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opstar (卖女孩的小火柴*将考研进行到底*), 信区: Exam
标  题: 毛泽东思想概论之重要会议汇编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Aug 21 22:08:42 2002) , 转信


毛泽东思想概论之重要会议汇编
首先申明,本文本人享有著作权,如转载请说明来源。谢谢合作! 

在毛泽东思想概论的学习中,里面贯穿了很多我党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的一些重
要会议,这些会议也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过程,也是考研考试的重要的考察内容。起
码属于考研中规定的六个考察方面知识点的第一点――能再现历史。 

以下我综合一些我所掌握的资料,把这些会议和会议反映的一些主要观点来总结一下,其
中有遗漏和错误的地方希望各位朋友批评指正。(我的会议汇编总体上是按照开会的时间
来的,因为我觉得按照时间来汇编比较好联系当时的实际发散记忆,有助于对毛概整体线
索的理解。) 

我个人觉得毛概这门课中的这些会议是随着我党的发展而发展的,毛泽东思想也随着这些
而发展。 

1. 1921年7月的中共一大:对于这个知识点我个人认为就是考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个知识点就多说说中国共产党共成立的伟大吧!呵呵!
 

2. 1922年7月的中共二大:中共二大的中心议题就是讨论和制定党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
 
会议根据列宁提出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对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
质和当前阶段的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当时党的最低
和最高纲领。 
“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
产制度,渐次的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最低纲领”――即在民族革命阶段的最低纲领,①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②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打倒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③统一中国本部(包括东三省在内
)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提出革命纲领有其主客观的因素,主观因素是:①党开始懂得马克思主义要和中
国实际相结合;②党对中国国情有了初步认识。客观因素是:①国内外时局的新变化;②
列宁和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但是这里要注意,建党开始我党没有意识到党内的“左”
右倾的问题。 
中共二大的历史意义是巨大的――它正确的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明确了中
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预示着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必将来临。 

3. 1923年6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这是党的历史上比较重
要的一次代表大会,此次大会讨论并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以及共产党员以个人名
义加入国民党的决议案,为随后到来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打下了政治基础。 
党的三大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事件是毛泽东被选为5人组成的中央局,并担任秘书,同陈独
秀一起负责党的日常工作。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毛泽东首次进入党的核心领导层。这
也是他1935年遵义会议以前在党内担任过的最高职务。 
中共三大开始我党比较明确的提到了和国民党合作过程中的“左”右两种错误倾向(批评
了陈独秀的右倾倾向),大会批评了这两种倾向,但是没有使用和“左”右做斗争这个概
念。 

4.中共四大――1925年1 月11日至22日,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
席大会的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彭述之、张太雷、陈潭秋、李维汉、李立
三等20人,代表党员994 人。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大会。 
中共四大的主要中心议题是:讨论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族革命运动以及党如何领导即将到
来的功能运动高涨的问题。 
中共四大的历史功绩是: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各个阶段的革命态度问题,提出了无产阶级
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大会还指出来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提出了无产阶级
与农民建立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思想;会议还把国民党分为了左、中、右三派。制定了对
国民党的工作是扩大左派,批评和争取中派,反对左派;大会还制定了有计划的开展工农
运动的方针。 
中共四大的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
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
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5.中共五大――1927年4月27日到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 

这次代表大会是在大革命的紧急关头召开的。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
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
策。毛泽东批判了陈独秀在对待农民问题上的错误,主张把农民组织起来,武装起来,迅
速加强农民的斗争。 
中共五大总体上来说是失败的。因为,中共五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
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
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作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
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陈独秀虽然作了一些检查,但没有真正改正错误。因此
,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6.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
10人,候补中央委员3人,中央监委、中央军委、共青团中央、湖南、湖北的代表8人,共
产国际代表和中央秘书处负责人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确定实
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
主要任务。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这个
知识点我认为是八七会议的重点考察点)。 

7.中共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
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出席大会的共有142人。 
中共六大主要讨论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
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目前的政治形势正处于两个革命高潮之间;党的总任务不是进攻
,而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会议还制定了中国革命现阶段的十大政纲;规定了党的建设
、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红军和根据地建设的各项政策;批判了“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特别是盲动主义的错误。 
六大也存在着不足: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
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
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
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六大在考试中我们要明确,这个会议毛泽东并未参加,会议是瞿秋白主持的,毛泽东和六
大的论断无直接关系。 

8.三湾改编――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这里,进行了具有伟
大历史意义的"三湾改编".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的开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为从组织上,政治上和思想上建设一支全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9.古田会议――1929年12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
古田镇召开。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
案》。 
古田会议的中心思想是: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和党的建设。 
会议规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决定着军队的性质和面貌,这是红军建设的根本原则;
规定红军除了要进行打仗消灭敌人的军事活动之外,还要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
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任务。 
在党建方面,强调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古田会议的这个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10.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最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揭露和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
错误和严重危害,对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进行了总结,通过了张闻天根据毛泽东
的发言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等关
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否定了以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问题上的一系列错误主张。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是中共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为重要
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个地方我认为是考点) 

11.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 

瓦窑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党在新形势下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的转变,迎接抗日新高潮
的来临。 
会议还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决议》全面地分析了国内外的政
治形势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确定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提出了以“
人民共和国”的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批判了成为当时党内在统一战线问题上
的主要危险的“左”倾关门主义倾向,同时也指出了在新的革命时期预防右倾机会主义复
活的必要性,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瓦窑堡会议从理论和政策上解决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从而解决了遵义会议以
来没有解决的重要的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这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的伟大转折时期中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它
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革命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成熟起来,能够从
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的进行工作。 

12.洛川会议――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扩大会
议。 
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毛泽东代表中
央政治局作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 
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全国抗战开始以后的形势,制定了全面抗日的路线,阐明了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问题。会议认为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在抗战中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
,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
众运动;在有利于动员全国人民抗战的前提下,争取全国人民所应有的政治、经济利益;
以减租减息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 
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正确地指
导了党和军队实行由国内战争到民族战争、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为争取抗日战
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13.中共六届七中全会――1945年4月20日,历时长达11个月的中共中央六届七中全会胜利
闭幕了。这个会议可能是我党历史上最长的会议。当然,这次会议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创
纪录的长会期,而在于通过了一项在党的历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重要决议——《关
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这个决议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对若干重大历史
问题作出结论,特别是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进行了批判;高
度评价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套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杰
出贡献,肯定了遵义会议的历史作用。《决议》指出在全党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重大意
义。 
正式宣布了:“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
主义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决议》说:“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
泽东同志”,“我党终于在土地革命战争的最后时期,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和全党的
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最大成就,是中国人民获得解放的最大保证”。对于
犯错误的同志,《决议》明确指出应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不能否定
一切。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延安整风运动的胜利结束,这个决议也为即
将召开的党的七大作了极为重要的准备。 

14.中共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
中央大礼堂召开,历时50天。 
大会的主要议程是: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
的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报告;任弼
时作关于党的历史问题的报告;通过新的党章,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6 月9 日,选举中
央委员会委员4 4 名。6 月1 0 日,选举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3 3 名。6 月1 1 日,大会
闭幕,毛泽东致题为《愚公移山》的闭幕词。 
中共七大中刘少奇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报告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的第
一次总结。在报告中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详细的全面的阐
述。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5.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从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了。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着重地讨论了在现在形势下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的问题。 
会议主要讨论了: 
1.提出了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支战斗队,同时又是一支工作队。 
2.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到城市,必须把恢复和发展 
生产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3.阐述了全国胜利后的基本矛盾和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所采用的基本
政策。特别重点分析了当时中国的五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状况和党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 
4.指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有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
要途径。 
5.毛泽东估计了新形势,提出了警告“糖衣炮弹”的袭击,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
务必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是:确立了革命胜利后建设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蓝图,并为新民主主
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指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理论上作了准备。 

16.中共七届三中全会――1950年6月6日,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建国后中国
共产党召开的第一次中央全会。此次会议主要讨论了国家的经济问题,并确定了党在国民
经济恢复时期的主要任务以及所应采取的战略和策略方针。 
毛泽东在会议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但更为著名
的是他的另一个发言——“不要四面出击”。 针对新中国刚刚建立,立足未稳的情况,毛
泽东指出,“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我们绝不可树敌太多,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
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个方向进攻。”在同资产阶级的关系方面,毛泽东提出
了“有所不同,一视同仁”的方针。国营经济要占主导地位,但公私要一样看待。现在要
把民族资产阶级团结在我们身边,不要把他们推开。对于民主党派,毛泽东指出,共产党
和其他党派也应当实行“有所不同,一视同仁”的方针。在知识分子方面,毛泽东说,改
造知识分子不能太急,用粗暴的方法进行思想改造是错误的。另外,毛泽东还就民族关系
、整风问题、土地改革问题等阐述了党的一系列策略方针。 
这里有个小知识点:毛在《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中,提出了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
心任务是争取国家财政状况的基本好转。实现这个任务有三个条件:一是土地改革的完成
;二是现有工商业的合力调整;三是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俭。 

17.中共八大――(第一次会议) 1956年9月15日~27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分了很多
段,这个对我们不重要,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作关于
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朱德、董必武等作了重要发言。大会讨论
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
计划(1958~1962年)的建议》。 
这次会议对于考试来说可以归结为: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
 
中共八大提出来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
党的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毛在这个期间提出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五个经济方面的,五个其他方面的;毛还作
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报告,对社会主义矛盾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等等一系
列重要思想(这个可以详见本人所写的毛概重要著作汇编)。 

我本人认为,对毛概这门课,熟悉每次重要会议和每本著作就能理顺毛概的线索了,寓于
毛概从革命史中提炼出来,所以必然有很多要记忆的东西,内容比较杂,不太好理顺,所
以我认为熟悉会议和著作就能根据它们来理顺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过程,以及每个过程中毛
泽东向的一些发展变化。每本著作和每次会议都能发散到一定的程度,每次会议和每本著
作都体现了当时我党理论的一次总结。所以希望我们能熟悉相关的会议和著作,这个对学
好毛概很有好处。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7.32.13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3.602毫秒