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Inf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merica (阿土), 信区: EduInfo
标  题: 美国联邦教育部简介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4月11日18:08:00 星期五), 站内信件

美国联邦教育部简介 
 
 
 
  一、基本情况 

  联邦教育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成立于1867年,1980年升格为内阁一级的教
育部。现任教育部长(Secretary of Education)为罗德里克·佩奇(Roderick Paige)
。目前,教育部还设有常务副部长(Deputy Secretary)一名,副部长(Under Secretary
)一名,助理部长(Assistant Secretary)八名。 

  美国教育部现有4700多雇员,其中大约3600人在首都华盛顿,分布在四个不同的办公
地点。另有1000多人在教育部十个地区办事处办公。 

  教育部全年总经费420亿美元,管理200多个项目。教育部的行政运作费用占教育部总
经费的1.9%。

  二、历史沿革 

  美国联邦教育部的前身为美国联邦教育局(Department of Education),成立于1867
年,至今有130年的历史。当时的教育局是一个非内阁成员的独立政府机构。它的职责与现
在的教育部有很大的差异,只限于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和整理有关学校机构、管理、体制和
教学方面的信息,然后将所得信息和成果提供给政府机构和公众,以便进一步推动国家教
育事业的发展。当时的教育办公室很小,除局长(Commissioner)外,只有3个工作人员,
经费有限,每年约13000美元。 

  联邦教育局成立之初,主要通过信息报道来反映各州教育的优劣,介绍各地教育实践
的成果和创新的范例,基本不具备行政指挥的职能。1890年,第二个《莫里尔法案》(Sec
ond Morrill Act)通过后,其职能有所扩大,负责管理新成立的赠地院校系统。 

  然而,自联邦教育局成立以来,对其职能一直存在争议,为防止联邦教育局过多干预
各州学校事务,因此对它的权力进行了很大的限制。1869年之前,教育局是一个独立的政
府机构。1869年起教育局被改为置于其它联邦政府部门之下的一个办公室:1869年至1939
年,该机构由联邦政府内政部(U.S. Department of Interior)管辖,先改称教育办公室
(Office of Education),不久又改成教育局(Bureau of Education),1929年又改回
到教育办公室;1939年至1953年由联邦安全总署(Federal Security Agency)管辖, 称教
育办公室;而从1953年到1980年它又由美国联邦卫生、教育、福利部(U.S. 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管辖,称教育办公室;1972年,联邦卫生、教育、
福利部增设国家教育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教育办公室及国家教
育研究所共同由一位助理部长领导。 

  作为内阁成员的联邦教育部是在卡特总统任职期间建立起来的。当时,国会认为美国
有一些教育事务是地方政府和学区所不能单独完成的,需要全国范围的协调和统筹,如弱
智人教育、残疾人教育、扫盲教育、教育贷款以及科技教育等,因而,有必要成立内阁一
级的教育部。新生的教育部于1980年5月4日正式开始工作。 

  1981年,里根当选总统。此时,联邦教育部存在还不到一年。里根认为在美国联邦政
府中没有必要设教育部。因此,他向国会提议取消教育部这个机构,将教育部当时的7700
雇员减少至1000人,终止一批教育项目并将一部分教育项目转交给其它部承办。然而,里
根的这一提议并没有被国会接受。这也是教育部至今还存在的原因。尽管如此,由于里根
对教育部的态度,教育部的工作还是受到一定的影响:雇员削减了1/3多,项目和经费也相
对减少。

  三、地位及作用 

  尽管联邦教育部存在已十多年,但美国宪法将管理教育的权利只授予州政府,而并没
有规定联邦政府对教育的义务,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联邦教育部作用的发挥。美国大多数
的教育政策不是由联邦政府而是由州政府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具体由各州教育部门及地方
约15000个学区(School District)中的教育董事会(Board of Education)来负责实施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3.4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2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