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Inf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ttlebird (小园子), 信区: EduInfo
标  题: 天津大学校长单平谈“长江计划”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5月09日19:30:39 星期五), 站内信件


----------------------------------------------------------------------------
----
天津大学校长单平谈“长江计划”
撰文/本刊记者 白瑜 摄影/张学军
(文章摘自《神州学人》http://www.chisa.edu.cn)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有别于其他的人才计划,是集选才、引才、奖励及支持四个
层次为一体的人才引进计划。这一计划的实施有力带动了高校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培养,
目前已成为高校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服务的主渠道。同时,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
打破了高校以往“大锅饭”的分配方式,为高校人事及分配制度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机制
,为普遍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带了个好头。可以说,没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10万元
津贴的大胆创新,就没有现今全国高校普遍实行的岗位津贴制度。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在学科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是在传统学科的改造、
新兴学科的发展方面。天津大学是传统学科比较多的学校,比如,化工、精仪等学科,
都是传统学科。特聘教授的加盟,在这些传统学科的基础上,开辟了新的方向,给传统
学科注入了活力,使传统学科焕发了青春。
  例如我校化工学科林跃生讲座教授的引进,把国际上先进的膜科学思想和技术有效
地和工业催化学科相嫁接,使这一传统的学科重新找到了科学培养点,在膜催化、无机
膜的制备及表征等方面紧跟世界发展潮流;我校生物化工学科的孙彦特聘教授,致力于
生物分离工程研究,在蛋白质的集成亲和分离方法和理论、生物大分子的吸附平衡和动
力学理论、蛋白质层析理论和方法、蛋白质吸附剂的研制和评价、生物相容性反胶团系
统的开发和应用和蛋白质复性等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近两年发表论文50余篇
,其中SCI收录32篇,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受到国际同行的肯定,引领我校生物化
工学科快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此外,在新兴学科的发展上,特聘教授的引进也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如我校
药学学科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聚集了7位从海外学成回国,并有着深厚潜力的青年学者
,形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群体。
  其次是在科研队伍建设方面,“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起到了强有力的带头作用,为
配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实施,学校专门拿出了6000万元用于人才引进工作,并配
合出台了《天津大学杰出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天津大学海外归国人员及青年教
师资助办法》等人才引进举措,并重点向特聘教授岗位学科倾斜,逐渐形成了学科以特
聘教授为龙头,以“杰出人才”为后备,以一批优秀青年教师为支撑的人才引进及培养
体系,极大地促进了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仅去年一年,学校即投入2300万元,引
进特聘教授6名,海外优秀人才10名,博士后及博士学位获得者60余名,有效地保证了我
校学科建设及人才队伍建设。
  同时,学校强化特聘教授的各项配套措施,为他们搭建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创建
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及生活环境,使他们能心情舒畅地进行学术研究,取得更大的学术
成果。学校为每位特聘教授提供了生活用房,并配套200万科技启动费及相应的助手津贴
,供他们在海内外自由选聘工作助手。在学校办公用房紧缺的情况下,学校努力为特聘
教授创造良好的工作空间,建立了校领导与特聘教授的定期沟通制度,了解他们遇到的
工作及生活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有效地保证了特聘教授工作顺利开展。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以来,取得的成就证明了该计划是高校选才任能的有效
制度之一。为保证这一计划成为高校再筑辉煌的基石,应该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把对物的投入逐渐转向以人为主的投入上来,并本着“十年磨一剑”的思想,克服急功
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完善其考核机制,遵循科学研究的规律,早日造就一批能
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实现学科的飞跃。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2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15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