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Inf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ttlebird (小园子), 信区: EduInfo
标  题: 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谈“长江计划”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5月09日19:35:03 星期五), 站内信件


----------------------------------------------------------------------------
----
培养国际水准的大师
--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谈“长江计划”
撰文/张双鼓 王芳
(文章摘自《神州学人》http://www.chisa.edu.cn)
  南京大学自1998年正式启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以来,共设立特聘教授岗位18个
。特聘教授制度的实施,对南京大学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
对学校内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特聘教授实施之初,作为校长,他当
时最担心的是怕吸引几个特聘教授回来,他们拿10万元的奖励资金,大家一下子接受不
了这种情况,也担心会出现吸引一批人,走掉一批人的现象。他说,现在看来,这种担
心不但不存在,反而大家都已接受,所有受聘的人员也逐步得到学校的承认。蒋校长说
,特聘教授的实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学校工作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几十
年以后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蒋校长说,特聘教授制度实施以来,10万元的奖励虽然只是一个具体的体现,但是
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下,这批人对南京大学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以及今后学
校的发展有很大的推进作用。总体来说,特聘教授制度,对南京大学如何进一步加强和
发扬原有的基础学科优势,特别是加强应用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南京大学作
为一所以文理学科为主,偏重于基础学科的学校,这批特聘教授在这些基础学科上,怎
样把学校的优势保持下去,这个优势不光是要在国内,而且在国际前沿也有领先的研究
。所以,南大希望通过增强特聘教授岗位,对发扬基础学科的优势发挥更大作用。同时
,根据目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像南大这样的文理性大学,还要延伸一部分应用
型学科,虽然本身的基础比较薄弱,但特聘教授岗位的设置可能会使应用型学科快速地
发展起来。一个学科的发展,完全在于人,而在这些人当中还必须有几个拔尖的人才。
目前,南京大学应用型学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生命科学,南大生命科学学科已有4个特聘
教授岗位。生命科学是21世纪的带头学科,面向新世纪这个学科是非常重要的,正是由
于“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实施,带动了南大生命科学的发展,对学校的学科发展起到
重要的促进作用。蒋校长举例说,特聘教授刘天宁回来后,带动了一大批人回来,其方
向是用分子生物学研究肿瘤,并且同时延伸到制药。所以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
发展,直接带动着南京大学生命科学的发展。
  谈到对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今后工作发展的建议和希望,蒋校长说,特聘教
授制度的实施,不仅仅是引进一些人,而最主要的是观念的转变。吸引回来的这批人,
也不仅仅只是带回来了自己的专业,而是把自己在国外的先进观念和工作作风也带了回
来。所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使得高校的人员组织形态、组织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
,对整个中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也是一个很大的促进。蒋校长认为,从计划实施的情况
看,目前最关键的是如何使这项工作坚持下去。这项工作做到现在这一步,已经产生了
明显的效果,自始至终地坚持,将会对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对学校的学科发展都会有
很大的促进。
  他非常欣赏《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而且特别欣赏其中的“行动”两个
字。他说,我们国家的计划很多,但要行动起来,这样才能够创建世界高水平的大学。
另外,对于现在一些功成名就的学者,很多人也非常想为国家做些事情,“讲座教授”
这个方式是切实可行的,希望这个形式能够把量适当地再放大一些,增加一些名额。特
聘教授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师,因此与特聘教授签定的合同时间应放长,
特聘教授工作不仅应有近期的工作目标,更应有瞄准国际前沿的长远目标。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2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3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