用英语直接对米卢说道:“请你先回答我的问题
。”

  米卢对对方的“挑衅”也失去了最后的耐心。他马上回应道:“对不起,这里
是中国,请你用中文说话好吗?”

  新闻发布会在一阵议论纷纷、乱乱哄哄中结束了。米卢乘专车驶离了工体,而
千余名球迷高喊着“下课”很久才散去,其间,

  中韩球迷还在场边发生了“摩擦”。当然,场上输的是中国队,场下“输”的
肯定是韩国球迷了。

  比赛之后,我去了国脚下榻的饭店。

  和一位上半场踢主力,下半场被换下的国脚聊到比赛中米卢的换人,这位国脚
笑着说:“这不是挺好嘛!干嘛非得赢人家啊!”

  我推门进了周宁的房间,同屋的马明宇正在收拾东西。几天之后,他就要奔赴
意甲佩鲁甲队了。“唉——”马儿叹了口气,“咱们打得太急、太快了,韩国队的
特长就是节奏快,到最后我们只能跟着人家的节奏走了。其实,比赛前我想找老米
说说来着,想建议打得慢一点,控制一下……也许,老米还不太了解我们以前都是
怎么输的吧。”

  当米卢从工体返回酒店的进候,国脚们正在餐厅里吃着“迟到的晚餐”。此时
,时间已近晚上八点了,米卢简单地吃了几口饭,便又出发去凯莱酒店参加一个
ISL公司和赞助酒商联合举办的大型聚会。

  作为一场万众瞩目的比赛失败一方的主教练,在比赛结束不到两小时便要去参
加一个“欢乐Party”,这尽乎是一种“残酷”。但你不得不佩服米卢的自恃——
—他不但如约而至,而且还面带微笑,一一满足着现场球迷合影、签名的要求。

  ISL公司的几位小姐不停地和米卢说话,逗他开心,这让米卢的心情也能够好
一些。

  时至午夜,聚会仍在继续,米卢强打精神应付着,当他发现翻译小虞也是一脸
疲惫时,便催促他赶紧回家休息。由于小虞同时兼任着米卢的“司机”,担心自己
一走,没有人送他回去,所以执意要留下来。但米卢却坚决命令他走,“我自己可
以回去!”他说。

  聚会终于结束了,米卢背起随身携带的小背包,与众人道别,在酒店门口,我
追上他。

  “Mr.博拉,如果您愿意,我可以开车送您回去。”我说。

  “谢谢,不用了。”米卢边说边招手打了辆出租车,然后,孤独地消失在北京
茫茫的夜色之中……

  那天,车上的米卢向车外的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Enjoyyourlife(享受生活
)!”

  中韩之战引发出太多太多的争议———集中在米卢、集中在米卢的换人方式、
集中在米卢的执教能力、集中在与米卢一切有关的问题上。

  第二天国内各种媒体上,随处可见对中韩之战米卢临场指挥,尤其在换人方面
的评论。彼德洛维奇、李章洙等外籍教头不约而同地直言不讳———“米卢的换人
是严重失误”,“米卢的换人让人无法理解”。

  我想米卢那个时候还不能真正理解中国人的“抗韩情绪”,无法体会到中国人
盼望中国队击败韩国队的迫切心情———他把韩国队仅看成了一个普通的对手,把
中韩之战权当了一场普通的比赛,这便是一种巨大的“差异”。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周遭一片风声鹤唳之中,米卢终于
开始主动应战了。不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先后说出了三句掷地有声的“名言”,
分别是———“我真的做错了吗?!”“我有1001个女朋友!”和“教练永远都是
对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ftcl.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26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