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zn (温柔的守望,等你倦飞的翅膀), 信区: Exam
标 题: 邓小平理论备考重点 --包仁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8月10日15:11:44 星期天), 站内信件
邓小平理论概论是考研政治所涉及的各个学科中所占分值最高、章节内容最多的一门
学科,与其他各个学科相比,其最显著的特点是现实性、政策性强。它主要围绕我国改革
开放以来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展开,基本内容主要是改革开放
以来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具体表现为,在命制试题和设置标准答案
时,往往依据中央文件以及相应的政策。如2001年考研政治文理科试卷共同考了一道多项
选择题,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邓小平理论: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D.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E.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正确选择项是ACDE。这道题从题干到标准答案都源于党的十五大报告。十五大报告在阐述
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时,就是从这4个角度展开的。
根据邓小平理论概论的上述特点,在复习时,必须结合大纲的知识点,了解把握相关的中
央文件和相应的方针政策;在考试时,根据题目要求,用相应的中央文件的观点政策对号
入座,并加以必要展开和分析,这样,你的回答一般能够和标准答案相吻合。
下面咱们以考试大纲中的几个知识点为例,简要说明如何进行邓小平理论部分的考研复习
。
一、“三个代表”与“5、31讲话”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既是今年大纲的重要考点,又是江泽民“5、31讲话”的核心
内容,因此也成为今年考研政治尤其是邓小平理论概论复习的重中之重。
关于三个代表,应该着重把握两个方面。第一,三个代表的重要地位。概括起来有四个方
面:(1)它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它是对我们党建党八十年
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对我们党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高度概括;(3)它是对邓小平的党的
建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丰富;(4)它是我们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的指导思想。第二,
认真学习江泽民的“5、31”。江泽民“5、31”的第二部分着重阐述了三个代表的内涵,
以及他们各自的地位,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在考试当中都是有可能涉及的。另外,
为进一步落实“三个代表”精神,中共中央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
作风建设的决定》。其中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第一,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所要解
决的核心问题,是要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党的力量的源泉,就
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
。第二,怎样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就是“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即坚持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
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
,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是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这个现实问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内容密切相关。市场经济的共性之一是法制经济,而法制经济指的是市场经济的运
行需要一套比较严密完整的市场制度和规则,要用这些制度和规则来规范和约束市场主体
的行为,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因为只有公平的竞争才能实现真正的资源合理配置
、合理流动。
怎样保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呢?落实到具体政策上就要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主要措施包
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主要是指利用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各种法治
手段来加以打击。为什么要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呢?道理很简单,因为对假冒伪劣产品不加
以打击,任其泛滥,其结果必然是使那些好的企业、好的产品都被那些假冒伪劣所挤垮。
那么最终结果,宏观上来看就不是优胜劣汰,而是相反了。既然我们搞市场经济的目的是
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优胜劣汰,那么必须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来加以维护。而这种秩序
的建立,必须依靠建立各种市场制度和规则,同时加强制度规则的执行力度,加强对市场
的监管,这样才能用制度规则来约束企业个人的行为,保证公平竞争。
第二,反对各种形式的地区封锁、部门垄断、地方保护主义。因为这些垄断、地区封锁、
地方保护主义,往往使得资源不能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合理配置。这是跟我们搞市场
经济的目的相违背的。另外,垄断的存在,实际上是垄断者利用其垄断地位哄抬价格,垄
断行业和企业利用垄断地位获得了较高的收益。而社会为了获得相应的服务、商品,付出
了更高的代价。这也都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原则。
三、关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是十五计划的主题。这个现实问题与邓小平理论概论中第四章的内容密
切相关。第四章其中的一节就是讲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这个问题可以从邓小平理论概论和
政治经济学两个角度来复习。
从理论的角度来讲,按照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包括两个要点。第一,社会总产
品的实现,必须在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上同时实现。把这个理论用到现实经济生活中,就
必然得出结论:总量平衡必须建立在结构合理的基础上。也就是说,结构不合理,总量就
不可能平衡。因此要实现总供给总需求的平衡,必须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第二,社会资
本再生产要能够顺利进行,必须实现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的协调平衡。结构不合理
,总量不平衡,意味着比例关系的失调。因此,必须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使得总供给和总
需求实现平衡,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从实践的角度来讲,经过改革开放这些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基本告别了短缺经济,现在总
形势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相对过剩,市场疲软,社会需要的一些产品,还不能满足,还
依赖进口,而一些产品明显过剩,还在继续大量生产,严重积压。这是结构的不合理导致
总量的不平衡。因此,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都要求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
在这里倾听夜暗的歌声/冥冥中谁奏响沉寂百年的古琴/我又看见夏日里美丽的黄昏/
白天奔忙于生活的人/傍晚就三三两两走到一起:/是南方 这样的温暖时常发生
路草长满街道/幸与不幸 从不同的着落点退出/他们 错过记忆里的某件事/
仿佛一只只岩鹰/方向改变了 身体仍在憧憬中/越过一座座灰色的城市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3.49]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9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