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Inf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lsila (临●戒骄戒躁), 信区: EduInfo
标 题: 美国的大学为什么优异?(zz)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an 3 18:16:21 2006), 转信
美国的大学为什么优异?
作者: 薛涌| 2006-01-03| 来源:博客专栏
----------------------------------------------------------------------------
----
【内容提要】:
美国的大学之所以优异,并非是因为顶尖大学水平高,而是美国大学体系比其他任何
国家的体系都要先进。这个体系的优势,用《经济学人》杂志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体系
。所以,那些中央政府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过分重要角色的国家,对这一没有体系
的模式很难效仿。
相关阅读:美国高等教育的产业化与大学校长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所谓没有体系是因为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不作通盘规划。
美国是个自治传统非常强的社会。即使是公立大学,也不过是州立大学,没有国立这一
说。美国的前6位总统,出于各种考虑,都曾想过要建立国立大学。但每一次努力,都被
议会否决。
国立大学的挫败,反而成为美国大学发达的制度基础。联邦政府不直接管理大学,
没有高等教育的中央计划,也不会像法国、德国、日本一样,把大学的教职员视为政府
的雇员。出来办大学的,是慈善家、教育家、地方政府(特别是州政府)、民间组织、乃
至像经营生意一样靠学生的学费过日子的企业家。高等教育的基本架构是从下面建设起
来的。当然,联邦政府并非什么也不做,其介入的方式,一般是把公共资源交给这些基
层的教育机构经营。根据1862年的Morrill颁地法案(MorrillLandGrantAct),联邦政府
按照众议员的数目给各州拨地(因为众议员是按人口分布的,这样颁地最能达到人均的公
平)。这些土地出售后的资金,用来建设以传授农业和机械知识为主的大学。这一法案激
发了各州建立各种各样的大学体系,但联邦政府却不参与管理。
更重要的是,联邦政府要把支持大学的钱直接送到学生和学者手中。比如1946年的
《退伍军人法案》,给所有参加过二战的退伍兵支付上学的费用,让学生拿着钱决定自
己去哪个学校。前面已经提到,目前联邦政府给大学生的资助将近815亿美元,也是给学
生而不是给学校。另外,联邦政府掌握大量的研究经费。这些经费常常是大学教授、学
者直接申请,钱拿到后跟着这些教授、学者走。他们在哪个学校教书,钱就在哪个学校
花,并非直接向大学拨款。联邦政府退出大学的直接管理,就创造了激烈的竞争环境。
教授为了争夺科研基金彼此激烈竞争,学生为了获得奖学金也要竞争,大学为了获得捐
款同样要竞争。全方位的竞争,创造了全方位的优异。
由于没有联邦政府的统一规划,美国大学在形式上非常灵活,能够满足各个层次的
需要。我们现在一讲美国的大学,就是研究性大学。中国的各种高等院校,纷纷改名字
,“学院”竞相变“大学”,生怕自己不够气派。实际上,美国各种高等院校有4000家
左右。真正作为研究性大学的,也就100多家。在精英大学中,有许多小型文理学院。在
草根层上,有许多社区学院(communitycolleges),学制短,只有两年,相当于我们的大
专,而且学费非常便宜。这样社会底层的人也上得起。更重要的是,这些社区学院的学
生,可以带着一部分学分跳到四年制大学中。最近有不少学生因为四年制大学太贵,就
在社区学院读两年,然后跳槽,到四年制大学拿文凭,大大降低了教育费用。
大学体制不仅帮一些人从社会最底层爬到教育的顶峰,而且也使一些底层大学异军
突起。比如在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本来是个走读学院,但这几年在《美国新闻与世
界报道》的研究性大学排名中,一直排在第十名上下,比许多常青藤的名次还高。再有
就是纽约大学,在1970年代中期几乎破产,不得不把在Bronx最大的校园出售。但如今在
上海交大的世界大学排名中,雄居第32位,俨然是一所名校。我自己所在的萨福克大学
,最初不过是个法学院的毕业生为了给穷人提供教育机会,在自己家的客厅给六七个学
生授课,后来竟然也演化成了一个大学。如今,萨福克大学的法学院和哈佛法学院是波
士顿最大的两个法学院,为本地提供了最多的司法人才。萨福克大学也正在从一个走读
、业校式的大学,转化为四年制、有博士课程的正规大学,并且开始有了学生宿舍,向
寄宿制大学发展。在校内领导层中,有人甚至有雄心在波士顿市中心再造一个纽约大学
的奇迹。
除此之外,还有所谓赢利式大学,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学店”,和中国的一些英语
学校,如新东方等,有非常类似之处。这样的学校,完全以商业理念经营大学,要物美
价廉、薄利多销,把大学办成连锁店,甚至有的校长要求教室与学生停车的地方不能超
过五分钟的步行距离,很像麦当劳的经营原则。这些大学瞄准的,是那些有工作但缺乏
教育的阶层。最大的为Phoenix大学,在全球有28万学生、239个校园。其创办人是剑桥
培养的经济学家JohnSper-ling。他发现常规大学几乎都致力于培养18~22岁的年轻人,
忽视了已经工作的成人。于是他发誓要为这些人办学,让他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
能接受高等教育。如今美国的赢利大学已经有几百所。许多都创造了自己的品牌。
这种多元、灵活的大学体制,保证了美国的高等教育能为各个阶层的人在人生、事
业的各个阶段提供教育服务,并且促成了多种体制的竞争,使任何一个体制都不可能高
枕无忧。你研究性大学只顾搞研究不管本科生吗?那么注重教学的本科文理学院就会把
学生吸引走。你的大学学费太高吗?那么一些赢利性大学的连锁学店、网上教学,就会
出来“杀价”。怪不得一位基层传统大学的高层管理人员说:“这些赢利大学在我们街
对面的连锁店一开张,我们就感受到了威胁,经营的方式就得调整,否则我们的学生会
跑掉。”这样的竞争,构成了美国大学优异的基础。
东方早报 2006-1-1
--
二十几岁的时候,天才数学家伽瓦罗已经完成他的光芒四射的五次方程代数解
法。二十几岁的时候,哥本哈根的年轻人正坐在咖啡馆里争论“猫是死是活”之量
子力学佯谬。二十几岁的时候,爱因斯坦已经巅覆了整个世界的时空观。二十几岁
的时候,我们在通宵自习室里准备考研……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9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