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reexiaoyu (●逆风飞扬●), 信区: Life
标 题: 语言文化的撷取与摒弃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Sep 14 02:52:51 2004)
语言文化的撷取与摒弃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生活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中国自秦汉起到“五四”运动前
近两千年,讲的是白话文而写的是文言。“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为了适应这种社会变革,使“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中国社会树起了提倡白话文,
废除文言文,特别是废除“八股文”的鲜明旗帜,推动了由文言文写作到白话文写作以及
由讲白话文到讲普通话的历史大转变。
语言要革命,因为语言上的束缚“使精神不能自由发展,使良好的内容不能充分体现
。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胡适语)”。然而
,语言文化毕竟是民族性质的,她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睿智与才情,是一个民族智慧的总结
。因此,在世界多极化的今天,在不同民族不同思想文化浪潮的冲击下,某个民族的语言
文化面临着融合的选择甚至被同化的威胁,在我们对古今中外的语言文化进行撷取与摒弃
的同时,是否注意到了这一点呢?
曾几何时,在潜移默化的语言文化革命中,英语——这种七八十年代所谓的鸟语从大
洋彼岸于一夜之间在中国大陆成功登陆,并迅速占有一席之地。及至今日,电台、电视台
、报纸、杂志以及日常用语中铺天盖地的充斥着卡拉OK、大腕儿、show才、老Q、MM、菜鸟
等词汇,这些词汇或中西合璧,或光怪陆离,简直成了一场目不暇接的闹剧。长期以来,
我们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中,却忽视了“自由”“民主”的美国在向全世界浸透
他们的思想文化时,却“安分守己”的生活在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想文化模式之中,而我们
视而不见的恰是这简单的真相。在宣扬“自由”“民主”思想文化的掩盖下,美国人忘记
向我们“推销”的也恰是这简单的真相,或许这是美国人“不小心”犯下的错误?
当我们把coffee译作咖啡,把guitar译作吉他,把chocolate冠以巧克力之美名时,在
欣慰中华语言文化丰富多彩之余,却忽视了“自由”“民主”的美国人把我们的长城译作
The Great Wall,把中国著名的景德镇瓷器叫做china。当一个小孩子手里拿着KFC的汉堡
说它不是“啃的鸡”时,这意味着什么?诚如上所见,在语言文化的撷取与摒弃中,美国
并非一个自由开放的“大融炉”,而它在努力把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化炼成属于它的“大融
炉”。
“采他山之石,筑家乡之台;伐五洲之木,建中华之阁”,这大抵是中国近代社会改
革开放之本意。所以,当国人忙着语言文化“中西合璧”的时候,千万别忘记这一点。而
所谓的语言融合从另一方面说也正是一方的语言文化观念受到冲击,逐渐被耗尽以至失去
生命力,从而成为人们抛弃的过时物品。这决非危言耸听,正如老百姓在电台、电视台等
传媒轰炸下,惯以取SARS而代非典,这不能不说是语言融合的一个悲哀,美国人断不会取
非典而代SARS吧?
该说什么说什么,但我绝没有籍此宣扬千万别讲英语之意,也无象一些学者那样高叫
着“千万别讲英语”而大学特学英语之意,只是想提醒那些向往西化的人们在对语言文化
进行撷取与摒弃的同时,千万别忘了这样一句话:“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
离不开中国。”我们在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大加学习的同时,必须要把主动权掌控在自己
手中,用英文讲就是anything under control。
我所认识的一位外国语学校学生曾语出惊人,他无意间用汉语说出了“这会是很美好
的我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这一英语语法结构的语句。我想,美国的孩子断不会为了讲中
文而颠倒他们的思维结构吧!该说什么说什么,讲英文未尝不可,是必要的也证明是有用
且有意义的好事,但该怎么说就要怎么说。
中西合璧、语言融合的去伪存真是语言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我只
是想自做多情又情不自禁的说上一句,在对语言文化进行撷取与摒弃的同时,断不可冒着
被同化的危险只顾着撷取而一味的摒弃,把我们中华民族近两千年积攒下来的东方箴言抛
在脑后。
--
●_~
∠∨ 苦乐生涯欢迎大家来做客,life因你而精彩!BM:Lonelywind & Freexiaoyu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17.25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6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