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Inf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lee (爱生活,爱工大,爱丁香), 信区: EduInfo
标  题: 校园造林学生买单 家长:这不成了“摇钱树”?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4年02月11日21:15:09 星期三), 站内信件

   新学期伊始,快报收到一份来自无锡某重点中学学生家长的来信,信中说:学
校最近在操场上新栽了一批树,说是要建一个“森林广场”,老师在班上要求学生
捐款认养,孩子回家要钱,说低于100不行,班里同学都捐200元。学校搞绿化,却
让学生出钱,这哪是什么植树育人,整个一“摇钱树”嘛!

 
  学校13万建个“森林广场”

  位于无锡西漳镇的江苏省天一中学是一所颇有名气的省重点中学,同时还是江
苏省园林绿化单位。在该校民办初中部,记者见到了家长在上述信中所提到的那个
“森林广场”。

  据学校有关人员介绍,这儿原来是一个小操场,学校为了扩大绿化面积,优化
生态环境,准备搞一个“森林广场”,从去年底开始特意从山东购树种植。到今年
初,学校共购置了50多棵树,有银杏、桂花、香樟、白玉兰、广玉兰、桔树等多个
品种。

  “其中一棵银杏树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树径有40厘米以上,树高有10多米,
买来时包种包活就要2万元。其他几棵香樟树也都有8米多高,树径在30厘米以上,
光是这些树的购置款就在十二三万元!”

  记者在现场看到,50多棵树已经基本植栽到位,新栽的树木都用草绳捆护着,
高大的香樟、银杏树整齐地排成一列,确实给人以不凡的气势。

  学生“认养”50-800元不等

  就在“森林广场”旁边,记者向几个初中学生询问“认养”一事,每个学生都
回答说“领了”。

  初一(4)班的两个学生告诉记者他们班认养了一棵桂花树,问及每人交了多
少钱,一个学生说:“老师也没具体规定,一般都是一两百,我们班最少的交了
50元,最多的好象交了320元,我交了100元。5个人就领养了一棵树。” 记者随即
问他们知不知道班里领养的是哪棵,两个学生茫然地看着满操场的树,说是“不知
道,交了钱就行了。”

  记者又问了几个其他年级的学生,发现初二、初三年级的学生都参加了所谓的
“领养”活动,一个初二的学生说,他们班最多的同学交了800元:“交少了不好
看,而且班里也没有不交钱的,有的人一开始交的少,后来又补交了。”至于领养
了哪棵树,学生们却都说不上来:“老师就说认养,也没说要我们干什么。”

  在天一中学的高中部,记者注意到花圃中有的树上也挂了“某某班认养”的牌
子,一位高二的学生对记者说,他们在进校时也曾经“认养”过树,但现在他都不
知道那树在哪儿!

  学生主动倡议还是老师“发动”

  提到“森林广场”的费用来源,从总务主任、校长到书记都显得非常“敏感”


  总务主任向记者介绍说:“我们学校的绿化覆盖率已经达到50%以上,学校每
年都要投入十多万在绿化上,这次民办初中部新栽的树,也是老师发动学生的
----”

  这时民办初中部的陈校长突然纠正:“不是发动,是个别班级主动倡议,学生
们看到学校操场在种树都开心得不得了,不是老师,是学生们自己提出来的。我们
觉得认养树木对学生来说也是种环境教育,从小培养环保的意识,而且今后回到母
校时也可以到自己领养的树下看看,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这样我们才同意搞这个活
动的。”

  尽管是学生“自愿”,而且校方也承认所有民办初中部的学生都参与了此次认
养活动,但对于这次“自愿认养”的总金额,学校方面却始终讳莫如深。该校沈校
长说:“学生只是交了一小部分的钱,金额很少,少的3元、5元,多的30、50元,
学生也可以不交钱。加起来有的班级有上千的,也有的班级只有几百。”

  校方的统计显然和学生的说法大有“出入”,根据记者统计,天一中学民办初
中部共有22个班,每个班平均有50名学生,如果按学生所说每人最少50元算的话,
那一个班最少也要2500多元,三个年级加起来就是5万多元。

  不是行政命令就不算“乱收费”

  在采访中,学校冯书记无意中提及“认养是通过物价部门批准的”。记者得知
,早在年初就已经有家长向无锡锡山区物价局反映过“认养树木”的问题,而当时
物价检查人员凭着校方的一份学生“认养”的倡议书,得出了“不属于乱收费”的
结论。

  记者在那张打印的“倡议书”上看到了物价局的盖章,底下还附有锡山区物价
局检查所邓所长的签署意见:此种形式无可非议,暂不作乱收费论,但必须清醒认
识到,学生没有收入来源,今后凡是涉及学生出钱的活动,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当加
入正确引导。

  冯所长认为:“这件事情不是学校发起的,也不属于行政命令,只是学生的倡
议,因此不属于乱收费。认养也没有规定标准,是学生自愿,主要是学生之间互相
攀比,第一次交了10元,后来加了5元,又加了5元,有的学生交了有三四次,当然
老师是怎么引导的我们不知道,不排除学校有隐瞒的可能。”

  省教育厅纪委有关人士认为,在学校教育的相关规定中,“认养树木”是没有
任何收费依据的,本应由学校的公共经费中支出,如果真是学生自愿捐款也不干涉
,但如果是强迫的话性质就不同了,不能让学生来建设学校。

  据悉,物价部们已经要求学校以召开家长会的形式,明确退款意向,但记者获
悉截止目前校方只退了一个学生的100元。

  捐款养树也是种教育行为?

  让学生出钱“捐款养树”到底有没有教育意义?采访中,天一中学沈校长的一
番“捐款教育论”让记者感触颇多。

  “学校没有叫学生捐款,也没有一个标准数字,纯粹出于教育目的,发生问题
是因学生攀比而起,只是个别家长有意见。”不仅如此,沈校长认为捐款植树“是
件非常好的事情,适当捐款也是一种教育行为。

  “大家都知道去年是治理学校乱收费年,但是苏南和苏北的情况还不同,现在
我们学校的教育向优质方向发展,每个教室都有空调,都可以多媒体上网,运转成
本如此之大,单靠政府支撑是不可能的。”

  按沈校长理解,现在“上面的政策”也分两种,一种是有明文规定的公开收费
,另一种则是向社会收取适度赞助资金。“无锡某重点中学搞校庆,就要求每个学
生交200元,你说对吗?肯定不对,但这里面也有教育意义,不光是经济意义。要
知道现在有的学生过个年压岁钱就拿几千元!”

  按照沈校长的“捐款教育论”,学生的捐款似乎也是用来支持教育,然而记者
了解到,天一中学民办初中部每个学生每年的建设费就是1.5万元,每学期的学费
是2000多元,还要外加住宿费、代办费等等,民办学校这些经过物价核准的高额费
用就是用来捐助教育事业的。

  学校栽树,学生出钱,而且还是“决不强迫,纯属自愿”,如此的好事,一方
面学校“乐此不疲”,另一方面家长却是“有苦难言”。“学生建校”的变相收费
现象还将上演到何时?(记者 金凝 都怡文)

  

 

--
          ─┬─┬─┬─┬─┬─┬─┬─┬─┬─┬─               
          ┬┴┬ /┬┴┬┴┬ /┬┴墙里秋千墙外道┴┬               
          ┴┬┴/─○─○ ┴/ ┴┬墙外行人─┬┴┬┴               
          ┬┴ / く□∨▲﹨/┴┬┴墙里佳人笑┴┬┴┬               
          ┴┬☉---\\--//-☉┬┴┬┴┬蝶恋花·苏轼┴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21.8.1.81]
※ 修改:·Alee 於 02月11日21:15:25 修改本文·[FROM: 221.8.1.8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49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